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351

中国十大皇帝:综合功绩和罪过,对各族一视同仁而选出的排名

紫网2023-10-14 09:28:010

中国出现了许多版本的“十大皇帝”排名,我综合起来,发现大部分都是不太客观的。有的太过于重视对外征战,有的太过于重视内政,有的则蔑视少数民族,有大汉主义倾向。我则综合古代帝王的内外政绩,以及罪过,对汉族和少数民族帝王一视同仁,评价出10位最杰出的帝王。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争议,本排名按照时间顺序来。

1,秦始皇:第一位统一华夏的帝王

秦始皇最大的功劳就是统一了华夏七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始皇的统一不仅仅是武力,还包括政治上的集权,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影响2000年;文化上推行思想统一,以法为教,书同文(统一各国文字);经济上,统一各国度量,修建驰道。他在位期间,秦还修建了郑国渠、灵渠等水利工程,造福千秋万代。在对外方面,秦始皇征服百越、收复河套,修建长城防御匈奴,都是万世之功。

但是秦始皇的过错也很严重,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之一。最大的暴政就是刑罚太严、徭役太重。秦始皇期间大规模修建长城、阿房宫、驰道,徭役繁重,“三十倍于古”,这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秦始皇推行的法律制度太过于残暴,以至于后来秦人都因为“苦秦久矣”而反对秦朝。另外,焚书坑儒也是秦始皇在政治上的一大污点。也就在秦始皇去世的第二年,就爆发了“大泽乡起义”。

2,汉武帝:奠定了汉民族万世功勋

汉武帝的功绩可以分为对内河对外,先说对内。在政治上,汉武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内外朝,推行刺史制度和察举制;在文化方面,独尊儒术,并且支持乐府、诗歌的发展,推动了汉赋、乐府的繁荣。在经济上,汉武帝大力治理黄河,为中原百姓除掉一害。

对外方面,汉武帝统一南越东欧、征服西南夷、朝鲜,基本统一了传统的汉地十八省地区。又长期和匈奴斗争,收复河套,得到河西走廊,经营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将中国版图扩大了一倍。因此,汉武帝谥号为“武”,那是决定没问题的。

汉武帝的缺陷和秦始皇比较类似,就是比较残暴。政治上,任用酷吏治国,发生了许多的冤案;在经济上,推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对工商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他推行了“算缗”“告缗”更是一大暴政。汉武帝时期的农业税也大幅度增加,农民苦不堪言。他在对匈奴的战争胜利后,又穷兵黩武,让汉朝人口几乎减少一半。还好汉武帝晚年及时悔过,下罪己诏,推行休养生息,才让汉朝缓过神。

3,汉光武帝:人格魅力最佳的中兴皇帝

汉光武帝刘秀,结束了西汉末年的混乱,实现了对全国的统一。他的功绩主要集中在内政方面。在政治上,他善待功臣,改革官制,整饬官风吏治,精简结构,形成了东汉早期“内外匪懈,百姓宽息”的局面。

在经济上,推行休养生息,下令释放奴婢,不断提高奴婢地位,是中国古代“柔道治国”的典范。在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学,推动太学的发展,史称“风化最美、儒学最盛”。人们将汉光武帝这个时代称之为“光武中兴”,他虽然没有对匈奴发动战争,收复西域,但是他为这些对外事业奠定了基础。刘秀个人的事迹并无多少缺点可言,其政治、人品都几乎达到了完美的地步。

4,隋文帝:结束华夏400年分裂的帝王

隋文帝最大的功劳就是结束了中国400年的分裂,统一了南北朝。之后又分裂突厥,为突厥的灭亡埋下了隐患。在内政方面,他建立三省六部制,使得中国的中央官制走向成熟;他结束了州郡县制混乱的局面,精简结构;在经济方面多次减免税收,轻徭薄赋,在全国推广均田制;在全国建设粮仓,储存粮食;修建广通渠,沟通关中和东部地区的水上交通,创造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在法律方面颁布《开皇律》,减轻刑法,以示隋朝对民之宽大。在选拔人才方面,隋文帝开始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考试录取,是科举制的萌芽。

隋文帝在行政上并没有多少过错,他最大的过错就是滥杀功臣和选错了继承人。后来的杨广上台后,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只用了14年就把隋文帝开创的大好江山葬送了。隋文帝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创业者,而隋炀帝是将之挥霍代价,居然还有人为这个败家子、亡国之君翻案。

5,唐太宗:历史上最完美的帝王之一

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最完美的皇帝之一,他的内政堪比光武帝,他的武功堪比汉武帝。首先来说说内政吧。唐太宗在隋末乱世中崛起,为天下的统一立下了首功。继位后虚心纳谏,文治天下、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等。这里提到一点,唐太宗开创了“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的传统,也就让中央机构对君主权力形成一定的制约。经济上,他厉行节约,劝课农桑,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现休养生息,开创了“贞观之治”。他对工商业也采取了鼓励措施,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很少的,这推动了唐朝商业的繁荣。

在对外方面,唐太宗灭东突厥、薛延陀,将蒙古高原纳入版图。东征高句丽,收复了辽东部分地区;在西北,唐太宗派兵灭高昌国,击败西突厥而获得天山之南,建立安西四镇,安西都护府。他还进兵青藏高原,将吐谷浑变成了唐朝的附属国。唐太宗末年,唐朝的疆域面积突破了1000万平方公里,远超汉武。另外,他对待汉人和少数民族都是一视同仁,少数民族也十分佩服他,尊敬他为“天可汗”。唐玄宗时期的唐朝使者王玄策还攻破了印度,扬我国威。

李世民在政治上的缺点不大,只是晚年追求长生等。另外玄武门之变也被某些腐儒拿来做他的污点,我觉得玄武门之变根本不是什么污点,因为没有造成社会动荡,没有给百姓造成什么灾难,而只是上层统治者之间的一次政变。

6,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皇帝之一,因为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许多史料记载了武则天多么残酷,但实际上,她的残酷主要是针对唐朝李氏。武则执政期间,“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选拔人材,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军事上收复安西四镇,一度使后突厥归降。在武则天的励精图治下,唐朝得以继续稳定发展,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武则天的改革,使得唐朝的门阀士族走向了衰落,为下层百姓参政提供了机遇。

在军事上,武则天在位初期,由于政治风波不断,因此对突厥、吐蕃、契丹的战争处于不利的地位。武则天的地位稳固后,就收复西域,击退吐蕃,并在天山以北设置了“北庭都护府”,使得唐朝在西北继续保持强盛。

武则天的主要不足在于任用酷吏,崇尚佛教,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7,元世祖:第一个统一东亚大陆的帝王

元世祖忽必烈是元朝的建立者,他在历代蒙古大汗的基础之上,灭南宋,第一次统一了东亚,又在辽金的基础上建立了大一统的二元制帝国。他虽然是蒙古人,但是却以儒家治国,将中国成为西方人眼中的乐土。在政治上,他重用汉臣、以儒治国,“以夏变夷,立经陈纪,所以为一代之制者,规模宏远矣”。他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调和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其制度一直用到了现在。

在经济上,轻徭薄赋,拉直运河,推行粮食储存和救济政策,鼓励工商业发展发行纸币。在元世祖时代,比较重视商业,中国商人几乎垄断了南海到印度洋的贸易。在陆地上,驿道建设到全国各地,亚欧大陆上的商业来往畅通无阻。著名的青花瓷,就诞生于元朝。在文化上,大规模吸收外来的文化和技术,推行宽容的文化和宗教政策,使得元朝的科技水平达到了中国古代的巅峰状态。他下令四海测影,让郭守敬制定了《授时历》,成为了中国古代最先进的历法。

不过,元世祖在统一东亚之后,对外战争就很难取消,其远征日本、安南、占城、缅甸与爪哇,都遭到失败。不过,他对海都等传统蒙古势力的战争却得到了胜利。朱元璋也对元世祖很推崇,说“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蛮、海外番国归于一统……是时四方无虞,民康物阜。”

8,明成祖:万国来朝的设计师

朱棣可以说明朝最伟大的皇帝了,他在继承朱元璋的部分好的政策,又取消部分残暴的统治,开创了永乐盛世。在对内方面,他继续削弱藩王,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内阁制度,解决了没有丞相之后的政务处理问题;设立厂卫制度,加强对百官的监察。迁都北京,加强了北方的防御。在经济方面,疏通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重农抑商,粮食产量得到了增加。文化上,尊崇儒家,组织编撰《永乐大典》,扶持道教。

在武功方面,多次出征蒙古,巩固了北方边防;设立奴儿干都司,加强了对东北的控制;南征越南,设立交趾布政使司,是中国最后一次收复越南;平定思州之乱,设立贵州省,开启了改土归流。肃清倭患,使得东南沿海得到和平。派遣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

不过,朱棣虽然让明朝达到了顶峰,但是其政绩远没有汉武帝、唐太宗等突出。他的许多政绩都是面子工程,如郑和下西洋,实际上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反而加大了国家财政负担,最终无法维持。他建立的厂卫制度,使得官宦势力开始膨胀,为明朝后期宦官专权埋下了隐患。明成祖南征北战,但并未扩大领土,反而劳民伤财,无法维持,不久就被迫萎缩。

9,清圣祖:中国最长盛世的开创人

清圣祖康熙,也是中国最完美的皇帝之一,可以和光武帝、唐太宗并列。他的主要功劳是为中国的版图奠定了基础。首先说说内政方面。在政治上,设立南书房,加强了皇权,同时杜绝了宦官、外戚专权;整顿吏治、明察暗访。经济方面,停止圈地、轻徭薄赋(他一生免除赋税达1.5亿两),修治漕运、废除匠籍、固定了人丁税,加速了中国人口的增长,开创了“康乾盛世”。他还废除海禁政策,设立海关和万国通商。

在文化上,中西并用,尊儒右文,编撰《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等。康熙推行宽容的文化政策,允许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反清斗士自由讲学、著书立说,甚至邀请他们修史。如此宽容的文化政策,使得康熙年间的文学、思想、学术都达到了明清以来的最高峰。

在武功方面。他平定“三藩之乱”,加强了中央集权;灭台湾郑氏,统一中国汉地;击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稳定东北边疆;击败噶尔丹,征服外蒙古;驱逐准噶尔,将西藏纳入版图,控制青海。远征西域,在吐鲁番设立据点,为灭准噶尔打下了基础。康熙时期,中国版图超过了1000万平方公里,奠定了中国版图。

他晚年,吏治比较松散,贪污腐败开始严重起来。另外,宫廷发生了“九子夺嫡”,不过只是一些争权夺利,并没有发展为内乱,也没有给民间带来影响。总体上来说,康熙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皇帝,可以和唐太宗相提并论。

10,清高宗:中国疆域的最终奠基人

许多人对乾隆有偏见,那是因为大多数了解乾隆都是通过小说、电视剧。实际上,乾隆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帝王。在位前期,他励精图治,改变了雍正过于严厉的治国风格,“以宽治国”,并且解决贪污腐败问题,打击结党营私,使得清朝继续保持强盛。经济上,他沿用康熙的政策,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鼓励开荒,并且减免赋税。乾隆一生共免除赋税达3亿两,的确给百姓减轻了负担。

在位中期,治国风格转为比雍正更为严厉的“以严治国”,在大力整顿吏治的同时,又加强对文化的控制,制造了大量的文字狱。乾隆中期的清朝虽然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极盛状态,但是文化却出现了万马齐喑的衰败。到了晚期,乾隆采取“宽柔相济”,逐渐废除了文字狱,但是人口已经达到了3亿,人地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开始此起彼伏,还好都成功镇压。同时,晚年的乾隆也将国门关闭,留下广州一处贸易,使得中国和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少了。

乾隆在军事的成就也非常突出,他在位早期平定西南苗乱,继续推动了“改土归流”。中期灭准噶尔汗国,将分裂1000多年的西域重新纳入到了中国版图。他平定了金川土地,台湾林爽文之乱,西藏郡王之乱,大小和卓之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他派遣军队翻越喜马拉雅山击溃了尼泊尔,追击准噶尔叛军深入哈萨克,并让哈萨克称臣纳贡。乾隆年间,中国疆域达到了极盛,他在帕米尔高原、库页岛等地都立下了石碑。

本人收集了10000多张(120G)高清中外古地图和2000多张历史地理地图以及300多套历史地图册(60G)。如果需要可以加我(QQ:1545806589)(微信:BDWZ1990)。地图资源是有偿资源,了解具体的情况可以点击以下连接具体了解。历史收藏和研究的珍贵资料:10000多张高清古地图,总量超120G历史地理爱好者的福利:历史地理地图2000张,送300套地图册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