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2700000039

第39章 当代作家与文本细读(4)

另外,在这三篇长篇大论的批评争议之外,我们可以再看看较为超脱的感悟式批评。同样是《当代》,1988年第4期发表了两篇很简短的随笔式批评文章。一篇是汪晖的《<古船>的两种历史观》,一篇是靳大成的《人物的审美化与不可解的奥秘》。汪晖在谈到《古船》双重的历史态度时,认为“它一方面积聚着让人把握不定的宿命感,以及由此引起的荒诞感,另一方面又分明得昭示着历史演进的艰难,个体的毁灭,轮回的苦难正是历史前进必将付出代价”。“个体命运的荒诞同时也嘲讽了历史的本身。”“因此,历史过程中的悲剧无非是人类进步的代价,是一种必然,也必将被超越的东西。这就是黑格尔的历史观和历史的悲剧观。”“然而我无法居高于两者之上作出我的判断,因为我自己也正为此而困惑着。”汪晖含蓄肯定了张炜作品的思考和探索。靳大成的文章在高度肯定“赵炳是作者贡献给我们的一份礼物。他的一言一行都是高度政治审美化了的。”同时认为“《古船》里含有象征意味的人名似乎本身就是一个乐章里特定旋律,全能全知的叙述者不再是君临作品中一切人物、事件命运的神,而是随着不同人物登场用不同眼光、不同叙述角度娓娓道出了现代中国四十多年的神话故事”。所以“作者为我们设置了不少不可解悬念”,像铅筒的丢失、倒缸的恐惧、老磨的喋血,还有古城墙的坍塌,含章的命运,等等,“它们都像绝对的奥秘那样使整个小说中的象征意味加强了”,但“永恒之迷仍然是无解的”。可以看出靳大成肯定了不可忽视的作品蕴涵的丰富性及其审美特色。

回顾这一切,从主题和整体批评不无高屋建瓴的概括和整合是罗强烈的文章《思想的雕像:论<古船>的主题结构》;贴近作家创作主体的情怀而发挥和进行文本冒险的批评者是郜元宝;而从文本细读的意义上来说,雷达的文章是最具有穿透力和内在严密逻辑的精彩论说,当然契合文本的热情不免在当时情景下对张炜作品多了一些推重。“《古船》(载《当代》1986年第5期)的出现是一个奇迹,它几乎是在人们缺乏心理准备和预感的情势下骤然出世的。”“所以我把它称作民族心史的一块厚重的碑石。”

此外,《古船》在20世纪80年代发表后,很快在海外也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影响的反馈,某种意义上加重了国内的批评意见,但是从上述的争议的主要方面,也就不难想象海外反响的焦点何在了。台湾为主的海外反响做文章的,主要着眼于作者在拨乱反正的思想影响下对大陆新民主主义革命反思的一些具体描写而已。海外某些学者或特别人士借一点因由而夸大宣扬的情况也不是一两次,从现在看来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当然,这种广泛激烈的反响的另一面,恰恰也说明了《古船》确实是一部新时期80年代发表的,难得对中国现实状况特别是人的苦难和生存困境进行了真实反思和思考的优秀作品。当然,作者试图讨论包含古今中外所有话题的良好愿望,和隋抱朴这个中心人物值得商榷的地方,造成了作品总体整合不是很和谐圆润的缺憾。

四、当代文学史评价透视

从回到文学现场的影响批评可以看出,张炜是一个当代文学史无法定位而又难以忽略的一个重要作家。前面提到的“两会”的推动和诸多批评的争论,使针对《古船》的批评讨论比较深入。所以,《古船》很快进入了90年代当代文学(史)批评的视野,大多数学者最终给予了较为充分的肯定。

无法定位的原因是张炜真正引起文学史批评注意的作品《古船》,表层没有脱离伤痕反思影响下的改革题材,但又触及了《钟鼓楼》、《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难以达到的文化批判和人性揭示的一定深度。“对80年代的一些重要作家而言,文学是‘个体’对人的存在状况,以及人与世界复杂关系所作的探索”,“进入80年代以后,许多呼唤‘改革’和‘现代化’的作家,却对‘改革’和‘现代化’的‘后果’——对中国政治、社会结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产生的深刻影响缺乏心理准备”。“而且面临‘市场’的越来越强大的选择力量,这对于作家的生存处境和写作道路重新确立,构成了新的压力。使一些作家处于紧张的状态中”。正是这样的意义上,《古船》最早表现出诸多丰富的蕴涵。同时又很难将《古船》归到“寻根”或“现代派”的小说的潮流里,可以说,张炜是一个内在深沉的抒情者,他的另类,在于他的“反抗精神”——“凡是刻苦创作与现实生活不同生活的人们,就用这种间接的方式表示对这一现实生活的批评和拒绝”。这种反抗精神是从自我的反省触及我们的生活鄙陋和苦涩的东西。“从中篇《秋天的思索》和《秋天的愤怒》开始,包括长篇《古船》、《九月寓言》,对生活的复杂性的展示加强,并常在开阔的历史背景中,通过家族、阶级矛盾交织的人物关系,来展示山东半岛农村历史变革中政治、经济、理论的冲突。”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张炯在非常宏观地论述新中国文学的主要小说板块时,把张炜归入“农村题材的小说”,并肯定说这些题材的小说“都为描绘新时期农村的风云变幻和人物浮沉作出了自己富于乡土色彩的贡献。”《古船》这部作品除了写实之上悲郁的乡土情怀,还包含一种从内心审视和打量“人”活着的哲理意蕴。“张炜是一个思索型作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他倡导作家应坚守纯文学阵地,同流行的恶俗文学进行抗争。他和张承志被某些偏激的年轻学者认为是本世纪末剩下的最后两个纯文学意义的作家。”我有时给朋友们说,张炜是一个另类的、逃避现实庸俗的内敛的抒情小说家。正如许多身居城市的作家总是带着点乡愁来审视故乡,张炜同时还带着一种内心的愤怒。这也难怪程思和把张炜定位在“理想主义与民间立场”上论说,“从民间吸取生活理想与国家意志所提倡的理想不一样,首先民间的理想不是外在于现实生活的理想,它是同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主义和对苦难的深刻理解联系在一起”。正是这种联系使作品一面投射作者全部思考的隋抱朴身上揭示出了知识分子面对政治祸害的复杂心态和文化局限,另一方面也充分暴露了民间生存近乎宿命的愚昧状态。特别是那些懦弱女性和暴虐的男人扭结在一起的近乎人间地狱般的黑暗生活。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乡土中国’所特有的文化传统、人文精神、想象力、乡土情怀和审美理想等形成一种独特的‘乡土文本’,它自身所具有的宏大、深厚、稳定的叙述规约和限制着作家的叙述。”当然这种浓郁的大地情怀和自我情怀很难实现“纯美的注视”,正如洪子诚文学史批评说,田园野地成了张炜“一个离弃了现实的丑恶,并使不安的心灵得到安顿的处所”。洪子诚先生并进一步借郜元宝的文本批评谈道:张炜的精神世界,既有俄罗斯文学的血脉,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那种“悲悯”。不过这种急迫的、论辩的文化立场直接进入小说写作,对小说文体不能有更多的专注,精神复杂性的探索也难以更好展开,而多少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宣言化”倾向。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文学史批评涉及到的新时期长篇小说存在的,首要的“思想大于形象的问题”。“理想性追求带给这些长篇小说的巨大进步,使得长篇以其特有的沉重、深厚内涵而当之无愧地成了一种‘重文体’和‘大文体’。但作家们在致力于‘思想的营构’的同时,往往操之过急,常常迫不及待地以口号的方式宣讲各种思想,这就使得思想大于形象、理性压倒感性的矛盾一览无余。”

不论怎样,当代文学史无法绕过《古船》的事实是,就新时期80年代的创作来说,张炜的长篇“《古船》揭示的矛盾更深邃和全局化”,不论是社会批评的反思还是艺术叙事的深度,都堪称1986年到1988年新时期中国文坛出现的首轮长篇小说发表出版高潮中不可多得的优秀长篇。“《古船》是80年代重要的长篇小说,也是张炜80年代最优秀的作品。”张炜的《古船》只有90年代更高的长篇小说创作热潮中才被部分优秀作品(包括张炜自己的《九月寓言》等作品)所超越。但也有不同的批评,“发表在1986年第五期《当代》上的长篇小说《古船》是张炜创作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作家对自身创作的大幅度超越,也代表着迄今为止张炜创作的最高水平。此后的众口皆碑的《九月寓言》也好,还是众说纷纭的《家族》《柏慧》也好。都没有能超过它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张炜小说创作的痛苦和丰饶来自张炜的热情和浪漫,《古船》的悲剧沉重是对作者已往生活痛苦揭露的一次总的直面和审视,但未能真正解决也无法解决这种生活命运和社会人生悖反的困惑。小说家张炜新近的小说叙事里,生活过往的伤感又进一步牵连着当前时尚情欲的灼痛,张炜一方面是那样热情高涨,另一方面又是如此疲惫,像一匹善良的被生活撕伤的狼——奔突于自己的文学叙述。

五、余论:世纪末的小说和自由写作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和文化特征,某种意义上来说,充分体现在小说这种文体的兴盛、发达上,特别是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内在人文精神的现代嬗变。所以在描述中国近代以来现代化历史发展和叙事性描述时,海外学者林毓生和大陆作家张贤亮先后都用《小说中国》这样的书名,这说明小说于中国19世纪末以来整个社会革命和文化思潮的巨大作用和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百年的演进和发展,给我们留下许多伤痛和值得反思的东西,但也使我们更加珍惜和尊重。围绕着文学的批评也是这样的矛盾和复杂。文学见证了民族的灾难和忧患,记录了几代人努力和奋进的理想追求和他们的心历路程,还有细致而真实的最普通民众的生活和他们的苦难。现代文学这样那样的挫折和苦难是民族的历史灾难和心灵伤痕最真实、最生动感性的折射。

我们说,在20世纪80年代有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对于民主革命和现代中国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描写。像1986年乔良的《灵旗》,1987年完成的黎汝清的《皖南事变》。当然,这些作品直接回归“某种”历史真实的叙事,缺少《古船》叙事深层的主体性体验的发掘和反思。张炜的意义也许就在这种个人的东西永远无法和民族、和时代拆解的烦恼忧愤中。到了90年代长篇小说继续兴盛的时候,这样重新回顾历史的文学想象和叙事越来越多,像1991年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1993年李锐的《旧址》,这种包含家族故事和个体生命体验的近历史叙事在《白鹿原》达到了高潮。这一方面指的是文本叙述的成熟,另一方面是文学批评的肯定。这种近历史叙事逐渐推进对百年来民主革命的想象和反思。某种意义上说,从《古船》开始的反思历史的严肃思考,本身在内里颠覆我们曾经热衷的历史宏大叙事。但世纪末兴起的小说与影视合谋的“游戏”叙事又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有人回顾现代文学发展时,将五四时期的文学归结为启蒙呐喊的旷野文学,把20世纪40年代以来直到60、70年代的文学归结为政治宣传的广场文学,而把80年代以来的20世纪末“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流变归结为“非意义逃亡”,成为消解文学严肃性而招徕大众一笑的露台文学。这种批评虽不免夸大了新时期文学在悲切沉痛的“伤痕”、“反思”后,“寻根”和“先锋”作家在回归文学本质意义上文学追求的暂时受挫,却也道出了新的文学流变和多元发展的某种倾向。比如,余华从早期《现实一种》里人性残忍的刻骨铭心的描写,到《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平静的叙述、讲述社会对一个个弱势生命个体的伤害和压迫;莫言的“红高粱系列”的小说解读历史,到《檀香刑》里刽子手的极致描写,政治和历史已经剥脱了庄严神圣的严肃外衣,对于人的社会批评不再局限于道德和思想的崇高,历史和人性在小说家笔下不仅变得感性、丰满,而且是一种细致的真实和抚摸。作家让我们回到历史的时候,也让我们回到真正的生命个体和我们自己的内心。

虽然90年代也出现了有人所指出的“新现实主义”冲击波,但从整体的考察可以说,20世纪末走向新世纪小说最突出的特征是“边缘化”的自由写作。边缘化是相对于五四新文学一直处于时代和社会中心话语、代表知识分子和意识形态权威话语的现代文学的部分疏离,使90年代以来的文学特别是小说创作逐渐成为边缘活动。所以当我们回顾《古船》发表初期的社会影响批评时,恍惚有一种隔世的感觉。虽然80年代过来的许多知识分子精英以及学院派批评家,一再坚持人文话语人文精神的权威立场,但进入更加稳定、开放、多元的90年代以来,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日益变得丰富,作为大众文化的需求和大多数文人作家的写作立场,文学的阅读和写作更多地成为个人化的行为与审美追求。作家自我身份的确立以及自我边缘定位,作家创作价值的多元取向和审美个性化的追求,使20世纪以来一直紧张的文学创作的心态得到缓解;同时大众文化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思潮,民间话语有了较为自由的表达。有人在研究了文学史后说,文学的民间话语形态活跃并与知识分子认同的时候也是文学繁荣和经典产生的时候。包括张炜《古船》之后的一系列创作,整个90年代长篇小说多样化的叙述和文本呈现已经部分说明了这一点。我们期待中国文学更大的收获。

前四部分发表于《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2期

从生活的细微处发掘文学意义的人

——赵德发的短篇小说和他2003年的新作评述

同类推荐
  • 汪崇义饮茶诗词选

    汪崇义饮茶诗词选

    茶诗已是中华诗歌中的一朵奇葩。被后人尊为茶圣的陆羽之茶诗千百年来世人诵之仍觉荡气回肠、还雅脱俗。饮茶吟诗兼习书道、乐经,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崇义的饮茶诗以德宁的书法挥就,也许正是要表达这样的精神境界和高雅情趣。
  • 福建文人戏曲集(元明清卷)

    福建文人戏曲集(元明清卷)

    《福建文人戏曲集:元明清卷》汇集了福建元明清三代文人的戏曲作品,以剧作家时代先后编排,每一剧作家先小传,次剧目编校说明。剧本前后题诗、序跋,《福建文人戏曲集:元明清卷》照录。包括:陈以仁、林章、陈梦雷等剧作家。
  •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乡土情谊是一个对培育他的故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故乡的野菜,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乡亲民俗是每个游子心灵的依托。看看故乡的月光,闻闻故乡的泥土是游子们的愿望。本书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描写故乡、回忆家乡和往事、故人的文章。《谈故乡》集中国现当代作家,包括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张爱玲以及张中行、陈从周、余光中、三毛等150余位作家的200多篇思故乡佳作。浓浓的乡情,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令人回味无穷。
  • 超越生命的选择

    超越生命的选择

    本书是萨特哲学及生活的通俗汇编,全书内容是从萨特大量的哲学著作、戏剧、散文、随笔、传记的精选摘录而成的,并将存在主义哲学的精髓贯注其中,重点突出萨特的人道主义情怀及高昂的人生态度:对抗任何可能压制我们生命本身的外部力量,实现我们自由的选择并承担。本书在保留原作思想深刻的同时,力求行文浅显易懂,与读者的现实人生紧密联系。
  • 听取蛙声一片

    听取蛙声一片

    本书为作者的散文随笔集,全书分“忆往事,抒情怀”“看世界,散怀抱”“觅情趣,悦心智”三部分,收录了作者历年来发表的各类文章50余篇。既有对童年往事的追忆,也有对人物和风景的描写;既有感性抒发,又有知性叙述。弘扬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倡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热门推荐
  • 玉嬛

    玉嬛

    回首,君是否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女子在世间摸索成长,跌倒爬起的心路历程。(前朝公主重生励志逆袭)
  • 仙侠缘之寻骨风

    仙侠缘之寻骨风

    一直以来她坚信自己守护神都的正义是没有错的,可是有一天当她深深维护的大义将她推入叛徒一边时,她才发现自己所认识的大义与神都那些人截然不同……数年后,蓬莱仙山鸟语花香,精怪自由,一年一度的飞升大典即将开始,一道绿色窈窕的身影穿行在其中好不惬意,今天对于修炼已满的精怪来说是个好日子,可是对于她来说却是依旧。天空一道白色的身影的飞升惹得地上无数的妖兽不是因他高深的修为将羽化,而是他那张脸,一对剑眉一双高冷的桃花眼引得无数女妖尖叫。然,却不想回眸的一眼,他看见的不是满山的灵气而是一道绿色灵力鼎盛的寻骨风再见时,一个是神都修炼万年的生神,一个是神都所要剿灭的魔灵,一场浩劫也即将在人间现世……
  • 家庭营养师与百病食疗方

    家庭营养师与百病食疗方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了百姓生活中最关心的健康问题。让现代科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使人人懂得合理营养才能获得健康;必须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身体需要的食品;日常饮食习惯也是保证健康的重要环节;当你有了疾病时,可以通过食物来进行调治的道理。
  • 职场非常道

    职场非常道

    面对企业的大事小事,经理人如何统筹兼顾,扮演好管家角色?面对形形色色的应聘者,经理人如何去伪存真,选出最适合企业的人才?面对员工的集体离职,经理人如何稳定员工队伍,保证公司平稳发展?面对美丽的职业诱惑,经理人是进是退,如何权衡利弊?职场是不一样的江湖,混好职场需要大智慧。本书作者结合多年的职场实战经验,如唠家常一样,将非常规的职场生存术向读者娓娓道来。书中反映的职场问题,个个切中要点;分享的管理之道,种种拿来即用。对于正在打拼中的职业人士,本书具有不可多得的借鉴作用。
  • 兽人大领主

    兽人大领主

    领地子民吃饭,只靠狩猎、天赐过活?牛头人战士给咱开辟沃土,谁说兽人就不会种植粮食。多瑙大荒原上盗匪横行?出门巨象武士开路,看哪个不长眼的敢触小爷霉头。啥?你说咱家果园被龙岛那帮蜥蜴占了?那个谁,把咱家黄金比蒙叫过去溜溜。多瑙大荒原上,一个异位面灵魂,穿越成为狐族兽人领主的发家奋斗史。
  • 穿越千年之极品新娘

    穿越千年之极品新娘

    穿越千年,成为玉城公主,在新婚之夜,逃出玉国。在路途中,救下了幽城公主上官婉如,进入幽国。因跟这里的小公主长得相似,知道这位公主背后的故事。一次机缘,巧遇莫二少……进入莫府,她与他相处中,渐渐爱上了这位玩世不恭的少爷,伴随他……
  • TFBOYS和那个她

    TFBOYS和那个她

    她,一个大集团的千金,和TFBOYS有着不解之缘,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他们的青春又会是怎样的呢?
  • 见或不见

    见或不见

    夜空忘了深邃披上了素衣,星星干了眼泪只剩呼吸。时间花了五年叫回忆停止,空间却在一瞬让思恋决堤。走开吧,你这上瘾的毒药,不要打扰我假装的忘记;归来吧,再给我温柔的一刀,见或不见放不下的依然是你。
  • 逍遥之乱世至尊

    逍遥之乱世至尊

    偶得神秘之珠,开启一段逍遥之旅!四级文明星球银芒星华盟帝国的陈氏家族小少爷,夺机缘、收奇才、护家族、灭敌人.....
  • 驱逐舰与登陆舰传奇

    驱逐舰与登陆舰传奇

    本书是针对青少年的军事知识读物,包括必备的军事知识、军事趣闻、战机战舰知识、导弹火炮知识等多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