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古易:大象无形,乾坤两卦如何读象
《易的逻辑——用春秋古法读易经》易理、易象、易辞,三者统一,逻辑严密,由巴蜀书社出版,明年面世。
《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与易学中的“乾坤无象”是一致的,《易经 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不可触不可听不可视谓之“无形”,囊括天地万物谓之“大象”,但却是天地万物之生死法则,谓之“显诸仁”,可以通过天地万物感知阴阳的存在,谓之“藏诸用”,阴阳之道就是“大象无形”。
乾天坤地,乾阳坤阴,《易经》篇首即列乾、坤两卦,总体阐释“阴阳”作为万物根本和法则,它不是某一时、或者某一物的阴阳状态,而是关于阴阳的总体论述。纯乾纯坤,阴阳未交则混沌无形,无形则无象。
所以汉代以十二辟卦解读“乾坤”两卦,也就是阴阳的原理,故十一月建在子,一阳卦复,对应乾之初九和坤之用六;十二月建在丑,二阳卦临,对应乾之九二;正月建在寅,三阳卦泰,对应乾之九三;二月建在卯,四阳卦大壮,对应乾之九四;三月建在辰,五阳卦夬,对应乾之九五;四月建在已,六阳卦乾,对应乾之上九;
五月建在午,一阴卦姤,对应坤之初六和用九;六月建在未,二阴卦遁,对应坤之六二;七月建在申,三阴卦否,对应坤之六三;八月建在酉,四阴卦观,对应坤之六四;九月建在戌,五阴卦剥,对应坤之六五;十月建在亥,六阴卦坤,对应坤之上六,是为一岁之气而统言其月日也。
这种方法让很多人产生了误解,以为阴阳的变化是通过阴阳爻的增减表现的,实际上并非如此,实际十二辟卦的各自卦象都不相同,是通过上下卦、互卦表现阴阳的变化,具体如下:
复卦,三坤一震,三阴一阳,以坤卦为体,以乾卦为用,对应乾之初九和用六,依次类推。临卦,两坤一兑一震,三阴一阳。泰卦,一坤一兑一震一乾,二阴二阳。大壮卦,二乾一震一兑,三阳一阴。泽天夬卦,三乾一兑,三阳一阴。乾卦,四乾为阳。从一个阳卦次疗增长到四个阳卦。
姤卦,三乾一巽,三阳一阴,以乾卦为体,以坤卦为用,对应坤之初六和用九,以下依次类推。遁卦,两乾一艮一巽,三阳一阴。否卦,一乾一艮,一坤一巽,两阳两阴。观卦,两坤一巽一艮,一阳三阴。剥卦,三坤一艮,三阴一阳。坤卦,四坤为阴。从一个阴卦次序增长到四个。
24个字,被誉为职场《道德经》,没留下作者,却火遍了全网!
紫网2023-10-15 11:01:020000庄子:面对一切的智慧
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格言》《围炉夜话》《小窗幽记》
格言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清·曾国藩千万不要妄自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则你可能用生命的代价来补偿你所犯过的错误。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围炉夜话》有济人之心无争强之意庄子外篇《缮性》原文、注释、白话翻译和赏析
庄子外篇《缮性》原文、注释、白话翻译和赏析开篇就提出不能用世俗观念修治人的本性,而应以“以恬养知”的方式修治人的本性。这也是本篇的中心议题。下面根据表述的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注释、白话翻译和赏析。一、【原文】缮性于俗(1),以求复其初(2);滑欲于俗(3),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