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供给部被服厂驻地——义门、寨上、蒺藜坪、大石脚、南郊村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发放给八路军的军需物资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有相当一部分军需物资是我抗日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的结果。为了满足部队扩充新军的需要,八路军供给部首先筹建了被服厂,布料选当地农民土布机织的白粗布,并用草木灰水煮后染成灰色,由被服厂技术人员剪裁,缝制成八路军军服。当时的八路军军服不高级,有的战士连这样土制的军服也穿不到。有的战士冬天没有棉衣,没有袜子,还穿着南方带来的草鞋与日军战斗。因此,被服厂的工人们,昼夜不停地赶制衣服、被褥,供应着部队的子弟兵。
1938年4月,八路军总部二次进驻武乡,供给部被服厂也在供给部部长杨立三的率领下来到武乡,先住义门村富农李茂堂家,因全院用石板铺就,所以村里人称为石板院。这个院子在20世纪70年代拆除,木料用于修学校。被服厂把整个院子都住满了,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八路军队伍的需要,日夜不停地在做军服、绑腿,他们只有几架缝纫机,许多都是靠手工缝制。4月20日,又搬迁到寨上村,被服厂住村中的旗杆大院,因前清出过武举人而在大门上立有旗杆两个而得名。这是武举人的后人弓富荣家的院子,有东西两串楼院,杨立三部长住东楼院东房,被服厂的缝纫组也在东楼院,缝纫机安装在三大间的西房内,手工组设在西楼院。当时由于八路军已经发展壮大,但军费严重不足,被服厂的原材料供给出现了极大的困难。寨上村的富户较多,在八路军首长的动员下,他们以抗日事业为重,以民族大义为重,在动员会上纷纷表态,愿意为抗战出力,于是一个个慷慨解囊,筹集了许多银元,在故城、段村等镇收购了大量的土布,捐赠给了八路军被服厂,极大地支持了八路军的后勤工作,受到朱德总司令的表扬。工人们有了原料,夜以继日地加紧生产,把一批批军服送到招来的新兵手中。同年5月下旬,被服厂迁往沁县。
1939年7月,供给部被服厂再次移驻武乡东部的蒺藜坪村,厂部住温海忠家,各生产组分别住在村中农户家中。1941年,为加强隐蔽,坚持生产,被服厂又迁到大石脚村,生产车间在大石脚,厂部住张竹林家,仓库在上庄村崔国良家西房。1942年春,日军进行年关“扫荡”发现了我军的被服厂,将大石脚、上庄库存的军服全部放火烧毁。这年夏天,八路军供给部决定将被服厂迁到南郊村,重新进行生产。厂部住张四英家,缝纫组住张怀旺家,手工组住李海旺家。1943年10月,被服厂调归太行军区管理,后迁到涉县。
(第二节)鼙山工厂驻地——县城城隍庙、魏家窑、松庄、白龙洞
1937年9月,以太原返乡的兵工厂工人为骨干,成立了武乡县工人抗日救国会。11月14日,八路军总部第一次来到武乡,朱德总司令在段村进行了抗日演讲。接着,以宋任穷、王新亭、刘志坚为首的一二九师工作团深入武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武乡县也组建了抗日武装自卫队,抗日县政府为解决对敌斗争的武器缺乏问题,在县城(今故县)创建了武乡县抗日武装自卫队铁工厂,主要负责人杜生旺、贾志厚、王化南等。厂址设在县城(今故县)东门外的城隍庙(该庙已于1938年春长乐战斗前夕被日军烧毁),不久因敌机轰炸,搬到魏家窑关帝庙。1938年3月,三四四旅六八九团曾有一个连队驻扎在的魏家窑村,工人模仿部队用的短枪,试制了撅把子(土手枪)。由于该庙地方窄小,影响生产,住了不久,又迁到松庄凌云阁,厂房就在凌云阁上,工人住在民房里。为加强保密工作,将工厂改名为鼙山工厂,因县政府所在旧县城背靠鼙山而得名。该厂共有职工37名,主要生产大刀、长矛,装备县游击队和县工人自卫队。4月16日,长乐村战斗大捷,缴获了敌人大量武器和军用物资,为鼙山工厂提供了军火样品和原料。工人把敌人的战车、残破枪支、炮筒运回工厂,进行维修、加工、改制。由于生产任务增加,工人由37人增加到100多人,凌云阁上容纳不下,又搬到枣岭与深泽滩之间的白龙洞,厂部住白龙寺,车间就在白龙洞,这是一个天然石洞,口很小但里面很深,也比较大,非常隐蔽。不久,工厂又召集了一部分乡间铁匠充实力量,工人发展到150多人,并请来原在太原无烟药厂的工人李盘明、籍三满、魏福珍等来厂指导,研制成功了手榴弹,县委当即指示大量生产。
手榴弹的大批量生产,带来了原材料不足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38年夏,将工厂迁至武乡东部煤铁资源丰富的柳沟、马岚头,和当地三家铁厂(开源公司、成城铁厂和永恒铁厂)以集资入股的办法,合股生产,形成了联营形式匠军工企业。不久,由于股东太多管理不善,工厂出现亏损,原铁厂的股东想退股,抗日县政府就将所有股份买了过来。工厂在贾志厚、杜生旺、李克晋、李克志、王化南、李盘明、魏福珍等7名骨干的坚持下,继续生产大刀和长矛。同年11月工人开始搞翻砂,制造手榴弹、地雷。到1938年底,有职工260人,每天可以生产手榴弹7000多个,地雷6500多个。
1939年4月,经朱德总司令亲自到厂视察和协商,为了加强兵工生产的领导,决定由八路军总部第六科(军工科)接管了鼙山工厂,改名为八路军总部柳沟铁厂。
(第三节)八路军总部柳沟铁厂驻地——柳沟、庄底村
八路军总部接管鼙山工厂后,改厂名为柳沟铁厂,对外称“焦作”,厂区在柳沟村西北河北岸,并在河南岸建了厂部,当时称南厂部。八路军总部委派高原任厂长,张先进为教导员,留任王化南为副厂长,接收职工220人,土窑洞6孔,木质风车2个,铁砂箱50多付,土化铁方炉一座,继续生产手榴弹。不久,八路军总部第六科将一二九师建在辽县(今左权)杨家庄的炸弹厂、一一五师建在壶关的炸弹厂的设备和人员全部合并过来,并从冀南、晋冀豫各支队修械所抽调来一批技术工人,帮助改进生产,工人增加到460多人。工厂实行军事管理,接军队建制供应粮款,工人加发技术津贴。工厂设有工务、材料、管理三个科,一个警卫队和三个生产队。第一队,管辖完成股、铁工股、通讯排、饲养班;第二队,管辖炼铁股、熔炼、供应、铁工股所需的生铁;第三队,管辖木工和翻砂两个股。厂长高原住窑申脚连松青家。
该厂根据当地素有民办小工业的历史传统,采用经济合同的形式,把附近民办的铁矿、煤窑、铝矾土矿(做炼铁钳锅的主要原料)、酒坊等单位的生产统一纳入兵工厂的生产计划之中,任务由“焦作”安排,生产受“焦作”指挥,产品由“焦作”收购,但经济自主,组织独立,被称为是焦作的“儿女公司”。这些单位约有工农兼并的劳动力近600人,他们农忙时上地耕种,农闲时下井采矿,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兵工工人。
为增加手榴弹、地雷的产量,以适应游击战争的需要,1941年3月军工部派陆达等技术人员,将柳沟铁厂的部分人员和设备,迁往和顺县青城镇,组建军工部炸弹厂,对外称“第二焦作”。1941年秋季,日军不断调动大兵“扫荡”黄崖洞,企图摧毁我兵工厂。工厂只得化整为零,分散进行生产。将翻砂部迁到庄底村;炼铁部迁到马岚头村;完成部迁到窑申脚村;木工部迁到上庄村,住崔金良家西房,生产车间在观音庙西廊房,村民与部分工人负责上山砍木料,旋工负责旋手榴弹木柄。
“百团大战”后,军工部遵照彭德怀的指示,为加强我军作战中的火力,组织试造五〇炮弹,责成柳沟铁厂铸造五〇炮弹毛坯。这种弹的外径为50毫米,故简称五〇弹。弹坯铸造成后经切削加工,再制成成品弹壳。而柳沟铁厂炼的是白口生铁,质硬而脆,不能切削加工,为此组织技术人员,采用土法焖火技术,终于将弹坯表面软化,可以进行切削加工。于1941年4月,开始批量生产。此后,柳沟铁厂便成为总部军工部的铸造炮弹毛坯厂,源源不断地将炮弹壳毛坯运往水窖一所和高峪村三所加工。为了使柳沟铁厂集中力量铸造炮弹毛坯,军工部决定将手榴弹的大批量生产任务交由各军分区炸弹厂承担。同时,还在柳沟进行自制硫酸的试验,生产出了硫酸。
1942年,日军加紧了对根据地的“扫荡”,为保存军工实力,军工部决定将工厂规模缩小,于同年3月份分别迁往三个地方设厂,成为三个独立生产的分厂。第一分厂,由原柳沟铁厂的铁工股组成,迁驻庄底村,厂长先后为黄枫、李非平,指导员为李薪,厂部住河则儿冯福堂家。除继续炼铁铸造手榴弹壳和五〇弹毛坯外,还增加了六〇炮弹、八二迫击炮弹毛坯的铸造,并生产当地群众所需的农具和铁锅等;第二分厂,由原柳沟铁厂火工股、完成股和青城铁厂的部分工人组成,迁驻黎城县卜牛村,厂长为石成玉,指导员为林溪,组装手榴弹和生产黑色炸药;第三分厂,由柳沟铁厂的硫酸实验组为基础组成,迁驻黎城县白不峧村,厂长为王化南,指导员为杨霞村。三个分厂仍在柳沟铁厂的直接领导下组织生产,铁厂厂部设在一分厂庄底村,厂长高原,副厂长杜吉祥,政委肖光明。工厂分散转移后,职工进行了精简,一部分就地安置,一部分送太行工业学校培养,三个分厂有正式职工243人。
1943年9月,柳沟铁厂一分厂分出一部分同志到和顺县青城镇,还有一部分工人调到太南二所,该厂基本停产。1944年2月,日军撤离蟠龙镇后,根据军工部指示立即恢复生产。7月,军工部派陆达、陈海清等同志到庄底村扩建柳沟铁厂,并进行了整顿,改厂名为军工部四厂,由陆达代厂长,魏道全任副厂长,陈海清任教导员,厂部仍住在二马福堂家。管理机构设置工务、材料、总务三个股,生产方面设立三个工部。第一工部(翻砂部),在庄底村,工长高秀春,职工约130人;第二工部(炼铁部),在马岚头村,工长粟全林,职工约100人;第三工部(炼铜部)在马岚头村对面,主要试炼黄铜,供造枪弹壳用。后又从黄崖洞兵工厂搬来三节锅炉两台、蒸汽发动机1台、机车20台,工人增至800余人。从1944年10月到1945年8月,工厂生产出大批麻尾弹、掷弹筒、五〇和八二炮弹,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的大反攻。
1946年,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军工部派程志坚、李育英率领30余人来到柳沟,再次扩建兵工厂。到12月工人增加到1000余人,盖新房700间,厂名改为华北军工处柳沟炮弹厂,主要生产五〇和八二炮弹。到1947年初,军工处为加紧军火生产,支援解放战争,经调整扩充,柳沟编为兵工一厂,管辖三个分厂,工人已增加到1200余人,机器100多部。动力机械有:蒸汽机、发电机、锅炉等。机床有:冲床、钻床、刨床、车床等80多部。随着机械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工厂内部分工也更细了,有翻砂、冶铁、铁工、机工、钳工、铜货、完成、检验、煤炭、炼焦、木工等11个工段。柳沟兵工厂已成为一个机械化程度很高的炮弹厂,每天可造22%000发炮弹。1948年,为了保卫兵工厂,防御国民党的飞机来柳沟轰炸,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在前沟口盖起了3孔完全是青石板砌成的石窑洞,每个窑洞深60米,宽4米,高5米(该窑洞于1957年由县民政局改建为八一陶瓷厂),并在白和村成立了硝磺所,人员100多名,主要制作炸药。1948年下半年,军工处与晋察冀工业局合并,成立华北人民政府企业部,该厂归企业部统一领导,柳沟兵工厂领导机构有所调整,厂长阎守信,政委熊杰,副厂长牛季良(兼副经理)、教导员陈海清、保卫科长李效仁、检验科长来金烈、工会主席隋仁贵、秘书李云秀。为了加强军火生产,柳沟兵工厂又下设五个分厂、一个所。一分厂是翻沙部在柳沟;二分厂是铜货部在柳沟;三分厂是完成部在柳沟;四分厂是冶铁部在马岚头;五分厂是铁工部在显王;一所是硝磺所在白和。这年产品成倍增加,每天生产10万颗炮弹,有力地支援了华北野战军以及游击队、民兵武器弹药的需要,其质量可靠,性能良好,深受部队赞扬,柳沟的炮弹在名震中外的淮海战役中立下了战功。
1949年8月,随着华北中小城市的解放,奉上级命令,从柳沟兵工厂抽调了1000余名工人和一些机器设备,支援了长治市五马(淮海)机械厂、惠丰机械厂、长治钢铁厂,还为石景山钢铁厂、二四七厂、三〇七厂、太原钢铁公司、太原建工局、太原矿山机器厂,以及东北、四川、青海、武汉等地的厂矿输送了不少干部和技术力量,留下的职工仍在柳沟坚持生产,办起了柳沟铁厂、翻砂厂等为农业生产服务,归武乡县政府管理。
现在柳沟铁厂已经迁到河不凌村,原兵工厂旧址在新农村建设中拆除。
(第四节)军工部一所锻工部、三分厂、五厂驻地——显王村
1939年夏,随着太行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展,朱德指示总部军工部部长刘鹏,要扩大总部修械所的造枪规模,为避免敌人的破坏,工厂应搬迁到更为隐蔽和安全的地方重新建设,使它成为我军的可靠造枪基地。经过左权副参谋长亲自勘察,工厂新址选择在黎城县黄崖洞。
黄崖洞,位于黎城县西北部赤峪沟西端的大山里,跟靠武乡左会村。这里群峰矗立,陡崖千仞,北部的山崖峭壁上有个天然大石洞,俗称黄崖洞。洞南有一片名为水窖的山谷,兵工厂就座落于此。水窖兵工厂,也称军工部一所,对外保密代号“工兵营”。一所下设三科、四部。三科,即总务科、工务科、器材科;四部,即机工部、钳工一部、钳工二部、锻工部。
其中锻工部建在武乡县显王村,厂部住在赵连北家,锻工部工长韩国祯,指导员陈海清。显王距黄崖洞20来里,除制造锻件外,还开设小煤窑,供应全所用煤。工作部类似工厂的车间,每个工作部都配有正、副工长和指导员。工作部下设若干生产班组,住在杨生尧家。
黄崖洞兵工厂试制的五〇炮和五〇弹试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以后,其炮体、炮管锻件都是由显王村的锻工部供应。这些半成品均从黄崖洞北麓的左会山上运进,制造出的成品由南口运出,有时,也从南口运进一些由黎城敌占区采购的物资。从武乡显王,横跨太行山主峰,境内广大农民兼任这条生产线上的运输员,毛驴是唯一的运输工具,农民房舍是运输的中转站和在制品的保管库。农民赶着毛驴从显王装上毛坯,当天驮回家过夜,第二天再从家出发,把毛坯运到黄崖洞兵工厂,如遭敌人“扫荡”就设法埋藏,黄崖洞兵工厂就是靠这条钢铁运输线坚持生产的。仅1941年下半年,就制造出五〇炮120门,五〇炮弹15%000发。而这些产品的锻件毛坯都是由显王锻工部供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