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9800000001

第1章 贺德庆忆汽车队(1)

1.汽车队的组建

据老红军贺德庆、梁德珍等同志回忆,大概在1937年10月初,叶季壮部长让“采办”负责组建,运输科具体承办,定名为八路军采办委员会汽车队。由于该队住在七贤庄,所以社会上都称七贤庄汽车队。关于队里领导的配备,先从运输科抽调一名懂技术的红军老干部张朝才为汽车队长,接着,从采办抽调一名干部为副队长,又从红军总供给部警卫部队选调了一名经验丰富、年轻力壮、领导能力较强、有知识的干部陈福初为汽车队指导员,从友邻部队又选调了一名调度员,一名油料员,一名会计兼统计员和几名班长搞其他工作。

根据战争特殊运输需要,没有押运队是难以完成运输任务的。押运队的成员都不是普通战士,都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都是副官级干部,虽是押运物资车辆,可是他们的任务具有特殊性。还兼有转运党政军领导、国际友人、华侨民主人士、青年学生等的巡逻保卫工作;办理一切货运手续通行事宜;担当运输各种物资(特别是军械弹药炸药危险品)的安全保卫问题;与国民党关卡检查站等的联系工作。其性质比较复杂,所以,押运队隶属采办委员会直接领导,当时,我军没有实行军衔制,为了工作需要和联系的方便,都授予押运排的所有干部为少尉、中尉、上尉军衔,队长、指导员是少校军衔。汽车队汽车来源主要是购买和赠送的汽车。

1937年2月3日,国民党东北军的孙铭孔等坐的一辆小汽车前往陕北苏宁公干,路经云阳镇,将乘坐汽车送给当地驻军,这是我陕甘宁边区的第一辆乘坐汽车。关于我军第一辆运输汽车,是组建汽车队时,通过关系由商人李雅轩出面,以国民党六十七军的名义,在“公茂洋行”购买了一辆运输卡车。这样,我军破天荒第一次正式有了现代化运输工具--汽车。接着,又以东北军的名义在“川陕实业公司”购买了美国制造的道奇汽车一辆和日本制造的尼桑汽车一辆。

在我党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国民党爱国将领送给我采办委员会运输汽车两辆,随之,在苏联赠华的汽车中将吉斯5型卡车,又给采办委员会留了五辆,在阎锡山送给八路军的旧运输汽车中挑选了三辆吉姆西、小道奇,后来通过统战关系和不同的办法买了运输卡车九辆,到1939年,我采办委员会汽车队已有了二十二辆运输汽车。汽车正副司机共有三十五人,随着汽车队的扩充,又增加了汽车队的副队长、副指导员。先后任过队长、指导员的有石青、杨汉辉、芦吉仁等同志。

2.汽车队的管理

军事运输是部队作战的“生命线”。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军历来强调军事运输的重要性,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而军事运输是关键,党中央、中央军委一直注重军事运输,从红军时期的交通队、渡船队、人畜力运输队、担架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落后到先进的运输工具,党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一直都非常重视,而且亲自组织、具体指导。对运输主要干线、重要运输任务、运输工作上的统战问题、运输人员的思想教育,对党的有关政策、组织管理等,都亲自过问,帮助解决运输上的重大问题。西安办事处采办委员会的领导人叶季壮、林伯渠、张令彬等同志,对汽车队的组织和管理,极其严格,对驾驶员、车勤人员的管理十分严谨,特别对押运排的副官更加管理严、要求严,组织观念、纪律观念更是重中之重,加强教育,组织检查,是汽车队领导的特定任务。因为汽车队处于特定环境、特定条件,有特定的任务。

3.汽车队的繁重任务

该队承担的主要任务:将“采办”采购的物资由西安等地运往延安,西安是八路军采购物资供应集散地,任务特别繁重;国际友人、民主人士、青年学生进出延安中共党政军领导干部进出边区;对运送的主要领导首长和着名人士的保卫安全、警戒巡逻任务。当然,还有运输线上的统一战线的工作与国民党制造的摩擦作斗争。因而“采办”委员会汽车队的任务十分繁重,而且十分复杂艰巨。

4.采购的物资运输

据有关方面记载:1937年9月间,采购通讯器材、纸张、布匹和约十六万斤的食品;又在1938年初,采购了大批兵工厂、制药厂、棉毛纺织厂等成套设备,钢铜铁、硫磺、日用品等约计六百吨;1938年2月通过关系采购了禁运铅块两万余斤,用作新华日报排版铅字;1939年秋采购大米五百余吨。上述物资共计一千二百四十吨,按照预定计划采办汽车队及雇用的商车将物资全部完整安全地运达延安等地。在运送这些物资时,遇到了各种复杂问题,车队人员想了许多办法做了艰苦细致的工作,并利用各种统战关系,最终任务得以完成。

第一,在运送铅块时,该物资属于禁运品,灵宝县是国民党封锁区,在经过此地时,被当局军警查出,将卡车扣押,后来我“采办”委员会通过统战关系,经国民党驻陕西军运司令部与有关方面调解和周旋,以运往晋东南前线兵工厂制造军用“子弹丸”为由,变“非法”为“合法”,才将这批铅块如数按期安全地运达目的地。第二,1939年秋,“采办”委员会在当地采购了五百余吨大米,大米对解放区来说,那是宝贝,根据地党军政人员一天三顿小米饭,一个月才可能吃一顿大米饭啊!“采办”决定全部运回延安,当时,我军汽车队车辆相当紧张,运力缺乏,无法运输。由于“采办”运输科帮助国民党江北总监后勤部十四兵站运送过一批军用物资,所以,总监后勤部派其汽车三团一个营和西安行营的汽车一百二十五车次,将五百吨大米及时完好地运到延安。

第三,运送军械弹药及易燃危险物品时,汽车队和押运排的同志,责任更加重大,既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又要保证其机密性,特别是所运载的危险品,更要绝对的行车安全。这不仅是“采办”委员会工作人员的责任,运输科和汽车队与押运排的责任更为重大,这就要靠大家高度的政治觉悟,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更要有很强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自我牺牲精神,才能完成这样的重大政治运输任务。

第四,做商车、司助、车主的思想工作。商车捎运民主人士、青年学生到延安,国民党检查很严格,且有危险性,商车司机怕出事怕麻烦不愿捎运进出边区的各种人员,尽管运输科、汽车队想了各种办法动员说服做商车司机的思想工作,但他们仍有一些顾虑。当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到采办得知这一情况后,让运输科同志将车主、商车司机都集中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召开会议,林主席在会上亲自做动员工作,会下个别谈话做思想工作,讲清这项工作的重要性,鼓励他们捎运民主人士、青年学生作出的贡献,从而激发了司助人员和车主的积极性和爱国热情。

当捎运人员无座位时,司助人员主动设法在车间加座,特别是七贤庄汽车队、押运排护送我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和捎运国际友人、民主人士、青年学生进出延安,他们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护送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刘伯承、董必武、王稼祥、张闻天、徐向前、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杨尚昆、博古等领导同志进出延安到西安,尤其是周恩来副主席几年来进出西安多达二十余次,其他领导多次路过西安。还有护送国际友人史沫特莱、着名大夫白求恩、侨胞领袖陈嘉庚、着名音乐家冼星海、进步人士李公朴等从西安进入延安。有趣的是,当时汽车队没有小汽车供领导们乘坐,不论官职多高,年龄多大,身体多弱,一律搭乘大卡车,安排在卡车的驾驶室乘坐,由押运副官照顾护卫,就是最大的关照和优待了。

有次,押运排副官朱云臣同志从延安护送周恩来外出工作,当车经过洛川县交通镇进入白区后,他想到首长的安全,觉得自己坐在驾驶室视线不开阔,不利领导的安全,于是就从驾驶室出来站到车脚踏板上,以保障首长的安全,当然自己是累点也有危险,首长也几次要他回到驾驶室,可他为领导安全,忘我劳动置生死于度外,自己一直站在汽车踏板上,一站就是二百五十里呀,直站到终点。

领导甚为感激他,朱云臣心里乐滋滋的,虽然自己苦点累点,保卫了首长安全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还有一次,副官吕继才同志护送王稼祥等回延安,每到沿途宿营,为保障人员物资的安全,自己担负起检查、巡逻、警戒的任务,就是酷暑天气从不例外,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当车行至陕西宜君时,因下雨路滑,司机不慎将车翻在路侧的排水沟,就在这危机的当儿,吕继才为保护首长跳进沟里抢救王稼祥而自己身负重伤,首长安然无恙,吕继才住院治疗,当他病好出院时说:只要首长安全,我值得。不愧是人民战士的高尚品德。

同类推荐
  • 抹不去的记忆

    抹不去的记忆

    俊逸才情,春水文章,这是刘思斌其人其文。用自己照亮自己经过的地方,抹不去的记忆是这水样的情愫。在这本集子里,刘思斌集中写了自己所亲身经历的儿童时代和老村庄的故事,写了一个农村出生的孩子如何读书识理并在乡镇工作奋斗的经历,特别写了他在税务部门工作时的所经所见,还写了他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的记游感悟。恰好,这文学的碎片,使得这一切都完整而真切。
  • 当年的体温

    当年的体温

    本书系王开岭文集之散文随笔卷,包括“散文辑”和“诗档案”两部分,文字承袭作者一贯的温润的金属感的风格,表达对现实世界中灵魂温度的怀念与渴望,希望能将历年写就的抒写灵魂的文字结集,以献给自己逝去的父亲。作者王开岭1969年生,祖籍山东滕州。著有:《激动的舌头》《黑暗中的锐角》《跟随勇敢的心》《精神自治》等散文和思想随笔集。
  •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告诉我们真的历史

    告诉我们真的历史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买假烟悟出的道理、看不明白的文章、热门话题、令人鼓舞的序幕、盗贼的幽默、变形、挂在墙上的邮箱、文明的成长、民主是人的素质的体现、教鞭等。
  •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22个爱情故事,22种跌宕人生。他们一个个都爱得小心而慌张,一路情事,既有身体的坚守,也有内心的一片狼藉。原来,一次恋爱,一个手势,一句诺言,都是他们爱之人生的一种隐喻,不在此时,也在彼地,皆成未了之愿未尽之缘。他们,将拧巴、卑微、纠结和悲凉,一一呈现,又将你温暖打动。不为争执。不为解释。只求默默还原和追溯。
热门推荐
  • 至尊秦龙

    至尊秦龙

    当有人告诉你,你并不属于自己,你会有什么反应?我们的身体会衰老死亡,我们的灵魂沉沦轮回,我们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当我们的记忆变成另一个人的记忆时,我们就不再是原来的我们。真正的自己,时光不能磨灭,空间不能限制,命运由自己主宰,但要走到这一步,很难。这片作品,不光是写给读着看,也是作者探讨宇宙起源、探讨物质由来、探讨人生真谛之作。
  • 王蒙说—人行天地

    王蒙说—人行天地

    王蒙的经历和身份得天独厚。他对众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和广博世界的把握与表现,其实正是对生活可能性的一种探求。本书分人行篇和天地篇。前者写人,文豪、政治家、艺术家,栩栩如生。作为官员和文人的王蒙,交往甚广,常能写出人物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后者是游历天地的大文化散文,有别于通常泛游的文字,作家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及文化底蕴融于其中,使文章熠熠生辉。如此分主题地编选王蒙的散文随笔集,于作家也是首次。
  • 因果飞升诀

    因果飞升诀

    好事有好报,泡妞不费力。助人可为乐,珍宝随手捡。利用因果大道,铸就无上福运。天地祝福加身,为敌者自损福运寿命。笑看倒霉对手,乐享珍宝美女。
  • 恋上绯桃甜心娃娃

    恋上绯桃甜心娃娃

    她和死党精心设计了一场华丽丽的英雄救美,她也抛开了生命安全,从楼梯滚下去迎接她暗恋已久的男生,谁知道压错人了,整个身体狠狠的压在某个美男子身上,美男子浅浅一笑:“其实我不太习惯女人压在我身上,要不,我们换个位置?”该死的无赖,想占她便宜,他还嫩了点!
  • 一路花开

    一路花开

    《一路花开》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女性,通过作者姜光丽个人工作生活的经历和体验,感悟生活,感悟人生,《一路花开》从女性视角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折射社会前进的脚步,聆听时代敲响的足音。
  • 后唐帝女传:半城烟沙

    后唐帝女传:半城烟沙

    李唐王朝之后,政权更迭,到了后唐这一朝,仍是李氏的天下!这一朝中,猛将与诸侯为得更多人才,都有自己的养子,更是重用庶子。侯爷之女树夏因为爱上了一名将军的庶子,竟一步步踏入争王夺嫡的漩涡。挚爱,阴谋,算计,推波助澜,她身边的人也被命运左右,那些美好的可能带着罪恶的伪装,那些罪恶的人,却也可能洗涤了肮脏的灵魂,试图救赎自我。到了最后,她彻底疯狂与迷惘了,什么是善与恶,谁该拥有这王朝,她无力再评判,只想离去。当年的初心,是一心人,白首不分离,可最后,她被伤得彻底。复仇吗?她犹豫过,可她终究是黑化了吧?她要用自己的心机与力量,震慑这个王朝!
  • 田园药香:猎户家的俏娘子

    田园药香:猎户家的俏娘子

    一朝重生,医科大学高材生摇身一变成了穷苦小村花,一睁眼躺在了喜房内。家徒四壁,没吃没喝,全靠一身本事闯天下!开医馆,做药膳,包鱼塘,酿药酒,顿时风生水起,扭转乾坤。他是山中猎户,高大威猛,腹黑深情,宠妻如命。“夫君,咱们能不吃肉了吗?”“好!”白薇很快发现,虽然他换了口味,可是比以前更重口味。依山傍水,桃源生活,儿女成群,富贵满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生活中的博弈论

    生活中的博弈论

    生活中随处可以遇到博弈,博弈已经成为人们安身立命、追求成功的必要技能。本书讲述了博弈与心计、博弈与交际、职场中的博弈、谈判中的博弈等九方面内容,详细阐述了博弈论的重要性及其运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安身立命,获得成功。
  • 七支剑

    七支剑

    这是一个关于冒险的故事。古老的红土帝国,世代以强者为尊。相传,帝国开辟之初,大陆上最强大的七位勇士,得到了神的恩赐:七把永远浸润在烈焰中的利剑。后来的人们,将他们称为“七支剑”。数百年后,为了追寻传说中的血帆骑士,少年艾迪亚背上父亲留下的残剑,开始了一场踏上强者之路的奇幻冒险。热血,青春,梦想,友谊!
  • 赋尽纤尘

    赋尽纤尘

    云净悠不是圣女,是她的,她绝不放手,不是她的,耍尽一切心机也要抢过来。藤梓烨是皇朝二皇子,一次闹剧般失忆,让他们有了开始的契机。他对她百般纵容,还时不时的在她眼前晃晃。“你看,你卑鄙,我无耻,最般配不过了。”一枚铁莲花破空而至,得,又要躺上半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