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淳二年九月十四日,六辰值日,诸事皆宜,不避凶忌。
就在这天,均州正式在全州范围推广“稻田养鱼”及“祝融火”,由州府派出一十八个监察人员,人手一本《鱼稻辑要》和《祝融火详解》分赴均州各乡各县,督察进展情况。
同日,李然之接朝廷旨意,允许扩充厢军,李然之当即下令,在均州再募招厢军2000人,本来依李然之的意思,这次募招,至少要招满10000人,不过陈不器的强烈反对下,才勉强同意先募2000人。由于新招收的厢军待遇整整提高了一倍,均州城里报名之人一时有如潮涌。
在陈不器的授意之下,在募招时,须严格执行“三要三不要的原则”
三要是:三代耕作者要、亲属无作奸犯科者要、有一技之长者要。
三不要是:市井青皮不要、肢体残疾者不要、曾犯大宋律例者不要。
在筛选之后,再有文试和武试,文试想当简单――能写出自己名字者就算通过.而武试则繁琐得多,要求步箭能射中三十步外的布靶,六箭中二箭为合格,只中一箭者自动淘汰,不准参与后面的弓试刀试和石试,弓试时,弓必三次开满, 刀试则刀必前后胸舞花, 石试,举石必离地一尺。难道了众人的,不是箭试,也不是弓试刀试和石试,而是看起来最简单的文试。许多孔武有力的汉子往往就是在最后关头栽倒在这这文试上面。
李然之见有那么多高大雄壮的汉子在举笔半天却是写不好一个完整的字而不得不黯然离开时,不由直呼可惜,和陈不器商量着是否可以降低标准。
陈不器回道:“小人之所以坚持选识字之者,非是看重才学,学写名字,本非难事,有志者三日可成,现我伶选厢军有三月之限,岂有连名字都写不完整之人?若真有此人,或愚笨不堪、或无恒久心、或胸无大志、或视文人为仇敌。如此之人,要之何用?”李然之叹服。
咸淳二年九月十六日 吉,百无禁忌,尤其宜远行嫁娶洞房
陈不器辞别李然之等人,带着厢军罴字营512人和工匠营86人启程到城南火器营安置下来,先时,陈不器已经开列出了一张长长的物资单子,有硫磺若干、铁器若干、黄土若干、柴薪若干…………,等到陈不器到匠作营时,那些东西已经堆放得满满当当,四周更是有禁军的200多号人在守卫着。
陈不器想起临别时,李然之曾拉着他的手,苦笑道:“先生此去,须以均州父老为念啊,你那单子上的东西已经将均州城给掏空了一半,特别是先生要求的硫磺、黑火yao,数量之多,已使我均州火器营形同虚设,先生万一没有研制出来…………唉,总之,还请先生多多用心。”看到这营里堆积如山的各种物资,陈不器一下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真是重若千钧。
陈不器将厢军和工匠安置好,就开始着手制造已经在脑海里酝酿良久的制炮的想法了。从一开始,陈不器就有两种想法,他把所有人员分为两组,一组为“风”一组为“火”,分别对应自己的两种制炮理念。
黑火yao的威力有限,在现有的制器水平上,做出的大炮可能满足不了自己的要求,要说研制现代的无烟火yao、*,以仓促的时间、落后的器具、短缺的物资、简陋的制作水平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陈不器看来,自己现在能做的就只有几点
1、改进、提纯黑火yao,增加黑火yao的威力;
2、改进铸炮技术,提高火炮射程;
3、研制新式炮弹,提高火炮威力;
因此,他将“火”字营的工匠又分为“制药”“制炮”“制弹”三个组,同时增加一个“统合”组,负责将三个组的成果组合起来。
在“风”字营里,陈不器进行的则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试验,这里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将罗马的扭力弹簧弩炮复原出来并加以改进。
扭力弹簧弩炮是一件划时代的强力武器,它的出现,是冷兵器时代人类武器制造方面的一个奇迹。罗马的弩炮具有强大的威力,性能良好的弩炮能够将重约30斤(宋制)重的石弹抛出300米开外。公元前332年,当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围攻波斯属地加沙城时,防守者就曾使用弩炮反击,一架弩炮发射的长矛甚至穿透了亚历山大的青铜盾牌,刺穿了他华丽的胸甲将他擦伤。
弩炮彻底改变了功防双方的力量均衡,它巨大的打击力和精度让人不寒而栗:在公元63年罗马人围攻也路撒冷的战役中,犹太将领约瑟夫回忆说,和自己并肩站在城墙上的一位伙伴,竟然被一枚罗马弩炮发射的弹丸将头颅整个打飞!城里的一名孕妇则被一枚石弹击中,他腹内的胎儿被抛到了100英尺外!罗马人的巨型弩炮可以将400米外的敌人轰的溃不成军,他们发射的长矛可以将两个或三个排成密集队型的敌人一起钉在地上。
除此之外,弩炮的精度也令人叹为观止,他们甚至能够反复命中同一地点,,曾经有过弩炮发射的长矛将前面已经命中的长矛劈成两片的记载。
这样的武器无论在射程、威力、还是在准确度方面与陈不器对新武器的要求都相差不远,再说,现在离罗马人制造这样强大的武器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在这样的时代里,制造出一个比一千多年前的弩炮更好的武器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吧,陈不器想。
在陈不器看来,改进扭力弹簧弩炮最现实的方法就是改进它的扭力弹簧,希腊人发明的原始的扭力弹簧,是利用两束张紧的马鬃、皮绳或动物肌腱产生的扭力做为动力,驱动弩臂带动弓弦抛射弹丸或箭石。罗马人尝试采用金属结构取代原由的木制构件,在此基础上于公元前2世纪推出了两种新型弩炮机构,分别利用青铜弹簧片和空气活塞驱动弩臂抛射弹丸,但经过比较验证,,即使青铜弹簧片被彻底压跨,或是空气活塞应压力过大而发红甚至起火,这两种机构的抛射力还是远不及动物肌腱制成的扭力弹簧。但如果能找到一种弹性和拉伸力大过马鬃和皮绳的材料,那这件新武器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所以,陈不器将“风”字营分成了两组,一组负责试验代替希腊扭力弹簧的材料,陈不器将其名之为“力”组,另一组则负责将陈不器绘在图纸上的扭力弹簧弩炮制作出来,当然,陈不器画在纸上的所谓的“扭力弹簧弩炮”比蒙童的涂鸦好不了多少,许多时候,工匠们只能根据陈不器口头说的一个概念去试着把东西做出来,这个组,陈不器将其称之为“骨”组。
早在陈不器受命接管厢军罴字营之初,他就非常注意人才的寻找和培养,经常到士兵营中和军士们拉拉家常,了解情况,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陈不器在探访军营的时候,捡到了两个宝贝――张顺、张贵。
这张顺张贵可是《宋使》忠义传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两人都是农民出身, 张顺绰号“矮张”张贵绰号“竹园张”。史载,宋度宗咸淳七年冬,郢州京湖制置司命令刘懋在襄阳西北方的青泥河打造船舰,准备从均州援助襄樊。京湖安抚制置使李庭芝并组织一批敢死队,总共有三千人,都是襄樊、郢州地区的壮士,由张顺、张贵两人担任首领;人们称张顺「大张都统」,人们称张贵「小张都统」。
因元舟军封锁江口,无隙可入,张顺等斩断元军设下的铁链、木筏,转战一百二十里,黎明到达襄阳城下。城中宋军踊跃过望,勇气百倍。一时不见张顺。数日后有尸体浮起,身中四枪六箭,仍手执弓矢。《宋史.张传》记载:“越数日,有浮尸溯江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
以农民之身,行国士之举,这张顺张贵两人的所作所为,为南宋柔弱的外表上面添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人有诗赞云“忠臣张顺救襄阳,力战身亡庙祀双。此是忠臣非盗贼,休将《水浒》论行藏。”
见旁边呼张顺的外号“矮张”时,陈不器当时全身血液一下冲到了头顶,《史》里大名鼎鼎的英雄人物现在就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叫他如何能不激动,见两人过来见礼,陈不器赶紧深深一鞠,倒把两人吓了一跳,当下,陈不器就第一次做了件假公济私的事情――向李然之要求将张顺张贵调入自己的罴字营,这样的小事,李然之当然没有反对的理由,张顺张贵一入营地,陈不器就将两人带在身边――和这样忠义的人待在一起,心里无论如何都要踏实一些。
人员分派完毕,陈不器等上阅兵台,看着眼前这些面孔黝黑的汉子分成旗帜鲜明的两队,左边是“风”字营,统领是张顺,下辖“骨”“力”两组,全营约426人,以厢军为主。
右边是“火”字营,统领是张贵,下辖“制药”“制炮”“制弹”“统合”四组,全营172人,以工匠为主。
太阳将旗杆的影子缩成地上一个小小的黑点,场上500多人静静地站立着,任由汗水将衣服慢慢地浸透,看来,之前半个多月的突击训练没有白费啊,陈不器想着,至少,他们已经懂得,只有平时多流汗,方能战时少流血的道理了,前面的路还长着呢,一支有理想、有体魄、有胆量、有技巧的队伍才是力保大宋江山不失、大同之道得以流传的最坚强的保障。
“这历史全新的一页,是否正是由此刻开始翻开的呢?”陈不器远远望着旗杆上高高飘扬的“宋”字的旗帜,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