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2000000038

第38章 文学通西海海舶来天方(7)

中外学者们一般认为“柔巴依”源于波斯和塔吉克的民间创作,其最早的渊源可追溯到萨珊王朝时期(226~651),据说,那时,便有巴列维语(中古波斯语)的四行诗,继后,以达里波斯语写作四行诗的作家在波斯文学史上大有人在,不可历数。“柔巴依”最初多在酒宴和聚会上配乐吟唱,故又名“塔兰涅”(即“塔朗内”,意为“歌曲”),诗人用这种诗体或抒情咏怀,或阐述人生哲理,或宣扬伊斯兰教义,颇为得心应手。据学者考证,这种仅有四行的“微型诗”,是出生于塔吉克民族最古老的文化中心“巴尔赫”的阿布·都库尔首创,在波斯——塔吉克文学奠基人鲁达基(850~940)时代定型。他一生写过10万行诗(一说130万行),但仅存804联(双行)。鲁达基娴熟地运用四行诗这种简短自由的诗歌形式来抒情,为后世树立了榜样,奠定了“柔巴依”抒情的基调。步其后尘,几乎所有伊斯兰时期的重要波斯诗人都写过“柔巴依”,但只有生于丝绸之路上“沙布尔”地方的欧玛尔·海亚姆(1048~1122)对它进行了更细致的艺术加工,完善和发展为“柔巴依”。他以这种自由奔放的诗体抒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那些哲学家般的痛苦思考,诗人般的饱满激情,斗士般的无畏勇气,情圣般的挚诚爱情。

由于“柔巴依”在古代波斯就有“绝句”之称,就其形式而言,同中国五、七言绝句类似,在抒情写意方面也与中国五、石言绝句有颇为相近的意境和意象,而中国和阿拉伯、波斯位于“丝绸之路”的两端,两地之间的外交和商业往来甚密自不待言,仅文化文学交流的事实就不可胜数。中古时期在新疆南部和中亚部分地区建立的哈拉汗王朝,就大量地吸收了阿拉伯文学和波斯文学的影响,留下许多有世界影响的文学作品。马合木德的·喀什噶里的《突厥语辞典》是11世纪时突厥人的大百科全书,尤素福·哈吉甫的《福乐智慧》是一部至今还在伊斯兰文化圈有深远影响的哲理诗集。在这种文化文学交流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柔巴依”和中国唐代的绝句同源,还是波斯诗人吸收了唐诗的精华,海亚姆踏响了来自中亚细亚腹地碎叶城李白等诗人的足音都是有可能的。即使是在当代,伊朗一些文学作品中也经常能见到李白的名字,一些文学评论家也评价李白的诗风和伊朗当代的某些诗风颇为相似。李白诗中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至今在伊朗仍不乏读者和知音。这种现象与中国唐代的绝句和“柔巴依”在抒情格调上异常相近恐怕不无关系。

“柔巴依”在中国

中外一些学者对“柔巴依”和中国古典诗歌“绝句”,这两种诗体的形成和形式的异同进行了深入的比较与研究。“柔巴依”只有四个单句,“离首即尾,离尾即首”,讲究“起承转合”,着意于“语短意长,而声不促”的诗歌意境。据中国一些学者研究考证,这种源于中亚突厥文化传统的“柔巴依”诗体,或与中国唐代的绝句同出一源,或可能是源于中国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歌谣的绝句。著名学者杨宪益在1980年第2期的《文汇增刊》上曾刊载《鲁拜集和唐代绝句》一文。文中指出,这种诗体可能来自中亚突厥文化,同唐代的绝句同出一源,或者是由于丝绸之路的联系,唐代的绝句同出一源或者是由于丝绸之路的联系,唐代绝句是通过突厥文化的媒介而传人中古波斯后形成的。因为10至13世纪,正是素有波斯古典诗歌源泉之称的塔吉克诗歌繁盛的时期,塔吉克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早期也受到突厥文化的影响。“柔巴依”盛行时期,它同时在阿拉伯以及包括维吾尔语在内的突厥语等多种东方语言文学中出现,由于它的形成和内容都符合人们的需要而深受这些语言区域内人们的喜爱。

总之,“柔巴依”这种抒情诗的形式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密切。二者形成一种文学影响回返的流程。或者中国的绝句西行影响了“柔巴依”的形成,乃至它定型以后,又“出口转内销”,在东行回返传入中国。或者这两种诗歌形式同出于突厥文化一源,而在形成过程中互有接受与影响。“柔巴依”不仅在新疆地区保持原貌,成为维吾尔族喜闻乐见、经常运用的诗歌形式,而且被汉译成多种版本,流传、播扬在内地广袤的文化沃土上。正如回族著名学者马宗融(1892~1949)所说:“野蛮的欧洲人,从阿拉伯文学中学会爱情,懂得温柔与细腻。真是千真万确的事。而对中国古典诗意中的那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温良敦厚的诗风,‘柔巴依’也不啻是一滴清亮的露珠,熊熊的火焰,别开生面,却与五四开放的诗风,弘扬的个性接轨。”【注1】

欧玛尔·海亚姆的“柔巴依”诗作从18世纪初开始在西方流传。但其诗作之所以能获得世界性的声誉,是因为英国诗人费兹杰拉德(1809~1883)的英译。他44岁时才开始学习波斯文,由开始接触欧玛尔·海亚姆的“柔巴依”,到出于喜爱而进行翻译。1857年,由费兹杰拉德译成英文但并未署译者名的英译本《鲁拜集》出版,其中只收了75首诗。初时这个译本并未引起读者的注意,已经减价却仍卖不出去。但是1860年出现了转机,著名诗人罗塞蒂(1828~1882)和斯温伯恩(1837~1909)发现了这本译诗,极为赞赏与推崇,诗集也因此而身价日高。1868年出版了第二版,共计110首诗,1872年和1878年,分别出版了第三版和第四版,均收入110首诗,只是排列顺序略有不同。从此,诗集影响愈来愈大,有了各种西文译本,仅英、法、德、意四种文字就有30多种译本。

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柔巴依”即已传入中国。最早翻译“柔巴依”的是胡适。他于“五四”之前的1919年2月28日译了两首“柔巴依”(第7首与第99首),并将它称为“绝句”,收在他的诗集《尝试集》(1920)中。这是中国第一本新诗集,这两首诗也成了最早译成新诗的外国诗,徐志摩曾著文进行过评论。继后,1922年,中国第一个新诗人郭沫若根据费兹杰拉德的英译第四版,将《鲁拜集》译成中文出版,共101首,译笔典雅工整。他还写了两篇相关的文章,发表于同年10月出版的《创造季刊》1卷3期上。后于1924年1月他在出版单行本时添加了《鲁拜集》的诗集名。他指出:“阿拉伯族中有伽亚谟族,以制造天幕为业,获默的祖先恐怕是从阿拉伯迁人波斯的。”他还认为:“鲁拜这种诗形,一首四行,第一第二第四行押韵,第三行大抵不押韵,和我国的绝诗相类似。”并进一步指出:“读者可在这些诗里面,看出我国的李太白的面目来。”【注2】他在《鲁拜集》的注释中还进一步指出第17首:“天地是飘摇的逆旅/昼夜是逆旅的门户/多少苏丹与荣华/住不多时,又匆匆离去。”“此首宜与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并读。”而郭沫若在第60首的注释中又指出:“以上两首(指58,59)歌颂酒德。李白诗‘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可移此作注。”【注3】他多次将“柔巴依”与李白的绝句相提并论绝非偶然,这不仅表明诗人对这种诗体的关注,很可能也是诗人觉得“柔巴依”和李白的绝句真有某种相通之处。

闻一多在读了《创造季刊》上郭沫若的译诗之后,于1923年在该季刊2卷1期上发表了长篇评论文章《莪默伽亚谟之绝句》。他客观地评价了《鲁拜集》译诗的得失,堪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翻译批评。文中在对《鲁拜集》赞誉的基调上,对译作本身也进行了热情的评价,如评价第一首诗时赞扬说:“很得法地淘汰了一些累赘修辞,而出之以十分醒豁的文字,铿锵的音乐,毫不费力地把本来最难译的一首诗译得最圆满。”与此同时,他也真诚地指出郭沫若译诗中的九处误译,并希望译者今后再译三译,以求尽善尽美。郭沫若则虚心地表示:“你这恳笃的劝诱我是十分尊重的。我于改译时务要遵循你的意见加以改正。”在这篇文章中,闻一多也直译了四首“柔巴依”。如第19首,郭沫若原译为:“帝王流血处的蔷薇花/颜色怕更殷红/花园中的玉簪儿/怕是植根在美女尸中。”而闻一多则译为:“我最怕红的红不过/生在帝王喋血处的蔷薇/园中朵朵的玉替儿怕是/从当年每人头上坠下来的。”即使郭沫若本人也不得不承认,“闻一多君有直译文,甚忠实”【注4】。

1927年,著名文学史家郑振铎在《文学大纲》一书中也对《鲁拜集》进行介绍。此后,自1934年始至40年代,“柔巴依”的汉译之风日盛。其中全译费兹杰拉德译诗的有1935年出版的吴剑岚、伍蠡甫的英汉对照本,1939年的孙毓棠的韵体新诗译文本,1942年李意龙自印的旧体诗译本。同年,潘家柏以无韵新诗的形式译出另一位英国译者的无韵散文体《鲁拜集》。

“柔巴依”这种波斯古典四行诗,自胡适以新诗形式译出两首以来,七八十年间中文全译本多达十余种,译者近三十人。其中,著名翻译家李霁野对“柔巴依”情有独钟。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就曾以五七言形式译完这本诗集,但译稿几经变乱,并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走,所幸有友人抄有一份,才得以收入全集。他回忆说:“《鲁拜集》‘五四’初期印行时,很多青年读者欢迎,我也是其中的一人。”“抗日战争一开始,我在课余喜欢读些中国古典诗,作为消遣休息,尤其喜欢唐人绝句。……那时我手边还有一本菲茨杰拉德译的鲁拜诗插画本,偶然也翻看一下。一天我突然想到,何不试以绝句译它,练练技术呢?一念既动,高兴的就以五七绝句试译一二首,终于译完了。”【注5】可见“柔巴依”在中国现代文学青年中的流传和影响。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柔巴依”在中国仍有播扬。据作家王蒙说,七十年代他在新疆“干校”时,就曾接触到乌兹别克文的柔巴依手抄本,因乌兹别克文与维吾尔文相近,所以他能阅读。八十年代,赛福鼎在繁忙的政治工作之余,还用维吾尔文创作过十余首“柔巴依”,可见其在中国的影响。1982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印行了黄杲炘的新译本,译名为《柔巴依集》。1986年,北京大学波斯文学专家张鸿年教授发表了直接从波斯文译出的《鲁拜集》1988年,波斯文学翻译家张晖发表了也是从波斯文直接译出的《柔巴依诗集》。1990年,翻译家柏丽出版了英汉对照、插图本的《怒湃译草》,其中有七绝和语体两种汉译文。其他还有台湾、海外以及许多节译的“柔巴依”等等。

波斯古典诗歌“柔巴依”不到百年居然能在中国有如此多的译本、译诗问世,受到这么多读者的青睐,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坛的一件大事,也由此可见,“柔巴依”在中国长期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与亲和力。

【注1:《回族文化论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197页。】

【注2:《郭沫若译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25页~126页。】

【注3:《郭沫若译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58页。】

【注4:《郭沫若译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56页。】

【注5:[英]爱德华·费兹杰拉德英译,柏丽汉译:《怒湃译草·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同类推荐
  • 守望

    守望

    范康在《守望》中记述对国有企业改革、工会组织建设、职工权益保障、工会自身建设等方面的体会和思考,是他的个人见解,有的观点不一定新鲜,也不一定实用,甚至不一定正确,但他二十多年来坚持学习思考、笔耕不辍的精神值得称道。
  • 茶文化与茶艺

    茶文化与茶艺

    本书共分为基础知识、现代茶文化、技能训练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茶叶知识、茶艺编创、茶席设计、茶文化的发展、丰富多彩的茶艺活动、茶叶的识别与储藏等。
  •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和饮食生活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特定地区文化类型之一,展现着别具一格的地方味道和风情。
  • 诗意福安

    诗意福安

    本书主要内容为: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福安风情。
  • 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之民俗太谷

    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之民俗太谷

    由县政协倡议,太谷县晋商商都策划传媒部搜集、整理、编印的《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一书,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是县政协本着“让世界了解太谷让太谷走向世界”的宗旨,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开发古城旅游宣传上做的一件大好事。
热门推荐
  • 幻武神尊

    幻武神尊

    太古之初,神魔为祸,人族先贤和妖族圣者创幻武之道,终将神魔两族驱逐至无边虚无中;千万年的演化,神魔残存的气息致使天荒大陆诞生出凶兽,嗜血嗜杀,凶残无比,幻武学院因此诞生;张放因一颗天幻珠来到了天荒大陆,成为一名即将被逐出学院的普通学员,但也因为天幻珠的存在,一颗变的皆有可能;我叫张放,张狂的张,狂放的放……
  • 化凡池

    化凡池

    ”千年得一池,七年一人入,化去平凡身,入我不凡流。“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讲述了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园学精粹》、《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末世将军

    末世将军

    要见英雄有何难?阴界之中自有豪杰在……这是个末世,黑暗之后还是黑暗。今天很暗,明天会有一丝曙光,到了后天,整片天都会黑下来,那是黑暗缠绵……这是传说中的地狱,这里分布着各类死尸、孤魂、当然也有人,但很难寻得到,因为这是鬼蜮,人要想在这里生存就必须将自己隐藏起来。信佛那是一种信仰,信鬼那是真理,信人……还谬?群号128973764望读者加入。
  • 豪门通缉令:老婆换我追你

    豪门通缉令:老婆换我追你

    想他赫连邪什么时候被人要挟过?这个该死的女人不知道用什么招数让他爷爷逼着他娶她?!那就不要怪他无情了!故意让她怀孕,故意让她流产,故意让她看到他多宠别的女人!但当她真的伤心绝望了…他的心却揪了起来…该死的女人,都喜欢他这么久了,再坚持一下下会死啊!他这不是……回心转意了么?
  • 红尘碧落

    红尘碧落

    缘起缘灭,红尘碧落,故人再难遇......
  • 二战经典战役纪实之核击日本

    二战经典战役纪实之核击日本

    本套书包括10册:《闪击波兰》《突袭苏联》《血捍莫斯科》《偷袭珍珠港》《搏杀中途岛》《喋血瓜岛》《登陆诺曼底》《鏖战菲律宾》《攻克柏林》《核击日本》,是广大读者朋友不容错过的精彩好书。
  • 云掩初弦月

    云掩初弦月

    一场毫无预兆的意外,让她与挚爱天人永隔,她深陷痛苦的桎梏不能自拔,不料收获了另一份不为人知的感情,他万千瞩目,壮志凌云,执着坚定、一往情深,当她渐渐忘记伤痛重浴幸福的时候,一封陌生的来信打破原本宁静的生活,所提供的线索显示,那次意外并非偶然,而证据就指向她的丈夫。
  • 血雨神殇

    血雨神殇

    我从死亡中走来,是谁将我从万古中唤醒?是深夜里那亿万哭泣的怨魂;还是岁月里那葬不掉的罪孽;亦是那永不屈服的战魂?而我,又是谁?!!!
  • 韩娱之独幕剧

    韩娱之独幕剧

    在这个舞台的聚光灯下,唯一的主角只有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