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3400000034

第34章

顾明波出走的消息,戴妍乍一听到,心里曾有过负疚,她暗暗责怪自己不该挑唆郑天佑把顾明波辞退。刚遭受她的抛弃,来不及走出失恋的阴影,紧跟着就被局里辞退,这些事落在谁身上都会受不了感受到绝望的。但一想到顾明波就在她流产经受痛苦的时候背叛她,她的气又不打一处来。

“这跟畜牲没有两样,他这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她愤愤不平地想。

没有了顾明顾,戴妍解放了,自由了。

死去了妻子,郑天佑也得到了解脱,获得了自由。

自由真好。

自由的戴妍和郑天佑很快便公开了恋情,两人的婚事也随之走上了日程安排,渐渐地近了。

郑天佑有一个刚上初中的女儿,妻子没辞世前,就一直喜欢去外婆家,母亲遇车祸后,因父亲工作调动去了海港公社,平时不回家,她就干脆住在了外婆家。无牵无挂一个人的郑天佑很少再回城里,礼拜天戴妍回乡下,他便跟着去她家。

戴妍母亲见女儿找回来的男朋友是个中年男人,而且死了老婆,心里虽有诸多遗憾,但还是表示高兴,人家毕竟是公社党委书记,是个领导干部。村上街坊邻居背后虽有微词,然而当面都客客气气表示祝贺,这就足够了。

郑天佑渐渐地把戴妍家当成了自己的家,有时戴妍不在家,他也会自己过去吃饭。每当戴妍在家,郑天佑总爱和她去乡间小路散步,往往会引得一群不懂事的小孩跟在他们身后起哄。

乡下空气好,风光也极其旖旎。

夕阳西下,小溪流水潺潺。田野里,庄稼绿油油一片,在微风的吹拂下,欢快地招展着枝叶。放牧归来的羊群哞哞地叫着,争先恐后地向村里奔,几只老黄牛不紧不慢地走着,村庄上空升起阵阵炊烟,整个乡村充满了诗情画意般的田园风光,令人新奇迷离。

“戴妍,你们村庄怎么会叫寺后呢?我看了,附近并没有寺。”那天在散步时,郑天佑走着,走着,便好奇地问。

“原来是有寺院的,而且香火鼎盛,规模很大,就在村前的那一片田野里。那年八一台灾,不仅令丹象平原一片汪洋,我们这儿靠海塘的村庄上也死了不少人。就在那次,寺里也难以幸免,房屋被夷为一片平地,再也无法修复。后来,那些柱子、石梁、砖头渐渐地被老百姓拆掉搬走,原来的寺址也就被改造为农田。”

“哦,是这样,这里环境不错,三面环山,一面朝海,居高临下,一看就是风水宝地,一定有不少美丽的传说。”

“那当然。”戴妍兴奋地说,“不说那些传说,就说村里的一些风土人情也挺有意思的。你大概不会想到,眼前的这个小村庄,在解放前,可是富甲一方,有许多地主,赫赫有名。”

“怎么会呢?这里土地并不多,又那么偏僻,不可能有商业,也不可能有工业,他们靠什么发家致富?”

“是这样的。”戴妍解释道:“我们这里不是有很多山嘛,当时森林茂盛。地主家里都有船,他们就将山中的松树劈成柴板,用船运到上海去卖。当时上海的轮船、火车、锅炉都要用柴板,因此供不应求,他们就是这样起家的。后来他们就把赚来的钱,在县内外购置了大量田地,家业也就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尽管村上出了许多地主,但很有意思,解放后,这里的地主一个也没枪毙。你说,这是不是奇迹?”

“我知道,老百姓一定会说这是寺里的菩萨保佑了他们。”

“当然这方面的因素不可否认,老辈人曾说过这里的菩萨挺灵的,但归根结蒂还是他们自己救了自己。因为他们是靠做生意起家的,有钱不吝惜,对贫苦人家平时较客气,常有救济,因此没有一个人去控诉他们。”

郑天佑饶有兴趣地听着。

“其中一家还发生了一件令人扼腕叹息的传奇故事,这家地主有两个儿子,大的在上海读大学时就参加了地下党,从此再也没有回来。附近村上有一个跟他一起参加革命的同学解放后回来,回忆说两人最后见面是在地下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那时组织已决定他奔赴革命根据地,而同学仍留在上海搞地下工作。从那以后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也没丝毫音讯。那同学回来时已是大官,由此可以想象,如果他还活着的话,最起码已是省部级干部了。”

“那么他的弟弟呢?”

“他的弟弟继承家业,和父亲一起继续做生意。解放前夕的那年冬天,原来一直随自家船来回的他,那次乘坐了上海至甬城的客轮。没想到船出长江口不久,便遭遇了事故沉没在大海里。天寒地冻,风急浪高,船上几千人一个也没幸免。就这样,两个儿子一个失踪了,一个淹死了,老地主伤心过度不久也抱恨离世,家里只剩下老地主婆和她的小儿媳。小儿媳那时已怀孕,不久便生下了一个遗腹子。”

“大儿子当时有没有结婚?”

“没有,从小在外读书,参加革命时年纪也并不大,没听说他有老婆。”

“后来怎样了?”郑天佑已被那个悲欢离合的故事深深吸引。

“文化大革命还没开始前,传说曾有两位解放军来村上了解过他家的情况,问他家的成份以及是否还有其他亲人。当大队干部告诉他们,成份是地主,老地主婆还活着时,那两位解放军没说什么就走了。”

“解放军为什么来调查?”

“大队干部老实巴脚的,解放军没有说,他们也没有问。”

“现在,他的母亲还健在吗?”

“前两年刚去世,我们当时的小学校舍就在他们家里的四合院里,常常可以看到她一个人拄着拐杖,倚着窗台,默默地晒太阳。她人很清秀,一头银发,身子骨毕挺。我有印象,平时从没见她说过话,在她深沉的眼眶里,也许包含了太多对生活不堪回首的辛酸的记忆。”

“你说的那个失踪的大儿子,我听说过。也许他现在还活着。我曾听一个领导说过,有一年他和同事在上海参加防空会议,有一位部队首长原来站在码头上,默默地凝望着大海,仿佛在回忆什么。后来他俩一口丹象县的土话吸引了他,他主动走过来用纯正的土话说他也是丹象县人。来不及等他们反应过来,那位首长就被手下人簇拥着坐上小车走了。领导感到蹊跷,回来后特地去查了档案,始终找不到丹象县有这样一位在军队任高官的有关资料。他猜想,那位部队首长就是海港公社的那位失踪的地主的大儿子。”

“既然他还活着,而且当时他母亲还健在,他为什么不回来?”

“或许参加革命时,他向党组织隐瞒了什么。”

“有什么可隐瞒的?领导人出身不好的大有人在,又不是他一个。”

“这是两码事。”

“另外,村里还有一件事也同样令人叹息伤感。有一个老太太,早年在上海做保姆,曾私生了一个女儿。由于是偷生的,没有名分,无奈将她遗弃在育婴堂门口。后来这个小女孩被一家有钱人抱养长大,参加了革命。全国解放后,她已成为中央某位领导人的妻子。她原来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后来养母告诉她生母老家是甬城丹象县,当时有纸条附在她身上,可能还健在。得到这个信息后,那夫人便委托当地政府寻找,找到后立即送北京相认,很快就找到了那个老太太。当时海港公社有一位很马列的妇女主任,由她出面跟老人谈话。她没考虑这是人家找上门来认的,老太太并不知情。还没谈话,她就把老太太看成了一个存心冒认的嫌疑犯,首先给了她一个下马威。警告她如没这回事,不能乱认,否则去北京的来回盘缠全部由她自己负担,严重的还要坐牢。那老太太已回乡下多年,与农村妇女无异,再也不是像在上海时那样见多识广了,再说年轻时做的这件荒唐事并不光彩,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因此她矢口否认没生过小孩。后来,在她临终时终于承认,她确实生过一个女孩被她丢了,她还记得在女孩的肩上有一个胎记。可是,事过境迁,一切已无法挽回。”

“你年纪并不大,怎么会知道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

“这是真实的,是听我干妈说的。小时候夏天乘凉,我们就躺在门板上听他们说这些。我干妈娘家就在村上,和老太太住在一个四合院里。干妈说,老人去世时,眼睛一直睁着没有瞌上,她这是在牵挂那个女儿,她死不瞑目啊。”

郑天佑深表同情,禁不住气呼呼地问道:“那个妇女主任还在不在海港公社?”

“这种水平,这样不通情理的人,还能有多大作为,当然还在。”

“叫什么名字?”

“干吗,处分她?”

“这样的好事,她都分辨不清,处理不了,要她何用?”

“省点事吧,我是不会告诉你的。你到海港公社不久,要多种花,少栽刺,别给我惹麻烦。”

戴妍大家闺秀的风范以及深有城府的头脑,郑天佑既欣赏又暗暗称奇,他忽然说:“戴妍,看来你们寺后大队的风水只旺女不旺男。”

“当心被人听了骂你。”

“这是事实,能成为中央领导的夫人,这无疑是人中佼佼者,说她是巾帼英雄也不为过。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一定又会飞起一只金凤凰,那就是你。”

“别异想天开,我可不敢当,你现在只是公社党委书记,离七品芝麻官尚且还有一段距离,就梦想做更大的官,你的野心也委实太大了。”

“不要鼠目寸光,俗话说的好,时来运转,一旦我跟你结婚后,你一定将会给我带来享不尽的好运气。我越来越感到你不是一个平常的女子。尤其听了你的那些故事,看了这里的地理环境,我敢肯定你将来必定是个了不起的贵夫人。”

戴妍的心里喜滋滋的,娇嗔地望了一眼郑天佑,轻声告诫道:“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不要信口胡言,让人听见。”

“我知道,这些话只能跟你说,让你心中明白有所准备,如果跟人家说,传出去也就不灵了。”郑天佑是个不乏幽默的人,煞有介事地说完后,他似乎想起了什么,问:“戴妍,刚才你说干妈,她是谁,我怎么没见过?”

戴妍突然沉默下来。她从小随哥哥一样叫母亲为干妈,这会儿提起,使她自然想起了顾明波。

顾明波出走后不知生死,一定伤透了干妈的心,她由于心中难堪,从没去看过他们一次。因为她,使他们失去了一个儿子,而且与他们儿子分手不久,她又谈了对象,时常在村上招摇,他们一定已恨透了她。

还没分手时,顾明波在戴妍的眼里就像眼中钉,恨不得立即消逝,甚至有时诅咒过让他死去,可是一当离去无影无踪,音讯杳无,戴妍的心里又出现了一种怀念和牵挂,尽管她深记着他的背叛。

“戴妍,我在问你,干妈是谁?”

“你想知道?也许知道后,你会难过。”

“怎么会呢?”

“她是顾明波的母亲。”戴妍幽幽地一字一顿地说。

郑天佑不由得留住脚步。

“听说他出走了?”

“是的。”

“去了什么地方?”

“不知道,一切生死不明。天佑,有时想起来我很内疚,我们不该将他赶尽杀绝。”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让他走,在你的眼皮之下,我也不会安生,难说你们不会旧情复发。”

郑天佑的担忧不是多余的,照最近这段时间她思念顾明波的频率,也许真的会出事。

同类推荐
  • 石光荣的战火青春

    石光荣的战火青春

    《石光荣的战火青春》堪称《激情燃烧的岁月》前传,讲述青年硬汉石光荣的戎马生涯与情感纠葛。他为救出养父母、童养媳与土匪数度交火;抗日烽火中以少胜多勇战日寇。青梅竹马、泼辣直率的童养媳桔梗穷追不舍为了真爱,冥顽不化的石光荣却对本是国民党军医的王百灵爱得刻骨铭心。身处土匪、国民党与日本人的战争夹缝中,周旋在两个女人的情感漩涡中,石光荣演绎了一段血与火交织的战火青春。
  • 第七棵柳树

    第七棵柳树

    葛家庄的葛老根这个人,很有意思。他交往人,对了心思,就是朋友多话不投机,半句不说。据说,他种烟叶很有两下子,常常装满了烟荷包,到大道上转悠。遇上歇脚的过路人,他就把烟荷包递过去:“尝尝。”别人抽了烟,叫一声:“好烟!”他就把满满一荷包烟倒进人家的烟荷包。假如别人抽一口烟,品品味,说:“烟不错,就是呛劲太大了。”他就一把夺过人家的烟袋,把一锅烟全磕在青石板上,嘟哝一声:“不会抽,别糟踏我的烟!”甩手而去。长了,人们都说:“葛家庄有一根老牛筋。”
  • 高层会议

    高层会议

    《高层会议》这本书是一部职场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饮料企业高层领导班子在改革中的变迁,重大决议要集体投票表决。在改革之艰难和市场变化莫测的风险中,饮料集团高层带领员工走出困局的故事。小说情节跌宕,丝丝入扣。
  • 笑容依旧

    笑容依旧

    四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姜非浅认识了余清修,并且成为了余清修的女朋友,但他们因为误会错过了彼此。四年后再次相见,姜非浅身边已有周仲微陪伴。周仲微和余清修是认识了二十几年的老朋友,此时的余清修也已经有了未婚妻林畅妍,并且筹备结婚。余清修的性格温和,周仲微的气质出众,余清修做事周到,周仲微略显强势。姜非浅究竟该做何选择,是转身与余清修破镜重圆还是投入周仲微的怀抱开始新的恋情,这四个人又有怎样的感情纠葛……
  • 古龙文集:流星·蝴蝶·剑(下)

    古龙文集:流星·蝴蝶·剑(下)

    一个像流星般短暂而灿烂,一个像蝴蝶般美丽而脆弱,两个没有自由的人,在爱情中实现了彼此之间的互相拯救。孟星魂只想和小蝶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这就是他心中最渴求的生活。一个人能按照自己想的方式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可对于一个杀手而言,永远没有普通的生活……
热门推荐
  • 续红楼梦新编

    续红楼梦新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心理学课堂0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课堂0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 原来我还惦记你

    原来我还惦记你

    郑茜一直存在这轻微的忧郁症,在连续几年的时光里都活在记忆里,时有时无的产生幻想…
  • 桃色年华

    桃色年华

    在我看来,整个成都,最美的女人还是刘雅致。如果谁要是说她一句坏话,多看她几眼,或送她一瓶水,一个橘子,我都会怀恨在心,耿耿于怀。她是我的人,也只能是我的人,谁要是敢对她下手我就敢和谁拼命!问题是,她虽然和我情投意合,但和我情投意合的不止她一个……其他美女对我的看法和我对刘雅致的看法一模一样,为了在女人堆里一碗水端平,我吃了太多苦头……
  • 来自过去的爱人

    来自过去的爱人

    我以为我爱上了云外美丽的彩虹,我以为我爱上了那些美丽幻想的色彩,而其实,我的爱藏在云层后那颗孤独燃烧自己,为我照亮的星星里。来自过去的爱人,有炽热的爱燃烧掉冬日的积雪和寒冷,让其在伤痕中永恒......
  • 万帝诀

    万帝诀

    没有根骨但是却有坚毅的心世人相欺我当以杀绝尽天下万千爱恋只为他始终如一不离不弃
  • 记忆中的贪钱“鬼”

    记忆中的贪钱“鬼”

    这个七年前就被她父母声明为死亡的女人……没死!没死就没死,她好端端地给他玩哪门子失忆?她不但不记得他,还给他玩假结婚,他真是头上的绿帽都戴到天边去了,但是他还是舍不得骂她一顿,天底下像他这么完美的男人去哪里找呦,可她偏偏还不识货,被前夫甩了都不肯嫁他,好吧,为了男人的尊严,他拼了,他要是不让她重新爱上他,他就不姓聂!
  •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本书作者在毕生研究农史的基础上以文化漫谈的形式写成了此书,内容包括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稻作、丝绸、茶叶、水产等诸方面的发展历史。作者以写实又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对传统农业的回顾,同时以学者的人文情怀对现代科技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现状表现出怀疑与忧患。
  • 恶尼传说

    恶尼传说

    这是一个恶尼横行的年代。出身卑微的他,如何才能一步步走向强大,成为天下第一的恶尼杀手,称霸天下,成就功名!
  • 赤星战域

    赤星战域

    一个少年对抗命运的顽强史诗!一路饱受苦难,但结果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