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92800000059

第59章 中秋联诗(2)

座谈罢,李璬等回寝宫将当晚唐肃宗与他三人的联诗录出。第二天,唐室兄弟和李泌座谈及联诗的情况就在宫中流传开了。别人听了犹可,李辅国一听,忌妒之心尤其强烈,就去找张良娣说:“李泌依仗着万岁对他的恩宠,全不把娘娘放在眼里。”张良娣吃惊地问:“此话怎讲?”李辅国眯缝着眼,似笑非笑地说:“娘娘难道不记七宝鞍之事吗?”张良娣沉吟了半晌才说:“过后我也曾想过,陛下说李泌是‘为社稷计’,我想也是。”还不等张良娣说完,李辅国就说:“娘娘此言差矣,他既为社稷计,娘娘率臣等千里风尘,远播塞上,难道无功?李泌可曾提及?他口口声声说要奖励有功将士,从不谏万岁褒奖娘娘。万岁登基日久,娘娘理应母仪天下,可臣从未听李泌在万岁爷面前进谏册封娘娘一事,使娘娘至今还是太子良娣之分,臣为娘娘不平久矣。”他看张良娣沉思不语,就又说:“《诗》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之人没有谁不是皇家的臣子、子民;天下的财物,没有不是皇家所有。不要说七宝,就是十宝、七十宝,娘娘享受都是应该的。如今上皇特赐娘娘七宝鞍,李泌却要陛下撤下七宝,收归府库,这不是有意贬低娘娘是什么?想当初,上皇在位时,不要说修华清宫、华清池用去费用无算,就是赏赐杨家姐妹的七叶冠、昭夜玑等,哪一件不是无价之宝、天下至贵?唯独上皇赏赐娘娘一件七宝鞍就不能当得,这不是看轻娘娘又是什么?”张良娣阻止说:“卿不必说了,容我思之。”李辅国脸上掠过一丝狞笑,施礼退下。

李辅国走后,张良娣越想越觉得他的话有道理,越想越觉得自己委屈,不觉掉下泪来。唐肃宗回到后宫,见张良娣正在垂泪,忙吃惊地问:“爱妃这是何故?”张良娣带着泪眼忙来接驾,却说:“陛下,臣妾不敢当如此称谓,臣妾并非陛下之妃,只是太子良娣。”唐肃宗大惊,忙问:“爱妃何出此言?”张良娣听问,大哭说:“陛下试想,天子宫中可有良娣?臣妾的良娣之位还是陛下为太子时,上皇所封的太子宫之位。如今陛下登基已久,臣妾却还是良娣之职,并无妃、后这名分。古人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臣妾并无妃、后的名分,怎可让群臣以母仪天下之分尊臣妾!”说罢又伏地大哭。唐肃宗忙过来扶她起来,口中说道:“是朕一时只忙朝中诸务,还未顾及后宫之事。爱妃即已主六宫之事,岂可无至尊名号,不过是早晚间罢了,朕这就去和先生商议此事。”张良娣这才止住了哭,破涕为笑说:“陛下何必这样着急?”唐肃宗说:“天下事千头万绪,朕得一一去理,既然已提出后宫事,朕这就去办,了一件是一件。”说着就走了出去,李辅国赶紧跟了出去,追随其后。

元帅府与后宫只有一墙之隔,唐肃宗闲时也常过来走走。他出了后宫,一路信步走来,思索着张良娣之言。他本要到前殿去,抬头一看,却已到元帅府,自己也笑了,心中暗道:做惯的事,走惯的路,朕常走这条路,今不觉又走来,既已来了,何不进去?于是就掀帘走进。李泌和李俶正在看着地图,商议河北战局,听得帘子“吧嗒”一响,抬头却见唐肃宗走了进来,忙过来见礼。唐肃宗笑道:“朕本要在大殿和卿议事,不想信步走到元帅府来了。好歹先生不是外人,皇儿更不用说,今就在此商议,先生莫怪。”李泌说:“当此非常之时,臣晋见陛下也并非都遵常礼。陛下屈驾就臣所来见臣,臣备感荣幸,何敢言怪?”唐肃宗又笑道:“先生也不必太谦,还是言归正事吧!”接着又说:“朕即位以来,只顾忙于朝中军政之事,后宫事却一时忘怀了。今良娣仍是太子宫中名号,于朝制不符,朕欲册她为后,先生以为如何?”李泌思索了一会说:“立后之事,本陛下家事,按说臣不应插言,不过蒙陛下垂询,臣不得不言。陛下于灵武即位是时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这册后大事,必得奏上皇允准方得准备册封大典,而册封大典又需上皇在场。臣以为于其千里迢迢来往请封,不如待收复两京后从容举行,不过迟些时日而已。虽说这样,后宫良娣又不得名号,臣以为陛下不妨暂以良娣为淑妃,待回驾长安再正式举行册后大典,不知陛下以为如何?今广平王也在场,陛下也可父子相商。”李俶忙接说:“先生所言极是,上皇远在成都,父王要举行册后大典多有不便。为避免引起朝内外非议,望父王从先生之谏。”唐肃宗听两人都这样说,也就点头不语。停了一会,他又说:“先生所说也正是朕之所思。良娣之祖母,本是昭成太后之妹,上皇十分想念她。吾当使良娣正位中宫,正是要以此慰上皇之心。”李泌回答说:“陛下今在灵武,是因群臣追随陛下于此,都想建尺寸之功以恢复社稷,因此数上书劝进,陛下才即大位,并非为一己之私。如今宝册玺印仍在上皇处,陛下若以良娣为后,如何用印?若向上皇求玺,似有己私之嫌。不如暂以良娣为淑妃,以待上皇之命,不过晚岁月之间耳,何在于仓促间!”唐肃宗喜道:“先生是要朕有利有节,吾当遵先生之言。”就以张良娣为淑妃,册封之仪,不必细述。

但唐肃宗所言上皇所念,良娣祖母为昭成太后之妹到底是怎么回事,尚需交代。今张淑妃,即前张良娣,本是南阳西鄂人(今河南南阳市北),后徙居昭应(今陕西醴泉东北)。她的祖母姓窦,是唐玄宗的母亲昭成皇太后的妹妹。武则天临朝时,唐宗室中人多被杀,昭成也在其列。那时,李隆基年幼就失去母亲,后由其姨母窦氏鞠养。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李显于武则天重病中复位,韦后勾结武三思等专擅朝政。景云元年(710年),韦后毒死唐中宗,立重茂为帝(殇帝),临朝称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杀韦后拥立其父李旦即位,史称唐睿宗。唐睿宗因李隆基建拥立之功,就以他为太子,因窦氏有鞠养太子之功,被封为邓国夫人,恩渥甚隆。由是,窦氏族人大贵,她的儿子张去惑、张去疑、张去奢、张去逸,都以皇姨弟的身份,位居高官。张淑妃是张去逸的女儿,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于天宝年间将其从掖廷选入太子宫为良娣,后又将宗室女大宁郡主嫁给张良娣的弟弟张清。唐玄宗因其姨母对自己有鞠养之功,心中十分感激她。他爱屋及乌,因此对张良娣也很好。这次,唐玄宗赐张良娣七宝鞍,唐肃宗要以其为后,以慰上皇之心,原因就在于此。张淑妃不能正位中宫为后,心甚怏怏。唐肃宗宽慰她说:“暂以卿为淑妃,位下中宫。回京后,侍上皇命,再正位中宫。”就又赠她父亲、太仆卿张去逸为左仆射,封她祖母窦氏为义章县主,封她姐姐、李昙妻为清河郡夫人,封她妹妹张师师为郕国夫人。张淑妃见张氏族人都因自己而大富大贵,心中大喜,心也安下来了。李辅国装着来为张淑妃贺喜,称贺一番又问:“娘娘知道万岁爷以娘娘为淑妃是谁的功劳吗?”张淑妃惊道:“不是圣意如此吗?”只见李辅国摇了摇头,张淑妃赶紧追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李辅国就将在元帅府时,唐肃宗是怎么说的,李泌是怎么谏言的,李俶又是如何附和的,说了一遍。这李泌自以为光明磊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谁料他的话却成了李辅国挑拨是非的依据。就听李辅国说:“万岁已即大位,天下大事尚独自决断,宫中之事焉用上皇恩准?这其中主要是李泌作梗,他依仗万岁恩宠,又外联广平王、建宁王、郭子仪等,想独擅朝政,就怕娘娘正位中宫、母仪天下,使其预谋不能得逞,所以屡屡败坏娘娘的好事。娘娘试想,自他来到行在,可有一策是于娘娘有利的?臣在宫中多年,一直追随万岁爷和娘娘左右,今又远涉沙尘,来到塞外,无非是望娘娘早正后位,奴以主贵。不想李泌屡坏娘娘的好事,外加广平王、建宁王帮他,臣为此忧心如焚。此人若是不去,恐臣等追随娘娘永无出头之日了。”

张淑妃闻言大怒道:“我以他为故旧,他怎能这等待我!”李辅国往前凑了凑,又压低声音说:“恐不仅至于此。”张淑妃瞪着他说:“你的意思是……”李辅国一脸严肃地说:“娘娘试想,万岁爷若一味地对他言听计从,待到天下平定,回驾长安后,他必以功臣自居,广平王为天下兵马元帅,兵权在握,建宁王在宫中为内应,外又有郭子仪等一班武将支持,臣恐怕万岁爷也不一定能驾驭得了他,娘娘和臣等的前程就更加难测了。”张淑妃大惊问:“那将怎么办?”李辅国满脸杀气地说:“要除社稷后患必先除李泌。”张淑妃更惊,问道:“他眼下是陛下依重之人,怎样才能除他?”李辅国狞笑一声说:“娘娘别急,不记得曾母三疑的典故吗?曾母可谓贤明,又对其子了如指掌,第一个人告诉她说:‘曾参杀人。’她说:‘吾子不杀人。’若无其事地继续织布。第二个人又告诉她说:‘曾参杀人。’她就停下织机,想了一想。当第三个人再告诉她说:‘曾参杀人。’她就十分害怕,投杼逾墙而走。”这时,张淑妃低下头喃喃地说:“我懂了,你是要我在陛下面前毁坏李泌的名声,使他失宠于陛下。”李辅国又恶狠狠地说:“何仅于此?臣是说要他和广平王、建宁王一毁俱毁。”张淑妃大惊问:“这如何能办到?”李辅国冷笑一声说:“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娘娘只要听臣的,一切由臣来安排。目前,娘娘只要常在万岁爷面前吹风,臣也如此,再伺机行事。他李泌就是神仙,也总能找出他一些破绽来,到时可一石三鸟。”听李辅国这般说,张淑妃心下有些害怕,也不作声。

李辅国因张淑妃在唐肃宗面前得宠,想由她先在唐肃宗处谮言李泌、李俶、李倓等。张淑妃总认为要同时除去三人,恐很难得逞。李辅国就心生一计,在宫中放风说广平王因唐肃宗只以张良娣为淑妃却不立自己为太子而心怀不满,建宁王因唐肃宗以广平王为元帅而心中不服,又说郭子仪自以为功高,却空有右相之衔,右相之权实在李泌手中,等等,以逼张淑妃就范。张淑妃听到这种议论,生怕唐肃宗怀疑到自己身上,就在枕边把所听到的种种议论告诉唐肃宗。唐肃宗大惊道:“此必是空穴来风。”张淑妃说:“陛下何不以此言一试李泌,看他如何应答,此不是陛下明辨忠奸的好方法吗?”唐肃宗说:“爱妃言之有理。”

第二天,唐肃宗就在大殿召李泌座谈,他从容说:“广平王为元帅已很久了,先生前次说,可令建宁王领兵从北方边境进取范阳。朕以为,若使建宁王专事征讨,又怕他和广平王势力分散,不如立广平王为太子,以建宁王为元帅,卿以为如何?”李泌回答说:“臣本向陛下建言,平叛大事,臣等应须即区处。至于立太子本是陛下家事,应等待上皇诰命,不妨回驾长安再说。不然,后代怎能明辨陛下并非为一己之私?臣以为,有人对陛下进言,使陛下向臣垂询,必是想让臣和广平王产生隔阂而不睦,其人便于从中谋私利。陛下试想,臣必把此话告诉广平王,广平王也未必敢担此言。”唐肃宗忙摆手说:“先生不可这样,即便别人有此言,朕也未必信,只是和卿商议此事罢了。”李泌稍停又说:“陛下差矣!古人云:‘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又曰:‘众口可以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臣之所以要把这事告诉广平王,并非只考虑广平王日后察知此言,要怎样看待臣而已,而是为陛下父子着想,正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又所谓‘失天之度,虽满必涸;上下不和,虽安必危。欲王天下,而失下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陛下今以天下为己任,有人却想使陛下失父子之亲、君臣之义,此是失天下之大德,臣以为陛下必不取。陛下不记当日李林甫、杨国忠之离间陛下与上皇父子相亲之狼子野心吗?”

提起李林甫和杨国忠,唐肃宗怒不可遏,恨恨不已地说:“此二贼子为天下人所不齿。今杨国忠死无葬身之地,是他作恶多端,不为天容,咎由应得。但李林甫却自安夜台,少遭天谴。吾当敕诸将攻克长安,掘出他的尸骨,焚骨扬灰,方解朕心头之恨。”李泌平和地说:“陛下此言差矣!试想,如回驾长安,天下方定,就仇恨死者,似有不妥。死了的人他知道什么呢?只不过是朽骨一具罢了,这只能使陛下要彰示天下圣德不弘了。为国家计,陛下应以天下苍生为念。若为个人计,现今跟从安禄山、史思明反叛者都是陛下的仇人,他们若听说陛下有仇恨死者之举,那么他们为怕被陛下所仇杀,必会死心塌地地跟随安禄山与朝廷为敌,这恐怕会阻隔他们迷途知返的自新之心吧!”李泌这样直言不讳,使唐肃宗心中十分不悦地说:“先生此言不也太过分了吗?开元二十五年,李林甫和武惠妃相勾结,陷害太子瑛等,使他们皆被赐死。上皇欲立朕为太子,召宰相李林甫商议,他却以为武惠妃方承恩宠,谏上皇不立朕,而要立武惠妃之子李瑁为太子,幸好上皇不听他之言。开元二十六年,朕刚被立为太子,李林甫就兴大狱,韦坚、柳责等被杀,李林甫以此构陷朕和太子妃韦氏,韦氏被废,朕幸免于难。后杨贵妃立,李林甫又和杨国忠勾结,依赖杨贵妃得宠,数次陷害朕,所幸上天保佑,朕终能保全,这是卿知道的。其实,李林甫也和卿交恶,他构陷卿妄议朝政,毁誉上皇,上皇因将卿逐出京,令于蕲春郡安置。后来,他还想进一步害卿,只是还来不及就死了,卿也因此才免于被害,如今卿怎么还袒护他?”

同类推荐
  • 逍遥:圣战传说

    逍遥:圣战传说

    神族之王洲际和魔族之王在宿命冢中同归于尽,洲际赴死前曾交给来自凡尘的尘风阻止万世浩劫、拯救三界的任务,因为没有人能够摆脱宿命之神预言的宿命,除了尘风……
  • 穿越侏罗纪

    穿越侏罗纪

    《穿越侏罗纪》本书为“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丛书之《穿越侏罗纪》。
  • 周家大院

    周家大院

    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一代风流的悲欢离合。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内忧外患面前同仇敌忾、不屈不挠、众志成城、风雨同舟的艰难历程,反映了自人类社会有始以来倍受人们争议的“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问题,提出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的人性”这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弘扬了以人为本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主题。
  • 爱情列车

    爱情列车

    不管是放在金庸的笔下还是塞进古龙的书缝里,都用不着对我放什么七步追魂散或者八步要你命,只需要给我三杯二锅头就可以了,还是最小杯的那种。
  • 鬼吹灯之抚仙毒蛊

    鬼吹灯之抚仙毒蛊

    本书继承了《鬼吹灯》系列一贯波澜诡谲、高潮迭起的情节。经历了南美的圣泉诡异之后,大金牙一封莫名其妙的挂号信,让重归平静的局面再次出现波澜。胡八一、王胖子、Shirley杨为了追查苗族毒蛊的真相,以及幕后的“神秘人”,又不得不重新起程回国,开始了一系列新的神秘探险经历。
热门推荐
  • 终极强者之绝霸地球

    终极强者之绝霸地球

    南极考察队的一名女医生,因为一次冰裂,被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一个外星人与中国人的结晶,带着母亲在寻亲的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一个个女人甘愿为他付出、一个个朋友又背叛了他、更有组织想拿她的女人来开刀,他气极之下做出了一个个令世界人们震惊的举动。
  • 大明水记

    大明水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宠你,小娇妻!

    宠你,小娇妻!

    原本保留的完美自己,却被前男友嫌弃并当作劈腿的理由,妹妹不但抢了自己男友并把身份转换,她成了抢妹妹男友的坏姐姐,阴差阳差间,一夜醉酒,谁知就此走进个阴谋,她成了他的代孕女子,却在六月时被逼的掉下楼梯,她与他之间,是情仇,爱情?还是能一生一世……
  • 王爷有点呆:娘子,来亲亲

    王爷有点呆:娘子,来亲亲

    他,是白刃国唯一一个异姓王爷,他心狠手辣,冷漠无情,却对她一见钟情。她,是白仙门第一个门主的徒弟,她扮猪吃虎,游走江湖,却被世人称为“鬼医圣尊”,却对他动了凡心。一次救赎,让他无药可救的爱上她:"女人,等我回来,我必十里红妆相迎。“她泪流满面,紧握住他的手:"宫雪衣,你醒来,我必一身红衣嫁你。”一场救赎,是谁对谁动了心?谁又迷了谁的眼?
  • 浅曦陌城:白色蔷薇盛开时

    浅曦陌城:白色蔷薇盛开时

    她是舒氏集团的千金,小的时候因为车祸,而永远失去左眼的光明。她是一名普通的女孩儿,从小被人侮辱长大,13岁那年,结交了一位千金。她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撩情

    撩情

    世界首富,游荡在花丛中的花花公子申仲磊,对待商业对手冷酷无情,对待美丽女人占有多情、冷傲多智,却放荡不羁的单小雅。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温文尔雅,风流倜傥的张世杰。帅气十足,叱咤风云的韩永吉爱一个人可以爱多久?恨一个人可以恨多久?生生世世,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由爱生恨~那是虐的开始;由恨生爱那是悲的开始;爱恨皆无~那是空的开始;爱恨皆有那是喜的开始。
  • 洪荒之天地

    洪荒之天地

    一个现代的职业杀手,当穿越到洪荒年代之后他的命运也随之改变。这是一本讲述神话传说的故事。
  • 怦然心动的青春

    怦然心动的青春

    依依和子宸对视笑了笑,子宸觉得依依灵动大眼睛的像发亮的黑宝石,扎着丸子头的圆脸显得十分可爱,子宸发自肺腑的对依依说:“依依,你好可爱呀!”依依一听,脸涨得通红。乐海看向依依,他其实也有这种感觉,笑着朝着子宸说“你也真是够了。”
  • 腹黑竹马:呆萌青梅碗里来

    腹黑竹马:呆萌青梅碗里来

    他们从小就是邻居,直到某一天……“哇——妈妈那个小色女把我看光光了!”Q版钟漓慌忙捂住自己的下身,“我怎么知道你在我家里?!”她囧囧的捂脸逃跑;从此节操是路人,某一天他把她摁在墙上,“把我看光就不想负责了?”她一脸呆萌,“难道你还要看回去么?”推荐偶另外一个笔名的古言作品《毒妃倾城:清冷王爷很腹黑》
  • 大明女摄政

    大明女摄政

    “知识就是力量。”一个有着超凡之力的大明,一个拥有后世智脑的穿越者。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苍茫大地,天命竟是谁属?变身百合,不喜勿入。请各位书友多推荐,多宣传。你们的支持是作者更新的动力。书友群:13596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