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63章)
↓↓
第1章 自序
第2章 “革命”话语的转型与“话语”的革命转型——从清末到1920年代末(1)
第3章 “革命”话语的转型与“话语”的革命转型——从清末到1920年代末(2)
第4章 “革命”话语的转型与“话语”的革命转型——从清末到1920年代末(3)
第5章 孙中山“革命”话语与东西方政治文化考辨(1)
第6章 孙中山“革命”话语与东西方政治文化考辨(2)
第7章 孙中山“革命”话语与东西方政治文化考辨(3)
第8章 孙中山“革命”话语与东西方政治文化考辨(4)
第9章 孙中山“革命”话语与东西方政治文化考辨(5)
第10章 孙中山“革命”话语与东西方政治文化考辨(6)
第11章 孙中山“革命”话语与东西方政治文化考辨(7)
第12章 民族“想象”的魔力——重读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
第13章 民族“想象”的魔力——重读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2)
第14章 民族“想象”的魔力——重读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3)
第15章 拿破仑与晚清“小说界革命”——从《泰西新史揽要》到《泰西历史演义》(1)
第16章 拿破仑与晚清“小说界革命”——从《泰西新史揽要》到《泰西历史演义》(2)
第17章 拿破仑与晚清“小说界革命”——从《泰西新史揽要》到《泰西历史演义》(3)
第18章 拿破仑与晚清“小说界革命”——从《泰西新史揽要》到《泰西历史演义》(4)
第19章 拿破仑与晚清“小说界革命”——从《泰西新史揽要》到《泰西历史演义》(5)
第20章 《申报·自由谈话会》——民初政治与文学的批评功能(1)
第21章 《申报·自由谈话会》——民初政治与文学的批评功能(2)
第22章 《申报·自由谈话会》——民初政治与文学的批评功能(3)
第23章 共和宪政与家国想象——周瘦鹃与《申报·自由谈》(1)
第24章 共和宪政与家国想象——周瘦鹃与《申报·自由谈》(2)
第25章 共和宪政与家国想象——周瘦鹃与《申报·自由谈》(3)
第26章 共和宪政与家国想象——周瘦鹃与《申报·自由谈》(4)
第27章 共和宪政与家国想象——周瘦鹃与《申报·自由谈》(5)
第28章 1920年代“新”、“旧”文学之争与文学公共空间的转型(1)
第29章 1920年代“新”、“旧”文学之争与文学公共空间的转型(2)
第30章 1920年代“新”、“旧”文学之争与文学公共空间的转型(3)
第31章 1920年代“新”、“旧”文学之争与文学公共空间的转型(4)
第32章 1920年代“新”、“旧”文学之争与文学公共空间的转型(5)
第33章 中国电影批评的先驱——周瘦鹃《影戏话》读解(1)
第34章 中国电影批评的先驱——周瘦鹃《影戏话》读解(2)
第35章 中国电影批评的先驱——周瘦鹃《影戏话》读解(3)
第36章 中国电影批评的先驱——周瘦鹃《影戏话》读解(4)
第37章 中国电影批评的先驱——周瘦鹃《影戏话》读解(5)
第38章 格里菲斯与中国电影的兴起(1)
第39章 格里菲斯与中国电影的兴起(2)
第40章 格里菲斯与中国电影的兴起(3)
第41章 格里菲斯与中国电影的兴起(4)
第42章 格里菲斯与中国电影的兴起(5)
第43章 格里菲斯与中国电影的兴起(6)
第44章 格里菲斯与中国电影的兴起(7)
第45章 殷明珠与1920年代初好莱坞明星文化(1)
第46章 殷明珠与1920年代初好莱坞明星文化(2)
第47章 殷明珠与1920年代初好莱坞明星文化(3)
第48章 殷明珠与1920年代初好莱坞明星文化(4)
第49章 现代文学的主体形成——以周瘦鹃《九华帐里》为中心(1)
第50章 现代文学的主体形成——以周瘦鹃《九华帐里》为中心(2)
第51章 现代文学的主体形成——以周瘦鹃《九华帐里》为中心(3)
第52章 现代文学的主体形成——以周瘦鹃《九华帐里》为中心(4)
第53章 现代文学的主体形成——以周瘦鹃《九华帐里》为中心(5)
第54章 质疑理性、反讽自我(1)
第55章 质疑理性、反讽自我(2)
第56章 质疑理性、反讽自我(3)
第57章 质疑理性、反讽自我(4)
第58章 质疑理性、反讽自我(5)
第59章 张爱玲与塞尚(1)
第60章 张爱玲与塞尚(2)
第61章 张爱玲与塞尚(3)
第62章 张爱玲与塞尚(4)
第63章 提要
同类推荐
中国文化名人谈父亲(上)
在中国的文化意识中,父亲是天,是铁的纪律,是人生的权威,是绝对的原则,是冷酷的理念,严峻的教导者,但这只是文化观念的表导意识。我们通过这套书,中要告知天下的儿女们父爱如山。
热门推荐
其实依然年轻
《其实,依然年轻》内容简介小说以初二学生林枫的成长经历为背景,描写了他对爱情的由无知到向往,再到挣扎,以及挣扎之后的大彻大悟。同时,小说中夹杂主人公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独特理解,将一个少年纠结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他的一言一行完整的向读者展开。文章前半部分的描写为后文主人公性格的形成做了充足的铺垫。而后半部分以他和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为明线,以林枫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为暗线,相互交错的体现了“其实,依然年轻”的主题。日本茶道里有这样一个词,叫“和敬清寂”,这其实是一种高贵的孤独心。小说的最后,主人公林枫经过一番自我的反省或者说是洗礼,终于达到了一个真正的孤独者所应有的饱满、平静、安宁的圆融状态。同时,作品也就伴着这样的一个熠熠生辉的主题结束了。圈子:掌控命运的超级人脉术
你是否有这样的烦恼?明白人脉的重要性。却始终不知道怎么和人交往。在生意场、交际圈中处于边缘地位,得不到其他人的重视。别人很容易办好的事情。很容易就融人的团队,对你来说却比登天还难。你是否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因为你没有掌握全球政治圈、财经圈金字塔尖人物都在运用的终极社交法则——圈子!解密人脉聚集秘术,揭示人脉整合王道!诱拐女票:霸道余少心尖宠
入学第一天林菀菀就撞上了大魔王,成为了以后的噩梦,害的她连谈恋爱都不能好好谈!“林菀菀,给本少爷写作业!”余子皓翘着二郎腿命令她。“林菀菀,本少爷的菜里有葱,挑!”“林菀菀,本少爷……”,林菀菀忍无可忍地把作业一摔,“打住,余子皓,你再这样,我男朋友都要跑了!”余子皓挑了挑眉看着她,嘴角噙着一抹笑,一字一句地开口:“林菀菀,我没打算跑啊~”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红与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