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63章)
↓↓
第1章 自序
第2章 “革命”话语的转型与“话语”的革命转型——从清末到1920年代末(1)
第3章 “革命”话语的转型与“话语”的革命转型——从清末到1920年代末(2)
第4章 “革命”话语的转型与“话语”的革命转型——从清末到1920年代末(3)
第5章 孙中山“革命”话语与东西方政治文化考辨(1)
第6章 孙中山“革命”话语与东西方政治文化考辨(2)
第7章 孙中山“革命”话语与东西方政治文化考辨(3)
第8章 孙中山“革命”话语与东西方政治文化考辨(4)
第9章 孙中山“革命”话语与东西方政治文化考辨(5)
第10章 孙中山“革命”话语与东西方政治文化考辨(6)
第11章 孙中山“革命”话语与东西方政治文化考辨(7)
第12章 民族“想象”的魔力——重读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
第13章 民族“想象”的魔力——重读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2)
第14章 民族“想象”的魔力——重读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3)
第15章 拿破仑与晚清“小说界革命”——从《泰西新史揽要》到《泰西历史演义》(1)
第16章 拿破仑与晚清“小说界革命”——从《泰西新史揽要》到《泰西历史演义》(2)
第17章 拿破仑与晚清“小说界革命”——从《泰西新史揽要》到《泰西历史演义》(3)
第18章 拿破仑与晚清“小说界革命”——从《泰西新史揽要》到《泰西历史演义》(4)
第19章 拿破仑与晚清“小说界革命”——从《泰西新史揽要》到《泰西历史演义》(5)
第20章 《申报·自由谈话会》——民初政治与文学的批评功能(1)
第21章 《申报·自由谈话会》——民初政治与文学的批评功能(2)
第22章 《申报·自由谈话会》——民初政治与文学的批评功能(3)
第23章 共和宪政与家国想象——周瘦鹃与《申报·自由谈》(1)
第24章 共和宪政与家国想象——周瘦鹃与《申报·自由谈》(2)
第25章 共和宪政与家国想象——周瘦鹃与《申报·自由谈》(3)
第26章 共和宪政与家国想象——周瘦鹃与《申报·自由谈》(4)
第27章 共和宪政与家国想象——周瘦鹃与《申报·自由谈》(5)
第28章 1920年代“新”、“旧”文学之争与文学公共空间的转型(1)
第29章 1920年代“新”、“旧”文学之争与文学公共空间的转型(2)
第30章 1920年代“新”、“旧”文学之争与文学公共空间的转型(3)
第31章 1920年代“新”、“旧”文学之争与文学公共空间的转型(4)
第32章 1920年代“新”、“旧”文学之争与文学公共空间的转型(5)
第33章 中国电影批评的先驱——周瘦鹃《影戏话》读解(1)
第34章 中国电影批评的先驱——周瘦鹃《影戏话》读解(2)
第35章 中国电影批评的先驱——周瘦鹃《影戏话》读解(3)
第36章 中国电影批评的先驱——周瘦鹃《影戏话》读解(4)
第37章 中国电影批评的先驱——周瘦鹃《影戏话》读解(5)
第38章 格里菲斯与中国电影的兴起(1)
第39章 格里菲斯与中国电影的兴起(2)
第40章 格里菲斯与中国电影的兴起(3)
第41章 格里菲斯与中国电影的兴起(4)
第42章 格里菲斯与中国电影的兴起(5)
第43章 格里菲斯与中国电影的兴起(6)
第44章 格里菲斯与中国电影的兴起(7)
第45章 殷明珠与1920年代初好莱坞明星文化(1)
第46章 殷明珠与1920年代初好莱坞明星文化(2)
第47章 殷明珠与1920年代初好莱坞明星文化(3)
第48章 殷明珠与1920年代初好莱坞明星文化(4)
第49章 现代文学的主体形成——以周瘦鹃《九华帐里》为中心(1)
第50章 现代文学的主体形成——以周瘦鹃《九华帐里》为中心(2)
第51章 现代文学的主体形成——以周瘦鹃《九华帐里》为中心(3)
第52章 现代文学的主体形成——以周瘦鹃《九华帐里》为中心(4)
第53章 现代文学的主体形成——以周瘦鹃《九华帐里》为中心(5)
第54章 质疑理性、反讽自我(1)
第55章 质疑理性、反讽自我(2)
第56章 质疑理性、反讽自我(3)
第57章 质疑理性、反讽自我(4)
第58章 质疑理性、反讽自我(5)
第59章 张爱玲与塞尚(1)
第60章 张爱玲与塞尚(2)
第61章 张爱玲与塞尚(3)
第62章 张爱玲与塞尚(4)
第63章 提要
同类推荐
爱情是一场感冒(庄文达爱情诗选)
爱情是一场感冒,也是流感,普遍传染。得了一次,还可以再患病重犯,死去活来的也没皮没脸。不像麻疹,患了一次,就终生具有了免疫力。因此,爱情变成了文学、诗歌的永恒话题。本选集,共选出了200余首诗歌,多角度、多层面的诠释了爱情的美妙与相思,还有酸甜苦辣咸的味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