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10200000028

第28章 现代科技与文化(3)

凯恩斯认为导致失业和生产过剩危机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则起因于私人投资与消费不足。对这些问题,市场机制本身没有解决的能力。他认为在市场机制中根本不存在人们所说的一只能将私人利益转化为社会利益的“看不见的手”。仅仅依靠新古典经济学派所鼓吹的自由市场力量,经济危机和失业现象是不可能消除的,只有依靠一只“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有力的、大规模的直接干预,才有可能摆脱萧条和失业。政府干预理论是凯恩斯经济理论最核心的内容。

依据凯恩斯经济理论制定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实行赤字财政以增加国民收入和减少失业;实行通货膨胀以降低利息率,刺激私人投资;实行对外经济扩张,以增加对外的投资和倾销商品,达到增加国民收入和就业的目的。

凯恩斯主义的问世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经济形势的需要,是经济理论上的一次大转向,给新古典经济学以毁灭性的打击。它不仅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而且也为深受经济危机困扰的西方各国政府所青睐。许多西方国家的政府按照这一理论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美国实行的罗斯福新政,效果就十分明显,它帮助垄断资本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经济秩序,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主义的道路。凯恩斯的重大贡献正如《现代世界文化词典》所言:“无法讲清这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归功于凯恩斯,不过从1945年—1975年的30年间,他的理论确实主宰着经济思想和政府政策,使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生。尽管凯恩斯并不是资本主义一劳永逸的救星。”

新凯恩斯主义凯恩斯去世后,他的门生们根据当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对凯恩斯理论和政策主张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使其适应历史的变化,由此产生了新凯恩斯主义,或称后凯恩斯经济学派。该学派分为两派,一派是以美国的萨缨尔逊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一派是以英国的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两派都提出了新的理论来完善凯恩斯主义,他们与凯恩斯在有效需求、国家干预调节等理论方面并无分歧,但在资本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一些政策措施等问题上分歧较大。

保罗·安东尼·萨缪尔逊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界最出色的经济字冢之一,1961年他在自己的名著《经济学》第五版中首先使用“新古典综合”一词,该派遂得名于此。

1953年,琼·罗宾逊发表了《生产函数和资本理论》一文,批判“新古典综合派”的资本理论,从而引发了二者之间的长期争论,“新剑桥学派”是在争论过程中形成的。1956年,罗宾逊的《资本积累》与卡尔多的《可供选择的收入分配理论》的发表,标志着“新剑桥学派”正式形成。

新古典综合派将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同马歇尔的新古典学派综合在一起,试图形成一个集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之大成的经济理论体系。

新古典综合派继承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认为只要通过政府运用财政政策,使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可实现充分就业平衡,强调通过市场机制,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尤其重视劳动增长、资本增长和科学技术进步等因素在经济均衡增长中的决定作用;将凯恩斯的“乘数原理”和西方经济学中流行的“加速原理”结合起来,建立了动态经济循环模式,对主要经济变量相互关系进行动态结构分析,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和幅度;用微观经济理论对凯恩斯关于消费、投资等方面的理论进行补充和发展,以解释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中所遇到的“滞胀”危机。

新剑桥学派主张回归古典经济学传统,特别是在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点上,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论和分配论,提倡把经济增长理论同收人分配理论融为一体,着重研究经济增长过程中国民收入分配的变化,主张政府实施某种社会经济政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货币学派货币学派又称货币主义,是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反凯恩斯主义的主要经济学派。其名称来自该派代表人物之一布伦纳的《货币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一文。该派主要的倡导者和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米尔顿·弗里德曼。

货币学派的基本思想源于西方传统经济学说中的货币数量学说。弗里德曼反对凯恩斯简单否定货币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重申了货币的重要性,提出了“货币规则”即货币的增长率应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一致的理论。同时,还主张实行自由贸易和浮动汇率,宁可保持一定的失业率,也不要搞通货膨胀。该派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逐渐取代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地位,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弗里德曼也因此获得197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货币学派是现代自由主义经济流派中影响最大的一支,弗里德曼被视为现代自由主义经济学说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有《资本主义与自由》、《实证经济学论文集》和《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等。弗里德曼的学说从1975年开始被美、英等主要国家付诸实施。

货币学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方经济的矛盾之后,渐渐在失业率、高利率、增长缓慢等方面暴露出新的矛盾。例如,美国采用货币主义政策,把通货膨胀率从1980年的13%降至1982年的约4%,其结果却创下战后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纪录。

供给学派供给学派是20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经济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为费尔德斯坦、拉弗门德尔等。该学派是和凯恩斯的合理需求理论相对立的,强调经济结构中供给方面的重要性,并从中寻求对策的理论,主张大幅度降低税率,提高企业投资能力和积极性,取消国家干预,控制货币增长以达到预算平衡,削减社会福利等。

供给学派产生后发展很快,二十年代已开始成为发挥政治影响和提供决策理论依据的学派。里根执政时期就吸取了供给学派的一些观点,构成了他的经济复兴计划的理论基础。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三者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从基本出发点看,前者与后两者的分歧点是要国家干预还是要市场调节,以及谁为主的问题。在具体政策方面,三者之间存在着明显分歧。凯恩斯学派着眼于干预需求,货币学派着眼于控制需求,供给学派着眼于干预供给。

新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产生于20世纪五十年代末,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包尔丁,法国的别鲁,瑞典的缪尔达尔等。该学派是相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制度学派而得名的。他们认为经济活动并不受经济规律支配,而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却发挥重要作用,所以特别重视和强调对制度因素的研究,重视制度制约经济的各要素。新制度学派基本继承了制度学派的理论,用以分析现代资本主义,揭露并抨击它的弊端,对主流经济学持批评态度,其中不乏合理之处,成为西方最具有批评色彩的经济学派。

二十五现代文学

现代时期的西方文学,现代主义逐步取代批判现实主义,成为西方文学的主流。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变化以及各国具体情况的不同,现代主义文学呈现出流派林立的局面。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反映了西方精神生活的危机,并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但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时,散布了虚无、悲观等消极思想。

十月革命前后,苏联社会主义文学诞生,创造了许多反映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现实的优秀作品。随着苏联政治局势的变化,苏联文学创作的思想倾向也发生了变化,使苏联文坛出现了活跃而又混乱的局面。

现代时期,亚非拉的文学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而兴起,以表现民族历史为主要题材的亚、非、拉美文学蓬勃发展。

西方文学现代时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虽然受到现代主义的挑战,但仍有一大批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创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英国剧作家萧伯纳(1856—1950年)在其代表作《苹果车》中,以英国议会制度为攻击对象,以内阁会议为主要情节,揭露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年)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描写了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作曲家为美好理想与消极势力不懈斗争的一生,是一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作品,被称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其后期作品则以呼吁和平,反对战争为主要内容。美国作家德莱塞(187l—1945年)的代表作《美国的悲剧》,通过描写一位牧师的儿子腐化堕落成杀人犯而被处死的过程。揭露了悲剧的根源在于美国的制度。

由于现代主义的流行,有些现实主义作家在创作方法上较多地采用了现代主义的手法。这方面的杰出代表是美国作家海明威(1899—1961年)。

海明威的作品以表现暴力世界中的孤独个人摆脱战争给心灵带来的创伤为主要内容,以“精擅现代化的叙述艺术”,在世界文坛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他的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是战后美国“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品。代表作《老人与海》,寓含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即人生就是斗争,要敢于面对失败而奋斗。

现代主义文学作为一场文学运动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盛时期,取代批判现实主义成为西方文学的主流。

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一方面,商品化社会高度发展,人们感受到畸型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经济恐慌,冷战及核恐怖,给人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使人们对传统的价值、理想、道德无不产生怀疑,这是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在这个过程中,悲观主义浪潮席卷欧洲,非理性主义思潮有广阔的市场,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成为西方社会的精神支柱,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占据了社会心理学的主流,这是现代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

现代主义既不同于浪漫主义的直抒胸臆,又不同于现实主义忠于客观世界的描绘,它的主要特征是主观地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在艺术手法上,它一反传统的手法,致力于探索新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和表现手法。

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西方非理性主义文学的总称,包括许多流派。在20世纪上半期影响较大的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

象征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文学中出现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分支。它最先流行于19世纪后期的法国,后波及欧美各国,在20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盛极一时,被称为后期象征主义。后期象征主义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主张以象征、暗示、自由联想等手法表达人生隐蔽的思想感情和抽象的人生哲理,反对直抒胸臆。英国诗人艾略特(1888—1965年)是后期象征主义诗人中最杰出的一位,他的代表作《荒原》,至今仍被认为是20世纪欧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表现主义文学盛行于对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以德国、奥地利和美国为中心,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些作家在个人和社会、和平与暴力、现实与未来等矛盾交织的苦闷中,希图通过文学上的标新立异,以求得解脱的产物。他们主张文学应表现人的主观感受和复杂的精神世界。其杰出代表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1883—1924年),他在小说《变形记》中,通过荒诞、形象变幻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资本主义人性的异化。

意识流小说是在现代心理学,特别是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基础上形成的,20世纪二十年代,它首先发端于爱尔兰、英国和法国,随后风行于欧美。该流派主张在小说创作上要深入到人的意识之中,探寻潜意识的奥秘,并以内心独自、自由联想等手段显示意识流动的轨迹。这种致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的写作方法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纪元。爱尔兰作家乔伊斯(1882—1941年)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被称为意识流小说的典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政治生活动荡不安,它与战争的创伤一起猛烈地冲击着文学家。在存在主义“人应该自己创造自己的存在”哲学魁力的影响下,现代主义文学中又出现了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文学、和“黑色幽默”等新流派。

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20世纪三十年代末首先在法国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盛行于欧洲各国,影响遍及全世界。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在于把文学作为哲学的展示和思想的号召,主张文学干预或介入生活;从艺术特征上看,存在主义力图处处阐述存在主义哲学,打破传统手法,不突出设计人物性格,将人物性格在哲理辩论中展开,并有许多隐喻、寓意等自然主义笔法。存在主义文学的创始人是具有哲学家和文学家双重身份的萨特,主将有法国加缪(1913—1960年)等作家,其代表作分别是《恶心》和《局外人》。

荒诞派文学是二战后兴起于法国的一个文学流派,主要作品是舞台剧。该流派的思想特征与存在主义有直接的关系,认为人生是荒诞的,现实世界是令人恶心的;其艺术特征是情节荒诞或支离破碎,人物形象荒诞,语言语无伦次。荒诞派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剧作家尤奈斯库和贝克特,尤奈斯库的成名作《秃头歌女》是荒诞派戏剧的第一部作品,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文学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

《等待戈多》是一出含义深刻的哲学剧,它从不同的层面上突出了西方人的幻灭感,突出了没有目的、没有意义的生活的无休止的循环。两个孤独的流浪汉日复一日地等待戈多,但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均未作交代。这出戏的寓意可以说是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发生。但由于戏剧的中心是等待,以此人们可以领悟出其背后的深刻而又积极的思想,即在绝望中也应当怀有希望。

同类推荐
  • 影响中国文化的十大经典

    影响中国文化的十大经典

    文化中国的生成、演化与中国经典紧密相连,以儒释道三教为中心的经典,对中国文化的品格和品性,对中国文化的形态,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样式等,均起到铸造性作用。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必须深入了解中国经典。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手中的精彩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手中的精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而系统、体制宏大而完备、兼具学术价值的家训,其中提出的为人处世、为文从艺、仕宦出处等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此书语言顺畅,运用了大量的故事、典故、逸事,往往从小处入手,将所阐述的道理蕴含其中,可读性很强。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编译和评析,以当代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编排。希望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髓,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
  • 走进天宫院

    走进天宫院

    本书介绍了阆中市天宫院,收录了“中国风水第一村——天宫院”、“西河老街”、“天宫院罗盘广场罗盘详解”、“麒麟奔日天纲墓”等文章。
热门推荐
  • 贴身高手

    贴身高手

    一位古代的修真混混,莫名其妙的来到了现在的世界。没有了道德的约束,还带着强大的力量,利用自己所学的道术,展开了一次酷爽的都市YY之旅!
  • 神火封印

    神火封印

    魔族降临,天下大乱!被命运束缚的少年,能否唤醒体内血脉,重铸辉煌?神火封印,千秋万载!
  • 修仙狂徒

    修仙狂徒

    在强者为尊的世界上,燕少风这个小杂役彻底的感受到了什么叫鄙视!青门竹马的女人踹了他,同乡兄弟卖了他!逃难时偶获一枚神秘手镯,从此美女都逃不过他的迷惑,师兄弟也都被他狠辣手段慑服!闯异域,斗猛兽,小日子那叫一个潇洒!因为他始终坚信,总有一天他会拥有玩弄这苦逼命运的本事……
  • 盗墓悍妃

    盗墓悍妃

    她本是盗墓之人,却因为盗了某个王爷家的墓而穿越。她被他的手下打断了腿的当成刺客一般的囚禁在他的身边,只为让她没有机会去谋害当今的天子。他以为,只要把所有的危险都放在自己的身边,就不会害的龙椅上的那个身影。这是一篇无良女猪碰上嗜血男主,生出强大腹黑女儿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同桌记

    同桌记

    一个小男孩,他妈妈让他去上学,去了学校去了学校。那个小男孩就要喜欢了这所学校,就在那里学习,而且一直换同桌换了6次。
  • 穿越之魔武双修

    穿越之魔武双修

    杀手不是杀人就是被杀,顶级杀手-千夜亦是逃不过这样的命运。重生后,她决定要让自己成为一代强者。母亲被仇家杀死,父亲郁郁而终,姐姐恨不得扒了自己的皮,伯父对自己也是恨之入骨。惟有爷爷和身边的小丫头珍视自己。不为其他,只为这颗爱护的心—我愿拼尽所有。
  • 穿越之绝色妖妃

    穿越之绝色妖妃

    万草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我就是要将天下美男玩个遍,谁能阻止?我云晓月的信条是:玩美男,吃美男,虐美男,绝对不会嫁美男!所以,不要爱上我,否则,你惨了!
  • 盛世魔召师

    盛世魔召师

    高空中有名黑衣女子狂飞着,她时不时的往身后望去。突然黑衣女子神色一凛,加快了飞行的速度,没过多久身后就多了一道白色身影转瞬即逝的一把揽住了黑衣女子的纤腰。“离歌,你逃不掉的!不管你逃到哪里我都会把你给绑回来。”白色身影道。“你个死妖孽!快放开我!不就是捡到了一块你的破石头何必一直追着我不放!”对!就是因为一块石头她和他才能相遇相爱。且看男主如何成为出的了厅堂,入得了厨房,打得过流氓,斗得过情敌的苦逼追妻之路。
  • 永的似水流年

    永的似水流年

    一个平凡的男孩子,他觉得很多事都是注定的,注定会相遇,注定会相爱,注定会厮守一辈子。
  • 培养学生爱心的动物故事:贪杯的猩猩

    培养学生爱心的动物故事:贪杯的猩猩

    颜煦之主编的《培养学生爱心的动物故事:贪杯的猩猩》向你叙述了动物间的恩恩怨怨,叙述了它们的生死搏斗和相互依存。叙述了家禽家畜与人类相伴,也叙述了野生动物回归大自然的渴望。这些有趣的小故事,还写出了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使你不得不承认,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心爱的宠物,是得力的助手。它们为人类所作的贡献,功标青史。这些有趣的小故事,也诉说了人类对一些动物的误解与偏见,使你不得不承认,在人与动物的交往中,虽然有斗争,有悲剧,有仇恨,但更多的还是人与动物间的友善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