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2000000006

第6章 文化交流与文学渗透——关于中国和阿拉伯、波斯文学关系之对谈(1)

仲跻昆(1938.2~)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会长

孟昭毅(1946.10~)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去年正是金风玉露、桂子飘香时节,我应邀到北京大学参加阿拉伯文学研讨会。大会主席、阿拉伯文学学会会长仲跻昆教授将他的新译《阿拉伯古代诗选》题字送我,拳拳之忱,令人感动。我当即请仲先生为即将完成的拙作《丝路释花——阿拉伯波斯作家与中国文化》写序,仲先生欣然应允。

仲先生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并留校任教,1972年至1974年赴苏丹任援外翻译,1978年至1980年于开罗大学文学院进修,1983年至1985年在也门任教,曾先后出访过伊拉克、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利比亚、埃及等国,足迹几乎遍布阿拉伯世界。他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撰写了大量有关阿拉伯语言文学的词书、文学史、论文并有许多译作。

在拙作杀青之际,我冒着绵绵春雨再次来到北京拜望了仲先生,并就中国和阿拉伯、波斯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谈。现将谈话的主要内容整理出来,为拙作代序。

孟:仲先生您能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就中国和阿拉伯、波斯文学关系屡次和我进行谈话,我很高兴。您曾多次去过阿拉伯许多国家,对阿拉伯文化、文学有很深的了解,最有发言权。

仲:我是学语言出身的。1956年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学习阿拉伯语,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也有四十多年了。我较长时间是搞语言教学的,业余也搞点翻译。至于阿拉伯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我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正式搞起的。也是打鸭子上架,半路出家,不能算是科班出身;因此,我常常把自己比作一只瘦弱的蚕,自己没吃饱桑叶,却硬被逼着要吐丝,就只好一边吃,一边吐。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却越搞越有兴趣,越觉得有搞头,觉得阿拉伯文学、文化真好像是辽阔无边、深不可测的海洋,我们现在只能算是在岸边戏水。人如果能再活一辈子,或多活几辈子,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再搞对阿拉伯文学、文化的研究。

孟:学术界普遮认为东方文划分为三个文化体系:即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和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体系。在每个文化体系内的各个国家或地区,以及三个文化体系之间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文化、文学交流的史实,现在能有机会进行一下清源浚流,尤其是梳理中国和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文学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两者之间的影响接受关系,会发现不少有趣的新材料。

仲:众所周知,伊斯兰教在中世纪兴起后,阿拉伯的穆斯林高举伊斯兰的大旗,南征北战,开疆拓域,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大帝国。其版图包括中亚、西亚、南亚、北非和欧洲的西西里岛、伊比利亚半岛(安达卢西亚),使这些地区伊斯兰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也随着这个大帝国的建立而达到鼎盛,从而与在“丝绸之路”另一端的中国文化相互辉映,彪炳于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承前启后、连贯东西。

实际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这一术语包含了两个不同而密切相关的概念:即阿拉伯文化与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文化是说阿拉伯语的阿拉伯人的文化,而伊斯兰文化则是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的文化。现今在西亚、北非有20多个阿拉伯国家和地区,被称为阿拉伯世界,共两亿多人,他们大多为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但阿拉伯地区作为三大宗教的发祥地,伊斯兰教并不是阿拉伯世界唯一的宗教。在黎巴嫩,居民多为基督教徒,约有120万,埃及的基督教徒有320万,此外,在叙利亚、苏丹、伊拉克、约旦、北非诸国都有为数不少的基督教徒。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犹太教徒在今日的阿拉伯世界虽越来越少,但在一些阿拉伯国家和地区仍存在。在阿拉伯近现代历史上,一些犹太籍的学者也曾为阿拉伯的文化复兴做出过贡献。至于当代伊斯兰国家(或称穆斯林国家),除了那20几个阿拉伯国家外,还有30多个,多分布在亚、非两大洲。在这些国家里,穆斯林占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伊斯兰教多被奉为国教或官方宗教。除伊斯兰国家外,很多国家还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群体或个人。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就有10多个少数民族共约2000万人为穆斯林。根据最新的统计数字,特别是穆斯林学者提供的数字,全世界现在约有10亿穆斯林,即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不言而喻,既然阿拉伯人和穆斯林是两个概念,阿拉伯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也不应该是同一个概念,只是自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半岛后,伊斯兰文化一直是阿拉伯民族的主流文化,于是阿拉伯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在时间与空间上交接叠印在一起,形成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体系。

孟:许多中外学者都指出中国和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交流的实质。苏联学者0·B·特拉赫坦贝尔曾指出:“阿拉伯文明独特地综合了印度、中国、古代世界(特别是希腊文明的衰落时期)拜占庭和伊朗的古代文化并加以发展。”【注1】中国学者戴康生先生也认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吸收、融合印度、中国、希腊、拜占庭和波斯古代文明,并结合阿拉伯当时的社会条件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注2】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正是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相互影响接受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仲:中世纪达到鼎盛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连贯东西的作用,是因它传承了前人的文化业绩,并把东方的文化成果传到西方。如果我们把世界文化史画成一幅坐标图,把时间的先后作为纵坐标,把空间的东西方向作为横坐标,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中古时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正是在这两条坐标的交叉点上。中古时期的穆斯林,虽多为来自荒漠目不识丁的贝杜因人,但他们求知欲很强,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尊重知识。《古兰经》经文中就说:“有知识的与无知识的相等吗?”据说先知穆罕默德也曾对穆斯林发出号召:“学问即使远在中国,也要去求!”“从摇篮学起,到入土为止!”巴基斯坦著名学者赛义德·菲亚兹·马茂德在谈起这一点时曾说:“沙漠里出生的阿拉伯人闪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黄金和宝石的财富,比起他们在学问上的成就,那是微不足道的。这无论在哲学、自然科学方面都是如此。数十年来,阿拉伯学者通过对数世纪作品的翻译成了文化巨匠。在知识领域里,他们不愧为希腊与波斯文明的真正继承人。”正是当年的阿拉伯一穆斯林学者把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的科学文化成果译成阿拉伯文,并在翻译过程中加以创新。当时,欧洲正处于神权统治的最黑暗的年代:古典文化遗产屡遭浩劫,几被毁灭,学术文化的衰落已达惊人的地步。教会僧侣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各个文化领域莫不具有浓厚的神学色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入欧洲,重燃起欧洲的智慧,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

孟:中古时期,波斯古国曾一度被阿拉伯人征服,并接受了伊斯兰教,但它们先进的文化却令阿拉伯人折服。尤其是9世纪以后波斯文化繁荣,形成中兴之势,极大地丰富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学。不仅为延续波斯文化、文学的传统做出了贡献,也为中古时期的世界文学增添了许多光彩。因此,在书中我重点介绍了一些伊斯兰色彩比较明显的作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仲:谈到波斯文学,那的确也应属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体系。或者更确切些说,是属于其中的伊斯兰文化、文学的。远在伊斯兰教问世前,波斯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曾有诸如《阿维斯塔》等许多用巴列维文写的诗文典籍闻名于世。中世纪的波斯被阿拉伯人占领并被伊斯兰化后,成了阿拉伯大帝国的组成部分。阿拉伯文也取代了巴列维文。阿拉伯阿拔斯朝的许多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如白沙尔·本·布尔德、艾布·努瓦斯、伊本·穆格法都是波斯人的后裔,但他们都用标准的阿拉伯语写作,算是阿拉伯作家。同时,一些作家用一种新的民族语言——达里波斯语进行诗文创作,他们就是波斯作家,他们的作品就应列为波斯文学的范畴。如菲尔多西、欧玛尔·海亚姆、萨迪、哈菲兹等,都是波斯作家,《一千零一日》原文是波斯文,应为波斯文学作品。波斯文学与阿拉伯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如《一千零一夜》、《卡里莱与笛木乃》都源自古波斯的巴列维文本,而巴列维文本又源自印度的梵文本。又如阿拉伯伍麦叶朝贞情诗人盖斯·穆劳瓦哈及其堂妹、情人莱伊拉故事,先后被波斯著名诗人内扎米、贾米等演绎成长篇叙事诗。波斯诗歌的格律多半取自阿拉伯诗歌。阿拉伯、波斯文学通过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自古就与中国文化互有影响。今天,你能尽力系统地把这些介绍给中国的读者,确是一项功不可没的事。

孟:中古时期的东方文学涌现出一大批世界著名的作家、作品,文学创作空前繁荣,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宝库。中古东方文学取得的光辉业绩,是许多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阿拉伯、波斯的文学成就颇具代表性。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伊斯兰文学影响了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各国。十字军东征以后,欧洲人大量吸收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成就,阿拉伯、波斯等国的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等,都丰富了西方文明的内涵,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注1:《西欧中世纪哲学史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49页。】

【注2:《哲学研究》,1982年第6期。】

同类推荐
  • 宁海故事精选

    宁海故事精选

    宁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劳作,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始建宁海县,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本书分为名胜景观、名人贤士、乡间风情三部分,展现了一幅蔚为壮观的历史画卷!
  • 三天读懂国学

    三天读懂国学

    本书通过对诸子百家学说的介绍,儒学、经学、理学、心学的梳理,二十四史的展示.中国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曲艺建筑等的讲解,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积淀,管窥国学的整体风貌。
  • 与农民朋友谈社区文化

    与农民朋友谈社区文化

    整个社会就是由一个个或大或小的社区所组成的。任何一个社区都是一个规模不等的具体的小社会,是整个大社会的不同程度的缩影。与整个大社会相比,社区显得具体可感,易于把握。
  •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本书从国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乐舞戏剧、古玩收藏,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入手,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著作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浓缩,采用设问方式,介绍丰富多彩而又震撼人心的历史,阐释中华传统文化丰满而深刻的精神内涵。
  • 上海外国人家

    上海外国人家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
热门推荐
  • 青梅花开

    青梅花开

    因为父亲的原因,秦开一家不得不到小县城去生活。在小县城里,秦开遇到了性格开朗的唐可和沈星宸,三人成为了好友。秦开渐渐喜欢上唐可,而同时他发现,沈星宸也爱着唐可。一封突如其来的绝交信打破了三人之间的平静。唐可随母亲离开小县城,秦开一家也即将回到S市,三人各奔东西。再见面已经是五年后,机缘巧合下三人再次重聚。而三人间纠葛的情感又该何去何从?
  • 心若没有栖息,到哪都是流浪

    心若没有栖息,到哪都是流浪

    《心若没有栖息,到哪都是流浪》是一本让当代年轻人找到心灵归宿、重获安全感的正能量枕边书。在都市打拼的年轻人内心困惑无助,没有安全感,未来发展茫然,不知哪里才是最终的归宿,渴望安定却又手足无措。其实,境由心生,如果心没有栖息,到哪我们都会觉得是流浪。《心若没有栖息,到哪都是流浪》就以此为切入点,从大多数年轻人的现状出发,介绍了静心安心之道,谈生活,论人生,话工作,说家庭,字句如珠,帮助年轻人找到心灵栖息之地。我们要想幸福永相随,就要安住自己的心,即使一无所有,也要坦然接受,因为心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 逼婚88天:神秘老公请现身

    逼婚88天:神秘老公请现身

    她爱他深入骨髓,从五岁的时候她就一直想着长大能做他的新娘,十五岁她堵在男人的家门口,一脸霸道的说:“做我的男人。”十六岁的时候,她看到和他和的别的女人亲吻,叛逆的她有些抓狂的找人将他的女朋友绑架,换来的却是他的一巴掌。十七岁的时候,她已经深爱他入骨髓,为了他甚至可以不顾一切,也就是在他和她女朋友准备订婚的时候,却传来了他女朋友被杀的消息,真相扑簌迷离。他却认为是她害死了自己的女朋友,不顾一切让她入狱。被自己爱的男人送入牢狱之后,她心如死灰,再也无法去爱他,出狱之后,她只想过平平静静的生活,只要离他远远的,为什么他要一次次的再次出现她的生命里,他看着心如死灰她,步步紧逼。“这一切都是你该还的。”
  • 情深不悔,陆先生的不良妻

    情深不悔,陆先生的不良妻

    对郁欢来说,明知陆行慎是毒,一沾蚀骨,却还是偏偏一头撞了进去。十八岁的郁欢,对二十八岁的陆行慎一见钟情,使出浑身解数,只为把他追到手。“大叔,我们谈一场以做爱为目的的恋爱吧!”“大叔,你别看我年龄小,可我别的地方都不小,要不你摸摸?”“大叔,今天套套买一赠一,我买了一打,不用会过期的!”“……”只可惜,陆行慎一贯冷静克制,任凭郁欢绞尽脑汁,也碰不到他的‘小行慎’一寸!“陆行慎,我都一丝不挂的站你面前了,你是不是不行啊?”终于,在郁欢勤奋卖力的勾引下,某一天,陆行慎喘着粗重的热息,将她困于身下——“郁欢,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现在反悔还来得及,否则……”郁欢急不可耐,两手抱住陆行慎的脖子,两腿缠住陆行慎精壮的腰,“傻瓜才反悔,老司机,开车吧!”***跟老男人相爱后的日子,每一天都是腰酸背疼腿抽筋的。郁欢顶着一张被大叔滋润的春光满面的小脸,整天笑的像只偷食的小仓鼠。她以为,能跟大叔就这么爱下去,眼一睁一闭,就一辈子了,直到……***二十六岁的郁欢,被三十六岁的陆行慎堵在了卫生间的洗手台前。“陆先生,我们不熟,你这样,被人看到似乎不太好……”陆行慎的大手狠狠的捏上郁欢的下颌,神情阴郁,“郁欢,记不记得七年前你说过什么?”“不记得了!”大手加重了力道,“当初我给过你选择,是你说不反悔,执意开始的!”“抱歉,陆先生,当初我还太小,心智不成熟,有些话也就是随便说说,你别当真!”“郁欢,你真欠干……我说过,开始了就没有叫停的机会,这辈子,别想下我的床,否则,我宁可打断你的腿!”
  • 女科秘要

    女科秘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命途占卜

    命途占卜

    穆翊凡是穆家不受宠的长子,穆家十四年除了小妹穆青青全都排斥他,以至于在他十四岁这年被人绑架杀死,也无人知晓。然而命运给他开了个玩笑,他居然变成了人人求而不得的占卜师。好吧,既然老天不让他死,那他就好好活着,用他的力量去狠狠地回报穆家。不过,他这个老爹是怎么回事?夜夜爬上他的床还不说,手脚还不老实。看来除了报仇,他还得好好教育一下他这个不靠谱的爹。
  • 漫漫大唐路

    漫漫大唐路

    一次意外,王小麦来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这一年,李渊晋阳起兵,建立大唐;这一年,隋炀帝被叛乱的骁果军杀死,一代暴君陨落;这一年,仅仅统一了三十个年头的九州大地再一次陷入四分五裂。神拳太保秦琼、混世魔王程咬金、玉面寒枪俏罗成……这些只在评书演义中听说过的英雄,如今活灵活现的出现在眼前。腹黑?勇猛?雄才大略?到底哪个才是英明伟大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李二陛下真实的一面?历史的车轮滚滚地驶在这漫漫唐路上,穿越而来的王小麦,究竟会与之产生怎样的交集?
  • 给你掏心窝子的人

    给你掏心窝子的人

    那年,汉生十七岁,青山十六岁。我们在一个班上。我说的故事和他们有关。我说了,青山十六岁,正处在争勇斗狠的年纪,汉生和他差不多,而我却是个例外,我这么说没有包庇自己的意思,当时我十五岁,像个傻瓜,胆小怯懦,什么狗屁也不知道(按汉生的说法),只知道戴双手套在球门后捡球(我是个守门员)。虽然我们在一块看了很多张片子(尤其是外国的),我也难以想象长大后得和女人那样干才行,那已完全超乎我的经验之外。那些让人热血贲张又十分吓人的镜头让我好几天来都茶饭不思,更别提什么欲望了。
  • 群雄逐鹿五百年

    群雄逐鹿五百年

    这是一篇贯穿春秋、战国、秦末、汉初历史遗事的长篇历史评议小说,分为《春秋争霸》、《战国夺命》、《大秦短寿》、《楚暴汉痞》四篇。故事通过周幽王宠幸褒姒遭灭、郑庄公春秋霸主首兴、列国诸侯兴替、五霸粉墨登场、战国恶斗、七国合纵连横、秦王脱颖而出、兼六国中华混一统、始皇帝乐极生悲、楚项汉刘崛起、楚汉你死我活、汉高祖无赖定乾坤等情节,重现当年的世事纷乱和各种是是非非,从而以史为鉴,揭示历史循环往复的必然规律和惊人巧合。
  • 恶魔与公主

    恶魔与公主

    睿智的老兽人带着他的人类学生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旅程,在执行任务的途中无意间触及到一段尘封十多年的往事。一个宏大的世界就此展开。人类少年和龙族公主。他和她,一个象征生命一个象征毁灭。少年如何一步步堕落成为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