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82900000003

第3章 路遇黄巾

历史上的杨修自小聪颖灵慧,三岁识字,五岁行文,八岁已能泼墨成画,飞吟成诗,从此杨修神童之名享誉京城,左右邻皆赞不已。”

越是接触这位未来的“建安七子”,杨林心里越是自愧不如,尽管杨修现在只有九岁,然聪颖过人,即使杨林时不时抛出一些后世的知识讯息,杨修也能举一反三,细细推敲。杨林向杨修学习汉末诸般思想,而杨修便从杨林身上学的一些从未所问的稀奇事物,二人均是受益匪浅,相处甚欢。

自此,杨林便留在了杨府已近半月,郎中早已回到了村里代杨林和马老交待一声。杨林住在杨府中,平日深居简出,除去和老夫人治病,便在房中练习“汉”字,这些日子和杨修处的倒是十分投机,从他口中得知,他父亲叫杨彪,为京兆尹,祖父杨赐更为当朝太尉,大官啦。这二人杨林以前就有印象。青衣少女是他姐姐,叫杨倩,由于父母早亡,杨倩自小便和老夫人一起生活,老夫人娘家姓秦,秦方是老夫人的娘家的侄儿,在洛阳做的米商,平日他们都在洛阳,只是近期才陪伴姑母回华阴祭祖。

得知了杨家家世背景,杨林又想起自身处境,这些时日杨林不停在思考自己的出路,这杨门绝对是豪门大阀,但是好像后继无力,无论是魏、蜀、吴,杨家都似乎无人延续了,只有眼前这杨修,还被曹操斩了,还是先看看再说吧。

这段时日,经过杨林的针灸,老夫人脸好了大半,就连一向等看杨林笑话的杨倩亦是暗暗心服,老夫人见多识广,感觉这杨林不同寻常,便问杨林:“你可是天机门下?”

杨林自不知天机门为何,老夫人见其医术惊人,但见杨林对自己出生来历师承俱都含糊,只说自己是襄阳人士,游历天下至华山。不由暗自生疑,好在天机门虽然神秘,名声却甚好,遂便吩咐众人对杨林不可轻慢。

杨林之后找秦方旁敲侧击才知,当世有一天机门,门下四门绝学分别为医、卜、星、相。名扬天下,多有朝中显贵及豪门巨阀争相寻访,但天机门下甚少有人出世,然出世必为惊才绝艳之辈,所以颇显神秘。

这日,秦方使下人把杨林找来,杨林见众人皆在,却见到老夫人和秦方二人脸带忧色。一番寒暄之后,秦方话到正题道:“先生,近日洛阳姑丈来信,知姑母染病,催促我等尽快回返洛阳,我等欲将起行,但姑母尚未痊愈,所以找你商量,听闻先生欲游历天下,若是无甚打算,索性便随我们去洛阳稍作游历,若何?”

杨林心想,还有一年便是黄巾之乱了,天下大乱,到处都揭竿而起,若是到处漂泊确实不安全,倒是帝都洛阳印象中不曾被黄巾骚扰,到是个不错的去处。见秦方盛意拳拳便即点头应允。

之后杨林回了一趟马老那里,将杨府赏赐的诊金多半赠马老作为答谢。马老推迟不过,也就收下了。

知道杨林愿意同赴洛阳,杨修甚是欣喜,这几日杨修老是刻意找法子和杨林斗口,时而诗词歌赋,时而诸子百家。好在杨林总是有方法应对,尽管有时用的歪理,但九岁的杨修也不管那么多,反而两人相处甚欢。杨倩却是微微蹙眉,心知是要靠杨林去医治奶奶的面瘫,但不知为何,对杨林始终看不上眼,奶奶曾有话,不可轻慢,又见其经常和幼弟相处甚欢,心中甚为不屑,以为杨林借机接近家人,必图自身前程。又经常想起初见时杨林无理之处,实在可恼。

实则杨林上次与杨倩初见之后,杨林便尽可能避开杨倩,怕生误会,但杨倩却认为这小子心虚,必有隐晦。

这一日,众人起行,途中要经潼关、弘农城、函谷、渑池等关隘才能到洛阳,一路行来,百业凋敝,民不聊生,官府无能,判贼日猖。好在杨家随行门客亦有二三十人,其中多有仗剑武士,寻常草寇亦不敢迫近,又行至弘农城时,郡守为了迎奉杨家,便吩咐门下一剑手伍亥统领五十名郡国兵护送随行。

伍亥本是弘农当地闻名的豪侠,身高过丈,力大无穷。后被郡守看重,便收为门下,此次伍亥引数十人随行护卫杨家进京,确是好差事。杨赐乃当朝太尉,护送家眷安抵洛阳之后,赏金自不必说。若是得太尉指点一下前程,立马便能扶摇直上。因此,一路之上伍亥兢兢业业,随营扎寨,巡夜放哨亦是一丝不苟。

杨林自小就向往武侠之士,所以一路上与伍亥混的相当熟络,杨林亦不时请教伍亥,或是武艺剑术,或是行军布营,倒也受益匪浅,三五日下来,杨林拿把武士剑便挥的似模似样,那杨修也不禁心痒,暗忖回洛阳我也要找名师学剑。

其余杨家诸人见杨林常与一众武夫相交,心中却各有想法,老夫人嫁于鸿儒杨赐多年,所接触多是饱读诗书之人,杨家嫡系男丁又无一人学武,因此对武夫却是毫无兴趣。秦方行商天下,对保镖剑手倒是惯于尊敬,毕竟乱世行商要靠武力护航。杨倩少女心态,但是有些仰慕豪侠武勇之士,想起洛阳才俊,虽多诗文卓绝之辈,但仗剑而行的世族门阀子弟却也不少,况且自己……。

一路走了十几日,众人车驾行至渑池地界,此处是一夹道,只容一车前行,并且地势逐渐往下,远处望去就像猛虎下山之势,故而得名猛虎沟。杨林这几日向伍亥学会骑马。此时杨林便坐于马上,和伍亥并骑前行,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忽见山中有惊鸟飞起,杨林、伍亥同时驻马,拦停车队。

二人相互望了一眼,杨林道:“此处惊鸟飞起,必有埋伏,伍兄可曾听闻此地可有匪患?”

伍亥沉思片刻摇了摇头道:“此处临近帝都,向来太平,若有匪患,朝廷早便剿之,莫非我等多疑。”

杨林晒道:“现今天下可不太平,我等还是小心些为好。”

遂派出几名郡国兵先行查看,车队反向后退至夹道中一高处险要之地,其余士卒和杨府门客则结阵戒备,杨府三人同乘一车,此时老夫人见此异状便吩咐杨倩且去询问。

杨倩走到杨林二人身旁,故意不看杨林,问向伍亥:“为何停止不前?”

伍亥回道:“刚才杨林见路旁密林之中有惊鸟飞起,恐有贼人,故此不前。”

杨倩听到恐有贼人,心有本来一颤,但又发觉是杨林所说,随口便道:“林中时有惊鸟有何奇怪,此乃小人长戚戚焉……”

话音犹自未落,就听到远处隐隐有人急速走近,顿时众人皆惊。伍亥立马拱手远眺,杨林亦将前几日从伍亥处要来的一把长剑握紧,不禁往身旁移了两步,略略用身体掩护住杨倩。

其实杨林对杨倩的诸般挑剔倒是不甚放在心上,毕竟现时代的杨倩可是名符其实的“富二代白富美”,自己倒真是寒门子弟,傲就傲一点吧,但是危机时刻,保护女人的潜意识还是让杨林挺身而出。

只是杨倩此时也感到一些不寻常了,但见杨林不经意的将身体挡住自己,心头又略感异样,心道,这家伙还不算太坏……

走到近前,才知道是先前派出去的士卒,士卒满头是汗,神色慌张道:“大人,林中有埋伏,贼寇当不下五百人。正等我们车队过去。”

杨倩不由的吓得脸色大变,身体都有些瑟瑟发抖,不禁看向杨林道:“这可如何是好,不若我们赶快回头就跑?”

伍亥一听心中暗暗摇头,若无你们这些妇人小孩,我等跑就跑了,倒不见得贼寇追的上我们,但如今若是不顾而去,回去岂能脱掉干系,暗骂自己运背,好差事眼看就要砸锅了。

杨林不曾理会杨倩和伍亥诸般心思,冷静的问那探路的士卒:“你看到他们可手拿兵器,有无箭弩或是盾牌?”

士卒一愣道:“好像皆头戴黄巾,手上兵器也是破烂不堪,连诸多农具亦拿在手上,到不成看到手持箭弩或是盾牌。”

杨林又对伍亥道:“黄巾?看来……,伍兄,看来贼寇很多,我等当从速结好阵势应变。另外此处可还有路往洛阳?”

伍亥沉吟片刻道:“沿此路一直向东,离洛阳仅有百里,若是不从此路只有折道向南去三乡口渡洛水,顺流直下进洛阳,只不过此去三乡口尽是近六十里的林间小道,道小难行,更何况沿途没有驿站,只能林中露宿……。”看了一眼旁边已经下车的老夫人、杨倩、杨修诸人续道,那意思还要带这些老老小小,如何能走?”

杨林看了看三辆车驾,又看了看附近的地势,若有所思。片刻后,一看伍亥惶然无计的样子,杨林便道:“伍兄,我等士卒可有弓箭?”

伍亥点头道:“我等郡国兵本就是守城士卒,皆善射,每人皆有长弓一把,羽箭一壶二十支。”

杨林点点头道:“如此我有一计,或可拒敌。”

众人一听都有些许振奋,老夫人道:“计将安出?”

杨林一脸冷静的道:“前方路窄,一排并行不过五六人,可将马匹拆下,置车驾于大道中间,将行李辎重放于车内以增其重,食油和火油置于车旁,再派善射之辈于车顶射箭,阻敌靠近,若贼寇势大便让士卒依车结阵阻敌,势危之时便纵火烧车阻敌。”

待得众人听罢皆称善,伍亥眼中精芒暴闪,心说杨林确非常人,五十对五百,竟有如此妙策。就连杨倩亦是惊喜非常,连忙将是由告诉已经下车的老夫人。

众人立即动手,先将三辆车驾推至道路中央,把马套褪下又将车轮破坏,将马迅速宰杀,并将马肉均分为数十块,杨府家将分成两队,由家将中找出两名较为忠心的家将带领老夫人、秦方、杨氏姐弟及众人南撤,南撤之人身上均背负一些马肉,用作进入山林之后充饥,之后找几个力士,驼起老夫人和小杨修,杨倩却坚持自己走。

杨林则带领四名剑术高超家将留下与士卒一同阻敌。秦方本欲让杨林亦先走,但杨林却小声对秦方道:“我们都走光了,这些军兵难道不会一哄而散,逃回弘农?我必须留下看着他们。”

秦方恍然又敬佩杨林为人忠义,待和老夫人耳语一番,老夫人则一脸赞许:“真乃少年英雄,平安归来,定要来与我等汇合,我还尚须你治病,”

已然知道内情的杨倩都不禁暗暗心折,暗道此人真的勇不畏死?心中却有些怀疑。片刻,众人依依惜别。

不远处的贼寇看到众人如此状况,车驾停驻不前,又一番布置将窄道堵死,哪里还不明白,索性也不再埋伏,迅速杀将过来。杨林诸人都已看到不远处从密林中迅速走出若干贼寇,皆头戴黄巾,有青壮亦有老弱,均是衣衫褴褛,如之前士卒所说手上兵器破烂不堪,连锄头、耙子亦拿在手上,然人数确却越来越多,略一看足有七八百众,看来果然是黄巾,黄巾之乱真的提前了吗?

伍亥顿时头皮都发麻,他见这些贼寇手上武器倒是不惧,但想到人数差距,却心中无底。

片刻待贼寇即将冲入弓箭射程,伍亥大喝一声道:“大胆贼寇敢劫官军车驾,嫌命长吗?射!”

车顶上弓箭手纷纷射箭,一时射伤前面十几人,但也有漏网的跑到近前却被伍亥带领刀盾手一一斩杀。

杨林心中一动大喝道:“道路狭窄,弓箭手分前后两派,前排蹲,先射,后排立,后射。”

伍亥一听心中就明白了,暗忖,杨林必学过兵法。

车顶的弓箭手马上调整按照杨林所说换成二段射之后,箭支节省了不少,效果却好了甚多,一时间再无冲到眼前的贼寇,不到车前二三十米处倒下了几十人。

此时贼寇暂时停止冲锋,当中有二人走出,杨林等人一看,这二人颇似头目打扮,也是头系黄巾,黄巾起义提早爆发了吗?

此时只见一络腮胡须的彪形汉子恶狠狠的道:“天杀的官军,不料被尔等识破埋伏,又行此奸猾之计,某颍川波才,有种下来与某一战。”

另一英武汉子却神态从容,两道锐目凝视诸人,倒没说话。

下面群寇立马聒噪起来,伍亥大喝道:“我等乃大汉官军,汝等要造反乎?”

那波才仰天大笑:“哈哈哈哈,造反又怎的?杀的就是你们这些朝廷走狗。”

“砍下头颅为我等起事祭旗!”

此时杨林确信自己真的遇到黄巾贼了,这波才之名似乎以前都曾听过。当下也顾不得去想为何黄巾之乱提前发动了,也不理会两个黄巾头目的叫阵。只是吩咐弓箭手严正以待。众多黄巾见官军不出,又像方才似的冲杀过来,也是官军运气好,这队黄巾贼善射者本就不多,弓箭又没有几把,况且地势吃亏,官军占据着高地,冲锋时又无盾牌护身,所以死伤惨重。

波才脸色铁青,官军无损一人,自己就已死伤近二百人,而且冲杀了近一个时辰都无功而返。直到官军的箭矢即将用尽,两边才开始短兵相接了,车顶上的弓箭手也拿起了近战砍刀,与贼寇殊死相搏。

少了弓箭压制的黄巾贼瞬间就冲上了小山坡。伍亥带着十几名刀盾兵,左挡右突,勉强挡住敌势,但随时都有崩溃的迹象,杨林亦和杨府的几名剑手上去帮忙,但仍然情景堪舆。

黄巾贼刚才被弓箭压抑的太久了,这些倒把战力超水平的发挥出来,尤其当波才亲自冲到车驾前的时候,伍亥也被波才砍了一刀,顿时血流如注,情势越来越危急。

杨林见势危,先退出战团,将一路随身携带的火油和食油泼在车上,几个空的油罐亦抛向贼寇,一切就绪,便即点火。

起初贼寇还不以为意,依然冒死向前冲杀,但当整个车驾都烧起来的时候,贼寇再也不敢靠近了,纷纷退让,无奈道路狭窄,一时互相践踏而死的贼寇比战死烧死的还多。有很多窄道内的贼寇还不及退出,就被漫天大火吞噬,片刻间惨叫连连,烈焰飞腾,没冲上来的贼寇暗暗庆幸,再无心恋战,退后近百米停驻观看,只见挡在路中的车驾,一路上贼寇的尸体,受伤惨重又尚未死去的贼寇,尚能移动但已满身着火的贼寇,连成一段近三十米的火道。比之前杨林预估的情况还要猛烈。

伍亥则带着几个残存的士卒呆呆的看着车驾后的修罗地狱,都忘记了身上的伤势,还是杨林最先缓过神来,看到伍亥带来的五十名郡国兵只剩不到十人,之前助战的杨府门客已经死于乱军之中,活着的士卒也是个个带伤,想起之前自己还担心他们溜之乎,不禁心中惭愧道:“伍兄,此次多谢你带诸位兄弟拼死阻敌,不管此次结果如何,我代杨家拜谢伍兄大恩”

说罢杨林深施一礼,伍亥连忙还礼:“不敢不敢,此乃分内之事。”

随即杨林拉住伍亥低声道:“伍兄,日后若要到了洛阳,可来找我。”伍亥连连称是,又抬头一望,只见月亮东升,便和余下伤兵士卒和杨林告辞,匆匆回弘农去了。

杨林又看了看不远处还在燃烧的火道,只见火势越烧越烈,道两旁的石头都有的烧的通红,心想这火不少到天亮估计停不下来,我该是时候离开了,想罢便依杨府众人南侧的路线走去,可是刚进到树林,却依稀看到一个身影在向他招手,杨林仔细一看,赫然是杨倩。

同类推荐
  • 崩溃的帝国1:举步维艰

    崩溃的帝国1:举步维艰

    光绪十一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大权独揽:镇南关大捷,却签订不平等条约;以撤帘为名,挪用海军军费,重修颐和园;为监视光绪,强迫其册立叶赫那拉·静芬为皇后,残忍对待珍妃……一桩桩一件件,弱势帝王在强势太后的威逼下如履薄冰、步步妥协,而最终换来的却是大权旁落和国土沦丧。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即将亲政的光绪皇帝该怎样在慈禧太后的威压下谋求机会、中兴大清呢?
  • 无品知县

    无品知县

    晚清是可恨的、又是可爱的。它孕育了一代人民、铸造了一部血红的历史。帝国有优柔寡断的咸丰,朝廷有蛮横大气的肃顺,江湖有八卦神掌的董海川,民间有皓腕凝雪的缱绻伊人……还有我们那可爱的主人公罗十三。他的到来,使腐败透底的晚清帝国,更添了一丝华然浪漫。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最强之岛

    最强之岛

    又是穿越~。。。。。呃,这只是其一,最悲催的是我还流落到了一座岛屿上,难道就因为我也叫鲁滨逊~???
  • 天威大汉

    天威大汉

    博浪沙下,布衣暴起刺秦的无畏勇烈;漳水之滨,“破釜沉舟、三千越甲可吞吴”那气冲霄汉的豪迈;骊山脚下,鸿门盛宴上,樊哙那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悍勇;拜将台前,说出“将兵多多益善”的韩信那神鬼莫测的睿智;大漠黄沙中,北击匈奴三千里的旷古壮举;滚滚乌江边,“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作鬼雄”的动地悲歌;永除胡患,拓地万里的千古一帝;
  • 三国大帝孙权

    三国大帝孙权

    孙浩穿越到三国,成为孙权,曹操要南下了,赤壁之战要打响了,该我施展手段了。
热门推荐
  • EXO之缘分

    EXO之缘分

    关于EXO的小说,玛丽苏的,勿喷哦!看完请留意见,等作者加以修改。写女主白莉莉和他们同居的故事。
  • 游学小事

    游学小事

    天真烂漫一直是她的标签,她有着美丽的林氏笑颜和可爱的圆脸,在生活的刻刀下却慢慢被消磨殆尽。爱情在人间,皆逃不过“对不起”,“我爱你”,“我很想你”,这个女孩该怎样演绎她的爱情和她的人生?对于每个人来说无论怎样的结局都没有正解,不分对错。那段回忆,不管是苦是甜对当事人来说都是美好的。
  • 沧茫世界

    沧茫世界

    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这里有一个更加诡异的世界,源于一个渴望不平凡生活的人,一场惊悚的遭遇圆了他的梦,无意间进入另一个比他想象的更加疯狂的世界。
  • 佛说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

    佛说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末留学生

    清末留学生

    “1872年,当我以中国留学生的身份踏上美利坚的土地的时候,我就暗暗发誓,我要推翻满清这个腐朽的政府,带领我的同学一起开创一个盛世中华。这是我一个穿越者的执念,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以上话语,摘自《刘家照同志语录》。
  • 迷糊重生

    迷糊重生

    从小就羡慕当兵的人,觉得只有当兵才是不浪费青春,可是,从没想过,我的重生是从女变男,虽然实现梦想,可是实在有点狗血。
  • 五胡明月

    五胡明月

    当匈奴人(黄种人,夏朝遗民)在公元前五世纪终于整合了蒙古利亚所有的游牧民族并击溃了已经占领了整个欧洲和西亚的雅利安人(印欧白人),接着吞并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等二十六国的白种人,但随着时间的流失,新生的白种匈奴人占据了匈奴的上层,自称胡!单于遣使于华夏: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从此,匈奴与华夏的战争从未间断过:犬戎(属于匈奴)攻陷镐京,周平王无奈东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击败林胡,李牧大破匈奴,秦始皇收复河套,汉高组被围于白登,狼狈逃回,吕后只能委曲求全以待修生养息,汉武帝一扫前耻,不断击溃匈奴,但战争却一直延续到晋朝......西晋“八王之乱”后,华夏精锐殆尽,匈奴首先乘机发难,羯,氐,鲜卑,羌也随之作乱,“五胡乱华”拉开了序幕!而可怜的主角偏偏诞生在了西晋末,阴差阳错下只能不男不女的苟活着......谁来带领汉族走出灭亡?谁能再次阻止白种人的侵略?谁又愿意生在这样的时代……
  • 剑道至尊

    剑道至尊

    剑神大陆,宗门林立,剑道为尊,强者如林。正值百族复兴,强者问世,一代牛人横空而出,且看他如何修剑技,学剑阵,泡美女,抢资源,战远古强者,灭绝顶势力,成绝世强者。PS:求收藏、推荐票!
  • 雕刻青春的职业

    雕刻青春的职业

    高校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教师,却鲜少在讲台上讲课;他们是行政干部,却要在八小时以外办公;在学生眼中,他们是兄长,在同事眼中,他们是学生。本书讲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年轻,有朝气;他们热情,有活力。他们是青年人的引领者,他们是大学生的知心人。他们自己也有喜怒哀乐,他们在职业发展中的困惑、纠结与徘徊,他们跟着学生一同成长,他们就是高校中的辅导员。
  • 疯狂博士录

    疯狂博士录

    未来疯狂毁灭全人类,未来算计过去和历史,过去改变历史和轨迹。过去未来相撞在一起,毁灭守护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