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010

陈赓的战功仅次于粟裕,为何大将排名在黄克诚之后?

兵说兵说2023-07-30 17:00:370

作者:相忘于江湖

战功赫赫的陈赓,大将的排名为何在黄克诚之后?

开国十大将中,陈赓的战功、资历和加入组织的时间都名列前茅。战功比陈赓更高的只有粟裕,资历比陈赓更老的只有张云逸,加入组织时间比陈赓更早的只有萧劲光。

从大将的排名来看,粟裕和徐海东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粟裕的战功是独一档的存在,尽管红军时期、抗战时期的资历和战功都不如陈赓,但是解放战争异军突起,以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的身份指挥了华野(三野)的绝大多数战役。

徐海东的历史地位也是其他大将不能比的:红军时期有名的“徐老虎”,蒋氏对他的悬赏价位堪比朱毛、徐向前;率领红25军胜利到达陕北,和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一起稳固了红军的落脚点。

陈赓任师长时,徐海东是其麾下的团长,但排在徐海东之后并不委屈。

反而是作为“政工大将”的黄克诚,战争年代和陈赓不相上下,大授衔时的排名反而在大名鼎鼎的陈赓之上,让很多人不解。其实,黄克诚和陈赓相比也有几点优势。

【粟裕、黄克诚(右)】

从资历上来看,陈赓是领先于湖南老乡黄克诚的。

陈赓和黄克诚都是湖南人,小一岁的陈赓资历比黄克诚还要老。

陈赓出身于湘乡一个湘军将门之后,而黄克诚出身于永兴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庭的熏陶,陈赓13岁就为了逃婚,离家出走参加了湘军,黄克诚参加军队的时间,是1928年1月湘南暴动,比陈赓从军的时间整整晚了12年。

陈赓出身黄埔军校一期,黄克诚读的是省立第三师范。

两人加入组织的时间,陈赓也更早。陈赓加入组织的时间是1922年12月,时年19岁;黄克诚加入组织的时间是井冈山会师以后的1928年10月,时年26岁。

大革命时期,陈赓和黄克诚的工作履历截然不同:

陈赓在北伐时期是营长,到苏联学习过保卫工作,南昌起义后,在上海特科工作了4年,军职提升有所耽误。黄克诚也参加了北伐,还是团指导员(高于陈赓)。大革命失败后回乡从事农运,井冈山会师后率部返回湘南,途中失散。

【抗战时期的陈赓】

土地革命时期,陈赓和黄克诚的军职基本相同。

陈赓在鄂豫皖根据地的一年时间,担任过团长、师长,后来因为腿部重伤潜入上海治疗。被叛徒出卖被捕后被关押了2个月,逃出后进入江西苏区,任彭杨步兵学校校长。

和陈赓在军中的工作履历断断续续不同,黄克诚4年时间一直在红三军团,最高职位是红4师政委,但因为口无遮拦直言犯上,多次被贬职甚至被降为普通战士。

长征期间,两人的职位也基本相当:陈赓是干部团的团长;黄克诚是红10团的政委。到达陕北后,陈赓任红13团团长、红1师师长,黄克诚则恢复红4师政委。

全面抗战时期,陈赓和黄克诚的军职和战功不相上下。

陈赓是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带出了八路军战绩最好的旅之一,创建了太岳根据地,参加了“百团大战”和沁源围困战。在“七大”上,陈赓被选举为候补。

黄克诚则是115师344旅政委、第5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带出了新四军最强大的3师,创建了苏北根据地。在“七大”上,黄克诚和粟裕、谭政也被选为候补。

【抗战时期的黄克诚】

解放战争时期,陈赓和黄克诚的表现难分难解。

战争初期,陈赓和太岳纵队独立在晋南地区作战,连战连捷,延安《解放日报》单独发文致贺致敬,就连主席都盛赞出乎意料。刘邓大军中央突破后,陈赓指挥4纵、9纵和孔从周38军公8万余人,作为右翼横渡黄河天险。

战争后期,陈赓纵队协同华野陈唐兵团解放洛阳,随后在宛西、宛东、江汉三战三捷,再次被延安点名表扬。淮海战役第二阶段,陈赓纵队参加了围歼黄维的战斗。渡江以后,陈赓兵团在林总麾下直指两广,并一举解放云南。

抗战胜利后,黄克诚向延安建议派10万大军抢占东北。

延安批准后,黄克诚亲率新四军3师3.5万人兼程北上,成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员林总麾下的第一支生力军。进入北后,黄克诚先后任西满军区司令员、联军副司令员、冀察热辽军区政委、东野2兵团政委,参加了辽沈战役。

从整个战争年代来看,陈赓和黄克诚的战功基本平分秋色。

【建国后的黄克诚】

建国初期的任职,陈赓和黄克诚也在伯仲之间。

建国初期,陈赓是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云南省主席。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陈赓任志愿军3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志愿军副司令员。回国后,调任军事工程学院院长。

平津战役后,黄克诚任天津市军管会主任。不久调任湖南书记、湖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52年11月,任副总长兼总后部长、政委。

【总长黄克诚】

纵观整个战争年代,陈赓和黄克诚的战功难分高下;建国初期的任职,陈赓和黄克诚也是相差无几。大授衔时,黄克诚之所以能够排名在陈赓之前,有三点原因:

一是大授衔之前的任职,陈赓略逊于黄克诚。陈赓的职务是副总长,而黄克诚的职务是军委秘书长、副防长。黄克诚担任副总长的时间,比陈赓早了2年左右。

二是黄克诚在军史上有几个特殊的贡献,如抗战初期建议恢复政委制度,抗战胜利后建议派兵抢占东北,在东北西满军区和后勤工作中的贡献,都是很突出的。

三是我军的政委制度,让政工任职为主的黄克诚比军事主官为主的陈赓,在大将排名上有先天优势。开国十大将,黄克诚、谭政、罗瑞卿三位都是优秀的政工干部。

【陈赓大将在军事工程学院】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