登陆注册
11052900000082

第82章 太虚大师讲国学——中国佛教(2)

一、梵僧的化风梵僧乃佛教初来中国时传教者之通称。其实不一定皆是印度的,南洋与西域各地之来此者亦混称梵僧。梵僧教化的风度,也可分做几点说:(一)端肃之仪态。在当时到内地的梵僧,大概道德高深,学问渊博,他们行住坐卧四威仪,态度端严,使人肃然起敬。(二)渊默之风度。他们因深有修养,其幽深寂默的风度,使人见之,觉得深不可测。(三)神妙之显扬。他们智慧既高,种种方技、神咒、术数也极精妙,且其修禅持咒所成之神通妙用,也常有流露。这种以神异显扬的力量,功尤显著。(四)秘奥之探索。佛法初来之摩腾、竺法兰,及汉、魏、晋初之安世高、支娄迦谶、佛图澄等,所至有神德感通,这在《高僧传》中处处都有记载可知。不但初来之梵僧如此,即其后以译经传学著名之鸠摩罗什、菩提流支等,亦仍著神咒灵感之功。如罗什临终前,口吐三番神咒,以延寿命,菩提流支以神咒涌井泉等。故这些梵僧皆能使人崇敬,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观感。使一般趋向修学的人,皆视佛法为深奥神秘,肯死心刻苦探索。当这些梵僧来华时,中国文化已经发达很高,他们从端严寂默之中,显其无穷之神功妙智,使瞻仰者起一种高深莫测,而极欲探索之心。这在达摩来华后,亦即以此成为禅宗的风化。学人皆从禅中去参究,探索其秘奥,遂即以为中国佛学之特质在禅。但是仅就这一方面,还不能成为中国佛学之特质在禅,还可能成为一种神秘信仰之佛教,故还须从另方面去说。

二、华士之时尚华士即中华读书之士,即士君子、士大夫。当时文化已高,一般士夫之思想,皆尚简括综合的玄理要旨。在言谈上也推尚隽朴的语句,或诗歌之类,要言不繁,能实在表示出精义。至于一般士君子品行,也唯清高静逸是崇,如竹林七贤等,皆从事于高隐静修。在资产生活上,重于自食其力之俭朴淡泊。在当时可作士人代表的,如诸葛亮、陶渊明二人,最为全国人所敬仰。诸葛亮与渊明皆躬耕田园,品格高逸而生活恬俭,所成诗文皆简要精妙。他们读书都只观大略,不求甚解,不尚言论辨析。有人说渊明得主,也可成为诸葛;诸葛不遇刘备,亦可成为渊明。此为中国一般士夫之崇尚。所以佛法由梵僧传入,在通俗的农、工、商方面,即成为报应灵感之信仰。在士人方面,以士人思想之玄要,言语之隽朴,品行之恬逸,生活之力俭,遂形成如《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等简要的佛学,适合当时文化,机教相扣。同时乐于山洞崖窟,过其简单生活,禅静修养,遇有访求参问者,为示简要而切于实际之要旨。如此适于士人习俗之风尚,遂养成中国佛学在禅之特质。

从梵僧来化,及能领受佛学之中国士夫思想等的因缘和合,而成为当时习尚禅定的佛学,并奠定了二千年来中国佛学的基础。在当时传习上,也曾有过重于律仪,如法明的弟子法度,曾以小乘律行化,虽有少数人学,但终不能通行。复传习过种种分析辩论,如毗昙、成实、中论、唯识、因明等,而士君子亦觉得不能握其简要,故不甚昌盛。所以说中国佛学之特质在禅,半由中国元有之士人习尚所致。因为若抽去此士夫思想关系,仅由敬崇梵僧,则变成神咒感应之信仰,或成为乐着分析辩论之学术。而中国则在其玄简士习中,成为精澈之禅风,这就是中国佛学之特质在禅的原因。但是虽说在禅,而又不局于后来所谓之禅宗,其范围较宽,故今先说禅宗以前之禅。

(第二节)依教修心禅

修心即修定,亦可名修禅修观,增上心学即增上定学故。依教二字,即显非后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禅宗,因禅宗与教是相对立的。禅宗以前的禅,是依教修观的禅。依教就是依教理,如天台教观,即可说为依教修禅,即依教解理,摄心修定之谓。禅宗与教对立,密宗亦与显教对立,在密宗未曾独立以前,有所谓杂密。因为很早就译来有《孔雀明王经》等,并附各大乘经末诸咒等,都未与显教对立,而仅依附经而行,故名杂密。西藏分密为四:事密、行密、瑜伽密、无上瑜伽密。其事密亦名作密,即中国所谓杂密,就是念什么咒,有什么作法作用之意。禅宗前依教修心之禅,以禅宗立场看,等于密宗之杂密。故依教修心之禅,尚非“教外别传”之禅宗。此依教修心禅,分四段以明:

一、安般禅

安般禅,乃就一分特点而立。安世高译有《安般守意》、《阴持入经》,专明禅定,成为汉、魏、晋初修习禅定之禅法。此经明数息修禅,亦摄其余种种禅法,但最重要的在调息(阴即五阴之阴,由守意而摄心)。安氏传入此经后,自修亦教人修。安氏既由修禅定起诸神通,智慧亦大,使人对之仰慕信崇,此经遂为当时修禅之根本法。三国时的康僧会,曾为注解而修习安般禅;东晋时为一般士大夫所推重之支遁(支道林)亦游心禅苑,注《安般守意》;道安也从竺法济、支昙受《阴持入禅》,注解《般若》、《道行》、《密迹》、《安般》诸经。不过在道安之时,《弥勒上生经》也已传入,乃率弟子法遇誓生兜率,是为由禅而回向净土者。道安的友好,有服气修仙之隐士王嘉,所以后人或谓佛教之禅出于仙道家,实则道安那时之调息禅,虽迹近仙修,原为佛教传来所有。还有比道安早的帛僧光,在石城山习定,每经七日起定。后经七日未起,弟子启视,乃知入定而化。又如竺昙猷,在石城山石室入禅。僧显示“数日入禅,毫无饥色”,且兼于定中见阿弥陀佛,命终念佛生西。这种禅风,皆受《安般守意》、《阴持入经》而启发,所以叫做安般禅。

二、五门禅

佛陀密译《五门禅法要略》,近于五停心。五停心乃对治多贪的不净观,多嗔的慈悲观,多痴的因缘观,散乱的数息观,多慢的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分析无我观。然此第五门,在当时已改为大乘的念佛观。《禅法要略》于五门均有讲到,但对念佛一门特详,观顶上或脐间出一佛、二佛,乃至五方五佛。此观佛三昧,已为后求密法之基础。另外与此五门禅法相近的,有僧护著的《坐禅三昧经》,为罗什译;罗什又自集有《禅法要略》;觉贤三藏亦译《达摩多罗禅经》(觉贤与罗什同时)。还有一位译《弥勒上生经》的居士安阳侯沮渠京声,又译有佛大先的《禅秘要治病法》。此类佛典,大致相近,所以归纳在一起。但亦有小异,以五门重在念佛禅,而罗什之《佛法要略》则重于实相禅。《五门禅法》序说:“三业之兴,禅智为要。禅无智,无以深其寂;智无禅,无以寂其照。”此为当时修禅之要旨,即后来实相禅与宗门禅所谓“即寂而照,即照而寂”,亦仍不出此几句要言。当时有玄高从佛陀禅师学(佛陀或云即佛陀扇多,或云即佛陀跋陀罗),禅功甚高,为佛陀禅师所印证,叹为稀有,深得时主之敬信,其所现之神用颇多。觉贤虽从事翻译,以弘禅法为主。魏孝文帝崇敬佛陀扇多,造少林寺授徒修禅,还有昙摩耶舍,亦在江陵大弘禅业。僧稠从佛陀弟子道房习禅,其禅境为少林寺佛陀祖师赞为葱岭以东修禅第一。当时的国王,曾要求僧稠禅师显神通,稠答以佛法不许。王苦求之,乃以袈裟置地,王令多人取之不动,稠命一侍者毫不费力地持去。其后梁武帝奉佛舍道,道士陆修静率众去北齐,要求国王许与僧徒比验,究看若真若假,设佛教无能,即请奉道。爱集所有僧道,而道士有符咒功能者,尽将所有和尚之袈裟饭钵腾上空中,僧咸惊慌。时众中有僧稠禅师之弟子昙显,出其师用之袈裟,令道士咒之,无能动者。如是道士之术失灵,王仍信佛。可见僧稠禅力之伟大。当僧稠时,帝王欲专从禅法,尽废经律,僧稠以禅律相通谏之,乃免。弥见当时禅法有惊人发展。此为禅宗以前之禅的第二阶段。

三、念佛禅

此说念佛禅,为后来专门持名之念佛法门所从出。但其不同的,当时修念佛禅的人,大都是注重禅定而念佛,所以他们的念佛,也就成了修习禅定的法门了。

本来五门禅内已经有了念佛三昧,然此念佛禅,乃是进一步专重念佛的行法。此念佛禅之开始,并不在五门之后。依中国佛教的历史看,在后汉末与安世高同时,有支娄迦谶者,翻译《般舟三昧经》,以不坐不卧之长行而念佛,故又名长行念佛三昧。支娄迦谶译的《首楞严三昧经》,也是念佛三昧所摄。关于阿弥陀佛之经典,有现在我们常念的《阿弥陀经》,为罗什译,但此前已有译过;又有《观弥勒上生经》,这两种经都是主张念佛生净土的。道安以前已有僧显禅师,在禅定中亲见弥陀,往生净土。道安法师初修安那般那禅,后来又持弥勒名,誓生兜率。所以念佛禅在慧远前已萌其端。

念佛禅虽在道安前已萌芽,而专主提倡的则是庐山慧远法师。《小弥陀经》里有持名念佛法门,慧远法师即依此法门而创庐山之莲社。慧远法师虽专重结社念佛,而他的念佛仍是修禅,故他并不同于后来与禅分家的念佛者。总之,他的念佛乃即禅之念佛,故当慧远法师临终时说:“我在定中,三见净土与圣众。”既云在定中见净土与圣众,那末他所修的念佛法门,不用说是“即禅”的了。慧远法师既结社念佛,于是时哲多往依止,故有“庐山十八贤”之集合。当时诸贤,如慧永、慧持、耶舍等,皆是修禅定而兼修净土的。净土法门既得时贤之弘传,遂因之确定于世。所以说念佛禅正式倡修的是慧远法师,这是有史实根据的。

次后如昙鸾法师,因讲《大集经》而致病,乃欲修得长生,再弘《大集》。他本为北魏人,因为要求长生术,所以来至南朝梁地。当时南朝人以为他是奸细,便报于梁武帝,帝因请其说法,便问南来之意。鸾谓南方有为炼气修仙所宗之陶隐君,欲从之而修长生。武帝乃听往访。鸾法师既见陶隐君,便得了长生术,他就又回到北方。在洛阳遇菩提流支,问印度佛教法中有无长生术。菩提流支菲薄中国仙术,而授《观无量寿佛经》,并谓依此修,必得真正长寿。鸾法师因受菩提流支之启示,遂焚仙术,回河西专修无量寿佛法,广弘传之。

是时之净土三经一论,所谓《小本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与世亲的《净土论》,已是完备。昙鸾法师就是专门弘讲三经一论的,所以净土宗的根本教义,即确立于昙鸾法师。

再后有道绰禅师,这大概到了隋朝了。道绰禅师原是修习禅定的,后来因为看见昙鸾法师的遗著,遂决意专修净土。此等诸师都是修禅定的,不过道绰禅师也专重持名念佛,所以以“每天七万佛”为日课,并教人以豆记数念佛名。

由以上这几位禅师,就可以代表中国的念佛禅。后来到了唐朝,又有善导法师弘扬为最盛。日本的净土宗,就是传承昙鸾、道绰、善导的教系。善导以下,等到讲净土宗的时候再讲。

四、实相禅

实相禅也不一定后于五门禅与念佛禅,不过就其盛行时言之,则后于念佛禅罢了。实相禅与实相三昧,名称出于罗什的《禅法要略》。罗什以前,早有依《般若》、《法华》修空观即实相观的。罗什翻译的《中论》、《智论》、《法华》、《维摩》等,皆详谈实相,因之便为实相禅所本。不过罗什乃弘传经论者,只是重于教理的研究,并没有专门倡修禅定,故在罗什的禅略,不过传述观法而已。后来用为实地修行的,则为慧文、慧思、智者等,从慧文诸师相承下来,才正式地成立中道实相禅。

慧文禅师,《高僧传》里没有他的传记。在慧思禅师传中,附带地谈到说:“北齐有禅师慧文,学徒数百,众法清肃,道术高尚,慧思乃往依止。”《高僧传》里关于慧文的事情,仅仅附带地谈了这么几句。而在天台宗的诸祖传记上,关于慧文的记载较详细。

慧文禅师是依《中论》、《智论》而修的,从《中论》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的理境上修观,这就是即缘生法而见三谛的道理。而他的最重要的心要,则是《智论》的“三智一心中得”。三智是:遍了法性的一切智,自行化他的道种智,了法无二的一切种智。一切智是空观所成的,道种智是假观所成的,一切种智是非空非假即空即假的中道观所成的。而《智论》的三智一心,即是以一心的三观而观一境的三谛所成。一境三谛即是诸法实相,一心三观即是实相禅,所以慧文禅师才是修实相禅的。

慧思禅师初依慧文修学,发八触而得初禅。后放身倚壁,未至壁顷,便忽然悟入法华三昧,深达实相,遂弘法于南朝。于是便成“南北禅宗罕不承绪”的高德。由此也就可以想见当时慧思禅师盛弘禅法的概况了。

当慧思禅师盛弘禅法时,有智者禅师从之修学。思师于禅观之余,亦常讲经论,得智者后,令代为众讲。智者讲《金经》(大品)至“一心具万行”,而起疑问,思即教修法华三昧。后智者读《法华》至《药王品》的“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处,遂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与思禅师同在灵山听法。以此求印证于慧思,思乃谓汝已得法华三昧前方便,纵使文字思议之徒百千万,亦不足以穷汝玄辩矣。后来,智者禅师因陈帝之请,传禅讲经于南京的瓦官寺,“九旬谈妙”的公案,就在这个时候留下来的。到隋朝,他又因晋王炀帝之请,而传授菩萨戒。他虽因世主的请求入京弘讲,但他不久就回到山中,他最后就终于天台山。寂然如入禅定,端坐如生。

由上面看来,实相禅法是由慧思、智者始盛弘,而智者禅师又是一切禅法之集大成者。如他所著的《小止观》,略述修禅前方便,《六妙门》是讲安那般那禅的。智者禅师说安那般那禅是不定禅,因为小大偏圆都可以修,并不定是那一类人的;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则含摄更广,从安般禅以至念佛实相禅,皆包括在里面;《摩诃止观》与思师的《大乘止观》,则是专门讲实相禅的。所以智者禅师,实为一切禅法之集大成者。

以上所说,为依教修心之四种禅。此四种禅不但当时流行,即后来有了宗门禅,也还是流行于世。如作《高僧传》之唐道宣律师的《习禅篇》后,就曾讲到“如斯习定,非智不禅,则衡岭台崖扇其风矣”。可见虽有宗门禅之对立,但一般修禅者,仍以慧思、智者等依教禅为尚。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天文学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天文学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进而形成一个民族标志性的性格与思想,而不同的文化与风情催生了博大深远、风格迥异的民间风俗。《中华民俗全知道》堪称中华民俗文化的大百科,容纳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华,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文化画卷。
  •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是一本介绍相声历史和演变的书籍,它用一种说唱文学的语言与形式去演绎另一种说唱文学的历史。相声艺术博大精深,以“三字经”的形式讲述相声的发展史更是别树一帜。书中不仅详细地介绍了相声的表演技巧、语言习惯,还有相声界的大师、前辈等名人,还请来徐德亮为“三字经”的内容作注释,使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便于阅读。
  • 教师公文包-趣联漫话

    教师公文包-趣联漫话

    本书分“谐趣”、“述志抒怀”、“哀愤”、“馆铺第宅”、“江山名胜”等六部分,介绍了一部分有趣的对联和故事。
  • 中国青年100种生存状态

    中国青年100种生存状态

    阳光是上天的礼物,无论春夏秋冬,阳光的品格就是普照大地万物,不会给你多照一点,给他少照一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在享受阳光,可谁又会在意阳光?无论人们是否在意,阳光总是一种最朴实最可贵的存在。再说,我们什么时候会想起来感谢阳光?生活中,除自己之外,都是他人。他人即阳光。我需要他人,他人也需要我,我们相互都应该是各自的阳光。
热门推荐
  • 神龙起源

    神龙起源

    一个现代特工在任务中穿越了,不过这次不是异界,而是真正的洪荒远古,巨兽横行,远古超级文明,种族争霸,本书将为您解读不一样的洪荒之旅。
  •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全集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全集

    本书作者做过八年的市场调查,与近200名推销员——那些已经成功的伟大推销员,与基布里、乔治·伍德、马斯尔等都有深切的交往,他想把自己与这些伟大推销员交往的心得总结出来,供给大家参看,因此经过数日的奋战,终于完成此书,最后以乔治·伍德先生的一段话作为结尾:“伟大的推销员始于细节,细节造就伟大的推销员!在一个没有目标指引下的推销员,无论如何只能低水平地重复自己,而不能把自己列入伟大推销员之列。假如你有目标指引,那么就要敢想敢做,绝不能给自己留下一个可以退缩的空间。”
  • 笙夏如画

    笙夏如画

    十年前她离开他不辞而别十年后他站在她的面前宛若陌路人这十年他拼命的找她却看见她跟别的男生牵手........
  • 苍穹曙光

    苍穹曙光

    不一样的系统流。不一样的玄幻故事。一剑杀四方,一刀霸天下。一阵封天地,一木救苍生。我欲破苍穹,谁人敢争锋。这天地已被黑暗笼罩,就让我带领你们打破这黑暗,带来黎明的曙光。
  • 动脉硬化患者的饮食

    动脉硬化患者的饮食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动脉硬化饮食常识和治疗方法,重点叙述几种常见病患者引起动脉硬化的饮食疗法及食谱营养。本书内容丰富,烹制方法具体,讲求科学性和实用性。适合于动脉硬化病人及其家属、营养师、厨师、保健医师及基层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 高冷王妃本王惹不起

    高冷王妃本王惹不起

    她本是将军府的千金小姐。一道圣旨让他成为七王妃。外在和内在的她,有着不同的两面。高冷王妃,本王爷可惹不起你啊!
  • 友人说

    友人说

    争取每天更新,文字都是灵感的累积。希望深夜留下的那些情绪,你们可以看得懂
  • 禁魔天

    禁魔天

    林炎和一只大公鸡一起逆天禁魔的故事!喔——喔起床了!
  • 德伦撒多的秘密

    德伦撒多的秘密

    夏洛里安·加西亚,我以女王和神的名义赋予你家族最高的荣誉,请你在神的面前说出家族的誓言。一袭黑色加法长袍,只露出半张脸的法师,在教堂的最高点显得没有半点感情。他是不想接的,可是····事到如今,真的没有办法了·····我可以逃吗?他不停地问。···再次从异元出来时,他说:奥吉叔叔,离下一次加冕还有多久?奥吉抽着手中的香烟,吐了一口眼圈:还有两个月。“那就帮我准备一下吧。”“里安,你可想好了?”“我长大了”他的眼眸不带半点感情。
  • 他的故事一世痴狂

    他的故事一世痴狂

    他的故事,就像天空中漂浮的羽毛,洁白无瑕;又像黑夜中狩猎的鬼魅,让你不敢直视。白色的罗衣带领多少夜行的黑衣鬼魅成就了他一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