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和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人类在迷信鬼神的同时,也开始了对自身的重视,最初表现为崇拜妇女,进而发展为对男性和男性生殖器官的膜拜。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仰韶文化后期,男性生殖崇拜渐趋占据主导地位。而"且""祖"两字正是这种崇拜的产物。甲骨文的"且"字像雄性生殖器形,本义为男性生殖器,这是初民生殖崇拜的体现。后代灵牌、墓碑的样子皆是"且"的遗形,"且"是"祖"的本字。人类靠生殖繁衍,故或另加示,表示祭祀祖先。清代王筠在《说文句读》中说:"祖者,且也。钟鼎文凡祖字皆作"且"。""祖"字出现后,"且"的本义全由"祖"接替,"且"则专门借作副词、代词以及其他虚词。
"祖"作为男性生殖器,在典籍中也时有所见。如唐代玄应的《一切经音义·六九》引北魏顾野王曰:"裸,脱衣露祖也。"这里的"祖"就是男性生殖器,即"祖"的本义。
古人为了纪念祖先,以石祖或木祖表示故去的先人,并把它置于庙堂里,供人们祭祀,由此"祖"便引申出"祖庙"的意思。《说文解字·示部》:"祖,始庙也。""始庙"就是为始封之君王所建的庙。
说文解"字"
汉字的历史,从其萌芽状态起,迄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了,源远流长。但汉字的"字",却是很晚才产生的。而且,古人造"字"的初衷,也并非指记录语言的文字。"字"是会意兼形声字,如下图所示,金文"字"的构形,上部一个宝盖头代表房子,下面一个子字表示婴儿。会意为女子生育,如《易·屯》说:"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字"有生育之义,引申为养育、滋生、孳乳等义。如《诗经》中有:"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女子要生育,首先得许配人家、出嫁,所以"字"又引申为许配、出嫁,如"待字闺中"。
那么,作为生育的"字"是如何成为记录语言的文字之"字"呢?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解释说,先民最初创造书写符号,开始是采用"依类象形"的构造法,即依照事物描摹形状。而运用这种方法造出的符号,如同花纹,因此古人称文字为"文"。"文"就是古"纹"字、"花纹"的意思。继而又采取"形声相益"的结合法,即偏旁构件相配增生。而运用这种方法合成的符号,就像人生孩子一样,越来越多,因此便称为"字"。不过汉代人将文字分为"文"和"字"。许慎将自己所著之书命名为《说文解字》,而不叫《说解文字》,就很明显地表明,在他心目中"文"和"字"是有所不同的。所谓"文",就是许慎说的独体字,即六书中所指的象形字和指事字。所谓"字",就是许慎所说的合体字,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构成的文字。大约在东汉末年,"文"与"字"就合称为"文字"了。
除了生育的"字"和记录语言的"字"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字",即所谓名字的"字"。古人一般都有两个名字,即"名"和"字"。《礼记》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按照传统的习俗,孩子出世3个月后命名,男孩长到20岁时,已到成年,就该举行加冠礼,这时就要另取字。女孩到了15岁时,将要许配人家,必须结发加笄,此时也要取字。
古人的"字"和"名"多有联系,或意义相同,或意义相近,或意义相关,或意义相反。如屈原姓屈,名平,字原,原和平意义相近。由此可以说人的别号"字"是在"名"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也类同于女人生子。因而称人的别号也叫"字"。"字"和"名"互为表里,因此"字"也称为"表字"。
在古代,称"名"或"字",是有一定规矩的:地位低的人自称"名",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称"名",对地位高的人或者是平辈要称"字",平民百姓只有"名"而没有"字"。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
"走"出不同
阅读古籍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注意到一个问题:现代人说的"跑",古人说"走",而现代人说的"走",古人说"行",所谓"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古人是如何创造"走"这一个字的呢?
甲骨文、金文、小篆的"走"字上半部分像一个摆动手臂的人形,下半部分是一个脚形,整个字形像一个人迈开大步朝前奔跑的样子。"走"的本义是跑,近古时代,走字才渐渐由跑步之义转变成行走之义。
现代汉语中"走"的基本用法是步行,如走路。引申义有离开、移动、走访、变化、趋势、泄漏、打通关节等。"走"字可作偏旁,汉字中凡从"走"的字,大多与跑的动作有关,如趋、赴、赶、超、趣等。
关于"走"字,历史上有很多典故,例如"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指在我不如敌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主动撤退。所谓上计,不是说"走"在三十六计中是上计,而是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方撤退,可以保存实力,以图卷土重来,这是最好的选择,因此,"走"为上。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讲的是关羽的神勇故事,"千里走单骑"中的"走"字即是其引申义。
"力"它不是人
手拍打桌子,左手拍右手,足球运动员踢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等等,这些动作都需要用力,那么,力是什么,"力"字又是如何造型的呢?
甲骨文和金文的"力"字"皆像奋臂下手作力之形。人身之力见于外者,莫如手臂,故古人取象焉"。"力"字的本义是体力,如身强力壮。引申义有能量、劳动、强劲、竭尽、权势等,如能力、自食其力、力作、力争、以力服人。也有的学者对"力"字的造型有着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甲骨文的"力"字,是古代一种耕地的农具--耒的象形:上端为长柄,下端弯曲的部分是用来铲土的耒头,中间加一竖杠是用来踏脚的。所以,"力"字的本义是指一种农具,即耒。用耒来耕地是要使劲、用力的,故"力"字引申为力量、力气,又引申为能力、威力、权力等。
从"力"的字,如助、男、勇等均与力量有关。
"生"字的由来
"生"是和"死"相对的概念,也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古人是怎样为"生"字造字的呢?
《说文解字》云:"生,进也。像草木生出土上。"甲骨文的"生"字像地面上刚长出来的一株幼苗,其本义即指植物的生长、长出,引申为事物的发生及人和动物的出生。
"生"本指草木幼芽生长,引申为年轻的、新鲜的、未成熟的、不熟悉的等义,"生"字的引申义非常广泛,可以组成的词汇也非常多。
"生"还是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泛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生的名目最早见于宋元南戏,指剧中的男主角,与元杂剧的正末相当。清以后又衍化为老生、小生、外、末4个支系。按其扮演人物属性、性格特征和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娃娃生等类。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因多戴髯口,故又称须生,俗称胡子生。小生扮演青年男性,分中生(扇子生)、冠生(官生)、穷生、雉尾生(翎子生)、武小生等。外,泛指生的副角,不表现确定的性格特征,唯汉剧的外唱、念、做并重。末,沿袭南戏、北杂剧之名目,今多数剧种已并入老生行。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人物,分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娃娃生扮演儿童角色,京剧中还有娃娃武生。
"死"字的解法
当生命终结时,古人会有怎样的感慨呢?譬如"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论如何,死亡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古人是怎样造"死"字的呢?
甲骨文"死"字,右边是一垂首跪地的人形,左边的"歹"表示死人枯骨,整个字形像活人跪拜于死人朽骨旁默默吊祭的样子,传达出有人死了的信息,特指死亡、生命结束之义。
由于死去的东西不会动,所以僵硬的、不灵活的东西也称为"死",如"死板"指不灵活,"死气沉沉"形容气氛不活跃或精神消沉不振作;"死"字还引申为坚决之义,如"死心塌地"是形容打定主意,绝不改变。
在古代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对于人之死,也有不同的称法:天子之死叫"崩";诸侯之死叫"薨";大夫之死叫"卒";低级官吏和有身份的读书人之死叫"不禄";平民百姓之死叫"死"。
关于"死"字有这样一个故事:老赵在砍自家种的大树时一不留神,压倒了邻家的一棵小白杨树。而这一棵白杨树只有手腕那么粗,可邻家却要索赔500元。老赵十分气愤,就去请了一位律师。这位律师看了老赵写的材料,又让老赵带他到现场去察看。然后对老赵说:"行啦,等着开庭吧。"开庭那天,法庭最后判决:要求老赵赔邻家小树损失费10元,两家各付诉讼费15元。邻家收了老赵的钱后,又拿出了5元钱。原来,律师在现场查看时发现那棵压倒的小白杨树本来已枯死,他就在"小白杨树"前面加了一个"死"字。而这个"死"字是法庭判决的依据。一棵活的小树索赔500元已经是狮子大开口,更何况是一棵已经死掉的树,诉讼书中增加了一字,就改变了判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