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0900000002

第2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

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

1927年春夏的中国大地,血雨腥风,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了革命,向不久前一起进行国民革命和北伐的中国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大批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抓、被杀,大革命失败了。在此危急时刻,为了挽救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以革命的武装对抗武装的反革命,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拿起枪杆子和敌人斗争。受党中央委派,周恩来告别了妻子邓颖超,前往江西南昌组织领导武装起义。

为什么要选择南昌作为首义之地呢?因为那里出现了有利于起义的条件:驻守南昌城内的反动军队只有三千多人,而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贺龙、叶挺、朱德领导的部队,合计约两万多人,敌我力量相差比较大,起义容易取得成功。

周恩来秘密到达南昌后,担任了负责领导起义的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成立了武装起义总指挥部。起义军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并设立负责起义计划和作战指挥的军事参谋团。成员有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起义时间确定为7月30日晚上。

就在起义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的时候,30日早晨,张国焘以中央代表身份来到了南昌,在研究起义计划的会上,他歪曲共产国际电报原意,以起义没有成功把握为由,企图阻挠起义。他的错误主张被否决之后,他又以起义的宣言要修改为借口,提出推迟起义的时间。周恩来对张国焘的一再干扰十分气愤,他拍着桌子说:“宣言由我来改!”由于张国焘的干扰,指挥部不得不决定将起义的时间延至8月1日凌晨4时开始。31日晚,参加起义的部队趁着夜幕的掩护,分别秘密进入了指定位置,只等凌晨4时向敌人发起进攻。午夜时分,总指挥部接到报告,一个叛变的副营长向敌人泄漏了起义的秘密。情况十分危急,总指挥贺龙马上将情况报告了周恩来。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提前两个小时举行暴动。

深夜2时整,总指挥部发出起义信号,“啪!啪!啪!”三声清脆的枪响,划破了南昌城夜空的宁静,随后,几颗红色的信号弹升入了夜空。起义战斗打响了!各路起义部队按预定的作战计划迅速出击,向南昌城内的敌人进攻。一些敌人还企图顽抗,战斗十分激烈,南昌城里,“砰砰隆隆”的枪炮声一直响个不停。敌人不投降就把他们消灭!贺龙、叶挺、朱德等指挥部队向敌人发动更猛烈的进攻。“冲啊!”起义军战士们猛打猛冲,敌人很快就抵挡不住了。“不要打啦!不要打啦!我们投降!”许多敌军士兵把枪扔掉,高举双手投降了。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直到清晨枪声才慢慢平息下来。起义军攻占了敌军的指挥部,占领了省政府,歼灭驻守在大营房、贡院、天主教堂等地的敌军,占领了敌人的弹药库。南昌城全部被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里城外,到处飘扬起胜利的革命旗帜。城内大街小巷贴满了起义军的布告和“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标语。这次起义,由于布置周密,歼灭了南昌的所有敌军,缴获了大批的武器和物资,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第二天,两万多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为总指挥,叶挺为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为参谋长,郭沫若为政治部主任,所属部队编为三个军:第十一军军长叶挺,党代表聂荣臻;第二十军军长贺龙,党代表廖乾吾;第九军副军长朱德,党代表朱克靖。在军旗飘扬的起义总指挥部大楼前,周恩来向欢呼胜利的起义军将士们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在共产党领导下,“八一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从此,在中国的大地上,诞生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开辟了中国革命的一个新时期。后来,南昌起义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重重包围,遭到了很大的损失。余部在朱德、陈毅带领下转战湖南,后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后来的中国工农红军和以后的八路军、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都是从这个萌芽成长壮大起来的。

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金光灿灿的“八一”两个字,被缀绣和镌刻在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和军徽上,象征着这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自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已经用灿烂的星光照耀着中国,永远继承着“八一”的革命传统,永远壮大,永远胜利。

工农革命军的诞生

南昌起义6天后,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发动秋收起义。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在发言中作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会后,毛泽东返回湖南,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8月18日至30日,湖南省委多次开会讨论发动秋收起义问题。会议认为,武装起义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帜,而应直接打出共产党的旗帜。毛泽东在会上强调,我们党从前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实行在枪杆子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会议决定,毛泽东到湘赣边界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领导秋收起义。

由于敌我兵力悬殊,加之缺乏作战经验,起义部队在先后攻占了醴陵、浏阳等地后,先胜后败,遭受严重挫折。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而是把部队带向了井冈山,开始了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毛泽东在《西江月·秋收起义》中写道: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各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

毛泽东总结秋收起义受挫折的深刻教训,深感军队中党组织的力量和党的领导的薄弱,决定对部队进行一次整顿。起义部队来到三湾村后,见所有的房子都空了,毛泽东知道村民们是因为害怕躲进了山里,便派人去山上喊话,告诉村民他们是一支为贫苦人打天下的队伍,要村民下山回家。

起初,村民都半信半疑,担心他们会像国民党军队那样,骗老百姓下山后就抓壮丁。村里有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自告奋勇下山进行试探。下山后,老人看到,这支新部队果然与国民党军队不同,不但说话和气,不抢不砸,而且见了他就叫“老表”,顿时消除了心中的疑虑与恐惧,主动进山将村民们都叫了回来。很快,村民们就与起义军打成了一片,相处融洽。

就是在这个名叫“三湾”的小地方,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为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工农革命军的诞生,同时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作出了重要保证。

此后,毛泽东率领井冈山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利用近半年的时间,先后攻下茶陵、遂川、宁冈三座县城,成立了这三个县的工农兵政府,同时解放了一片农村,逐步形成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两军会师井冈山,军队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朱、毛的这一历史性的会师,奠定了中国武装革命的基础,抚育了第一支真正能代表人民的军队——工农红军,就是今天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各地武装起义树立了光辉榜样,提供了经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也燃起了广大革命者心中的希望之火。

井冈山上亮星火

1928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在平江起义中创建的红五军主力800多人,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来到井冈山同红四军会合。井冈山又多了一支革命劲旅。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湖南省平江地区的工农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过几次暴动,并组织了游击队开展游击活动。当时担任国民党第五师第一团的团长彭德怀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下,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了平江起义。起义部队攻占独立第五师师部、国民党平江县政府、警察局、监狱等处,解除了独立第五师直属队、反动民团和警察的武装,俘敌1000余人,缴获各种枪近1000支,逮捕国民党平江县县长等官吏和土豪劣绅300余人,解救了在监狱中被关押的革命群众约600人,占领平江城。

起义成功后,中共平江县委和起义部队召开了庆祝胜利大会,成立了平江县苏维埃政府。平江起义的胜利,打击了国民党在湖南的反动统治,壮大了红军力量,推动了平江以至湘鄂赣边界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

平江起义的胜利大大的震动了国民党湖南省当局,当局立即调集8个团的兵力向平江城进攻,企图消灭起义军。激战了一整日,起义军主动退出平江城,转战于湘鄂赣边区。11月初,根据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彭德怀、滕代远率领起义军向井冈山挺进。朱德、毛泽东获知起义军南进,立即派人下山等待起义军的到来。不久,两支队伍终于在宁冈新城胜利会师,并召开庆祝两军胜利会师大会。

平江起义后,彭德怀、滕代远率军不畏千难万险,转战数千里,突破敌人的重重围追阻截,历时近5个月,终于实现了井冈山会师。这次会师,进一步加强了井冈山的武装力量,使之成为全国各根据地中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的一支红军。

两只军队的胜利会师虽然壮大了革命的力量,但是,面对国民党军队一次又一次的围攻,军队有很多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其中的一宗大事就是要准备粮食。可是井冈山“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到万担”,粮很少,仅够群众自用,部队要吃粮、储粮,都得去山下挑。因此,红军战士在井冈山坚持斗争的那些日子里,“挑谷上坳”便成了部队的一项经常工作。

从井冈山到山下的宁冈茅坪,上下足有五六十里,山又高,路又陡,着实难走。尤其是从桃寮到黄洋界那一段路,就是空着手走,也累得够受,肩上挑着担子,那就更吃力了。因此,战士们每次运粮,总是起早赶路,摸黑回山。当时,朱德军长已经四十多岁了,但他总是跟大家一同去运粮,而且每次都是挑得满满的。大家看到朱德军长晚上要制定作战计划,白天还要参加劳动,生怕累坏了他,便劝他不要挑粮,可是朱德军长却风趣地说:“吃饭有我的分,挑粮没我的分!光吃饭不挑粮,那不成了剥削阶级了吗?”

怎么办呢?有位战士想了一条“妙计”。有一天,队伍又要到茅坪去挑粮。天没亮,大家都起床了。吃过饭,有的挑着箩筐,有的背着麻包,有的提着布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朱德军长也准备动身,便去拿放在墙角的扁担。奇怪?扁担突然失踪了,怎么也找不到。

朱德军长的扁担哪去了呢?原来是战士们为了让朱德军长在家里多休息一会,故意把扁担藏起来了。谁知大家刚走上黄洋界,朱德军长又挑着箩筐,满头大汗地赶上来了。等他坐下来休息时,人们才发现朱德军长又新削了一根扁担。过几天扁担又不见了,朱德军长又削了一根新扁担。而且,在扁担的正中,写上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大字。

从此,朱德军长的扁担再没有人“偷”了,朱德军长与士兵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深深地教育了大家。不久,有位红军战士还编了首歌谣:“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合力,粉碎敌人围剿”。每当挑粮爬山累了时,战士就用这首歌谣互相鼓励。朱德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更激励了红军战士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每一位战士的心中都种下了解放的火种。

朱毛红军的十六字诀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经过了一个艰苦的斗争过程。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后,利用敌人兵力空虚的机会,分兵发动群众,帮助边界各县恢复或建立共产党组织和群众武装,打下了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基础;经过教育争取,收编了农民武装袁文才、王佐部,增强了革命力量,建立了工农兵政府。

在井冈山开展红军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有独特的优越条件。但是,随着红军力量的扩大,其弱点也逐步显露出来。这里人口不多,物产有限,在国民党军的军事“进剿”和经济封锁下,红军经济上的困难日趋严重。这里处于湘江、赣江两条无法徒涉的河流之间,军事上缺乏足够的回旋余地。

1929年1月,鉴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已在策划对井冈山发动新的“会剿”,红四军前委召开有地方党组织参加的联席会议,决定采取“攻势的防御”战略,由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首先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如敌发动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主力则在外线作战调动敌人;由彭德怀、滕代远率由红五军主力编成的红四军第30团和第32团一起,在根据地内坚持斗争。红四军主力向赣南出击后,湘赣两省敌军开始了对井冈山的第三次“会剿”。在红四军坚持井冈山斗争的同时和稍后,各地武装起义保存的队伍,也先后转为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到1930年5月,红军游击战争已在全国20多个地区展开,组成了10多个军,总兵力达6万余人,形成了赣南闽西、湘鄂西、鄂豫皖、湘赣、湘鄂赣、赣东北、右江等若干大的和较大的战略区。其他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也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斗争,建立起各具规模的根据地或游击区。红军完成了战略基地的初步创建,实现了初步的战略展开。

红军所进行的游击战争,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三年来从斗争中所得的战术,真是和古今中外的战术都不同。用我们的战术,群众斗争的发动是一天比一天广大的,任何强大的敌人是奈何我们不得的。我们的战法就是游击的战术。”

各地红军在斗争中,都有自己的做法,创造了自己的经验。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军所创造的经验,即“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原则。在粉碎江西国民党军的各次“进剿”中,红四军游击战的经验进一步丰富。毛泽东又对红军游击战原则进行了概要的阐述,其中以“敌进我退,敌驻我扰,乱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为首,还包括“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固定区域的割据,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强敌跟踪,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很短的时间,很好的方法,发动很大的群众。”这些,都是充满革命首创精神的原则,是红军游击战争经验的结晶。

同类推荐
  • 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

    每个人都梦想能找到幸福国。幸福国真的存在吗?玛努格决定去找找看。就这样,他背着小包,踏上了漫长的旅途,一路上经过了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收获许多惊喜和微小的幸福。他在寻找幸福的路上发现了幸福的秘密。幸福的意义,就在于去追寻。
  • 四季小猪

    四季小猪

    本书以“小猪”为主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用诗歌记录了小猪一年的生活。
  • 走进科学·草木奇葩

    走进科学·草木奇葩

    在自然界中生长着各种奇花异草,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奇异功能,等待着科学家们揭秘枝叶与光合作用与之融合后所产生的奥秘。
  • 卡斯宾王子(中英双语典藏版)(尼亚传奇系列)

    卡斯宾王子(中英双语典藏版)(尼亚传奇系列)

    纳尼亚传奇系列4:《卡斯宾王子》从纳尼亚回来一年多后,在英国乡间的火车站,彼得、苏珊、埃德蒙和露西搭火车前往各自学校。突然一股神奇的力量把他们抽离,发现已经置身于一千年后的纳尼亚!当时纳尼亚已被入侵的提尔玛人占领数百年,经过高压和洗脑,矮人、精灵、能言兽……都逐渐绝迹,古纳尼亚历史已被淡忘。纳尼亚此时的国王米拉兹弑兄篡位,侄子卡斯宾王子一直被蒙在鼓里。得知真相后,卡斯宾立即逃走,并吹响了苏珊当年的神奇号角,将四位国王从伦敦召回纳尼亚,召集大军,准备推翻米拉兹的统治。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尤其是狮子阿斯兰重新现身帮忙,卡斯宾的军队终于战胜了提尔玛大军。
  • 龟大伯卖缸

    龟大伯卖缸

    童话的魅力来自于作家所构筑的一个个奇幻的故事。我喜欢在这个世界中遨游,让思想插上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所有这些奇思妙想,是一般文学作品难以表现的;唯有童话,给我留下漫无边际的想象空间。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润滑着我的思维,让我变得像孩子一样天真,敏捷。
热门推荐
  • 我哥刁北年表

    我哥刁北年表

    本书中写到:我爸死前,严重脱相,除了脸肿肚子大,其他地方皮包骨头,体重一百斤。他的身高一米七八。那些日子,他腹水的肚子鼓突出来,乌亮乌亮,像半只气球。有时他疼,会发出呻吟,类似枭鸣,我们就轻揉那半只气球,仿佛怕伤及里面的胎儿,这样他能好受一些。他好受时面部松弛。到后来,有时不疼他也呻吟,呢呢喃喃,如同他本人就是婴儿。都十天了,他下不了地,不和我们说话也不看我们,连眼皮都很少翻动。他的肝癌,是两个多月前查出来的,一查出来就是晚期,我们请教了几个专家,个个都是老刽子手,判他死刑眼都不眨,只是一个月到五个月的缓刑期长短不同。被判刑前,我爸挺健康,有点轻度的小脑萎缩,没什么症状。……
  • 毕业后的故事

    毕业后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故事,周浩,平凡家庭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他一步一步走过来,故事中激情和落寞并存,奋斗和畏缩具有,感情和伤害同在,都是凡人不一样的人生.
  • 书有灵:修仙太艰难

    书有灵:修仙太艰难

    这是一个平常的不能在平常的狗血穿越剧情。在这陌生的异世大陆,主人公源幸用“百科全书”开始一段新的故事…
  • 弯弓试箭

    弯弓试箭

    八百年大楚王朝,岌岌可危。天下群雄并起,战乱不休,群雄逐鹿。这里有热血,也有柔情;有英雄,也有小人;有枭雄,也有奸雄。有江山,也有美人;有同生共死的兄弟,有至死不渝的爱情。且看这一场群雄鏖战,谁主沉浮?
  • 阿郎的故事回乡记

    阿郎的故事回乡记

    从加拿大留学归来的陈朗,学了一顿电影,也没学出个名堂来,不得不回到山东泰安——这个他原本非常看不上的城市来谋生,于是各种矛盾、纠结在他适应这个城市的过程中爆发,并一步步融合与接纳,谱写了一曲属于理想不灭者的传奇
  • 任性皇妃:我要另选夫婿

    任性皇妃:我要另选夫婿

    她,是九天玄女转世,在现代受尽心灵上的创伤,最终跳楼自杀,老天爷眷顾,让其在古代重生,成为樱家大小姐,接收到在现代从未接受到的亲情;他,是玉帝最宠爱的三儿子,抱着对人间的好奇任性地来到凡间,单纯萌呆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未接触过爱情的两人都对对方产生一丝情愫,两人从相遇,到相恋,再到两人决定要相守一辈子的时候,玉帝发现了,密派人下凡间将其两人分开,两人被迫分离,立下了三年后再相见的约定。她苦苦等了三年,最终却等来了致命的伤害,一次次的绝望,一次次的心碎,最后再一次重创后绝望的爆发了,恢复了真身和所有的记忆,回到天庭。为救苍生,再次重生,家庭纠纷,接触皇室,融于江湖,寻灵器,找神兽.....再次与他相遇,命中注定,愿望圆满……魂飞魄散。凛涳,没想到重生的我居然还能遇见轮回的你,这真是命中注定啊!好,既然如此,就让我们再任性一百年吧!一直与你纠缠着,这次怕是只剩这一百年了吧!因为身份的缘故我们不能在一起,可是我们……即使是你不停地轮回,我们总能相恋,希望这一百年是我以后几万亿年最美好的回忆!
  • 女王在末世:丧尸要抱抱

    女王在末世:丧尸要抱抱

    前世,我愿意为你从万人敬仰女神变成万人唾弃的魔女。今生,我愿意为你抛弃一切只问你的一句我爱你。末日丧歌,我是无所不能女王,我是毁天灭地的魔女,却只能看着身边的一切离去,我只能为他们响起末日的丧歌。命运让我们相遇,在一个平行空间,却又让你从我的世界消失,能不能多给我一秒,我愿意放弃我所有的一切身份告诉你我爱你
  • 风雨桃花

    风雨桃花

    桃花盛开香气透,刀光剑影争未休。庙堂掀起江湖斗,江湖庙堂竞风流!陶兴之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快乐少年郎,不幸沦为流落中原的落难王子,随后开启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成长之路!
  • 焚天剑圣

    焚天剑圣

    不争来世,不求前生。只愿以手中三尺青锋,诛仇敌,灭神魔,活个今生逍遥。
  • 闯荡次元的红警

    闯荡次元的红警

    某人意外的获得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用法跟小说中的一个样,可是。钟华龙:“这不就是个可以穿越各种世界的魔改版红警基地吗?不就是多了一个次元商城吗?”【emmm,这本写不了了,换一个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