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2900000049

第49章 刘师培讲国学——经学教科书(2)

秦政焚经,唯济南伏生传《尚书》。伏生传晁错、张生,张生授千乘欧阳生,欧阳生授兒宽,宽授欧阳生之子,世传其业至于曾孙欧阳高,是谓《尚书》欧阳氏之学。又有夏侯都尉受业于张生,以授族子始昌,始昌传族子胜,是为《尚书》大夏侯之学。胜授从子建,又别为小夏侯之学。西汉之世,三家咸立于学官。然所传之书,仅二十八篇,是为今文《尚书》,乃《尚书》中之齐学也。东汉之世,欧阳氏世为帝师,故欧阳氏之学于东京为最盛。孔安国本从伏生授,复得孔壁所藏古文十六篇,以授胶东庸生,五传而至桑钦,而刘歆亦崇信其书。及东汉时,贾逵、孔僖世传古文之学。尹咸、周防、周磐、杨伦、张楷、孙期亦习古文,是为古文《尚书》,乃《尚书》中之鲁学也。特古文十六篇绝无师说,(马融说)故传其学者咸无注释,非晋梅颐所称之孔氏古文也。又有扶风杜林得西州漆书古文,亦非伪书,以授卫弘、徐巡,而马融亦传其学。郑玄受张恭祖,传古文《尚书》,既又游马融之门,兼通杜林《漆书》。马传郑注皆以《漆书》解今文二十八篇。(非为古文十六篇作注)此汉代《书经》传授之大略也。(以上用《汉书·儒林传》、《艺文志》、《后汉书·儒林传》及各列传、《经典释文》、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王鸣盛《尚书后案》、江声《尚书古今文集注音疏》及《汉学师承记》。又案:近世魏源诸人以杜林《漆书》为伪,并疑及马传郑注说,未可从,故不用其说。)

(第十一节)两汉《诗》学之传授

西汉之初,《诗》有齐、鲁、韩、毛四家。自浮丘伯受业荀卿,而申培、白生、穆生、楚元王咸受业浮丘伯,号为《鲁诗》。复由申培授江公、许生、孔安国,而韦贤受业江公,传子元成,王式受业许生,以传张长安、薛广德。长安之学,再传而为许晏、王扶。广德之学,一传而为龚舍。又刘向、(《列女传》亦多《鲁诗》说。)卓茂、包咸、李峻咸治《鲁诗》。是为《鲁诗》之学。自齐人辕固以《诗》教授作为《诗传》,号曰《齐诗》。固授夏侯始昌,始昌传后苍,苍传翼奉、萧望之、匡衡,师丹、满昌、匡伯,咸传匡衡之学。张邯、皮容、马援复传满昌之学,徒众尤盛。而景鸾、伏湛、伏恭、陈纪诸人咸治《齐诗》。是为《齐诗》之学。自燕人韩婴作《诗》内外传数万言,号为《韩诗》。贲生及赵子受之,赵传蔡谊,谊传食子公、王吉。子公传栗丰,丰传张就;吉传长孙顺,顺传发福。而薛汉、杜抚、张恭祖、侯包并治《韩诗》,薛氏兼作《韩诗章句》,是谓《韩诗》之学。西汉之时,三家咸立学官。自河间毛亨受《诗》于荀卿,以传毛苌,号为《毛诗》。苌授贯长卿,四传而为谢曼卿,曼卿授卫弘、贾徽。而郑众、贾逵、马融、郑玄咸治《毛诗》,马融作传,郑玄复为毛公《诗传》作笺,或杂采三家之说。是为《毛诗》之学。(以上用《汉书·儒林传》、《艺文志》、《后汉书·儒林传》及各列传,并《经典释文》、《汉学师承记》、陈奂《诗疏序》。此汉代《诗经》传授之大略也。)

(第十二节)两汉《春秋》学之传授

西汉之初,传《春秋》者,有《左氏》、《公羊》、《谷梁》、《邹氏》、《夹氏》五家。《邹氏》无师,《夹氏》有录无书。惟贾谊受《左氏》学于张苍,世传其学至于贾嘉,(谊之孙)嘉传贯公,而贯公之子长卿能修其学,以传张敞、张禹,禹传尹更始,更始传胡常、翟方进及子尹咸,常传贾护,方进传刘歆,歆又从尹咸受业,以其学授贾徽,徽子逵修其学,作《左氏解诂》。又陈钦受业尹咸,传至子元,元作《左氏同异》,以授延笃。又郑兴亦受业刘歆,传至子众,众作《左氏条例章句》。而马融、颖容皆为《左氏》学。郑玄初治《公羊》,后治《左氏》,以所注授服虔,虔作《左氏章句》,而《左氏》之说大行。是为《左氏》之学。自胡母生治《公羊》,与董仲舒同师,仲舒传褚大、嬴公、吕步舒,赢公授孟卿及眭弘,弘授严彭祖、颜安乐,由是有《严氏春秋》,复有《颜氏春秋》,两家并立于学官。后汉何休墨守《公羊》之谊,复依胡母生条例作《公羊解诂》。是为《公羊》之学。自江公受《谷梁》于申公,以授荣广、浩星公,而蔡兴公受业荣广,复更事浩星公,以授尹更始,更始作《章句》十五卷,以授翟方进、房凤。及宣帝时,江公之孙为博士,以其学授胡常,而韦贤、夏侯胜、萧望之、刘向并右《谷梁》,其学渐盛。是为《谷梁》之学。(以上用《汉书·儒林传》、《艺文志》、《后汉书·儒林列传》及各传,并《经典释文》。)盖《公羊》属今文学,《左氏》、《谷梁》属古文学;《公羊》为齐学,而《谷梁》则为鲁学。此汉代《春秋经》传授之大略也。

(第十三节)两汉《礼》学之传授

秦政焚书,《礼经》缺坏。西汉之初,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即今《仪礼》)而鲁徐生善为容。景帝之时,河间献王得《古礼》,计《古文礼》五十六篇,《记》百三十一篇,其七十篇与高堂生同而文字多异。传《士礼》者,自萧奋授孟卿,卿授后苍,然所传仅十七篇,所余三十余篇名为《佚礼》。苍说《礼》作《曲台记》,以授闻人通汉,并授戴德、戴圣、庆普,由是《礼》有大、小戴、庆氏之学。普授夏侯敬,数传而至曹充,充传子褒,而庆氏之学行。戴德授徐良,戴圣授桥仁、杨荣。又戴德删《古礼记》二百四篇,(即孔门弟子所编者,亦有汉初增益之书。)为八十五篇,名《大戴礼》。戴圣复删为四十六篇,名《小戴礼》。马融复增益三篇,合为四十九篇。郑玄治《小戴礼》,为四十九篇作注,复注《士礼》十七篇,(即《礼经》)并为《周官经》作注。《周官经》者,当河间献王时,李氏上《周官》五篇,缺《冬官》一卷,以《考工记》补之。刘歆为王莽国师,始立《周官经》于学官,名为《周礼》,以授杜子春。郑兴受业子春,传至子众,而贾徽、贾逵并作《周礼解话》,卫弘、马融、卢植、张恭祖皆治之,惟郑玄注集其大成。此汉代《礼经》传授之大略也。(以上用《汉书·儒林传》、《艺文志》、《后汉书·儒林列传》及各传、《经典释文》、《汉学师承记》、胡培翚《仪礼正义》诸书。案:东汉以前,本无“三礼”之名,《周官经》、《小戴礼》本不得称之为经,不过与《礼经》相辅之书耳。自郑玄作《三礼注》,而“三礼”之名遂一定而不可易。至后代以《小戴礼》为本经,则又歧中之歧矣。非不正名之故欤!)

(第十四节)两汉《论语》之传授附《孟子》、《学》、《庸》

西汉之初,传《论语》者有三家。鲁人所传者为《鲁论》,即今所行篇目是也。龚奋、夏侯建、夏侯胜、韦贤、萧望之并传之。齐人所传者为《齐论》,别有《问王》、《知道》二篇章句,颇多于《鲁论》。王吉、宋畸、贡禹、五鹿充宗、庸谭并传之,惟王阳以之名家。《古论语》出孔壁中,有两《子张》篇,篇次不与《齐》、《鲁》同。孔安国为之传,马融为之注。张禹受《鲁论》于夏侯建,又从王吉等受《齐论》,删《问王》、《知道》二篇,而所作章句最盛行。至后汉时,包咸、周氏并为章句,列于学官。郑玄亦授《鲁论》,复参考《齐论》、《古论》为之作注。(本《汉书·儒林传》、《艺文志》、《后汉书·儒林列传》、《经典释文序录》及《汉学师承记》。)而何休亦注《论语》,多用《齐论》之说。(戴望《论语注序》。)此汉代《论语》传授之大略也。

《孟子》当文帝时,曾立博士之官。(后废)注《孟子》者,始自扬雄。后汉之时,程曾、高诱、刘熙俱注《孟子》,惟赵岐作《孟子章句》并作《题词》,至今仍存。(用《经典释文序录》及焦循《孟子正义·赵岐序》疏中)然未尝尊《孟子》为一经也。(赵岐等注《孟子》,犹严君平注《老子》,高诱注《淮南子》耳。)

《中庸》、《大学》,戴圣删《古礼记》并列于四十六篇中,为《小戴礼记》之一,郑玄诸儒咸注之,(郑氏以《中庸》为赞圣,论定为子思所作。)未尝单行而别为一书也。惟西汉时,有《中庸说》二篇,不晰为何人所作,见《汉书·艺文志》中,大抵亦解析《中庸》之书也。(董仲舒《春秋繁露》亦多引《中庸》,唯汉儒解释《大学》及援引《大学》者甚少。)

(第十五节)两汉《孝经》之传授附《尔雅》

《孝经》当战国时,由子夏授魏文侯,文侯为之作传,而荀卿诸儒皆传之。(本汪宗沂《孝经十八章辑传序》)西汉之初,《孝经》有今文、古文之别。传今文《孝经》者,始于颜芝,芝子颜贞传其学,而长孙氏、江翁、后苍、翼奉、张禹并传今文,各自名家。(以上齐学)若古文《孝经》则出孔子庙壁,较今文不同,(见桓谭《新论》)孔安国得之。及明帝时,鲁国三老献之朝。自刘向校定其篇章,而许冲撰其说,马融注其书,惜皆失传。(以上采《汉书·儒林传》、《艺文志》、《后汉书·儒林列传》、许冲《上说文表》、《经典释文序录》及阮福《疏》。)郑玄亦注古文《孝经》,(《六艺论》。)其书未成,其孙小同为之作注,(陆澄、王伯厚说)今所传郑注是也。(以上鲁学)此汉代《孝经》学传授之大略也。

《尔雅》当西汉时,叔孙通、梁文咸有赓续,(张揖《上广雅表》)毛公等注经多本之。文帝之时,与《孟子》同立博士。(赵岐《孟子题词》)武帝之时,有犍为人舍人(舍人系人名,非官名,予别有考。)作《尔雅注》,后扬雄亦崇《尔雅》。刘歆问业扬雄,亦为《尔雅》作注。东汉之时,注《尔雅》者,有樊光、李巡、孙炎,咸并作音义。(以上用《隋书·经籍志》及胡元玉《雅学考》)郑玄亦注《尔雅》。(见《周礼·疏》所引)惜均失传。此汉代《尔雅》学传授之大略也。与《尔雅》相辅之书,舍《三仓》(李斯《苍颉》篇、扬雄《训纂》篇、贾舫《滂喜》篇合为《三仓》。)而外,复有孔鲋《小尔雅》、扬雄《方言》、许慎《说文》、刘熙《释名》、吕忱《字林》,皆小学之津梁也。(《班志》列《尔雅》于《孝经》后,盖《尔雅》、《孝经》皆学童必读之书。一为伦理之基,一为国文之基也。)

(第十六节)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易》学

东汉之末,说《易》者,咸宗郑注。自魏王弼作《易注》,舍象数而言义理,复作《易略例》、《周易系词》,韩康伯补其缺,间杂老庄之旨,与郑《易》殊。而王朗所撰《易传》,亦立学官。蜀人李亦作古文《易》以攻郑注。至晋永嘉之乱,而施、孟、梁丘之《易》亡。(京房之《易》尚存,故晋董景道治《京氏易》。)当南北朝时,郑《易》盛行于河北。徐遵明以《周易》教授,以传卢景裕、崔瑾。景裕传权会,权会传郭茂,自是言《易》者皆出郭茂之门。而李铉亦作《周易义例》。惟河南清、徐之间,间行王弼之注。(以上北学)若江左所行,则以王注为主,立于学官。及南齐从陆澄之言,始郑、王并置,后复黜郑崇王。(梁、陈二朝间,亦王、郑并崇。)说《易》之儒,有伏曼容、(《周易义》)梁武帝、(《周易讲疏》)朱异、(《周易集注》)孔子祛、(《续周易集注》)何允、张讥,(皆《周易义》)以褚仲都、周弘正《义疏》集其大成,大抵以王注为宗,惟严植之治《周易》力崇郑注。(以上南学)至于隋代,王注盛行。唐孔颖达亦崇王氏《易》,故所作义疏用王遗郑,而汉《易》遂亡。惟李鼎祚《周易集解》采汉儒注《易》之说,得三十五家,崇郑黜王,发明汉学。史微《周易口诀义》亦与鼎祚之书相同。而僧人一行亦主孟喜卦气之说,乃汉《易》之别派也。若邢寿《注易略例》、郭京《周易举正》,皆引伸王弼之言。盖斯时玄学盛昌,故说《易》多采道家之旨。(以上用《三国志》注、《晋书》、《南史》、《北史》各列传,《北齐书》及《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王鸣盛《蛾术编》及《四库全书提要》诸书。)此三国、六朝、隋、唐之《易》学也。

(第十七节)三国南北朝隋唐之学

东汉之末,说者,咸宗郑注。自魏王肃作《尚书解》,又伪作《圣证论》以攻郑注,而蜀儒李撰作《尚书传》,(亦攻郑注)虞翻在吴亦攻郑注之失。时孔氏古文《尚书》已亡,王肃、皇甫谧之徒,乃伪造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复伪作《孔安国书传》,然不为当世所崇。至晋永嘉之乱,而欧阳、大小夏侯之义亡。当南北朝时,郑氏注行于河北。徐遵明以郑学授李周仁,自是言《尚书》者咸宗郑学,惟刘芳作《尚书音》则用王肃之注。(以上北学)江左之间,当晋元帝时,梅赜奏伪古文《尚书》,自谓得郑冲、苏愉之传,(自言郑冲授苏愉,愉授梁柳,柳授臧曹,曹授梅赜。)晋代君臣信伪为真,由是治《尚书》者,咸以伪《孔传》为主,立于学官。惟梁、陈二朝,郑、孔并立。说之儒,有孔子祛、(《尚书义》、《尚书集注》。)梁武帝、(《尚书答问》)张讥、(《尚书义》)惟范宁笃信今文,而费甝复为古文《尚书》作疏。姚方兴并伪造《舜典孔传》一篇,(自云得之大航头)于经文妄有增益。(以上南学)隋刘炫得南朝费甝疏,并崇信姚方兴之书,复增益《舜典》十六字,而北方之士,始治古文黜今文。唐孔颖达本崇郑注,及为《尚书》作义疏,一以《孔传》为宗,排斥郑注而郑义遂亡,惟刘子玄稍疑《孔传》。玄宗之时,复用卫包之义,改《尚书》古本之文,使之悉从今字,而《尚书》古本复亡。此三国、六朝、隋、唐之《尚书》学也。(以上用《三国志》、《南史》、《北史》各列传、《经典释文》、阎氏《古文尚书疏证》、惠氏《古文尚书考》、王氏《尚书后案》及《蛾术编》。)

(第十八节)三国南北朝隋唐之《诗》学

东汉之末,说《诗》者,咸宗毛、郑。自魏王肃作《诗解》,述《毛传》以攻《郑笺》,蜀儒李作《毛诗传》亦与《郑笺》立异。惟吴人陆玑作《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详于名物,有考古之功。及晋永嘉之乱,《齐诗》沦亡,惟韩、鲁之说仅在。(晋董景道兼治《韩诗》。)当南北朝时,《毛传》、《郑笺》之学行于河北。通《毛诗》者,始于刘献之,献之作《毛诗序义》,以授李周仁、程归则,归则传刘轨思,周仁传李铉,铉作《毛诗义疏》。又刘焯、刘炫咸从轨思受《诗》,炫作《毛诗述义》。而河北治《毛诗》者,复有刘芳、沈重、(《毛诗义》、《毛诗音》)乐逊、(《毛诗序论》。)鲁世达,(《毛诗章句义疏》)大抵兼崇毛、郑。(以上北学)江左亦崇《毛诗》,晋王基驳王申郑;孙毓作《诗评》评论毛、郑、王三家得失,多屈郑祖王;而陈统复难孙申郑,王、郑两家互相掊击,然咸宗《毛传》。若伏曼容、(《毛诗义》)崔灵恩、(《毛诗集注》)何胤、(《毛诗总集》、《毛诗隐义》)张讥、(《毛诗义》)顾越(《毛诗傍通义》)亦治《毛诗》,于郑、王二家亦间有出入。惟周续之作《诗序义》,最得毛、郑之旨。(以上南学)及唐孔颖达作《诗义疏》,亦兼崇毛、郑,引申两家之说,不复以己意为进退,守疏不破注之例,故《毛诗》古义赖以仅存,而鲁、韩遗说不可复考矣。又唐人治《诗》者,有成伯玙《毛诗指说》,间以己见说经,以《诗序》为毛公所续,(北朝沈重已有此说)遂开宋儒疑《序》之先。此三国、六朝、隋、唐之《诗经》学也。(以上用《三国志》、《晋书》、《南史》、《北史》各列传、《经典释文》、《四库全书提要》、《经义考》及《蛾术编》。)

(第十九节)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春秋》学

三国之时,治《春秋》者,有魏王肃《左氏解》,蜀李《左氏传》,而尹默、来敏咸治《左氏》,《公》、《谷》之学渐衰。晋杜预作《左传注》,干没贾、服之说,复作《春秋释例》,亦多忤误。(又有京相璠作《春秋土地名》)当南北朝时,服虔《左氏注》行于河北。徐遵明传服注作《春秋章义》,传其业者有张买奴诸人;杜注得预玄孙杜垣之传行于齐地,故服、杜二家互相排击。李铉、刘焯咸宗服注,卫翼隆亦申服难杜,姚文安则排斥服注,李献之复申服义以难之,周乐逊作《左氏序义》,亦申贾、服排杜注。若夫刘炫作《春秋述异》、《春秋攻昧》,并作《春秋规过》,而张仲亦作《春秋义例略》,咸与杜注立异。(以上北学)江左偏崇杜注,(间用服注)惟梁崔灵恩作《左氏经传义》申服难杜,虞僧诞复申杜难服以答之。(以上南学)唐孔颖达作义疏专用杜注,而汉学尽亡。三国以后,《公羊》学盛行河北,徐遵明兼通之。江左则《公》、《谷》未立学官,惟贺循请立三传,沈文阿作《三传义疏》,并及《公羊》。说《谷梁》者,有唐固、糜信、孔衍、江熙、程阐、徐先民、徐乾、刘瑶、胡讷十数家,范宁集众家之说成《谷梁集解》。及唐徐彦作《公羊疏》以何休《解诂》为主,杨士勋作《谷梁疏》以范宁《集解》为主,而赵匡、啖助、陆淳(作《春秋集传纂例》、《春秋微旨》)掊击三传,以己意说经,别成一派。此三国、六朝、隋、唐之《春秋》学也。(以上用《三国志》、《晋书》、《南史》、《北史》各传、《经典释文》、《经义考》、《蛾术编》。)

(第二十节)三国南北朝隋唐之《礼》学

同类推荐
  •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集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集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的文化史。人类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其相关的文化空间,等等。
  • 桂海苍茫

    桂海苍茫

    一个人的体验,一位作家的眼光,穿越千年广西,穿越地理桂海。于是,赤子之心发现了一份份被遗落的时空形态,一片片人们应该拾捡的文明碎片。本书是著名散文家、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冯艺关于广西的人文地理笔记。笔记里有许多广西史书上不该忘却的背影,许多或伟大或平凡的人文墓碑。作者以本土作家的高度责任感和一腔人文情怀,描述了广西这方水土浓密的阳光和水气背后的苍茫的人文地理。丰沛而智性,详实而诗意,融文化积淀与个体体验于一体,意境苍凉。于是,从本书您也许会看到另一个人文的广西。
  • 祠庙陵墓对联(上)

    祠庙陵墓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思想课堂-文学笔记

    思想课堂-文学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中国善恶报应习俗

    中国善恶报应习俗

    本书分为八章,阐释了善恶报应习俗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古代善恶报应习俗盛行的原因善恶报应习俗的分类与内涵剖析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桃小霏的月光

    桃小霏的月光

    桃小霏是一个二十五岁的娃娃脸,也许正因为如此,她才有了这段童话般奇遇吧,如果说上天让她偶遇了这只笨拙的月亮宠物带她四处穿梭只是为了让她不那么芥末,那么邪恶的力量出现时,一切似乎就破朔迷离了起来。。。。。。
  • 大暗灭时代

    大暗灭时代

    末日世界,丧尸横行,怪兽遍地,杀戮与逃生;当幸存的人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建立起一小块休养地时,又有谁能知道,丧尸和怪兽的肆虐仅仅只是大恐怖来临的序曲!一个与天斗,与地斗,与万物斗争的黑暗时代;一个朝不保夕,万物碾压,嗜血践踏的破灭时代!…………………………………………………………………………好吧,这其实是一个战斗力只有5的渣渣,成长为战斗力3000+的故事…………………………………………………………………………虽然工作比较忙,但我一定会加油码字的。祝大家开开心心,念头通达每一天,谢谢你们!
  • 天天炫斗之成神之路

    天天炫斗之成神之路

    当神器降临地球,各方虎视眈眈,纷乱之中一只魔爪已悄悄伸向各地,六大神器,六位勇气,看他们如何踏上成神之路!
  • 乔女

    乔女

    小说的时间跨度从1949年前后一直到文革中后期,主要描述在成分唯上、阶级斗争为纲的那段特殊年代里,乔女如何含辛茹苦,挺过一次次天灾人祸、斗争、欺辱,把孩子们拉扯成人、成材,她的艰辛屈辱、善良勤劳,她坚忍执拗的生存欲望和挣扎扭曲的性欲,她三段或辉煌或苦涩的恋情,都令人唏嘘。这是一个女人的历史,也是一段特殊区间的母性史。
  • 李安哲学

    李安哲学

    本书运用东西方两种不同哲学传统评析李安导演作品。图书第一部分聚焦李安导演的华语影片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道、儒及佛教哲学主题;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其导演的英语影片中所体现的西方哲学思想主题:然而,全书的终极目标在于探索李安糅合这两种文化、架构中西文化沟通桥梁(即为表现电影主旨内容,策略性的汲取中西文化思想)的电影导演哲学。
  • 相公真有心

    相公真有心

    他和赵静玉只做了三天的夫妻,那三天他放任自己的心毫无保留地去爱,她的娇羞、天真无邪,单纯恋慕的眸光,唤他“相公”的细软嗓音……教他恨不得将她捧在手心上疼宠,而这一切竟成了他日后的恶梦,三天后他被诬陷入狱,半个月后回来,心爱的小妻子早已抛下他离开,所有的甜蜜幸福恩爱情景……
  • 开阔眼界的动物故事

    开阔眼界的动物故事

    探索动物世界的无穷奥秘,寻找生命的轨迹,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尽管在大多数人眼里,动物没有思想,但不得不承认,动物具有比人类更早地感知危险的能力。在动物的世界,他们所折射出的也是人类生活的轨迹。
  • 等你我的爱

    等你我的爱

    啥命啊?穿成武林人人得而诛之的阎罗殿四大妖女之一“月”。更悲催的是,本盟最大的敌人:药仙谷四大弟子“雷”竟与前世深爱的哥哥长着同一张脸!对抗时,她咋下得了手?太卑鄙了,武林正派还靠脸活!
  • EXO之未婚妻别想逃

    EXO之未婚妻别想逃

    EXO退隐娱乐圈,监视未婚妻,未婚妻只能有一个,但是为什么还有两个人,是让他们选一个吗?为什么白玖外(女配,女主姐姐)出留学,白离(女主)毫不挽留?白离的身份为什么查不出来?身份不明?她到底什么身份,为什么可以一人灭了一个帮?我的天!这是谁?白离?样子为什么不一样?天!还有易容术这一说?“你好我们的未婚妻,白离!”“我想我们不熟吧?”“你好!我是张艺兴。”“姐!你老公!”“乖!我是你老公,别乱说。”
  • 魔环九变

    魔环九变

    洪荒大陆魔兽为王,在这魔兽横行的时代,强大的飞龙一族统治着整个洪荒大陆,而人类只能卑微的沦落为魔兽的食物。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没有武术,却有强大的魔体。人类在融合魔晶开启魔体之后便会成为一个新的职业,那就是魔环师,强大的魔环师有着与魔兽对抗的能力。龙族的小公主和人类相爱之后怀上了双胞胎,其中一个是人类的孩子,令一个是强大的光明圣龙。龙皇因为小公主怀了人类的孩子大怒,直接抹杀了其全家,还未出生的光明圣龙差点被扼杀在母亲腹中,不过侥幸的是光明圣龙依靠着顽强的生命力活了下来,胚胎情况下的光明圣龙将生命和龙族强大能力传承给了自己的哥哥,哥哥重生之后踏上了复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