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98600000001

第1章 死了十五年的石永成活着回来了(1)

日头稍稍偏西的时分,石永成终于走到阔别了十五年的老家村头的那棵老皂荚树底下了。

石永成穿的那一身八路军军服已经脏得分不出眉眼了。身后的高头黑马闭着眼低下头慢慢地喘气,浑身的皮毛乱糟糟的,满是尘土和草屑,马鬃披散在脖子两边,马尾巴松松地垂下来,几只苍蝇在马尾梢头悠闲地爬来爬去。马背上驮着的行李也沾满了灰尘。

石永成一屁股坐在树下的条石上。这条石躺在这里不知有多少个年头了,叫人的屁股磨得光滑铮亮跟镜子差不多。小时候爷爷就抱着他坐在这里歇凉。身后皂荚树上的皂荚已经熟了,黑红色的皂荚在秋风中你碰我我挤你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

石永成背靠着树身眯着眼睛看着村里。这里地势高,一睁眼就能把整个村子装到眼窝里面。已经是半后晌了,人们上地干活还没回来,村子里静静的,只有几个小娃娃在村道上玩耍。收秋的季节,大人们可能都在地里忙活。一条狗站在远处对着石永成和黑马汪汪地叫唤。

那几个小娃娃看见了石永成,慢慢挪过来,远远地看着他。他们真没见过这个人。

石永成靠在树身上睡着了。他睡得很香,头歪着,一缕口水从裂开几条黑红血口子的嘴角流下来。

石永成打瞌睡的工夫不大,猛一下子睁开眼,用舌头舔舔口水吧嗒吧嗒嘴唇,慢慢站起身来,拉着黑马摇摇晃晃地朝村里走去。小娃娃们静静地跟在后面看稀罕。这时候,上地干活的人们三三两两下地回村了。眼尖的人看见了石永成,都停住了脚伸长了脖子看着他。那条狗远远追着马屁股叫唤,跟着别的狗也叫唤起来。

石永成走到村东头一个院子大门口的老槐树下面,呆呆地看着院子里面的几孔破旧的窑洞和场地上堆着的玉米穗子、豆颗子、谷子啥的。石永成手一松,马缰绳掉到地上。黑马低下头对着谷穗下了口,咯吱咯吱地吃起来。

一个老汉从窑洞里出来,看见黑马吃谷穗,立马小跑过去一把拉起黑马的缰绳,小声说:“嗨嗨嗨——咋叫牲口吃粮食呀!咋叫牲口吃粮食呀!你这人是干啥的呀——”

石永成看着老汉不言语,也不管黑马。

老汉把黑马拴到大槐树上,几步走过来,不紧不慢地说:“看你这人也不怕把牲口吃坏了肚子。马可比驴呀骡子呀牛呀那些牲口娇贵。可不能随便乱喂,糟蹋了粮食不说,还会把牲口吃坏。我看你这人可是没材料得厉害!”

石永成呆呆地看着老汉,裂着血口子的嘴唇嚅动了一下,没出声。

老汉抬头仔细看看石永成的穿戴,赶紧说:是个八路军同志呀!”

“哎呀,这时候两只喜鹊飞过来落到院子里的老槐树上叽叽喳喳叫了几声,扑棱着翅膀飞走了,在天上旋了一圈又落到近处的树上叽叽喳喳地叫起来。老汉看着树上的喜鹊说:“今天这喜鹊可怪了,咋老在我家的树上叫唤呢?今天叫了好几趟子了。一年都快完了,还能有啥喜事呢?穷汉家一年到头在地里死受,哪来的喜事呀。这个喜鹊子就能瞎叫唤,瞎凑热闹。”

石永成抬头看看树上的喜鹊,又转过身来看着老汉。石永成一张脸憋得通红,嘴唇上的血口子憋出了血丝丝,就是说不出话来。

老汉绕着石永成转了一圈,说:“同志,你是那一部分的呀?看你拉着马,还有行李,像是走远路来的。把马都累成这副光景。你这是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呀?”

石永成还是没言语。

老汉着急了,说话声音也高了:快说有啥事“我说这位八路军同志,我好给你预备。秋收旮旯里我们这农家院里事情比山坡上的羊粪蛋子还多,老百姓忙了一年,全说这几天哩。不把地里的庄稼收回来,今年一冬,来年一春,一家老小拿啥东西糊口呀。有事你就赶紧说,没事你就赶紧走,咱谁也别耽误谁的工夫。都是忙忙的。”

石永成还是默默地看着老汉,嘴唇上的血还在不断地慢慢渗出来,在嘴唇尖尖上凝成一个豆粒儿大的血疙瘩,眼里含着明亮亮的泪水。

老汉见石永成哭了,急忙说:“这位同志,你哭啥哩嘛,哭啥哩嘛。有啥难事你就说。咱这里是老根据地。我们石家自打抗日时候起就是八路军的交通站。来往的八路军多了。有当官的,也有当兵的。以前是保密的,知道得人少,现在解放了,众人全知道了。我说你别客气,有啥事就说。自家人。我知道你是走了远路来的,人要吃饭,马要加料。这些你别操心,我给咱招呼。八路同志,你放心。现时解放了,吃的用的都不缺,又是赶上收秋,啥东西都有,一定叫你吃好歇好。牲口也不用你操心,咱有料。粗料细料咱家都有。你就给咱放心地吃饭歇着。你说几时走咱就几时走,不会耽误你的事情。放心吧。”老汉走到黑马跟前,轻轻拍拍马头,捋捋马鬃,顺手拿起笤帚刷刷马身上的灰尘。

石永成跟在老汉身后走过来,紧挨着老汉后背站着,还是不吭气儿,成串的眼泪流了出来。

老汉转过身来,上下仔细打量着石永成,这才看出他是一个伤残老兵。

老兵看上去三十来岁年纪,长长的头发乱糟糟的,满脸胡子拉碴的,右边眼窝深深地塌了下去,没多少光亮的眼睛不停地使劲眨着,耳朵和鬓角也塌下去了,显得脸颊一边大一边小,一边圆一边瘪。看人看东西歪着头看,很费劲的样子。脸色黑黄黑黄的,整个人显得没精少神的。老汉看着可怜:“啊呀!我看你这人是遭过大难的呀。看你这副光景多惶西惶呀。”

石永成已经哭得喘不过气来了,浑身都在颤抖,一把拉住老汉的手。

老汉摇摇石永成的手:“我说同志你别哭呀,有啥难事就说。看你这样子不像是出公差的呀。带着不少行李,我看你是不是回家探亲来我家里打尖歇脚的八路呀。快说你是哪村的?你看这天也快黑了,先进窑里吃点饭再赶路。要是路还远的话,你就住下,明儿再走,也耽误不了回家。”

这时候左邻右舍的人都过来了,男男女女围着石永成看稀罕,几个小孩子在人堆里钻进钻出嘻嘻哈哈地淘气。村乡里的人就是这样子,来上个生人,不管认得不认得都跑出来看热闹,有的还热情地打个招呼,指个路问个吃喝啥的。

天气变了,不知从哪里上来了云,偏西的日头叫云遮住了,秋风慢慢吹过来,山村的傍晚变得凉凉儿的。看热闹的人们缩着脖子,揣着手,静静地看着这边。胆大一点的人走到石永成跟前上下左右打量着。

石永成还是直愣愣地站在院子大门口不走也不进,不言也不语。一个劲地流眼泪,连擦都不擦一下,任泪水从脸蛋子上流下来,滚到胸前的衣服上,一会儿工夫就把前襟浸湿了一大片……只见他那有点歪斜的身子微微颤抖着,不知是冻得还是咋的。

“哎呀——这是哪个部队的同志,哪个村的人呀?”一个高个子老汉随着说话声音一瘸一拐地挤到石永成跟前。“那会儿,我到沟里抱了一铺子干草,预备喂牛。看见这人从我家门前过去了,紧叫慢叫他都不回头,是不是耳朵背了呀?快说你要去哪里,我们好早做预备。咱这里是老根据地,啥事都有规有矩的,对你负责到底。”这老汉手里掂着一杆矛子,身穿一件黑土布夹袄,那夹袄可是穿了些年头了,颜色变得灰白灰白的,肩头和袖口摞着不同颜色的补丁,头发、眉毛和胡子有些发白了,背好像也有点驼了,只是黑红的脸膛和明亮的眼睛显得还很精神。

院里的老汉紧接上话头:“没胡子爷快来。你看这人光哭不言语,问啥都不张嘴。没法医治。”

石永成还是不言语,紧盯着没胡子爷看。

院里的老汉着急了,小声对没胡子爷说:“闹不巧,我看这人是哑巴,不会说话吧。也可能是聋子,你看他那眼窝和耳朵成了啥光景啦。”

没胡子爷仔细看看石永成,大声说:“我说八路同志,你要是不会说话,就比画比画,叫我们知道你是哪个部队的,要到哪里去,划算几时动身。要不我们不好预备呀。”

石永成还是不吭气儿。转过身子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院里的老汉也说:“你这不是叫咱们干着急呀。这多少年咱们接送的八路军可多了,可没见过你这一号子的人呀。你看你这样子,多可怜呀。你看天也快黑了,我说你快着点儿。别叫咱着急,行不行呀。”

石永成一把拉住没胡子爷的手,扯着哭声说了一声:“没胡子爷,我是……石永成呀,我是永成子呀……”话音有点外路。“啥——”——没胡子爷惊叫了一声。

石永成又说了一句:“我是永成子呀。我回来了,我没死。”

“你是永成子?”没胡子爷又惊奇地叫了一声。再看他的时候,才发现他那张破了相的脸挺阴森可怕,那只坏眼睛像一个看不见底的黑洞,塌陷进去的右半边脸也好像光剩下骨头和皮了,干干的。本来好着的左半边脸也叫伤残的右边脸拉扯得歪了,那只好眼睛一闪一闪地发出可怕的光亮,眼泪从满是污垢的脸蛋上流过,冲出两道白森森的印子,嘴唇上还挂着红汪汪的血丝儿。没胡子爷一下子出了一身冷汗,不由得倒退了一步。

“呀——”——围着的人听了也像大白天见了鬼一下子吓得跑散了,女人们慌张地叫自家的娃娃。有的人急急忙忙朝家里跑去。一个老婆婆跑着叫石头绊了一跤,爬起来顾不上拍打身上的黄土,拼命地哭喊着头也不敢回地朝家里跑。胆子大点的远远地看着院子里……皂荚树底下村里乱得快赶上前些年小日本鬼子扫荡和中央军过兵了。

院里的那个老汉也吓得满头大汗。

风刮得越急了,村道上的黄土都叫风旋得离了地皮,两旁的树摇摆着身子呜呜地叫唤起来。天色更暗了。

院子里只剩下两个老汉,惊恐地看着石永成。

没胡子爷镇静下来,两只手紧紧握住矛子,亮亮的尖尖的矛子头对准石永成的前胸,壮起胆子瞪圆眼睛大声问道:“说实话,你到底是什么人!干什么的!不是吓唬你,我这把矛子可真的捅死过小日本鬼子、汉奸和恶霸!要不信你就试试!”

院里的那个老汉也拿过一根木棍,在手里使劲捋了两把,大着胆子走过来,对着石永成做了一个齐眉棍术的“起式”动作,大声说:“快老实交代!你是干啥的!谁派你来的!皂荚树底下村里人可都会拳法,你跑不了!别说你一个人,就是来上十个八个也不是咱的对手!”

没胡子爷转过身朝远处的人们喊了一声:“年轻的快去操家伙!我看这人不对路!怕不是好人。我看这个主儿不是特务就是逃兵!”

院里的那个老汉也说:“大家不要怕,这年头没有鬼。八路军干部不是时常给咱们开会说天底下没有鬼嘛。这人冒充好人,冒充到我家永成子头上来了!你们看可气不可气。大家快拿家伙,收拾!”

几个胆大的年轻人有的拿着木棍,有的拿着铁锨,有的拿着木叉,紧张地围了过来。还有胆小的拿着一件家什站得远远地朝这里张望。

石永成转过身对着院里的那个老汉跪下,哭着说:“大伯,您是我大伯石敢!我真是您亲亲的侄儿石永成!我是永成子呀!我真的没死呀!”

石敢老汉听了火气更大了,使劲推了石永成一把,说:“真是大白天遇上鬼了。我侄儿永成子当八路军死了十几年了,我老三家的烈属牌牌都挂了十几年了。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呀!”

石永成叫石敢老汉推得仰面倒在地上,又爬起来跪下,哭着说:“大伯呀,我真的是永成子呀!我真的没死。”说着趴在地上哇哇哭起来。

没胡子爷看他哭得可怜,就收起矛子,把他扶起来说:“我说你这人,你要是真没家,就照实说,我们给你找个家都行。可你别顶人家永成子的名儿呀。人家永成子是抗日烈士,死了十几年了。你咋敢冒充呢,你坏了人家抗日烈士的好名声。不光政府不答应,人家家里人也不会愿意呀!”

石永成爬起来站直了身子擦了擦眼泪,对没胡子爷说:“没胡子爷,您是没胡子爷,您就是没胡子爷!我是您看着长大的。我真是永成子呀。民国二十六年我当八路军走了,后来我们队伍在西山县靳沟和日本人打了一仗,我挂了彩,一颗枪子儿从右边眼睛斜着打进去,从右边耳朵钻出来。他们都以为我死了,没想到我活了过来。这些年一直在大西北当兵打仗。我真的没死呀。”

没胡子爷摆摆手说:“我说你先别扯这些远在天边儿上和地沿儿上事情,先说说眼前儿的事情吧。我问一句你说一句,你敢不敢?你要是有一句说不上来,或者说得对不上卯,你就是冒人家抗日烈士的英名,就是坏人!我们就要把你绑起来送区政府。我们这里可是老根据地,八路军我们见得多了,你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石永成喘了一口气,顺手抹了一把嘴,脸色也变得好看了一些,喘气也匀了,说:“没胡子爷,您老人家问吧。”

村民围得更多了,跑了的又慢慢回来了,原先没来的都来了。没胡子爷指指村民们说:“你看,全村里的人都来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大摊子。众人都看着,都听着。你要说对了,咱再说别的事情。你要是说错了,可别怪咱们不客气。你可想好了,你要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可就走不了了。今天是七月月尽,明天是八月初一,你的日子选得不好,怨不上别人。”

石永成看看里三层外三层的村民,点点头说:“没胡子爷,这里全是我的乡亲,十五六岁以下的我真不认得,我不敢胡说。二十郎当岁的人也可能看着面熟叫不上名字,三十岁以上的人我全都认识,全能叫上名字。官名小名都能叫上来,您老人家信不信?”

没胡子爷摇摇头,说:“先不说别的,先不说别的。我问你,我们这村子叫啥名?”“皂荚树底下村,离东山县城十五里,离东边的四十岭二十五里地。”

石永成张口就来。

“你爷爷叫啥?”

“石飞龙。老的时候六十八岁。我奶是南沟里娘家,老的时候六十九岁。”

“你爸弟兄几个?”

“我爸弟兄三个。我爸是老三。”

“你爸名字叫啥?”

“我爸叫石硬。我大伯叫石敢,我小伯叫石猛。我大伯家的儿子叫石永有,我小伯家的儿子叫石永发。石永有比我大两岁,石永发比我大一岁。老弟兄三个生了我们小弟兄三个。我妈是四十岭娘家。村里小辈都叫她三奶奶。我妈就生了我这一个儿。当八路军以前我就结婚了,我媳妇大名叫苏冬花,小名叫冬花子。比我小,今年三十了,我们两个人的生日都是十一月初三。她是北村里娘家。我当八路军的时候,我媳妇还怀着娃,算起来我这娃今年该是十五足岁了。”石永成不用没胡子爷问,一口气把他想问的都说完了。

听石永成这一说,村民们嗡嗡地说道开了。没胡子爷转过身对石敢老汉小声说:“这人说的倒是全都能对上卯,一点都不差呀。”

石敢老汉惶惶地看着石永成没言语。众人也是你看我我看你,不敢说话。

没胡子爷围着石永成转了一圈,左看看右看看,最后站到他左边仔细看了一看说:“我说,你看,你看,这娃右边脸破了相,看不出来啥名堂。左边脸可看得出来,和你们老石家的人差不多呀。挺像的。”

围着的人过来看看,有的点头,有的摇头。“石猛子,快过来。这娃说他是你家永成子,你看像不像。”没胡子爷朝人群外面招招手。石猛老汉挤进人群,上下左右打量了石永成一遍,站到一边冷冷地看着石永成不言语了。石敢老汉走到石猛老汉跟前小声问:“猛子,你看这娃是咱家的永成子吗?”石猛老汉扭过头支支吾吾起来:“倒是有几成像。可是……死了十五年的人还能活着回来……我活了多半辈子了……反正我没听说过……”

同类推荐
  • 只好当官

    只好当官

    这是一部以“笑”为核心的喜剧小说。一个天下第一可笑的大草包,什么都干不了,只好当官。像阿Q戴上了乌纱帽,他的官“当”得一塌糊涂……
  • 古龙文集:天涯·明月·刀(下)

    古龙文集:天涯·明月·刀(下)

    本书接续《小李飞刀2:边城浪子》的故事。此时,傅红雪已成为天下知名的大侠。他与雁南飞约定一年后在凤凰集了结恩怨,没想到雁南飞却碰到凶险诡异之事。为了破解名震江湖的公子羽之追杀,为了忠实于好友的托孤,为了战胜自己内心的欲望和软弱,傅红雪又重新踏上了波涛诡秘的江湖厮杀之旅……
  • 我是最笨发财哥

    我是最笨发财哥

    最笨发财哥“我”,三十有二,却陷入了人生的谷底:公司倒闭,债主盈门,众叛亲离……迷惘之际,一个电话让“我”决定从零开始,于是联手旧员工李有喜开始拉单跑业务,再战商场。在刀刀见血、拳拳见肉的商战中,“我”凭“轰不走,踩不死,干不掉”的小强精神,花了两年的时间,用最笨的方法,与讲原则的小林软磨硬泡,与强势的张姐斗智斗勇,与深沉的肖总巧妙周旋。终于,“我”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客户,干掉了实力强大的对手,夺得大单,并从“负翁”变成了富翁。“我”所遭遇过的挫折,也许也在磨砺着你,但是只要你不抛弃,不放弃,善于发现机会,用最笨的方法同样能发财。
  • 红

    这是一部以1934年红军长征前后为时代背景,以赣南苏区各个层面发生的故事为题材的记录那难忘的红色岁月的长篇小说。它真实展现并讴歌了我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不畏艰难困苦,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 笏山记

    笏山记

    《笏山记》六十九回,是清末长篇小说中的一部奇书。主线是一位叫颜少青的才子如何建立笏山王国,成为笏山王。笏山是小说虚构的一块与世隔绝的地域。本书兼有侠义、言情、公案、战争、理想等类小说的成分小说的吸引力在它曲折离奇的战争故事,以及在战争中夹杂着颜少青与十五位女子之间的爱情纠葛。
热门推荐
  • 神祗启示录

    神祗启示录

    三万年前,创世九神用生命证明神也可以热爱人类,三万年后一群并行神之路的英雄以阿弗利斯众神之名,照亮了文明前进的道路。一切的故事从启示录展开,从启示录结束
  • 重生之墓

    重生之墓

    一个从远古坟墓之中爬出的人,一段尘封的岁月。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处处充满神秘,悬疑的剧情,铁血的故事。重生之墓!
  • 武阵天下

    武阵天下

    武之道,逆天而行,习武之人,当敢与天战,武破虚空,成就武道巅峰。阵之法,借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唯有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所向无敌。少年自紫东城而出,一路披荆斩棘,搅帝都,闯漠北,战幽冥,通神州,破虚空……一步步走向武境巅峰。
  • 呆萌神医

    呆萌神医

    两个因遇难而相识的男女,偶然遇到了一个医术天分高超的小孩并收养了他,于是三人隐居在了一座山上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直到两个女孩来求医,这种宁静的日子被打破了!!!
  • 修神学院

    修神学院

    万年难见的绝世天才,到了这里就变成了最普通的学生!倾国倾城的绝世天女,到了这里也再平凡不过!就算是实力强横的半神,到了这里也要乖乖的!因为这里是修神学院,神之学院!
  • 感觉目光——当代学生阅读经典

    感觉目光——当代学生阅读经典

    本书共分为九部分,收录了100余篇散文,包括《流浪也是一种生活》、《青春是心情》、《我是一株开花的树》、《闪光的友谊》等。
  • The Gilded Age

    The Gilded 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化的力量——浙江社会发展的引擎

    文化的力量——浙江社会发展的引擎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 紫卿

    紫卿

    锦绣长安,十里红妆。她被乱箭穿心射死于喜轿中。她方才明白,自己以为一生荣耀的巅峰,不过是各方棋局中的一步棋。当她再次睁开眼,誓不要做棋子,而是落子下棋者。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她是天命选王,也是一品太傅。是他平生之憾,也是他终生所痴。弈一局人心,弈一盘天下,不过只求繁华最后,赢得与你一世白头。(热心粉扣群:743945110)
  • 萨暮尔之光

    萨暮尔之光

    因为一个契机,他选择了荣华而不是爱情。因为一个承诺,她选择了等待而不是放弃。因为一个无心,她无力抉择。他们的爱情跨越了三个种族:光,暗,影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却要在他死后由他们的子嗣来承担。萨暮尔的陷落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故事?是潸然泪下的爱情?还是肮脏丑恶不忍直视的阴谋?艾里德菲亚一族该何去何从?尽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