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结友,裴立新.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
[2]常娟,李波.城市弱势群体与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J].体育科学研究,2005,(3)
[3]王伟光.提高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M].中共中央党校,2005,(2)
[4]金维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学术交流,2004,(11)
[5]胡小明,刘燕舞,冯宁.论全民健身的制度创新[J].体育文化导刊,2005,(12)
[6]卢元镇.2008年后的中国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5,(10)
[7]黄俊伟.保障国民的“体质安全”也是硬道理[J].中国国情国力,2004,(4)
[8]阳熠华,周启迪.国际奥委会妇女体育政策执行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1).
[9]李维榕.为家庭疗伤[M].太原:希望出版社,2010.
[10]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11]栾开封,田鸿章.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我国体育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10):3—7.
[12]何振华.从构建和谐社会看稳定[N].人民日报,2005,(1)
[13]黄先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J].金融信息参考,2005(2):89—91.
[14]徐丽娟.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6(2):50—51.
[15]徐辉.论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J].黔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6)89—91.
[16]中国群众体育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4.
[17]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8]周长城.全面小康:生活质量与测量国际视野下的生活指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9]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