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166

东陵大盗孙殿英的晚景生活:抗战时期左右摇摆,晚年却得以善终

历史研究室历史研究室2023-07-29 15:18:030

如果说民国时期仅以一件事而被人所熟知的话,那么孙殿英绝对排第一,在清朝皇陵清东陵中盗掘了乾隆和慈禧的陵墓,获得了无数奇珍异宝,成为民国时期的一桩惊天大案,被誉为“东陵大盗”。

东陵大盗

虽然遭到满清遗老遗少的口诛笔伐,但因为机灵的上下提点,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至于孙殿英自然过的顺风顺水,一直到抗战时期,虽然前期一度抵御日军进攻有功,但孙殿英当兵只是为了捞钱,自然左右摇摆,不过好在当年和援助了一点八路军,也让自己的晚年可以安然善终,不得不说,他的经历还真是丰富多彩。

左右逢源,投靠蒋军

1889年,孙殿英出生于河南,年少的时候就混迹于市井,靠着自己的机灵,在动荡的清末民初的年间很快拉起了一支队伍,在各个军阀势力之间来回游走,随时准备改旗易帜,不过因为孙殿英出生于草根,大家都不怎么待见,但又想吞并他的势力,最终被山东军阀张宗昌收编,成为张宗昌下面的第五师师长。

孙殿英

1928年,在蒋介石、冯玉祥和阎锡山的联军打击下,直鲁联军全线溃败,孙殿英带着部队退到蓟县和遵化一带,眼看自己混不下去了,直接投靠了蒋介石,好在自己的部队还在,也算一股势力,最终被蒋介石收编,给了一个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的头衔。

当初张宗昌因为大捞特捞,下面的军队过的都不错,但被蒋介石收编后,孙殿英的军饷只能靠自己解决了,没钱没人跟他啊,于是他将目光投到了自己驻扎的马伸桥附近的清东陵,清东陵埋葬了清朝5位皇帝、15位皇后以及其他嫔妃阿哥共161人,里面陪葬品自然无数,自然引起了孙殿英的注意。

孙殿英

震惊民国的盗窃案

就在孙殿英打听这里的时候,居然听闻一个叫马福田的人准备进东陵盗墓,这还得了,直接派兵赶走了马福田,以演习为名,赶走了所有残存的守陵人员,全面封锁东陵,至于挖掘对象,自然是奢侈无比的慈禧陵墓和乾隆陵墓了。

当然孙殿英不是什么倒斗专家,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用炸药,直接炸开了慈禧的陵墓,后炸开乾隆陵墓,得到了无数的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画、书签、宝剑等等,自诩瞒住所有人的孙殿英却还是走漏了风声。

被孙殿英破坏的棺木

1928年8月初,孙殿英派得力干将谭温江暗中进入北平,想要寻找古董商黄百川,让他代销珍宝,但这件事很快就被人逮住了,如果双方闭口不言加上孙殿英的人脉,基本没问题,但没想到孙殿英的士兵也在兜售,最终将孙殿英盗墓的事情泄露出去,一群遗老遗少直接震惊了,自家祖陵居然被盗了,这还得了,纷纷尚书要求国民政府追查主谋,严惩盗墓贼。

虽然事情败露,但大家还不能完全确定是孙殿英所为,而鉴于舆论的压力,蒋介石安排人前去调查,就在孙殿英想要四处奔走活动的时候,蒋军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出面,亲自点化孙殿英。

孙殿英现在也明白只有蒋介石能保他,于是直接把九龙宝剑送给蒋介石,另一柄宝剑送给了何应钦,乾隆的朝珠则送给戴笠,翡翠西瓜送给宋子文,慈禧嘴里的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朝鞋上的两串宝石送给了孔祥熙和宋霭龄,又拿出价值50万的黄金送给了前来东陵驻扎的阎锡山

乾隆九龙宝剑日后下落不明

靠着孙殿英的灵活头脑,不仅这件事完全被压了下来,而且更被蒋介石提拔为新编独立第二旅旅长,至于东陵盗墓自然直接结束,不得已溥仪只能在大哭一场,在天津张园设灵祭奠一下。

翡翠西瓜流入美国

左右逢源的孙殿英

随着中原大战的爆发,孙殿英看形势不对,立马投靠了冯玉祥和阎锡山,结果没想到张学良东北军居然帮忙,眼看冯、阎二人落败,他直接投奔东北军的怀抱,可惜孙殿英墙头草的风格,不管在哪里很难成为嫡系,只能在各个势力之间求一丝生存。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严令东北军不得抵抗,但随着舆论的压力下,下令阻击不断前进的日军,但此时的东北军在经历郭松龄反奉、张作霖被炸后战斗力低下,与日军作战一触即溃,几乎没有抵抗能力。

血战赤峰

就在此时,正在山西驻扎的孙殿英则奉命驰援热河,抵挡进攻热河的三万日军,孙殿英以劣势的兵力和装备与日军血战七昼夜,誓与赤峰共存亡,当时赤峰县长孙廷弼的为了保护城内百姓,请求孙殿英撤军,最终孙殿英下令突围,放弃了赤峰,但他没有完全放弃,而是在赤峰外继续和日军激战,为了避免全军覆没,久战不胜的情况下率军突围。

这也是孙殿英一生最高光的时刻,因为英勇作战行为和东北军形成鲜明对比,受到舆论的称赞,也摘掉了“盗墓将军”的恶名。

不过蒋介石却没有好好提拔他,反而担心他再次倒戈支持冯玉祥,将其调往青海,青海是马家的势力,双方一场大战后,孙殿英兵败,被晋绥军傅作义趁机缴械收编,彻底成了光杆司令。

下野后的孙殿英在山西隐居,因为抗日的战绩,不久被西北军宋哲元启用,成为冀北保安司令,全面抗战爆发后,孙殿英带领军队抗击日军,部队很快也发展到万余人,再次被蒋介石收编,成为新编第五军的军长,此后孙殿英在河南林县驻扎,与日军周旋五六年。

孙殿英身上标签太多了

即便抗日,孙殿英的摇摆本性并没有改变,时刻关注战场局势,等苗头不对就立即改变旗帜,因此他随时和国民党嫡系、八路军以及日军保持联系,专门设立三个招待所,就是怕遇到多方见面引起冲突。

这一时期的八路军也多次在后勤帮助帮助过八路军,这也是日后被俘后得到优待的一个原因。

1943年,抗日最艰难的时刻,孙殿英投降了日军,并且诱降庞炳勋,孙殿英成为伪军第二十四集团军副司令。

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孙殿英又投靠了蒋介石,成为蒋介石的内战先遣军,负责驻守汤阴城,想要借此抵抗刘邓大军。

晚年得以善终

不过孙殿英当兵主要还是捞钱,在这个时期,利用国民党控制运输飞机的时机,大做黄金买卖,赚了不少钱,战斗力到没提升多少,最终在1947年4月被俘。

战争年代

被押送到河北武安县途中遇到了刘伯承,刘伯承说孙殿英在抗战时期给129师不少帮助,也算有功有过,因此请他吃一顿饭后允许他带一名士兵照顾他的生活,不过孙殿英因长期吸食鸦片患上了“烟后痢”,这在当时有限的医疗条件和水平有限下算不治之症,但看守人员依旧为他请医治病。

可惜此时的孙殿英因为烟瘾太大,很难治疗,因为中毒太深,以至于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最终奄奄一息,临死前,他悔过了自己,随后于9月30日带着一生的忏悔离开了人世,时年63岁,也算善终了吧。

孙殿英一生扮演了很多角色,当过军长,当过盗墓贼,当过抗日英雄,也当过汉奸,还当过俘虏,经历如此之丰富,很难给他贴上一个标签,好在最后还得以善终,能一路平安的老到去世,他的人情世故和心机手段方面也是不简单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