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十字架”:考古发现改写认知,十字架源于中国“二绳”?
根据西方历史叙事,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为了处死叛逆者和奴隶等,发明了一种很残酷的刑具——十字架,就是把人钉在十字架上,任由犯人慢慢死去。这种死亡方式,往往被视为是最屈辱的。
时光荏苒,十字架慢慢传到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后来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但公元431年开始,十字架在基督教会中出现,公元586年被立在教堂顶端,于是十字架不再是屈辱标志,而是基督教的信仰标记,并一直延续至今。
以上就是西方十字架的起源与发展,但问题是,西方为何突然出现“十字架”,为何将之作为残酷的刑具、以及作为基督教标记?过去百年,中国考古取得诸多重大成果,其中之一就是发现了上古“二绳”。如此,就让人不得不怀疑,西方十字架的真正源头,其实是在中国!

中国上古二绳
上古农业大发展的前提,必然是古人掌握了“农时”,中国古人是通过观象与立表测影实现的。而农业大发展,古人吃饱之后,就会有精力“胡思乱想”,其中之一就是思考所处空间,更精确的测定方向,由此中国出现“二绳”文化。
中国古人测算时间的方法之一,就是“立表测影”,但这种方法还能测定空间。如何测定,笔者在《中国上古“辨方正位”:指南针之前的办法,考古一再印证史料》一文中已有详述,下面简述一下。

周髀算经记载:“以日始出,立表而识其晷,日入复识其晷,晷之两端相直者,正东西也,中折之指表者,正南北也。”简而言之,就是以“表”为中心画一个圆,日出日落时太阳照射“表”的影子与圆圈各有一个交点,两者相连就是“正东西也”,与之垂直交叉的就是“正南北也”。
“东西”与“南北”相交的两条线,就是一个“十”字。由于一度是用准绳度量的,故而被称为“二绳”。《淮南子.天文》:“子午、卯酉为二绳。”

现代考古发现,距今7300年的安徽蚌埠双墩遗址(下图),距今7000年的湖北秭归柳林溪遗址(上图),都出土了“二绳”图像,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文化一脉相承。总之,考古事实证明早在7000年前,中国不仅已有成熟的立表测影,而且也有“十字型”。
学者冯时考证指出:彼时中国的二绳图像已经很复杂了,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四维”,与东南西北、中心点,共同构成了“九宫”。

十字架源于二绳?
通过上文可知,二绳构成的“十”字,与西方的“十字架”,两者可谓一模一样,由此就不得让人产生一个疑问:西方十字架源于中国吗?
首先,从时间上看,中国二绳最晚出现于距今7000年前,而西方叙事的腓尼基人,最早兴盛于距今5000年左右。现代考古证实,中国黍米大约是4500年前就传到了中东地区,因此上古存在东西交流之路。既然如此,中国二绳显然就可能传到西方!

其次,在上古时代,如何辨别方位无疑是头等大事之一,二绳及其背后的文化,反映的是如何“辨方正位”,犹如后世的指南针,实用性非常强,按理说必然会被其他民族采用。因此从需求或实用性上看,二绳文化西传也是符合历史逻辑的。
第三,二绳的背后是立杆测影,得益于上天太阳的“恩惠”,因此二绳代表的十字,就有了向上天赎罪之意,或沟通上天(或上帝)之意,故而腓尼基人以十字架为残酷刑具,后来基督教却以十字架为信仰标志,如此十字架的特殊含义在中国文化中更能解释的清楚。

不过,值得怀疑的是,距今5000年时,西方没有卯榫技术,只能使用高成本的铜钉制作十字架,并将人钉在十字架上,如此是否必要?处死犯人手段很多,偏偏使用如此高成本的十字架,如此历史叙事是真是假、以及背后原因值得探究。
当然,中国二绳衍生出了一套复杂的空间认知体系,而如此复杂的体系在西传过程中,难免会丢失很多信息,最终传到地中海周边时,可能只剩下显眼的十字符号、以及与上天相关的含义。

余论
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两点值得思考:
首先,西方十字架的中国起源,虽然如今还没有定论,但起源于中国二绳的说法,显然更符合历史文化逻辑。但遗憾的是,国内没有质疑的沿用西方叙事,认为是腓尼基人的发明!
其次,过去百年有一怪相:凡是西方先出现的,那么往往是中国的源于西方;凡是中国先出现的,那么往往就是中西方独立起源。西方十字架,与中国二绳,又是各自独立起源?
《人类艺术万年史-108》早期基督教美术(上)
早期基督教美术(上)早期基督教美术是西方中世纪美术的滥觞,与基督教一样,也经历了一个由非法、秘密的到合法、公开的过程,它以公元1世纪基督教的产生为背景,自公元2世纪起流行于罗马帝国各行省,特别是以罗马为中心的拉丁语地区。根据公元313年颁布的承认基督教合法地位的"米兰敕令"为界线,可将其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下限则在公元5世纪末,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告终。麟剑的人类史2023-07-30 10:35:27
0000盛唐除李白杜甫高适还有哪些诗人?他们相互认识吗?说出来别不信
二、盛唐诗人(公元713~755年)1、李白(公元701年—762年)李白是四川江油人,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称为诗仙,李白5岁开始读书,15岁开始作诗,18岁时在四川各地游玩,24岁时开始云游四方。紫网2023-10-15 08:29:050000胡雪岩临终前,为何说“宁遭桃花劫,勿近白虎身”?白虎又是啥?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俗语是一代代智慧的结晶,它们传递着古人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其中,“宁遭桃花劫,勿近白虎身”这句话,尤为引人深思。大家都知道桃花代表的是风流韵事,但“白虎”又是何物?为何古人如此忌惮它?这背后,与晚清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有关。紫网2023-10-14 17:42:170000中国古代圣人大全(65位)
1、文圣、至圣——孔子2、亚圣——孟子3、宗圣——曾子4、复圣——颜回5、述圣——孔伋6、儒圣——董仲舒7、武圣——关羽,(姜子牙,项羽,岳飞,白起)8、兵圣——孙子9、智圣——诸葛亮,(另一个东方朔)10、木圣——鲁班11、字圣(造字)——仓颉12、纸圣——蔡伦13、科圣——张衡,(另一个墨翟)14、算圣——刘洪15、农圣——贾思勰16、雕圣(塑圣)——杨慧之西汉的兵、钱和人才
文/子玉秦汉是中国历史政治制度的发端,因为其为大一统帝国提供了一套治理天下的模板,唐宋、明清的转折和创新都是在秦汉制度的基础上以时间为杠杆进行改进的。由于秦帝国存在的时间太短,所以,秦朝虽然开创了大一统的模式并制定了相关的配套制度,但将其与现实结合并完善的还是汉朝。所以,想从制度层面透视历史,必得读懂汉帝国,而制度除了基本的组织框架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兵、钱、人这几件事了。紫网2023-10-16 16:27: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