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94600000028

第28章 尚爱松——古代书画名作考辨(1)

尚爱松(1918—2006),曾用名尚松,江苏省铜山县人。清华大学教授,美术史学家。尚爱松1937年毕业于省立徐州中学。同年考取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1941年毕业以后,任教于私立清华中学。1942年至昆明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任助理、助理员,在徐旭升先生指导下研究魏晋学术思想史。1956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参与了美院美术史系的筹建。1961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美术史。1964年,尚爱松从古文献中发现画圣吴道子《画鬼自述》一则珍贵史料。1983年为《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书画部分拟定164条辞条条目,且撰写了其中大部分辞条。此外他还撰有魏晋学术思想史、中国美术史、中国文学史方面的论文多篇。1988年12月,尚爱松担任中央文史研究馆《新书画》编委、《新编文史笔记》丛书特约编审。

一、关于王羲之《兰亭集序》问题

1965年5月,郭沫若先生发表文章,力主王羲之《兰亭集序》从文到字,均系伪作。不久,即遭到高二适先生的反驳,一时学术界为之哗然,但大多数均赞成郭说。1977年粉碎“四人帮”后,余波未息,迄今已有多篇论文继续论辩此事,其中绝大多数均不赞同郭说。我从1965年迄今均不赞成郭说,虽未发表文章,但从1973年后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课,在山东、河南等省讲学,听众不下千人,想已产生了一点影响。今写出此文,反对郭说,为求论点不与人同,但因所见不广,有关文章多未读到,如有论点相近之处,亦非有意掠美,敬请鉴谅。拙见不同于郭老者计有数事。

(一)以文字发展与书法艺术论:东晋之时可谓篆、隶、真、行、章草、今草六体倶行,王羲之尤精于真、行、草(今草更精),故南朝以至隋唐评论之家大抵皆以羲之真、行、草,列为高品。对其行书,尤称赞不置。唐摹王氏一门书翰,即《万岁通天帖》,最为逼真原作,其中羲之之子徽之、献之之行、楷其来有自,当甚近且更新于羲之,郭老为何不道及此帖?依郭老之说,即等于将吾国行、楷、真、草之书体与书法推迟约二百年之久。

(二)以文章之风格与结构论:《兰亭集序》全文信如范文澜先生《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中所言:“魏晋骈文,句法整而兼有疏散,色彩淡而兼有华采,气韵静而兼有流荡,声调平而兼有抑扬……东晋骈文,仍能保持西晋余风,王羲之尤为出色……所作文章,质直尽言,以达意为主,不事采饰”。《晋书》所录王氏诸文与《兰亭集序》都是体兼骈散,风格一致。如果郭老所说的少掉一六七字,那还成什么好文章?且中国历代著名文章的结构,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诸葛亮《出师表》、曹丕《典论?论文》、庾信《哀江南赋序》、王勃《滕王阁序》、苏轼《前赤壁赋》等,以至于著名的诗、词之作,大抵皆系前叙事写景,后言志抒情。王羲之此文,当亦如是。或问如此佳作《昭明文选》为何不选?《世说新语》注为何减字?实则《昭明文选》选文之宗旨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而此文系醉后挥毫,事乖“沉思”,文颇质直,亦“翰藻”。况文中更有“天朗气清”春写秋景等句。至于刘孝标注不引《兰亭集序》全文,实因刘注《世说新语》经常削减所引文字,圣经贤传亦在所不免,何况羲之此文(高二适先生惜未引此,故未能说服郭老)。

(三)以写作年代论:此文作于永和九年,王羲之时任会稽内史。史称:“永和八九年东土连年饥荒,且北伐连通丧败”。王氏祖籍在北方,史又称:“时中原丧乱,燕赵魏相互攻伐”,又“八年五月邺中人相食”。还有,王之姨母和恩师卫夫人卒于永和五年,好友庾翼卒于永和九年,他所钟爱的孙女新月亦死于此年。王羲之是一位极为爱国、敬祖、爱民、重友谊、慈爱子孙的人,此年此时,他触物兴衰,心情如何能够舒畅?郭老对此,为何未明?

(四)从思想信仰与对生死问题论:王氏思想信仰较为复杂,文中“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数语,形容东晋时名士的思想与行为,最为贴切,览《世说新语》可知。对待生与死的问题,在我国思想史上大约可分四派。一为儒家的看法,是肯定生,轻视死。如“未知生,焉知死”?“天地之大德曰生”等;二为道家的看法,是轻视、等视生死。如“齐万物而一死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等;三是佛家的看法,认为生与苦倶,应修习悟解,超脱生死;四是道教的看法,信徒们希望长生不老,可谓乐生畏死,故服药画符。王羲之家世奉五斗米道,对生死问题,甚为重视,《兰亭集序》文中所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悲夫!”(魏代较重视《老子》,晋代较重视《庄子》)这些正是合乎世奉五斗米道王羲之的思想!郭老对此,当未深考。何况,写作《兰亭集序》之时,他也正有前述很多的家国之痛呢。

有此四证,大约即可说明《兰亭集序》的文章与书法均系出于王羲之手,遗憾的是,他的这件真迹久已无存了。今之所存者均系摹本或石刻本。拙见以为现存诸本,神龙本得其形似,定武本得其气骨,相传虞、褚所摹得其风神,今天我们若能从前举诸本细心找出其共同点,那么,王羲之《兰亭集序》之真实面目,大约即可不是无迹可寻。

又自宋元以来,评书之家几皆认为《兰亭集序》为羲之“行书第一”。实则,史称“羲之迹,暮年方妙”。王四十九岁书《兰亭集序》,五十九岁去世,其间十年,王氏书法当不断精进创新。“第一”之说,恐非的论,后当另行撰文论之。

二、关于吴道子《释迦降生图卷(传)》的定名与制作年代问题

吴道子在唐代张彦远即誉之为画圣;宋苏轼亦云:“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现代论画之家或更称之为“百代画圣”。今其画迹能明指者,似只有流传至日本《释迦降生图》一卷。为慎重计,现代美术史家于图卷之后均加一(传)字,用意甚善。但此图之内容究竟如何?与吴道子之关系究竟如何?兹试略加辩释如下:

此图卷后有宋李公麟所书《瑞应经》云:“净饭王严驾抱太子谒大自在天神庙时,诸神像悉起礼拜太子足。父王惊叹曰,‘我子于天神中更尊胜,宜字天中天’”。此经文所指即系净饭王怀抱太子,神怪惊见伏地跪拜之一段。然其他数段,贝lj不知诸神与释迦入庙时有何联系?按“大自在天”即“湿婆”。湿婆乃古代印度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即毁灭之神,苦行之神,舞蹈之神。与梵天、毗湿奴并称为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三大主神。此跪地拜佛之神怪形象、服饰与所持器物,传入我国后,当有所改变。但其他三段,则甚不可解。或则安坐石上不动;或则安坐几上侧身旁视;或则骑龙执缰怒目而来,似均未有礼拜释迦虔敬之态。拙见以为安坐石上者当系不动明王,上现昆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近身有龙、虎、狮、象四兽喷火,左右有天女神将列侍。侧坐旁视者当系地狱变相阎罗王及其侍从。我的论据是:佛经有关记载:阎罗王有妹,亦管理地狱之事,又敦煌十王图经卷中阎罗王均有女侍,又宋元生肖钱,阎罗王坐具不高,身前亦不列几案。至于骑龙者当为佛教绘画中之某一片段,凡此数段诸神,均可从《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与《酉阳杂俎》等书中有关著录查到吴画之依据一即某庙宇中之壁画。故此图宜先订名为《吴道子绘画集锦》。

关于制作年代:据书画史籍所载,魏晋南北朝以后,历代名迹,均有摹制之作。忆1956年友人李斛先生见告:“徐悲鸿先生生前对吴道子此图评价不是太高。”又忆1957年友人王逊先生见告“此图方之敦煌壁画,甚多中国气派,应当受到重视”。三十余年以还,亡友言犹在耳。拙见以为,此图神像人物衣纹既常现方折,不全是吴道子笔势之圆转;又明王所坐之巨石,已由有笔无墨发展至有皱法、勾染,览此可知当非吴道子之真迹无疑。但据《清河书画舫》所载,此图曾经五代南唐“曹仲玄拜阅”。关于曹仲玄,《五代名画补遗》称其“少学吴生……能夺吴生意思,时人器之”。故仲玄此题,似非伪作。又考《圣朝名画评》王瑙条云:“吴生画天女项领粗促,行步跛侧;又树石浅近,不能相称”。试观此图,似皆有此不足之处。尤以诸神与天女以至龙神之右腿较短,最为明显。又吴道子最擅画“操蛇恶鬼吐火兽”。因此,拙见以为此图当系晚唐至五代时期之摹本,应订名为唐末至五代摹《吴道子释迦降生,明王变相图卷等集锦》。谓系吴道子真迹,固然不妥;但研究吴道子者,实亦不能离开此图。

三、《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究竟谁是虢国夫人

金章宗完颜琛标题《天水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在《庚子销夏记》《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诸书中,虽有著录,唯均未指明图中究竟谁为虢国夫人。阮元《石渠随笔》亦著录此图,虽对中间并骑右下方者叙致略详,亦未确指其为虢国夫人。1958年,傅抱石先生于其所著《中国的绘画》中仅指出:“那第四五厕骑之一应是虢国夫人了”,可谓亦未指实。还有1958年,刘凌沧先生在其所著《唐代人物画》中写道:“中间二人,下方一女传说是虢国夫人,上方是秦国夫人……后面……有人定为韩国夫人”,虽未行确指,但意有所向。至1979年,杨仁恺先生《名画鉴赏?虢国夫人游春图》刊出,始确指中间二骑中“右边,也正是全画的中心点……双手握缰者”为“淡扫蛾眉”之虢国夫人。文中并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有的同志认为前导男妆绿衣者与后方抱婴者为虢国夫人之非是。此图今藏辽宁省博物馆,杨先生熟览此图,行文叙述详明,辨析精细,批驳前导者与后随者为虢国夫人,持论极是。杨作刊出后,香港《大公报?艺林》曾予转载,影响甚大,十余年来,美术史论著言及此图,大抵皆依杨说。松兹不揣蔽陋,以为虢国夫人系并骑中之左上方者,持故有六,谨述之如下:

(一)以年齿论:虢称三姨、秦称八姨,她们系亲姊妹,虢年岁较长。以面像论,并行二骑中,当以左上方者年岁略长。

(二)以姿致论:左上者较为妖艳,右下者较为矜持,在韩、虢、秦三国夫人中,虢最以艳冶著称。

(三)以方位论:唐宋之世皆尚左,图中即为左方为上。虢为姐,故位居左方。且马行稍前。

(四)以画中重点论:右下方者虽在画面中心,但左上方者最引人瞩目,不只面向观者,且姿态横生,而右下方者却姿态较为拘谨,背后又受马身影响,故形象不如左上方者突出。

(五)以“素面朝天”论:张祜虽有虢国夫人“淡扫蛾眉朝至尊”之名句,但虢国夫人是否经常如此?是否涂脂抹粉更能增其明艳?又唐代妇女有于面庞或额上略施黄粉:所谓“啼妆”者,故杨巨源有“微汗欲销黄”之句。观此图,不只右下方者面部呈现黄色,似未施脂粉,前导之绿衣女官也半面似未施脂粉。且此图去今已八九百年,历时既久,色彩或亦有所变化,故右下方未施脂粉者当不宜强调其必系虢国夫人。

(六)以右下方者未施或薄施脂粉者论:据《旧唐书?杨贵妃传》知“秦夫柳澄前卒”,又秦国夫人亦死于安史之乱前,故未与杨贵妃、韩、虢两国夫人同死于马嵬之变。张萱作此图时,右下方者似已略带病容,亦颇与秦事相合。此如是秦,左上方者即当是虢。

有此六证,拙见故以中间二骑左上方者为虢国夫人,右下方者为秦国夫人。至于此图之订名当否与究系何人何时所摹制等问题,另有文论之。

四、李公麟《五马》《维摩诘》图考释

李公麟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很高,他的作品历代著录虽达二三百件之多,然现存真迹,却极寥寥可数。今试从以下数幅,来探讨他的艺术成就。

(一)五马图卷白描画于澄心纸上,虽无李公麟署名,因黄庭坚题诗于其上,故可信为真迹无疑。

同类推荐
  • 以错为鉴可以成大事

    以错为鉴可以成大事

    本书讲述了为人处世中最为普遍也最为典型的100种错误,采用理论与事例紧密结合的方法,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举例多为现代人际中最为常见的典型事例。
  • 向大师学习:拿破仑·希尔如是说

    向大师学习:拿破仑·希尔如是说

    这是一本传播成功观念的书,也是一本成功实践范本。本书把拿破仑·希尔最经典的近百句言论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配以精美的插图,让经典言论再现智慧光华。
  • 办好难办的事

    办好难办的事

    你想让那些难事不再难,你想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办事高手吗?那就赶快准备一册在手,关键时刻拿出来参详一二,天大的难事说不定就会迎刃而解,你的人生便由此改观,你的前途将由此充满无穷希望!
  • 人生三经

    人生三经

    本书揉儒、佛、道思想于一处,熔深邃的人生哲理与老道的处世经验于一炉,在总结别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辟出一条自己的人生道路。被奉为做人的准则,处世的法宝,聚财的妙术。治家的秘诀,堪称修养身心之典籍。
  • 影响你一生的习惯

    影响你一生的习惯

    本书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探讨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戒除不良习惯对人生的积极意义。全面深刻地分析了老习惯、新习惯、好习惯、坏习惯、小习惯以及无处不在的各种习惯。通过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习惯,生动有趣地描述了形成各种习惯的性格。郑重地劝谕读者,要区别习惯的好坏,别让习惯牵着走。要警惕潜意识的误导。不当消极被动的奴隶。要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别囿于习惯的藩篱,被习惯所左右。从而,借他山之石以攻玉,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
热门推荐
  • 豪门阴谋:戒爱

    豪门阴谋:戒爱

    程涛有妻有子,默默地注视着她,爱她包容她,她为何却伤他骂她,藕断丝连?陆子乔在她十四岁那年,口口声声要娶她,娶她却在众人面前舍她而去。伊力两代的世仇,与她打架,喝酒,拨开层层洋葱皮之下,究竟包裹的是千疮百孔,还是光鲜亮丽的她?时磊的再度出现,夹藏着阴谋,还是爱有未尽?林朵儿只想找一份简单的爱,尘埃落定之时,她却早已经失去了他。
  • 钻石骄妻:亿万老公别惹我

    钻石骄妻:亿万老公别惹我

    她为求保命,攀上了纨绔总裁。他说一,她不敢说二。他让她往东,她不敢往西。他占她身,她却偏偏嫁给了他的死对头!可平静的婚后生活还未开始,就已经被那该死的男人搅了个天翻地覆。“很好,你让我过不了日子,我就让你身不能力行!”男人却手指一勾,邪魅妖娆:“宝贝,我已经等你很久。”
  • 蔑世天轮

    蔑世天轮

    一个对大城市满怀期待的少年,最终在虚拟游戏中堕落,偶然一天游戏更新时带着虚拟游戏设备睡着了,莫名穿越到游戏世界……
  • 五鼠战长沙

    五鼠战长沙

    五鼠闹东京的续集,展昭五鼠丁月华在长沙的故事,与原著也行会有出入,可能会加新角色。
  • 淡淡馨语

    淡淡馨语

    一本往事录,谁的故事谁人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致命床伴

    致命床伴

    一个自小家破人亡的她带着与自己有着命运纠葛的好友任水含吃尽苦头,那个女人说只要她加入组织就帮她治疗任水含,她毫无犹豫地点头答应。从此以后,她的世界陷入了一大片荒芜的黑暗。
  • 枯叶化作翩翩蝶

    枯叶化作翩翩蝶

    问,你本来生活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因一次晕倒,穿越到古代,你的表情是什么?叶蝶:吓掉下巴。问,穿越到古代,你遇到傲娇腹黑男,你会怎样做?叶蝶:先让他爱上我,然后在狠狠甩了他!让他痛不欲生。······好吧,这个问题本机械无法搜寻正确答案。······“你大爷。”叶蝶咬牙切齿。
  • 寂灭武神

    寂灭武神

    来历隐秘的上古石碑,融入身负诅咒的少年体内。从此,他开启了一段睥睨天地的传说。觉醒无上武魂,纵横诸域万界,气吞万里如虎。修炼逆天神功,醉卧温柔乡里,拥美笑看风云。……
  • 我,该隐

    我,该隐

    我爱你,所以我恨你。人类无法体会的美,就应当将它消灭。
  • 外交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外交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他们,是能人,是强人,是名人,是巨人,是圣人,是伟人,是我们心中的大人物,同样也是常人,是凡人,他们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他们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他们曾万贯家财,也曾一贫如洗;他们曾所向无敌,也曾溃不成军。《外交家成长故事》为读者讲述李斯、诸葛亮、管仲和洪承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