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368

2016年,罗布泊惊现神秘干尸,警方调查后确认:他是志愿军功臣

历来现实历来现实2023-07-30 08:05:170

2016年10月,一支在罗布泊探险的队伍,在扎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物体,他们走近仔细观察之后,才发现原来那竟是一具被黄沙掩埋大半的尸体。

由于罗布泊的天气干燥,这具尸体虽然已经严重风化,但是衣物和外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留,轮廓还是非常清楚的。

探险队的人在发现干尸之后,不敢怠慢,立刻拨打电话向警方报了警。

众所周知,罗布泊是著名的“死亡之海”,虽然在几百年前曾经水草丰茂,但早在二十世纪中期开始,这里就已经成了著名的无人区,除了科研人员来这里进行特殊活动之外,一般很少会有人来这里。

这具尸体是什么人?背后又有着怎样令人动容的隐秘故事?

在接到探险队的报警之后,附近的警方很快就派出民警赶往干尸所在地。

经过警方对现场的初步调查,很快就判断出,这名干尸是一名男性,身高约有1.75米。

从死者的穿着来看,他应该已经去世很久了。因为他上身的蓝色棉衣和下身的粗布棉裤,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气息。

随着警方对死者遗物清理,也很快验证了警方的推测。因为警方在死者的身下,发现了一个挎包,得益于罗布泊干燥的气候,挎包里的东西损坏并不是很严重。

警方在死者的挎包里,发现了一个老式手电筒,三封信件,还有一张报纸。

这张报纸是《洛阳日报》,上面的日期是1960年9月13日,可见死者的死亡时间,应该就在1960年9月13日之后,几乎完美地印证了警方对死者死亡时间的推测。

只是,这个人是谁?1960年的时候,罗布泊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无人区”,他怎么会在这里死去?

正当警方想要对挎包里的三封信进一步调查时,却发现由于年代太过久远,虽然三封信件纸张的损坏程度不大,书信上的字迹却已经模糊不清了。

为了尽快调查出死者的真实身份,警方只好把书信带回警局,尝试用技术手段来恢复书信上的字迹。

好在通过技术手段处理之后,其中两封信封面上的字迹得以较好的重现。

这两封信都是往新疆若羌县寄的,收件人一个是“邓光学”,一个是“李中华”。两封信的寄出地址,一个写的是“四川省仪陇县邮电局”,而另一个写的是“四川省巴中县鼎山公社某某四小”。

第三封信损毁较为严重,警方即使通过技术手段,也只是模糊地看到“邓光学同志收”“父亲大人崇山……多吃蔬菜”等片段。

由于两封信上都出现了“邓光学”的名字,所以警方据此判断,死者可能就叫“邓光学”。

警方还根据死者随身携带的物品,进一步推测死者应该是四川人,来罗布泊应该是工作需要。结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历史背景,他可能是某个地质勘探队的成员。

于是他随身携带的那张《洛阳日报》,就成了警方第一个破案线索,他们立刻想办法联系洛阳方面,向洛阳方面询问当年勘探队,是否有一个叫“邓光学”的人失踪?

而洛阳方面在接到警方的询问后,也立刻对勘探队的旧档案进行梳理,结果发现不但没有人失踪,就连“邓光学”这个名字都没人听说过。

最合理的推测,线索到这里就断了。这位死者究竟是谁?他为什么会在那个年代出现在罗布泊?

失踪的英雄

虽然最合理的线索断了,但发现干尸的茫崖警方并没有因此气馁,他们联系两封信上的地址;四川省仪陇县和巴中县,请这两地的警方配合调查。毕竟这两个地方既然跟死者有书信来往,那就应该有人认识死者。而四川两个县的警方在接到茫崖警方的协查请求之后,也立刻就忙碌了起来,根据茫崖警方给的线索进行排查。

同时为了尽快确定死者的身份,茫崖警方还在网络上发布了寻亲信息,四川的媒体也进行了转载。

不久之后四川巴中县警方根据走访调查发现,上世纪有一名叫“李中华”的失踪人员,跟茫崖警方通报的线索极为吻合。

后来根据DNA比对之后,确认正是四川巴中籍志愿军抗美援朝二等功的李中华。

李中华是四川巴中人,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小时候恰逢日寇侵华,他那时候就很想参军报国,只是因为年龄小而未能成行。后来在1949年的时候,李中华经人介绍与邓光学结婚。

本来他是可以在家过安稳日子的,可是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不久,当地也开始征兵,李中华得到消息之后,义无反顾地辞别妻子报名参军,前往朝鲜参战,并因为在战场表现优异,而获得了二等功的荣誉。

1953年李中华因为负伤而退役,回到了巴中老家。这时候李中华家里有13口人,生活条件十分艰难,所以李中华不得不在附近打零工来补贴家用。虽然他们日子不太富裕,可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也算是苦中有乐,家庭和睦。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李中华回乡之后的某一天,他突然不告而别,家里人一下子就找不到他了。在全家人捉急忙慌的找了他很久之后,才收到一封他从外地寄回家的信,而且还有30块钱的汇款。

李中华在信中告诉家人们,他在当时在贵州铁路局当工人,工作地点离老家很远,他的一切都很好,让家里人不要挂念他,并叮嘱家人们好好照顾自己。

这封信的到来,总算让家里人放下了对李中华的牵挂之心,也很快给他写了回信。只不过在随后的日子里,李中华的来信越来越少,家里人给他写信也很难得到回信,到了1960年左右的时候,他们干脆就收不到李中华的回信了。

对于李中华的去向,家里人也曾经多方设法打听,可是由于他们知道的信息太少,最终也没有什么收获。

李中华离家的时候,他和邓光学已经生育了三个女儿,长时间等不到丈夫音讯的邓光学,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也只好改嫁他人。

一家怎么也想不到,李中华居然会在离家千里之外的罗布泊,并且还孤独的死在了那里。

李中华为什么会出现在罗布泊呢?

最终警方在李中华的遗物防风镜上,发现了端倪。原来李中华包里带的防风镜,是军用产品,而且跟当初参与核试验部队的型号一模一样。

经过警方走访得知,原来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我国为了自主研发核武器,曾经派出大量的科研人员和解放军战士前往罗布泊。而当时的李中华,正在贵州铁路局当工人。由于核武的研发涉及国家机密,所以很多参与工程的人都没有告诉家人自己的去向。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李中华的家人们很少收到他的信的原因。

根据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老人回忆推测,在1960年前后,国家确实从贵州铁路局召集过一批工人,在洛阳集合后向西北荒漠进发,为核试验进行准备工作。

李中华应该就是在这一时期,加入到前往罗布泊的队伍中的。

他在前往西北荒漠之前,在洛阳买了一份报纸,靠着阅读这份报纸打发远离故乡的寂寞,坐火车到达了青海,随后跟着队伍进了罗布泊。

只不过李中华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腿部受过伤,而罗布泊的气候环境又极为特殊,他很可能是在行动的过程中与队伍失散,最后自己一个人孤独地牺牲在了罗布泊。

英雄回乡

2016年12月,四川巴中警方经过查访,终于在巴州区龙背乡寸垭村,找到了李中华的亲人。

此时他的妹妹已经七十多岁的高龄了,在听到哥哥消息之后,忍不住泣不成声。而李中华的女儿们在听到消息之后,也纷纷赶来。

只不过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女儿们甚至都有些记不清父亲的模样了。

回想起自己的亲生父亲李中华,李菊兰红着眼框告诉记者,她只记得父亲年轻时脾气很好,身材也比较高大……多年来她们三姊妹其实也一直在找父亲的下落,却没有想到最后是这样的结果。

根据警方的推断,李中华去世时应该在30岁左右,他一个人在罗布泊的荒漠之中,孤独的等待了58年之久,如今终于魂归故里……

忆古思今,向英雄李中华和前辈们致敬!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