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是一部流传非常广的佛教经典,也是佛经奥义的精华阐述。《心经》的“经”指路径,是觉悟自我之路,《心经》就是这条心灵回归之路。在这个物质世间,每个人都经受着诸多的痛苦、诸多的烦恼。佛说人生就是苦海,苦海无边,众生都在苦难中煎熬,却以苦为乐,痴迷难醒。虽然如此,还是有人看清了人生的真相,渴望出离苦海,离苦得乐,走上自我解脱之路。《心经》里面讲“能除一切苦”,“度一切苦厄”,就是这个离苦得乐的方法,是一个真正的解脱法门。这部《心经》一直流传了几千年,却难以被世人理解,只是平常读一读,背一背,或者用这部经典来做护身符上的文字,但谁又能体证到这部经典到底在讲什么呢?其实《心经》的奥义非常深,很难用头脑去理解,只能用心去感受。今天有这样一个缘起,我带着大家共同来学习这部经典,去感受这部经典的博大智慧!在佛教里,《心经》是一部重要的经典,里面有很多佛教用语,属于专业用语,可能不容易懂得,在经典的讲解过程中,我会给大家稍作解释的。这里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佛教?现在的佛教成为了一种宗教门派,属于宗教形态的产物,而真正的佛教并非如此。
佛教,顾名思义,就是指佛陀的教化,它只是一种教育,而非宗教。佛陀的一生都在教化世人,启迪世人,让众生觉悟,解脱烦恼,因此留下了很多教义。佛陀的弟子们传承了法脉,加上对佛的推崇,慢慢地才演变成宗教门派,就是现在所看到的佛教,这并不是佛陀的本意。今天心一文化所带给大家的,不是要让大家成为宗教信徒,而是要把佛陀真正的教导传播给大家,让大家能够获得一种觉悟的人生。心一文化只是传播祖宗的教化,希望能让大家明白,圣哲要教给世人的,并非是要成为教主,而是让众生觉悟,离苦得乐。释迦牟尼很年轻的时候就开悟了,开悟后传法四十九年,被称为觉悟的圣人、伟大的佛。佛是指什么呢?佛者觉矣,佛陀就是一个真正的觉者,一个觉悟了人生真相、宇宙真相的人。佛陀觉悟后,开始度化众生,为了使众生也破迷开悟,回归生命的源头。那么他到底觉悟了什么?当时,释迦牟尼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一个王子,他通过观察世间的现象,感觉到生命的无常,时光如梭,人生苦短,众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经》里也讲到“苦、集、灭、道”,一切皆苦,生死轮转。
如何超脱?释迦牟尼想找寻方法,了脱生死,从苦难中解脱出来,他放下了自己的奢华人生,放下了王子的尊荣,放下了这种尊贵的生活,毅然决然地走上灵修之路,修行去了。他修行了十二年,修了三年“无想定”。无想定就是指没有思想,达到一种定境状态。通过三年修证,释迦牟尼能够让自己的思想停止,但是这并不是至高无上的道。“知非即舍”——知道它不是,就把它舍掉了。接着又修了三年,修得“非想非非想定”,绝对没有思想,但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超越前面“无想定”的境界,也是“知非即舍”,又丢掉了。最后他又修了六年苦行,一天只吃一个坚果,那种艰辛可想而知,世间几人能做得到呢?但是释迦牟尼道心坚固,也承受住了这种苦行,多么伟大的佛陀啊!六年苦行过后,他还是没有得道,才亲证到,苦行亦不是道。然后他就从山上下来了,碰到了一个牧羊女,施舍给他一些食物,增加了他的体能,最后坐在菩提树下,发誓不悟此道,不离此坐,誓死求法!最终在菩提树下七天证道,开悟后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虚妄执著,而不能证得。”——一切众生本来就有佛性,只因世人都有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内在的佛性。就像六祖慧能所说,众生迷时,佛即是众生;众生悟时,众生皆是佛。既然内在的本性是没有执著妄想的,现在我们也知道了自己的本性,就应该活在这种本性之中,人生就不会有痛苦烦恼。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有那么多烦恼和痛苦呢?大家都读过《心经》,有的人还会背诵,《心经》真能解决人生的一切问题吗?不是这样的。你们都知道,水可以解渴,但是看到一杯水跟喝到那一杯水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看到并不能解决饥渴的问题,那个看到的只是头脑的部分,而真正喝到了,就是亲证了,才能最终解决口渴的问题。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证道的过程,但是我们并没有走过这个过程。当释迦牟尼走完了这条亲证之路,解脱了烦恼痛苦,成为一个觉者;而我们还没有走上这条路,烦恼痛苦依然存在,还是一个迷者。从农村里走出来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家乡。我们看到他成为了大学生,我们却不是大学生,因为我们没有上大学,怎能成为大学生呢?虽然我们具备成为大学生的资格,却没有学过那个大学生具体的课程,最终不可能成为大学生。释迦牟尼觉悟过后,告诉我们,众生皆可做佛,每个人自身都具备这个条件,都具足佛性。
可是释迦牟尼是证果的佛,而我们还走在路上,我们需要去亲证自己的佛性,圆满自己,得道成佛。释迦牟尼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众生都有佛性。开篇为什么会谈到释迦牟尼佛呢?因为《心经》是佛教的经典,而释迦牟尼是佛教的根本老师。我们先谈到释迦牟尼证道成佛的过程,才能了解释迦牟尼到底证到了什么?证悟八个字:“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在《心经》里,一直空到底,是在谈空性呢?还是谈性空呢?真空妙有!这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告诉世人的真知。一切万物的存有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但是万物的本性却是空的,就像面前的这台电脑,这个电脑从什么地方来呢?(有人答:从生产线上。)但在没有被生产之前,它是不存在的,然而现在它存在了,通过因缘和合的作用,它才开始存在;当因缘消散的时候,这个电脑又归于不展示了。今天我们在这个世间生活,只能待上几十年的时间。我们现在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缘和合才展示出我们的躯体,然后再用躯体承载内在的佛性或灵性,才能在世间展示出生命的活动。当几十年过后,我们将面对死亡,离开人世,身体还是要归于尘土,缘聚缘散,最终还要归于原本的性空状态,即所谓的:“尘归尘,土归土。”虽然形成了这种缘起,但是它的本性是空的。举个例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玻璃杯,它的存在状态是怎样的呢?按照今天的物质科学来分析,它是由分子和原子所组成,是内部粒子的高速转动而展示出来的结果。我们看到的是它的形象,但如果拿到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你可以看到的就只是能量。如果一直这样分析下去,就可以得到结论,外在缘的展示缘于内在空性的能量。今天的人都喜欢看电视,喜欢看电影。电视的每一个画面是怎么展示出来的呢?当我们看到电影里的人也是动态的,和现实中的人如此相似,电影里的画面是连贯性的,不间断的,但是电影里的人却不是活人,而是虚幻的展示。
当我们了解了其播放的原理,就会知道,它是很多图片在能量的推动下而展示出来的结果。如果我们把这个快速运转的能量去掉了,这些影片就变成一张张图片了,就不会展示出连贯性,就没有这种动态的人物影像了。影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在迅速播放过程中展示出来的结果。其实,每一个当下都是虚幻的存在,都是不真的,这也是一种缘起。但是在我们的视觉感受里,我们却看到了影片的存在,这就是我们被假相作用的结果。如果这层力量被去掉了,我们看到的东西就是虚幻的,归其本性,这些缘起并不是真实存有的,只是被某种力量所推动,从而展示出来的。就如同粒子的高速运转而形成这样一个玻璃杯的形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形状,而粒子高速运转的状态,我们却看不到。如果我们站在粒子高速运转的这种视角上再去看它的话,那个玻璃杯就不存在了。这就是禅宗里所说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了。只是我们物质感官的觉知速度太慢,而它内部运转的速度又太快,就会产生这样的虚相,在头脑中才会产生这种概念,认为物质世界所展示的一切事物都是真实的。释迦牟尼证道后,体悟的真相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两点理解起来很难,因为我们没有体验,没有亲证。但是释迦牟尼的整个修道过程都是自己亲身体验的,这是他亲证过后所得到的结论。然而,我们今天得到这个结论太容易了,随便拿到一部经,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但是释迦牟尼最终获得这个结果,却非常艰难,历时十二个寒暑,尝尽苦难,才成就其人生。现在我们把那些结论拿过来,就感觉是自己的了,认为自己知道了,但是我们并没有亲自证到这个结论,并不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虽然知道了这个结论,但我们真实的生活却没改变呀,烦恼没有消失,苦难依然继续,“知道”永远不等于“得道”。《心经》是谁讲的呢?观自在菩萨讲的,讲给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的。这部经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整部经典共计两百六十个字,但是它却把佛陀教化的精华部分都融合在里面了。能读懂这部经的人一定是一个明心之人,一定是一个找到心的人。你要是找不到心,怎么能读懂《心经》啊,能读却不一定能懂。现在世面上把《心经》变成护身符了,佛教里的人把《心经》印在小卡片上,感觉这个东西很有用。但是这些文字到底有什么用?它真的能护身吗?(有人答:信则灵,不信则不灵。)那个卡片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你相信了它,心信在前,有用在后;没有前面的心信,就没有后面的有用,归根到底还是心的作用,你能找到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