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 : (274)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注释】
红稀:花儿稀少。绿遍:草多。阴阴见:暗暗显露,若隐若现。游丝转:烟气像游丝一样回旋。莺燕暗喻“伊人”,即心上人。
【鉴赏】
此词几乎通篇写景。作者以细腻缠绵的语言,通过动静两幅暮春景色图画的描绘,抒发了对万物自然转瞬即逝的无限感慨,寄寓了作者隐隐的怨怼与愁绪。张惠言在《张惠言词选》中认为:“此词亦有所兴。”黄蓼园在《蓼园词选》中亦认为:“首三句言花稀叶盛,喻君子少小人多也。高台指帝阁。'春风’二句,言小人如杨花轻薄,易动摇君心也。'翠叶’二句,喻事多阻隔。'炉香’句,喻己心郁纡也。斜阳却照深深院,言不明之日,难照此渊也。”
上阕描绘的春天画面,以行人踪迹为落脚点,由近及远,展现出一幅暮春立体图画。“小径”三句,写暮春时节郊外景象:“小径红稀,芳郊绿遍”,这是地面景象;“高台”句则将视野移至高处,楼台树木已是枝叶繁茂、翠色逼人。“春风”两句将树上杨花与路上行人通过春风联系起来,情绪也透出幽怨。作者以拟人化手法责备春风不知约束轻薄杨花,反而吹送其放纵乱舞。下阕作者的视点从郊外转入庭院,更加细腻地描绘暮春庭院寂寥的幽静状态,更强烈地表达了孤独怨恨和愁苦。苍翠的树叶掩藏了黄莺,厚厚的朱帘隔开了归燕,只有幽室内香炉里的青烟袅袅升起,如轻柔的飞丝一般在四处游荡。这是一个令人压抑的寂然无声的环境。“藏”、“隔”、“静逐”三词准确传神地营造了这个令人窒息的环境氛围。“一场愁梦”句,直接陈述词人心中的感受,画龙点睛般道出了全词主旨。结句“斜阳却照深深院”又转入写景,但意味已被拓展,使作品在这里平添一种苍凉之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古诗词日历 | 白居易《池上二绝·其一》
译文、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两位山僧对坐下棋,竹林一片清幽,浓郁的林荫遮盖了棋盘。隔着竹林看不见人,却时常听到他们落子时的声音。注释山僧:住在山寺的僧人。对棋:相对下棋。下子:放下棋子。赏析新用户3167a8id2023-08-10 12:54:470000张居正:一首咏志诗,道尽人生在于拼搏,壮志凌云哪须管身后事?
微评书影史,有你更精彩读书,品诗,看电影悟人生我是威评书影史01《咏竹》明·张居正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张居正,明朝后期的名臣,可以说他是凭一己之力拯救大明王朝于将倾,生生造出一个“万历中兴”,为明朝续命将近一百年。桂临塞上2024-03-01 12:09:000000杜甫五律《雨-冥冥甲子雨》读记
杜甫五律《雨-冥冥甲子雨》读记(小河西)雨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轻箑烦相向,纤絺恐自疑。烟添才有色,风引更如丝。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杜甫五排《远怀舍弟颖观等》读记
杜甫五排《远怀舍弟颖观等》读记(小河西)远怀舍弟颖观等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云天犹错莫,花萼尚萧疏。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农历元日,时杜甫客居夔州。弟颖观:杜甫弟杜颖、杜观。此时杜甫四个弟弟皆不在身边。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