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9300000012

第12章

玉米,与土豆、烟草、梅毒,皆是明朝年间从西方传来。《本草纲目》上,还将玉米当作珍奇植物记载,叙述其“腰间生穗”,不类本土五谷。

还有辣椒、西红柿,也都是欧洲人从美洲带回,然后传遍世界的东西。

69、呼延灼与袁延勺

《水浒》上有个双鞭呼延灼。呼延是复姓。电视剧里,背后出现的军旗上公然只写一个“呼”字。是为低级错误。

更为低级出格的,还有一例。

当兵的时候,我们连长名叫袁延灼。何以叫这样名字?连长说,看见双鞭呼延灼厉害,所以取名“延灼”。

复姓当成单姓之后还没完,那个灼字也念错,念成勺。全师大会,师长大喊:

侦察连的袁延勺来了没有?

我们连长跑步上前,立正敬礼,兴奋应声曰:到!

70、一丘之豹和一丘之貂

我参军在1968年。部队人员构成,文盲居多;而且当时的政治空气是越穷越光荣、越没文化越伟大。初中生就觉得有些丢人,高中生在部队简直就是改造对象。部队素质可想而知。

首长们也多数没有文化,以大老粗为自豪。念报纸、做报告,错别字接二连三。说苏修与美帝是一丘之貉,念成一丘之豹;秘书纠正一回,又念成一丘之貂。

71、海参崴和海参岁

中苏两国关系,一度紧张。报纸上甚至提出了历史上的领土问题。苏联方面说,中国历史上的北部边界从来不过是长城一线。即西起汗腾格里峰东至海参崴一线。

我们连队指导员,把海参崴念成“海参岁”。人参之参读作参加之参,崴看成了繁体字岁。

我在私下纠正,被人告密,结果我被全连队批判。小小高中生,说成是喝过许多墨水的“臭知识分子”。

72、江湖话

武侠小说描写的江湖是虚构的。而江湖是真实存在的。

在正常社会与黑社会之间,中国始终存在着一个走江湖的庞大群体。

过去,吃江湖饭的,一般没有严密的组织,但有所谓行规。打卦算命的,摆残棋的,卖血的,看风水的,包括说评书、练把式的,拉黑牛、跌码子的,各色人等,通称走江湖的。

要吃江湖饭,首先得拜师。入了行道,要守行规。行规大要,是“哄死人的不偿命”。可以骗人,让人自动上钩上当,规矩是不能将人做死。

其次,要学会说江湖话。

江湖话,不同于土匪黑话,也不同于各种会道门的切口暗语。一般老百姓听不懂,而凡是走江湖的都能讲说。凡汉语所能够讲述的,江湖话统统可以用别的词汇来表达。

比如,纸币叫叶子,警察叫雷子,领导叫瓢把子,大家耳熟能详。

从一到十,念作“流月王则中生星张艾局”。老汉叫长麻子,男孩叫抻格子,女孩叫斗花子。

姓字叫万儿。所谓大腕儿,其实是大万儿。

这位说:请教你的万儿。

那位回答:不敢,虎头万儿。

就是姓王了。

扯天万儿,姓周。底搭万儿,姓孙。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鸦片传入中国,江湖话也立即有了翻译词汇。太原的江湖老大专门向北京的老师傅请教了,说是叫做“花草”。

走江湖的,一时落难,开不了饭啦,只要能来几句江湖话,江湖人会给予帮忙,至少给一顿饭钱。

所以走江湖的说:学会江湖话,走遍天下都不怕。

江湖,是一种隐性的文化,它真实存在,并不与社会对抗,附着寄生于主流社会。好比猴子身上的虱子,人体上的螨虫。

73、毛衣优点

旧社会卫生条件差,老百姓身上虱子多。

大伯们孝顺奶奶,黑间向奶奶问安过后,安顿老人歇下,会帮助奶奶抓一回虱子。

村里虱子多的人家,有传统。被盖上虱子太多了,抓不过来,要在院里拢一堆火,扯了被角来烧虱子。虱子吃烧不过,掉进火焰里,劈劈啪啪的,犹如放鞭炮。衣服缝隙虱子多,手掌并拢成一柄勺子形状,伸进衣服里去挖,寻常会有少半把小动物挖将出来。

阿Q与王胡,到我们村,都得甘拜下风。

我的一位小时同学,得了太原工作的叔叔一件旧毛衣。给我们炫耀那毛衣的优点甚悉:不仅冬暖夏凉,如同宝衣;最大优点是抓虱子方便。虱子嘴头钻在毛衣孔洞内,屁股朝天,“圆豆圆豆的,实在好抓哩!”

74、御虱子

大家都有虱子,谁也不必嘲笑谁。村民甚至认为:

朝廷爷身上都有两个御虱子哩!

75、伺候乾隆爷

过去讲奉献,最好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现在的人们终于可以为自己活着了。干活就要挣钱,公然说是为人民币服务。

老式的说法,出来做事挣钱,是“伺候乾隆爷”。

母亲原先在区委工作,脾气不好,寻常得罪人。姥姥当着区委书记的面,劝导母亲:伺候乾隆爷哩!俗话说哄死人的不偿命。改改你那脾气吧!——书记,我说得对呀不对?

书记觉悟尽管很高,在乡下老太太面前,也只好随声附和。

76、皇上吃什么

皇上每天吃什么?在老百姓的想象里,也不过就是大家逢年过节吃的好东西。

林彪垮台后,宣传说他要篡党夺权。老百姓不理解。

河北老乡说,整天烧饼油条管饱吃,还要怎样?

山西农民说,天天羊肉蘸油糕,还想咋?

明朝末代皇上崇祯帝,最后却呼天抢地对皇子公主道:愿世世代代无生帝王家!

个中痛烈,谁能解的。

77、宁当骡马

村里人寻常说,宁当富户家的大骡大马,不当穷人家的大儿大女。

骡马转生在富户人家,还能吃几口好草料。不幸转生在穷人家,更不幸转生成大儿大女,那叫雪上加霜。

大女子,小小上锅台、学针黹也罢了,为了给弟弟们得几个彩礼钱,早早出嫁,甚至当了童养媳。

大儿子,扛长工、打短工,自己成家往往在三十出头。而弟弟们年幼,父母年老,这份“长工”且是没有尽头。

富人家的长子,有继承财产优先权。父母即便偏向小的,也不好废长立幼,有悖礼法。

至于穷人家的小儿子,爹妈疼爱,兄长下苦,比较而言,应称幸福。

78、大牲口

老乡们骂人不通情理、不办人事,有时骂作牲口。

但有时又当褒奖词语。比如什么人能吃一百只油糕、能扛三只麻袋之类,特别凶唬、格外强悍,会说:那家伙,真是一头大牲口!

79、宁生贼子

嫌孩子窝囊,没出息,长辈们往往诅咒说:

宁生贼子,不养痴子。

有恨铁不成钢之意。

80、赖汉生硬儿

与“寒门出贵子”意思相近,老百姓还有一句话说是“赖汉生硬儿”。

孤儿寡母人家,或者父辈窝囊软弱,往往激发后辈励志图强。

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道可道,非常道。

81、破布裹珍珠

没出息的女人生了儿子,被人瞧不起的妇女有子女成材,人们会评价说:

破布里头裹珍珠。

或者是破门扇上钉了金钯钉。

82、狼走千里

人的脾性不同,能力不等,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不同。形容这些不同,有个比喻:

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

83、猛虎一只拦了路

孤胆英雄,独当一面的好汉,不需要群威群胆吓唬人。

他们崇尚一种傲慢的理论:

猛虎一只拦了路,母猪一窝拱墙根。

84、七猪

我的七叔,人称七猪。绰号的意思,不是说他窝囊;是说他有些猪头猪气。

父亲在太原脚行,十八岁当上了大工头,几位大伯都曾来手下做事。大伯,当过记工员。五伯,当过司务长。都是些轻闲营生。

七叔十六岁也来投奔,嫌勤杂一类工作挣钱少,也要扛麻袋。

苦力们的口粮,要上城里米市街去买。三两天,去买那么三百斤。派两个人工,给半天时间。父亲知道这活儿不够做的,意思让工友们轮流去逛逛街。

七叔瞅着是个便宜,主动提出给他一天时间,他去买粮。父亲不答应,七猪就骂起来,孤拐骨肉、肘子外拐什么的。

父亲只好派他去。嘱咐说跑上两趟。

七猪仗着少年豪气,三百斤口粮一次扛了回来。农家出身,三百斤寻常也不当什么事儿。可是,从米市街到小北门工房,有七八里;最要命的是路上无法歇肩。

七叔终于扛了口粮回来入库,扔下粮袋,当场吐了两口血。还警告人们不许告诉我父亲。受伤未得及时调养,结果落下了吐血的毛病。

85、赶不上英国谁负责

建国后,父亲不许七叔再干脚行。就近到247兵工厂当了学徒。

1958年,中国大跃进。提出十五年赶上英国的口号。打右派收拾知识分子之余,还有个“拔白旗”运动,专门收拾群众中的捣蛋分子。

七猪,猪头猪气,首当其冲。对赶上英国的宏伟口号说三道四。

“赶上英国?英国人家就不走啦?让钉子钉死啦?”

结果,立即被拔了白旗。开除公职,到太原东山观家峪去劳动教养。

已经吃了家伙,七猪还不收敛猪头脾气。竟然质问反问劳教管理人员:

拔我的白旗,好说;那么十五年要是赶不上英国哩?到时候,提出这口号的,住不住劳教?

1973年,“文化大革命”已然如火如荼。外国记者计算时间已到十五年,就“赶上英国”话题向周恩来发难提问。

周恩来顾左右而言其他。说衡量国力,指标多多。比方说,中国的石油产量,早已超过英国。

大国总理,沦落到了强词夺理的地步。报纸杂志上,则将上述类似例证作为总理从事外交的辉煌业绩来捧扬。

七猪的质问,只说明七猪不亏叫七猪。

86、七叔酒量

父亲老弟兄几个,都能喝酒。其中以七叔酒量最大。

穷人富户都一样,除了爱见好的,必定还爱见小的。爷爷晚年,光景好转,寻常闹几盅烧酒来喝。七叔三五岁,嘴馋,给他抿半盅一口的。酒量便练得很大。

干脚行年代,二十来岁,少年逞能,和一个老乡韩牛儿赌酒。

当时饭店,一律先吃饭后付钱。喝酒呐,锡壶筛了来,尽管喝,末了数那壶子数量。当年一斤还是十六两,一壶酒,四两。小北门饭店备有锡壶四十把,共盛酒十斤整。两个家伙,喝掉三十九壶。共九斤十二两。

饭后,两人参加劳动。据说,在卸车的时候,敞车门子那儿,韩牛儿打了一个趔趄。算是败给了七猪。

87、铃铛盖喝酒

韩牛儿与父亲交往一辈子。父亲新中国成立后拉排子车,韩牛儿拉小平车。

韩牛儿喝了一辈子酒。寻常打酒,用五十斤一只塑料桶。自己喝酒,包括请客,也不闹什么下酒菜。一笸箩旱烟,一杆烟锅子,就了旱烟来喝酒。父亲这样的刎颈之交,切一碟咸菜算是高待贵宾。见别人喝酒,整一桌炒菜,他会笑话:

你们那叫吃菜,不叫喝酒!

上班途中,老韩发酒瘾,会上路边小卖部,用自行车铃铛盖子打二两酒来解馋。一口闷进去,然后方才满足,继续蹬车赶路。

88、酒色财气

酒色财气,传统习惯上摆放罗列在一起,仿佛人生四大要素。

关于这四个字,四样物事,民间流传有诗句段子。

看那诗句的水平,不合平仄,也不合格律,不像文人作品,也不是顺口溜。

说四字缺点的如下:

酒是串肠毒药,

色是刮骨钢刀,

财是下山猛虎,

气是惹祸根苗。

四字既然无用,

何不一笔勾销?

接着又说四字用处:

无酒不成礼仪,

无色路途人稀,

无财不成世界,

无气总被人欺。

四字原来有用,

劝君量体裁衣。

关于酒色财气,还分别有段子细说。七言八句,却不是七律。

举一个例子,可以知道大概风格。

89、酒

酒是杜康造传留,能和万事解千愁;

成败破坏皆因酒,洞宾醉卧岳阳楼。

李白饮酒将心伤,刘伶大醉卧荒丘;

盘古至今留于世,酒迷真性不回头。

90、二阎王

父亲弟兄里,二伯当年最能下苦,脾气也最暴烈。

他的两个儿子,性格却都懦弱绵善。二伯的儿媳寻常评价丈夫,说是给老爷爷抽鞋都嫌指头粗。老人晚年退休回到老家,脾气依然。便是在院子里咳嗽一声,正在觅食的鸡们都惊得赶紧飞上房去。

年轻时节,二伯年年夏天要到阳曲县打短工,给人割麦子。算了工钱,买了些米麦麻油一类东西,要担了步行回村。东西有多重?刚刚上肩,扁担“咔嚓”乱响;找来一根打场连枷绑在扁担上,方才担起。

阳曲镇到我们村,二百里。急着回家,二伯竟是连夜回到村子来。回到大门口,歇心了,也累坏了,靠着门框就睡了过去。第二天一早,爷爷发现了,踹起来叫回屋去睡;那一担东西,人们看了咋舌。一个叫攒金的后生,胆子上肩,晃荡着扭开了秧歌,压根就担不回院里去。

后来,日本鬼子占领山西期间,二伯也曾经到太原脚行干过一程。有个开火车的鬼子,摔跤、顶杠子,无人抵挡;脾气也暴躁,苦力们私下叫他阎王爷。

阎王爷在鬼子中间都恶煞,更加瞧不起中国人。一天,不知经过怎样的过程,二伯就出头与那家伙较量。顶了一回杠子,两人的鞋底都绽了帮,谁也没有赢了谁。鬼子对二伯连伸大拇哥。工友们愈加佩服二伯,送了他一个二阎王的绰号。

91、劝君莫到杏花村

山西汾阳杏花村,汾酒厂所在地,注重企业文化,早年即建有文化园林。

园林中名人题词雕作碑刻,环列廊庑。有郭沫若、巴金等名家手迹赫然在焉。早年参观一过,以为乔羽先生一首题咏最好。

劝君莫到杏花村,

此地有酒能醉人。

我今到此偶夸量,

三杯入口已销魂。

传统酿造工艺,老师傅们有许多绝活。用麦秸覆盖了原料发酵,老师傅只要从麦秸上走过,便能判断原料温度,是否到了火候。蒸馏烧酒的大甑,开关处白酒细流落入大桶,只要一看酒花形状,判断酒度,万无一失。

时代发展,如今汾酒厂的品酒员不再迷信老师傅,而是专挑女孩子来担任。女孩子天真未凿,味蕾极其敏锐。一桶酒,分作几十杯,她们能够品出其中最好一杯。打乱次序再来,绝无差错。最尖端的仪器,不能比肩。

厂里招待所,女孩子个个能喝酒。一斤高度汾酒,面不改色、笑颜如花,谈笑风生间喝下去。

一位王姓副厂长,负责接待。十桌八桌客人,逢人敬酒一杯。午餐,要喝进去四斤左右;晚餐,照样四斤。问王厂长是否连续这么喝?厂长谦虚一笑:

连续的时间不算长,也就三十来年!

92、油糕醉人

酒能醉人,醉人不过三五天。

油糕醉人,要醉半个月。

山西人爱吃糕。糕是黄米糕。黄米,是小米中的软米;犹如糯米是大米中的软米。黄米面包了豆馅,油炸,即是油糕。一只一两出头,好把式寻常能来三五十只。

于是有人吃醉了。先是昏睡,昏睡醒来,嘻嘻傻笑。本人无法控制,要笑半个月。

炸糕所用食油,是菜籽油或者胡麻油。或者,不是油糕醉人,是食油中含有什么成分麻痹了神经。

93、苇叶

山西乡下人,端阳节吃粽子,主要原料是黄米。包粽子呢,也是苇叶。

苇叶,色彩碧绿,而且蒸煮当中会产生一种类似竹叶的清香。

芦苇的叶子,一尺多长。自然进化中,为了保持叶片的强度,苇叶半腰有两道痕迹,仿佛牙齿咬出。

苇叶上何以有牙印?老百姓也有民间故事来解释。

王母娘娘在野外解手,扯了苇叶来檫屁股。苇叶边缘锋利,结果划破了王母阴部。王母嘛,那个地方弥足珍贵,不是随便动得的。大胆放肆,你敢咬我?作为惩罚报复,王母就在苇叶上咬还两口。

于是,苇叶从此有了两道牙印。

故事还有发展:王母回天宫的时候,阴部伤处有一滴血凌空洒落,落在大地一块巨石上。王母经血,非同小可。汇合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孕育滋生,最终九转丹成;爆裂开来,里面蹦出一只石猴。便是后来的孙悟空。

94、席子盛水

我们村自古缺水,却有一片苇地。起房盖屋,村民历年在村南一个地方取土。那儿就出现一大块洼地。夏季雨水山洪积聚,成一个季节性池塘。池塘四周,生出那么七八亩芦苇来。

每当端午前夕,周边村子人们都来采摘苇叶。为此,我村百姓赢得两日自豪。

秋后,收割成熟芦苇。整株者,可以绑扎顶棚骨架,可以做苫房铺瓦的材料。

当然,苇子的最大用途,是能够编席。近于正方者,是炕席;长条者,围拢来当粮囤。

记事时节,村中穷苦,多数人家炕头铺一领光板席子罢啦。席子固然结实,孩子们偏要尿炕,一年下来,席子也就沤烂。

同类推荐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册)(选题报告1)

    散文能带给读者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享受、美的追求、美的憧憬;散文能陶冶情操,能启人哲思,发人深省;散文能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人欢乐、温暖和爱。本书所选作品有的精练优美,有的朴素自然,有的音节铿锵,有的情感浓郁,有的长于抒情,也有的侧重于叙事。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欧阳修文集4

    欧阳修文集4

    本书为欧阳修的诗、词、文精选集。其中收录了:古诗三十八首、古诗二十首、古诗二十四首、律诗六十首、律诗五十七首、律诗五十六首、赋五首等。
  • “现实表征”研究:从虚构性反思中国文学

    “现实表征”研究:从虚构性反思中国文学

    本论文主要以虚构理论为依据,进一步揭示文学表征现实的虚构性特点,并从虚构性角度对当前的文学创作和接受,包括理论研究等方面做出某种程度的反思。
  • 生态文学——西部语境与中外对话

    生态文学——西部语境与中外对话

    本书收录了2007年在中国兰州召开的“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生态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几十篇论文。论文主要围绕“中外文化对话与西部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就“生态与关怀——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生态文学与西部文化发展”、“交流与过滤——中西文化镜像中的西部文学与异域文明”、“挑战与机遇——中国西部地域作家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格局”等议题进行了集中交流与深入研讨。主要关注: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问题、生态文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问题、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关怀、生态文学的文本分析、关于西部的文化关怀与生态关怀等问题。
  • 最后的圣土

    最后的圣土

    朱法元喜欢思考。不论走到哪里,见到哪里的山水景观、人文故旧,总得引发一些联想,发一番感慨。究竟孰是孰非?也想作为引玉之砖,抛出来供读者朋友们批评。
热门推荐
  • 秋白之华

    秋白之华

    这本《秋白之华》主要描述的就是一个女人的史诗:我笔下的这个个城市,曾住过这样的一个女子,爱一个人致死,挚爱成痴,把爱的矜持裱褙成诗。写一首女人如诗,每当动情的时候,婉转的相思;写一首女人如诗,每当日暮夕词的时候,染黄了心事。
  • 挑战无极限

    挑战无极限

    影响百万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感恩教育读本,著名英语教育专家.爱国演说家张雄老师倾情力作!“永不放弃挑战极限您就是下一个奇迹”
  • 斧弑..more

    斧弑..more

    他与她一起长大,青梅竹马,长大了要她作自己婆娘。为救她,险些命丧狼口。命运之轮将他们选中,他不得不离开。阴差阳错,他的灵魂一分为二。一个到了鬼界,一个留在人界。在鬼界,他遇到了另一个为之动容的女人。两人共经风雨,直到遇到远古强者,他不惜引动天地间九阳之力,而她,则用生命换来他的重生。她会不会就此死去,而他会不会将她遗忘。在人界,他学艺归来,家中父母被害,青梅竹马的她失踪。为了
  • 午夜惊婚:邪性鬼夫请住手

    午夜惊婚:邪性鬼夫请住手

    因为鬼灵之心,苏朝从小就被各种鬼惦记。自从进入这所大学,她更是被迫每晚与男鬼同床,梦里的情形总是让她脸红心跳。教授?英姿飒爽、气宇轩昂。学长?新晋校草,无微不至。投资人?帅气多金,穷追不舍。What?她竟然从来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大的魅力,难道是上了大学转运了?震惊!教授、学长、投资人竟然都是一个人?苏朝扶额,冥王的套路,她似乎不是很懂啊……为救女主走无冥之渊、战上古梼杌,然而功劳却被别人抢了。男二,你仿佛是在逗我……而冥王,你到底是爱我的鬼灵之心,还是爱我?苏朝陷入无限的纠结之中。冥王微微一笑:“本王会宠你永生永世,你别想逃。”
  • 燕闻轶事

    燕闻轶事

    《撒旦的生死符》番外篇系列,主要讲述的是林飞燕与萧俊杰之间的纠缠与瓜葛。爱情是什么?有人说,爱情不是糖果,不是说要就要,要不到就抢。有人说,爱情是奢侈品,不是每个平凡渺小的我们可以拥有的。有人说,爱情是拥有,拥有了彼此,就拥有了整个世界。也有人说,爱情是成全与放弃,看到喜欢的他(她)幸福快乐,那么自己也会快乐。不论爱情是什么,爱本身都没有是非对错。爱的对与错,是与非取决于你是否在对的时间爱了对的人……简介:故事从男一号萧俊杰去踢馆开始。因为被对方暗算,俊杰负伤而归,暗恋着俊杰的林飞燕找了男二号傅迪云去替俊杰报酬。虽然不愿意,但是迪云还是做了。故事进入了倒叙。一年前,傅迪云的父亲和林飞燕的父亲为两人订了婚,可是林飞燕对迪云毫无兴趣,迪云却对燕相当满意。为此,迪云非常苦闷。他压抑着自己,相信只要在燕的身边,燕终有一天会对他倾心的。此时,身在纽约的林飞燕的哥哥传来被绑架的噩耗。傅迪云同林飞燕一起飞往纽约。经过一系列的纠缠,燕的哥哥终于安全脱身。回到上海之后,迪云坚持着他对燕的爱,对燕无微不至。但是,他错了。他越接近,燕就离他越来越远。她将自己的初恋故事告诉了迪云,希望他听了以后可以放手。但是,迪云是顽固的,燕没有如愿。又一个新学期,萧俊杰从外校转进林飞燕所在的学校,丽源高中。没想到林飞燕对俊杰一见钟情,但俊杰却只把燕当普通朋友。终于,傅迪云意识到自己已经彻底的失去了燕,失去理智的他找上了俊杰,而燕却为了俊杰不惜牺牲自己。看清了现实的迪云终究还是放了手。故事再次回到现实中。一切看似风平浪静之后,林飞燕的童年好友叶冰又转入了丽源高中。故友重逢让两人相当感动。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叶冰会和萧俊杰走到了一起。即使刚转进学校的时候,叶冰答应过燕不会和俊杰交往,但是爱情往往让人措手不及,俊杰的猛烈攻势让叶冰毫无招架之力,终究还是融化在了俊杰的柔情里。两人成了男女朋友,而林飞燕的希望也随之破灭。不甘心的燕决定与叶冰对立。她不顾俊杰的劝阻,执意如此。童年好友就此分裂。当俊杰举着正在播放生日歌的手机朝向燕的窗户时,燕的心彻底碎了……
  • 大菠萝之英雄无敌

    大菠萝之英雄无敌

    *************************【起点新作互助联盟作品】*************************暗黑的装备和战斗体系,英雄无敌系列的战略技巧和生物部队,两者混合爬行的网游故事......************************感谢T头兄弟友情支援的一个群,群号20809423,欢迎大家多多加入聊天哦^O^
  • 穿越全新生活

    穿越全新生活

    她是现代的知识女性,个性独立,事业心强,是公司里的精英,可为了身体,她必须穿越。他是一个拥有一群娇妻美妾的王爷,长得英俊儒雅,为人和蔼可亲,一个女人眼中好男人,父母引以为骄的儿子。可自从她的出现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以为到了另一个时空,生活会风平浪静,悠闲自在。却没想到碰上一个霸道蛮横的古时代男人。他的生活观念,另类的爱情观点让她退避三舍。为了避开这个男人,她只得叫上他的娇妻美妾去对他进攻,却没想到计划进行得很糟糕。反而惹到爱之神上了身,这下不知谁该爱谁了。到这一刻她才知道,原来爱情并不如工作那样有计划地进行就行了。爱情似乎乱了套,生活从来没有的乱。一个现代的女人和另一个空间的古时代男人,爱情该怎么进行?
  • 惊世悬案

    惊世悬案

    大脑真是一个可怕的器官,它能够主宰一个人的一切,特别是记忆,有些记忆是你所经历过,但又无法释怀,在现实面前你才知道,这个社会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我是一名刑警,无意间发现了一本绝密档案,于是一切随之而来…
  • 西游为谁

    西游为谁

    你是齐天大圣么?不,我只是一只猴子,或许跟他长得比较像吧!怎会如此相像?谁知道呢,可能是因为大家同是帅到了极致,那就模样重合了,不过,齐天大圣又是谁呢?普天之下莫非不是唯我独帅么?
  • 域徒

    域徒

    简介:他的生世无人知晓,他的一生充满谜团。他是一个骄傲又敏感脆弱的少年。他以为他的一生也就这样了。是的。普通的生活,普通的对手,普通的遭遇。然后,一场突如其来的阴谋将他推向深渊。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孤身一人踏上这条黑暗与杀戮的道路。你以为他会就这么死去?是的,我也这么认为。但是陆尘告诉我,他将紧扼住命运的咽喉,把所有的对手踩于脚下。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