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584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珍藏至今,这才是她真实的模样

文史馆文史馆2023-07-30 11:06:060

在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史上,女性掌权的情况并不鲜见,其中晚清时期的慈禧太后是最受后世诟病的一位,遭受的唾骂也最多,甚至成为“骄奢淫逸”,“祸国殃民”的代名词。

毕竟其他女性掌权者被后世诟病的都是培养外戚势力、豢养男宠、铲除异己、诛杀皇室等,很少会牵连到普通百姓,甚至她们还像男人一样干出了一番功绩,造福天下。

而慈禧太后在晚清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际的所作所为,却让底层百姓们苦不堪言,她的形象也被丑化成“老妖婆”。

慈禧太后究竟长什么样子?在美国国家博物馆里放着一张慈禧的真实照片,那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1-

1835年,慈禧出生于满清贵族的叶赫那拉氏,在17岁时选秀入宫,被封为了兰贵人。

她能在佳丽众多的后宫中脱颖而出,成为咸丰皇帝的宠妃,可见慈禧即使没有倾城之姿,也必然长得端庄秀丽。史书上对慈禧的描写是:“少而慧黠,嬛艳无匹侪。" 也就是说慈禧不但姿色过人,还智慧机敏。

慈禧入宫第四年,生下了一位皇子,就是后来的同治帝,她也因此母凭子贵,得到了咸丰的信任。

咸丰因为体弱多病,朝政事务处理不过来,有时会让慈禧代为执笔批阅奏折。慈禧十分善于心计,一直以照顾皇帝身体为由,把咸丰牢牢地掌控在自己身边。那时慈禧就已经开始显露她对人的掌控欲,以及对权力的野心。

咸丰帝驾崩后,年仅6岁的同治帝登基,慈禧也坐上了西太后的宝座,当时咸丰指定了顾命八大臣辅佐小皇帝处理朝政。

慈禧自然不满足于太后的虚名,她想要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于是她联合恭亲王除掉了顾命八大臣,终于与慈安太后开始垂帘听政。

刚开始时,慈禧也一门心思地想做些功绩出来,她整改吏治,重用汉臣,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支持洋务运动,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清朝的危机。

但她奢侈享乐的性格,却让她在晚清国库空虚、内忧外患之时,依然大肆挥霍、纵情享乐,国库没钱她就从赈灾款中拿出钱来花,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在慈禧太后六十寿诞时,恰逢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原本慈禧和光绪一样都是主战的,结果当有人提出一部分过寿的开销,用来当作军费的时候,慈禧突然大发雷霆,还说出了“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之语。

后来金州、大连相继沦陷,旅顺也陷入了危急之中,慈禧太后却在紫禁城内安然地度过了她的60岁寿辰。

慈禧太后掌管晚清政权47年,大半生都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她并没有像武则天、文明冯太后那样励精图治,造福百姓。而是只顾着自己奢侈享乐,却让底层百姓却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困苦生活。最终她的这些行为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也祸害了整个国家、民族和百姓的命运。

其实慈禧和孝庄太后一样,先后两次辅佐幼主登基,但孝庄太后把心思花在了如何帮顺治帝坐稳皇位,如何把康熙帝培养成一代明君上。而慈禧却把权力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造就了两个傀儡皇帝,尤其是光绪帝半生傀儡,半生幽禁,被后世称为"悲情皇帝”。

慈禧太后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照片,很多人说这是她对新事物开明的态度。但事实上在相机刚传到中国时,珍妃每天在皇宫里各种拍照,被慈禧知道后,命人掌嘴珍妃,还下令这种摄人魂魄的东西,再也不许出现在宫中。

直到很多人都用上相机了,慈禧才对这个洋玩意抱以开明的态度,不过拍照也是她纵情享乐的一部分而已,她想把自己出行、打扮的各种照片留给后世。但人美不如心善,给后世留下照片,不如造福百姓、万古流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