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94600000002

第2章 从戊戌到辛亥:改革与革命的双重变奏(2)

当然,我们只是说“像”,并非将戊戌变法定性为一场革命。这场改革之所以失败,一大原因即在于康有为们在改革的征途之上,以革命的方法行事(如庄士敦称康有为是“一个危险的极端主义者”;辜鸿铭称康有为为中国的“雅各宾党人”,推行“暴烈和凶猛的雅各宾主义”,我们都知道,雅各宾党乃是法国大革命期间最激进、恐怖的一派,其领袖正是杀人如麻、最终将自身推上了断头台的罗伯斯庇尔)。革命对改革的僭越,献祭了谭嗣同等六人的热血和生命。

考诸史实,起初,慈禧并不反对改革。早在1889年,她便撤帘归政,将大半权力还给了成年的光绪。有人指出,彼时之实权,仍在慈禧手中,凡大政之裁决,皇帝依然要秉承太后的意旨;朝中重臣,多为慈禧提掖的亲信故旧,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并未因太后还政、移居颐和园而断绝。这是事实,不容否认。不过,我们需要看到,如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所论述的那样:“太后自归政以后,便不复视朝。王大臣非经宣召,亦难有觐见机会。故身为承转人之德宗(光绪),虽乏最后裁断之权,而事实上于处理政务之时,亦尚有斟酌损益之余地。”还政以后,慈禧与光绪的权力分配,历来有一个说法,二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必须经慈禧审批;二品以下,光绪则可自作主张。故光绪任用康有为、谭嗣同等改革者,因品阶不高,慈禧未尝出手干预。由此观之,光绪手上的权力,足以启动改革,慈禧手上的权力,却不足以阻止改革的启动——她何尝阻止了呢。

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事前慈禧曾明确表态支持。据翁同龢日记(1898年6月11日):“是日上奉慈谕,以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等因,并御书某某官应准入学,圣意坚定。臣对西法不可不讲,圣贤义理之学尤不可忘。退拟旨一道。”“今宜专讲西学”,充分表明了慈禧的政治意向。但是,当康有为所发动的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扰乱了朝纲、打碎了秩序,她便无法在颐和园安枕了。尤其是,这场改革不仅要架空她的权力,还要剥夺她的自由,改革者动了她盘中的蛋糕,她自要开始反扑。

晚清重臣如张之洞、陈宝箴以及后来的袁世凯等人更非改革的敌人,事实上,他们才是改革的主力军,在地方,在中央,一步一个脚印,稳健而扎实(例如,由刘坤一、张之洞等所起草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成为了庚子新政的总纲领)。相反,康有为的改革纲领,连其弟康广仁都不以为然,康广仁在致何易中的心中写道:“伯兄(康有为)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地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这五个“太”字,折射了康梁一系的改革者的性格及命运。

所以,我一直不太赞同,将康有为与张之洞归为一派,统称为改革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进行了细化,称康有为、梁启超为“激进的改革者”,翁同龢、张之洞为“保守的改革者”。在我看来,晚清政治史上,除了执政者外,可分三派:一是孙中山、黄兴领导的革命党;一是以张之洞、袁世凯为代表的立宪派;一是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他们的政见与思想,则居于前二者之间。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中国的改革步履非但没有长期停滞、后退,经义和团一役的刺激,反倒加剧、提速。由慈禧所领导,张之洞、袁世凯等实干家所践行的庚子新政与立宪改革,刀刀见血,岂是康有为之流的枯竹空言所能比拟的?如金观涛、刘青峰所述:“虽然慈禧太后并没有撤销1900年以十万银子捉拿康有为、梁启超等流亡知识分子的通缉令,光绪皇帝仍然被软禁,但是20世纪初年开始的新政却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政治改革。”慈禧以及一大批保守派,吃足了义和团的苦头,则被迫捆绑于快马加鞭的改革战车之上,甚至让渡了自家私藏的一大角蛋糕,因为他们明白,若不让渡,也许十年后,连一分一毫的蛋糕碎屑都保守不住。他们的耳边,已经拉响了红色警报:“改革,亡满人;不改,亡大清。”只要稍一掂量,便知轻重。

20世纪初的中国,改革乃是共识,如弦上之箭,不得不发。当时所争论的问题,不在改革与否,而在于怎样改革。

改革的转捩点:假如慈禧不死?

改革的另一面,革命的暗流正默默涌动。那一时期的武装斗争,不过是星星之火,偶尔爆发,鲜有大规模者,更鲜有成功的案例。大多数革命党人都藏在租界或者漂泊海外,革命的推进,常常停留在计划与筹款这一步——当然,我们需要重申美国历史学者路康乐教授(Edward J.M.Rhoads)的一个论断: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而言,革命形势远比革命党的起义更重要。所以我们评判革命党人的功绩,除了攻城略地,驱逐鞑虏,更关键的一点在于造势。所谓势,即革命气氛,即“革命”成为令权力者谈之色变的敏感词,即革命成为一种压力,令改革者一日都不敢睡懒觉,即北方人民“南望革命军,有如望年”。

问题呼之欲出。晚清的执政者不是一直在改革吗,为什么还会爆发革命呢?

这就到了重提托克维尔的时刻。1911年的中国,相比1898年的中国(戊戌变法),1900年的中国(义和团运动),国人的处境的确颇有改进,他们已经尝到了改革的甜头,虽然只是政治盛宴的残羹冷炙。故在此时,一旦改革者故步自封乃至倒行逆施,必将点燃十二分浓烈的战火。

刚才说过,金观涛、刘青峰认为20世纪初年的庚子新政与预备立宪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政治改革”,这话只有一半的道理。在此,余英时区分了行政改革与政治改革,后者的对象是政治体制,即我们俗称的“政改”。余先生说,晚清新政,仅限于行政改革,一旦触及体制,便无力推进,如改官制,不过是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铁路局与矿务合并为商部,实属换汤不换药。最后干脆连汤都不换了,“政改”的药方被抛诸脑后,集权才是硬道理。只是,集权这一剂虎狼药,病入骨髓的清朝焉能承受得了?

近年来有一种说法,将慈禧之死(1908年11月15日)视作改革的转捩点与近代史的拐角处:“她死的真不是时候:早十年死,戊戌变法就成了;晚十年死,就不会有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在官文里就变成‘武昌叛乱’——了。”(王人博语)言下之意,武昌起义必将被扑灭。更有甚者,认为慈禧再活十年,中国可能会实现宪政。历史不容假设,却可推论:慈禧若在,晚清的政改就会高歌猛进一马平川吗?满族人就不会从汉族人手中收权吗?要知道,慈禧在世之日,集权运动已经展开了,满族向汉族收权,中央从地方收权,军权、财权、司法权都次第转移到中央的满族亲贵手里,袁世凯的北洋六镇失去了四镇……

不可否认,慈禧是晚清改革的主心骨,是政局维稳的平衡仪;同样不可否认,她是皇权专制的吉祥物,是权贵阶级的头号代表。她是改革的舵手,另一面,则是改革的最大敌人。她对改革的权衡,取决于改革对她的既得利益的损益。在“改革,亡满人”与“不改,亡大清”的两难之间,她深知必须让出一些利益,然而受损终须有度,超出了这个度,她就不再是改革的同路人,而是改革的绊脚石甚至刽子手。一言以蔽之,是利益,而非观念,决定了慈禧对改革的态度。况且,即便论及观念,慈禧亦不能比肩后来的蒋经国与吴登盛。

从慈禧死前三年的执政风格来看,她对这场已经步入深水区的改革,不无犹疑。倘她不死,也许袁世凯等重臣不会被放逐,也许满汉之间的矛盾不会被过度激化,也许地方立宪派对朝廷的信心尚可多维系一时,但是,她只能延缓改革崩盘的时间,却不能扭转改革失败的命运。

在深水区彷徨的改革急转直下,发生在1908、1909年。1908年底,光绪、慈禧先后去世,改革的牌坊坍塌了。摄政王载沣上位不久,便借口“足疾”,罢斥袁世凯,满汉之争彻底撕破了脸皮。1909年10月4日,为改革之舰领航的最后一位舵手张之洞病故,这标志着改革进入昏迷期,距离死亡仅一步之遥。

插曲:“有兵在”、张之洞与改革之死

若不是姓爱新觉罗,生在了帝王家,载沣这一生,恐怕难以为史册所铭记。他的性情与黎元洪相似,其弟载涛说:“他遇事优柔寡断,人都说他忠厚,实则忠厚即无用之别名。他日常生活很有规律,内廷当差谨慎小心,这是他的长处。他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决难胜任。”二人的遭遇亦庶几近之:在历史转型的关节点上,被突如其来的一脚踢到了纷乱的前台,作为政治提线木偶,供人在幕后发纵指示(相比黎菩萨,载沣更可悲,连婚姻都不能自主)。不过,他们虽然秉性懦弱,却不甘于傀儡的命运,都曾奋臂而起,说过一些狠话,做过一些狠事。载沣最着名的一言,便是对张之洞说“怕什么,有兵在”。

此言于今十分流行,引述者也许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以历史之酒浇自我心中郁积的块垒。除了今人块垒的内容,我更关心载沣此言的出处。他到底有没有说过这句话,或者原话并非此形状,那么所改变的成色,多少是时光的摧折,多少是史家的演义。

“怕什么,有兵在”能风行天下,应该归功于高阳先生的历史小说《瀛台落日》,这是慈禧系列传记的最后一部。高阳写晚清史,不管是小说还是历史随笔,都可作信史来读。然而,小说家言终究是一种演义,且高阳说史,多刊于媒体,为稻粱谋,故要迎合读者的口味,将一些历史细节世俗化、八卦化。譬如这一节,话说在1909年,直隶的士绅认为督办津浦铁路大臣吕海寰非去不可,庆亲王奕匡有意保举徐世昌兼办,张之洞闻听此事,带病入宫,请摄政王载沣召见,直言相询,有无其事:

“有的。庆亲王保他‘才堪继任’。”

“虽然才堪继任,无奈舆情不属。”

“舆情不属?”载沣笑笑,“是直隶绅士的意思。”

绅士跟小民的利害是不同的,张之洞不便细陈,只说:

“不然!舆情不属,而且会激出变故。”

“怕什么!”载沣淡淡地说,“有兵在!”

张之洞像是脑前被捣了一拳,顿觉喉间有什么东西上涌,而且自己微微闻见腥气,口一张,一口鲜血吐在摄政王载沣面前……

这段对话并非高阳凭空臆造,而有其翔实出处。张之洞的年谱有两本,我未尝见许同莘版,且以胡钧版为例:吕海寰革职一节,恰如高阳所述;然而,高阳说庆亲王荐徐世昌接任此职,胡钧撰《张文襄公年谱》(台湾文海出版社,第282页)却说是载涛、载洵二贝勒荐唐绍仪(该版作“怡”)。考二人生平,徐世昌兼办过京浦铁路,唐绍仪曾担任全国铁路总公司督办,应以前者为是。年谱出错了。

汉阳铁厂,前临汉江,后靠龟山,由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1893年建成投产,有大小十个分厂,是当时亚洲第一大钢铁联合企业。图为1894年7月13日张之洞视察汉阳铁厂。

接下来,年谱记载了监国即摄政王载沣与张之洞的对话:

监国以问公,公曰:不可,舆情不属。

(载沣)曰:中堂,直隶绅士也,绅士以为可,则无不可者。

(张之洞)曰:岂可以一人之见而反舆情,舆情不属,必激变。(载沣)曰:有兵在。

公(张之洞)退而叹曰:不意闻此亡国之言。

此后张之洞吐血的情节,当是高阳的虚构。按年谱,张之洞的病在右肋和肝,经此重大变故,其病加剧,此后连续请假。再过三月,他的生命便宣告终结。

话说回来,一句“有兵在”,为什么令张之洞痛彻心扉、为之魂变?为什么称此为“亡国之言”?

张之洞临终前夕,自我论定:“吾生平学术行十之四五,政术行十之五六,心术则大中至正。”随后,命家人将“政术”改为“治术”。由此可见他最看重什么。彼时民谚云:端方有学有术,岑春煊不学无术,袁世凯不学有术,张之洞有学无术。“无术”之说,倒小觑了张之洞。他有“巧宦热中”的定评,从年轻之时狂言经营八表,到最终官居大学士,入值军机处,位极人臣,如果无术,焉能走到这一步?而将“政术”改成“治术”,连一个字眼都这般慎之又慎,可知张之洞还是有一颗敬畏之心。

这正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与载沣对话,把“舆情”看得那么重。他终究是一个讲究治术的政治家,而非“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的独夫民贼。能重视舆情,说明此人心中还有对舆论与民意的顾忌;弃舆论与民意若敝屣,一句“有兵在”,拥兵自重,则直接诉诸军政——如你所知,所有的政治制度当中,军政永远都是最坏的那一种。

“有兵在”不仅暴露了载沣的骄狂,还从侧面折射了他的颟顸:他可能并不清楚当时的军事力量之分布,满人早已不是铁马冰河悍然入关的满人,八旗腐化如泥,绿营不堪大用,军队已经完全落在了袁世凯等汉人手中;而且,这些军人里面,保大清者有多少,革命党与立宪党人的追随者有多少,二年后,武昌城的枪声一响,便见分晓。

可悲的不是狂言“有兵在”的载沣,他和他的同党自绝于民,不亡何待;而是感慨“君民末世自乖离”,却甘作孤臣孽子的张之洞。他病逝前夕,与载沣还有一段故事。年谱记曰:

王(载沣)至,谓公曰:“中堂公忠体国,有名望,好好保养。”公曰:“公忠体国所不敢当,廉正无私不敢不勉。”王出,陈太傅(陈宝琛)入问曰:“监国之意若何?”公无他言,惟叹曰:“国运尽矣!”盖冀一悟,而未能也。(《张文襄公年谱》,第286-287页)

辛亥革命:改革式的革命

张之洞死了,晚清改革的败局开始倒计时了。1911年5月8日,“皇族内阁”成立,改革的丧钟正式敲响。至此,改革死了,“维新绝望,大陆将沉”。改革者及其同情者,尤其是地方的立宪派,转过身便投向革命的阵营。

我们再来看托克维尔的名言:“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毋庸置疑,晚清是一个坏政府,若它不改革,就不会有危险么,不会爆发革命么?显然不是。它若墨守旧法,冥顽不化,压根撑不到1911年。

开始改革,危机与希望共生。改革是解药,不过,是药三分毒。改好了,妙手回春,转型成功,大清还是大清,千秋万代,一统江湖。改不好,解药变成了毒酒,酒入愁肠,五内俱焚。晚清改革,便是“改不好”的典型。

同类推荐
  • 石破三国

    石破三国

    好男儿当纵横三国,顺我者昌,逆我者诛之!夜灯初上,红袖温酒,笑看一段三国传奇。
  • 从秦皇到汉武:品读《史记》中的两大强者

    从秦皇到汉武:品读《史记》中的两大强者

    一个横扫六合,一个威加海内;一个焚书坑儒,一个独尊儒术;一个建起万里长城。一个驱逐匈奴、扩地千里。
  • 唐密真经

    唐密真经

    此爱情真龙伏藏,无上瑜伽巨型神话史诗真经《真龙伏藏·唐密真经》共分十部500万字由诗歌和白话著成,为爱情真言圣典佛经神话,故事以真龙和神龙无上绝对的真经爱情为主线,出场神话人物10000人,其中男神7000人,女神3000人,共计1万神,总统摄显密一切佛经圣典和所有宗教一切显密体系的所有神话,封印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大型爱情故事:详述法界不同根性神佛妖魔,为了自己神圣的爱情阴阳大战的真经故事,揭示宇宙真理,人生生老病死轮回真相,歌颂无上绝对纯粹正确美丽的爱情价值观,此爱情神话伏藏出世,乃众生之福以利万世万民。在此网站布施驻站第一部真经圣品,以积个人无量爱情功德福报。
  • 保卫莫斯科

    保卫莫斯科

    本书介绍了二战时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等。内容包括东南欧沦陷、列宁格勒战役、保卫莫斯科等。
  • 在繁华中沉没:清帝国

    在繁华中沉没:清帝国

    中华帝国的脚步沉重而拖沓,而且,陷入了一个怪圈:从王朝初建的清明,到末期的腐朽,随后被不堪重压的农民起义推翻,而新的王朝又重复这样的轮回。我们的帝国,犹如意气风发的少年,在这样的轮回中逐日变为垂垂老者,巨大的身躯轰然倾倒于烟尘之中。在帝国的历史中,我们看到惊人的相似:制度的承袭、人物的脸谱化……每个中国人,在借此套丛书回望来时路之时,都将为我们的历史而欢呼、惊讶、愤怒,甚至于椎心泣血。本书内容包括:孝庄、选储风波、皇帝和权臣、科场黑幕、民族怀柔之策、满族的婚姻习俗、郑成功、“康乾盛世”、两种文明的碰撞、洋务运动、袁世凯等。
热门推荐
  • 邪王独宠:王妃很强势

    邪王独宠:王妃很强势

    她偷走了他的钱财,最后亦偷走了他的心,而他宠她入骨,宁愿为她负尽天下人,他对她说:“如若你不出现我会孤独终老。”她亦是对他温柔回眸:“繁花三千,我亦是逃不出你亲手写下的劫。”
  • 30岁之前被人管,30岁之后会管人

    30岁之前被人管,30岁之后会管人

    你还在被人管吗?恭喜你,因为大领导都是从小员工做起来的。你已经开始管人了吗?同样恭喜你,因为这本书就是为你准备的。如果你30岁之前还没学会被人管,30岁之后就别指望会管别人。如果你30岁之后还没学会怎么管人,那么你一定要翻开这本书。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30岁前如何被人管,如何成为一名好员工说起,到下篇讲述如何从一名员工转变为一名管理人员,从技巧方法及心理角度详细讲解,让您的职业发展脚步走得更加顺畅,不论是员工还是管理者本书都非常适用!
  • 墨澈流年

    墨澈流年

    “你就像是银色子弹,而我是狼人。我们之间的关系只是。。。”“停,闭嘴,谁说狼人和银色子弹就不能共存了呢?”由我们来打破这个说法。
  • 凤倾天下:废柴逆天三小姐

    凤倾天下:废柴逆天三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杀手女皇帝凰心。神马?穿越?废物?草包?统统都换给你们!龙系上古超神兽奈落达尔强行与她契约,上古神兽雷系之王戴安娜(她取的名字)甘愿当她的坐骑,自身带有火系的变异系雷系,还是神雷体质可自由操控雷火,谁还敢说她是废柴?!她,二十一世纪的神偷蓝雪心,帝凰心的妹妹,龙系上古超神兽米奈希尔的契约者,上古神兽雪系之王凯瑟琳(她取的)的主人,拥有水系变异系冰系,同样是神雪体质可操控雪雨.两人共同携手,成就一段奇迹。看姐妹花如何创造出荡气回肠的传说!
  • 深苑锁清秋

    深苑锁清秋

    推荐光的小白女强穿越文:邪王压醉妃http://novel.hongxiu.com/a/541781/一句话简介:正在她欲.火难耐之际,身下男人却一翻身将她反压至身下,邪魅一笑:“小娘子,我来教你如何?”光:此文略有肉肉,不喜者勿入撒·~她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命不好,只是…只是恰巧很倒霉的在春光明媚的年纪遇到了那个恶魔。~~~~~~19岁高中毕业那晚,她在几个男人的威胁下失了自己,凭最后一丝神智拉下了那个男人的面具,她不敢相信,此刻伏在她身上毁掉她一切的男人原来竟是他…她只是个保姆的女儿,而他却是出生在高干家庭高高在上的军校尖子生。她知道他恨她,更知道他是她永远也惹不起的大少爷,所以她只能握着妊娠8周的孕检单,仓皇的逃离每一座有他的城市。她堕落了,而他却在部队混的风生水起,步步高升,成为市里最有发展潜力的新任市长候选人。再相遇时,他手中握着与她的结婚证,笑的满面春风:“顾清秋,没想过吧,你妈把你卖给了我,现在我们是合法夫妻。”“不可能,我没有嫁给你,苑空庭你是个魔鬼,我不嫁你,我要跟你离婚。”“难道你不知道军婚不能离吗?想离婚,下辈子吧。这辈子,你必须留在我身边,要死,我们一起死,地狱,我们一起下。”~~~~~~~是的,她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命不好,只是…只是恰巧很倒霉的在无法回头的路上与他纠缠到了一起。错,或许是从相遇开始的吧~片段一:他怀中搂着已经怀孕的女友,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看着第一次来做产检的顾清秋:你来这里做什么,难道你跟踪我?顾清秋摇头:不是,我胃不舒服,所以来检查一下。苑空庭:这么多医院为什么独挑这一家,检查完了赶紧走,不要在我不想见你的时候出现在我面前。片段二:“妈妈,为什么我跟妈妈姓?”小宝嘟囔着小嘴满心不悦,“别的宝宝都是跟爸爸姓啊。”苑空庭点头期待:“没错,应该跟爸爸姓才对。”顾清秋转头看着苑空庭若有所思挑眉笑:“因为妈妈实在是不知道你到底该姓沈还是苑。”小宝摸着嘴满脸正经:“哇,妈妈你好有行情,我还有的选择啊。那就姓沈吧,沈小宝比苑小宝好听多了。”苑空庭满脸黑线,果然,因果报应,这个孩子是天生来克他的吗?~~~~~~~~~~~~~~~亲们,喜欢此文的话请动动您的小手,给光收藏一下撒,光鞠躬熊抱么么
  • 冒牌老公惹不起

    冒牌老公惹不起

    只是送块浴巾而已,却阴错阳差跟陆大总裁闹了一场绯闻,还被连累丢了工作。顶着“狐狸精”的名头走投无路被他聘用假扮男女朋友。一夜醉酒,所有的一切都乱了套。明明是顶着一张和自己失踪的女朋友一模一样脸的冒牌货,他竟然莫名其妙的动了心。但是在他爱上她的时候,她竟然给他玩消失!她以为她逃得掉吗?竟然还敢给他偷生小娃娃!他会让她知道,他这个冒牌老公不是这么好惹的!
  • 下一秒转身爱你

    下一秒转身爱你

    他想用他一生的约定把她捆在身边。“那个,咱们有话好好说,别动粗,成吗?”
  • 爱的竖琴

    爱的竖琴

    这些诗,或以深邃的笔墨纸探索爱的哲理,或以细腻的笔触触及少男少女的相思,或以鲜活的感受吟咏对爱与美的追求,或以缠绵的情调表现失恋的痛苦,失意的孤独和渴望爱的慰藉……
  • 校园部曲

    校园部曲

    这是一部关于校园的短片小说,作者准备一篇写到10章以上,希望会有很多的人前来观看吧
  • 激励员工的艺术

    激励员工的艺术

    本书针对不同情景,精选典型案例,给出不同的激励方法,让管理者创造性地找到本企业激励员工的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