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05400000101

第101章 附:儒家经典原文(4)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当作贫而患不均,不患贫当作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16.3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16.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5816.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16.6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6.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6.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6.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16.12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6.14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阳货第十七

17.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17.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7.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17.4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17.5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

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17.6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7.7佛肸召,子欲往。

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湼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17.8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共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7.9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羣,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7.10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17.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17.12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7.1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17.14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7.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当作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7.16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17.1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7.18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17.19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7.20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17.21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17.22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16117.23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17.24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流字衍文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17.25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17.26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微子第十八18.1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18.2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18.3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18.4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18.6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8.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筱。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8.8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18.9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18.10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18.11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子张第十九

19.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19.2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9.3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

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19.4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19.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9.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9.7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19.8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19.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19.10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9.11子夏曰:“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

19.12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19.1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9.14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19.15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19.16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19.17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19.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它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19.19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19.20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19.2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9.22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19.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

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19.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踰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19.25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尧曰第二十

20.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所重:民、食、丧、祭。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20.2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20.3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同类推荐
  •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其意思为整个自然界,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只有学习和掌握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才能了解人生之真谛、处世之哲理,才能知天道、明人道、开商道,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处事、正确的方法做事,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
  • 西北宗教论丛1

    西北宗教论丛1

    西北民族大学是一所拥有30多个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性大学。从它开办之日起,学校开设有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课程,为各个专业学生的必修课。1995年我们申请宗教学硕士点,1996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立宗教研究中心,于1997年开始招收宗教学硕士研究生,以西北地区的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研究为主,设立了藏传佛教研究与管理、伊斯兰教研究与管理和宗教学理论研究三个方向,进行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的宗教史、宗教思想理论、民族史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
  •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四本,以胡适谈禅说佛为线索,遴选其综述禅宗历史、考证禅宗代表人物、以及谈禅说佛杂记等文章汇编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虽然不能说全面完整地反映了胡适对于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主张,但基本上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尤其是胡适谈禅宗历史的文章,深入浅出,学理清晰,趣味横生,凸显大师小书的品位,可读性极强。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

    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

    《全然接受》作者塔拉;布莱克拥有担任禅修老师和心理治疗师20年的丰富经验,在本书中对许多学生、客户的案例做了详实的分析与阐释,为我们提供系统化的实修方法,告诉我们如何转化悲伤情绪并重获完整的人格。
热门推荐
  • 笑傲紫云天

    笑傲紫云天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武者时代,实力就是一切的主宰!且看风凌笑傲紫云天,天下唯我独尊!
  • 帝国骄雄

    帝国骄雄

    世人都说,我曾经在上万年前背叛过他们,把灵魂出卖给了魔族…这辈子,你们要将轮回转世的我毁灭在恢复记忆前…但是…为什么…我这辈子一直在做救赎的事…你们却看不到…你们不仁,我不能不义…毕竟心爱的人在我身边,我可以平静地看待你们对我的不公…我愿意带领人类的大家,战死沙场,面对你们最恐惧的魔族,用我的躯体捍卫人类最后的防线。那怕灵魂万劫不复…记住,我这么做,并不是因为我拖欠人类什么,我只是不想让爱我的人,信任我的人失望…
  • 做最好的HR

    做最好的HR

    想要企业的人员稳定,业绩提升,首先需要有一个合格的HR对人员情况进行把关。本书全面阐述了企业HR的角色定位、岗位要求、管理技能、实操技巧等。通过阅读本书,HR可以找到从优秀到卓越的正确途径,从而有效提高管理能力,轻松打造高效团队。
  • 张艺兴之穿越千年的爱

    张艺兴之穿越千年的爱

    灵界灵女被人陷害而落入凡尘,却和自己所爱的人却是敌人,张艺兴,我爱你,如果有来生,我还愿意认识你。在我最后走的那一刻,我看见他的笑容,没有往日的暖心,我会忘记你吗?
  • 易烊千玺之羁绊

    易烊千玺之羁绊

    只有我一个人傻傻的付出。还是换不来你的倾心。
  • 极限狂徒

    极限狂徒

    十六岁前,罗烈只是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普通人,十六岁后,他开始暴走。掌控最强元种,觉醒无上精魄,踏碎一切阻碍,吊打各路英豪,目空一切,嚣张无极限!
  • 黄金战纹

    黄金战纹

    这片大陆一部分人身上都拥有纹身,那是力量的源泉,那所谓的纹身被人们称为战纹,每一个拥有战纹的人都在向着更高的境界历练;主神又能怎样,强者才能生存!
  • 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

    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

    心理学对于现代人来说,神秘又想了解,太专业的书籍读者没精力去看,太浅显的读者不感兴趣。这本书从实用的角度,将初涉世的年轻人需要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从九个方面,如人格发展、情绪认识调适、实用心理(社交、沟通等)来展开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告诉年轻人应该如何认识挖掘调适自己、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战胜困难、如何获得成就、如何摆脱心理困惑等等。
  • 《完美嫡女》

    《完美嫡女》

    天降异星,她,一代废柴的逆袭,不会斗气是么?不好意思,本人是修炼万年不遇的万源斗气,身怀剧毒?不好意思,本人是顶尖的炼丹师,活死人,肉白骨。超幻兽都像她低头,而他,摄政王爷,魔族魔尊,邪魅妖孽,却放言今生只爱她一人,他,一代名医,谪仙般人物,却在她身上丢了心。而他,性格爽朗,像阳光一样,直射人心,却今生只保护她一人,这是一个强强联手的故事,无小三.一对一
  • 演绎爱的王国

    演绎爱的王国

    “是我的终究是我的,不是我的不能强求”,你爱咋的咋的吧,我什么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