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466

为什么我们不喜欢听道理,却喜欢听故事

紫网2023-10-15 15:59:570

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反对艺术和诗歌,扬言要把艺术和诗歌赶出理想城邦。

其中柏拉图有一个理由是,他认为诗歌和艺术使人的性格中理智失去控制,让激情和欲望得到了不应该有的放纵和滋养,败坏了城邦中的青年人,也破坏了城邦的“正义”。

柏拉图反对艺术而崇尚理性,因为理性追求真理,而艺术激发情欲。

柏拉图贬低艺术,将艺术视为对模仿的模仿,这种思想也遭到了后来很多哲学家和艺术家的批判,但柏拉图的思想就不可取吗?

柏拉图的思想让我想到之前有一本书叫:《故事思维》,其中作者安妮特·西蒙斯说:道理只能赢得辩论,故事可以收服人心。

但仔细想想,这种思想其实有点危险,今天各行各业“会讲故事”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反而忽视了故事背后的深意和道理。

我们不喜欢听道理,也常常把讲道理理解为“说教”,赋予了某种道德谴责。

不是有句话“听过了很多道理,也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所以,我们就不应该听道理了吗?

显然不是,这句话在逻辑上也并没有否认讲道理的重要性,甚至是必要性。

或者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听过很多故事,也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可能更准确。

在今天,我们各行各业都在推崇“讲故事”的能力,把话讲得漂亮,把故事讲得有艺术,给客户讲故事、给员工讲故事、给小孩讲故事.....,最近看了一些教育学的书,专家们几乎异口同声地鼓励父母给小孩讲故事。

我并不反对给小孩讲故事,一方面因为小孩无法理解深刻的道理,另外一方面我们天性喜欢听故事,也容易被故事生动的内容所打动,所谓“寓教于乐”这当然没问题。

但这并不意味着讲故事比道理更重要,尤其对成年人,故事真的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认识吗?

讲故事可以提升我们生活的情趣,让生活有点意思,还是我们要理解了故事背后的意义和道理?

故事的重点不是故事本身,或者说不应该是故事本身,而在于我们对故事的理解和阐释,而每个人对故事的理解可能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有人专门用漂亮的故事来包装自己的别有用心。

故事不是真理本身,对故事的理解让我们领悟真理。

是故事重要,还是道理重要;是艺术重要,还是真理重要,柏拉图的思想虽然有点极端,但也依然值得我们反思。

今天我们不是道理太多了,而是包装道理的故事太多了,我们都觉得故事很有趣,反而失去追求真理的兴趣。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