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02900000075

第75章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典出:

《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经典今读: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是读书学习没个够,给别人上课不知疲倦。如此这般,起码是个称职的教育工作者。

这是孔子形容自己的一句话。孔子还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他来讲,是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便成为一种常态,“何有于我哉”——根本算不了什么。孔子向师襄子学古琴曲经典之作——《文王操》,就体现了他的“学而不倦”的一面。

师襄子把《文王操》教给孔子后,叫他反复练,直到闭着眼睛能弹奏为止。当时已是而立之年的孔子很认真,每天练习这支曲子,足足练了十天。师襄子觉得孔子已经弹奏得很熟练了,说:“弹得不错,毕竟是孔丘,悟性好。”便打算教他下一支曲子,孔子却说:“师傅,别忙。《文王操》是支伟大的乐曲,我很喜欢,十天时间哪够,我还想再练练。”师襄子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学生喜欢音乐,正是成为音乐家的关键。师襄子高兴地说:“好,再给你十天时间。”

十天过后,师襄子检查学生功课,孔子便又把《文王操》弹奏了一遍。真是指法娴熟,行云流水,一曲弹罢,师襄子鼓掌喝彩,说:“天才,你真是个音乐天才,仅仅二十天时间,你的演奏已经达到了专业的水平。”孔子是个谦虚的人,觉得老师的评价太过了,便说:“学生不才,学业上能有点进步,全靠老师栽培。”师襄子听了,非常舒坦,心想:这么伟大的孔子,竟然对我如此感恩,真是个好学生。便打算立刻给他讲下一课。但孔子还是说:“师傅,再等等。

我觉得《文王操》这支曲子里面,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我刚看到点火花,你再给我点时间吧。”师襄子觉得孔子的要求太高了,不错,《文王操》确实包含着深刻的思想,但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甚至一些专业人士,都未必真正理解得了。对孔子这种短训班学员,更没有要求。师襄子本想劝他放弃这种想法,不要自寻烦恼,但看着孔子那专注的眼光,话到嘴边又咽下了。“试试吧,”师襄子说,“能理解多深,看你的造化。”

孔子很有造化,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

对于很多人,《文王操》是一支永远也无法完全弄懂的曲子,但遇上孔子这类悟性奇高而又“走火入魔”的音乐发烧友,《文王操》似乎就是为他而作的。又过了十天,师襄子再次听孔子的弹奏,觉得就像是从天上飘来的声音,不断撞击着自己的灵魂,这种声音,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听觉享受,完成了形而上的升华。“恭喜你,”师襄子激动地说,“恭喜你终于看到了《文王操》的灵魂。”

这几乎已是音乐的最高境界,但孔子还嫌不够,他说:“师傅,再给我十天时间,让我走进文王的心灵。”师襄子觉得自己听错了,“什么?”他喃喃地说,“文王的心灵?”孔子点点头,坚定地回答:“对,是文王——我最景仰的古代圣贤之一的文王,我已经走到了他的身边,我似乎可以进入他的心灵。”

这是何等的境界!师襄子折服了。走进文王的心灵——就连师襄子本人,做音乐家这么多年,从未产生过这样的想法。一瞬间,他明白了,只有孔子这种必将名垂青史的圣人,才可能从《文王操》的曲子中见到真正的文王,知道他所思所想。这已非自己所能,因为,这种境界,已经超越了音乐。

师襄子不再对孔子说什么了,因为从这天起,起码在《文王操》这支曲子上,他已经没资格当孔子的老师。他说:“孔君,你自由地弹吧,想怎么弹就怎么弹,我愿意在旁边当一名忠实的听众。”孔子听了师傅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腼腆的微笑。

空灵的琴声飘荡在寂静的院落,孔子的思绪随着音乐起舞。看见了,他终于看见了文王,两位圣人踏着美妙的旋律穿越时空,飘然相会。

“砰”的一声,琴弦断了,孔子仿佛从梦中醒来,呓语一般说:“文王告诉我:他就是《文王操》的作者。”至于文王还说了些什么,孔子从没告诉别人,但后人通过《论语》,或许可以见到蛛丝马迹。慧眼看经典:

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说: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

同类推荐
  • 弟子规新读(第二版)

    弟子规新读(第二版)

    本书是一本解读《弟子规》的蒙学读物,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并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同时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范本。可供中小学生参阅。
  •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本书属于赏析性的通俗音乐读物,介绍评析了20世纪一百年间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九十多首优秀音乐作品,包括歌曲、小型器乐曲和交响乐作品等,按年代分为五个时段,并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历程、作品结构和音乐风格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评介。本书文字通俗易懂,面向广大的专业和业余音乐爱好者。为了便于读者深入理解作品,书中还配有作曲家珍贵的生活照、手稿等大量图片。本书对了解20世纪中国音乐史大有裨益,亦可作为音乐评论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范本使用。
  •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是一部快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涵盖了国家政治、思想学术、宗教信仰、天文历法、神秘文化、兵制礼制、国学掌故、国学典籍、文学史学、文化艺术、民俗节日、百工名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读者轻松掌握国学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书中既有分门别类的严谨解释,又有引人入胜的传略和逸事,可帮助你登堂入室,领略国学的无穷魅力。
  • 梁实秋——在古典与浪漫之间

    梁实秋——在古典与浪漫之间

    本书从梁实秋黄昏岁月的热恋写起,全面地考察了他的为文与为人,探讨他在清华大学时期的诗歌创作与文学批评,指出了他批判五四文学的得失。
  •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0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热门推荐
  • 修罗的崛起

    修罗的崛起

    天地孕万物,各有所能,至强之物,便是由天地之力孕育而成的究极体质——修罗体。被别人看成废物并被家族驱逐的少年,在机缘巧合之下觉醒了自己的修罗体,但到他回到家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家族就在他眼被灭了,只有他和为数不多了同族之人活了下来成为了家族仅存的希望,为了家族的崛起也为了复仇,他踏上一条满是危险的强者之路,而他在深入调查把家族毁灭的那个神秘人时,却也是发现了他的家族所隐藏秘密。
  • 黑蔷薇:霸道公主的悲伤

    黑蔷薇:霸道公主的悲伤

    生活,没有他也不算什么,可是真的能放下吗?直到另一个人的出现。他在她伤心的时候陪伴着,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陪她一起度过难关。可她,却不为所动。直到有一天,他消失了,她发现,她不能没有他,她再一次陷入痛苦之中。她决定等他回来,三年过后,他们相遇了,以为能在一起了,可命运,会放过他们吗?
  • 阴转逆阳

    阴转逆阳

    在充满魔法的大陆上,有着修真功法的他,本应一鸣惊人,一心向道,却看不破这世间红尘,多次陷入心魔,一蹶不振。看我们的男主角,演绎爱恨情仇。
  • 凤主妖娆:逆天大小姐

    凤主妖娆:逆天大小姐

    现代逍遥影盗穿越到玄幻异世,成为备受宠爱,独拥妖孽神兽的凤大小姐,却又一夕之间从云端坠落深渊!当双眼再度睁开,她立誓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誓要天下人知道凤家不可欺,不可负!好在,一路有他相随。她受伤发烧,病卧床榻,他以唇递药,苦涩的药竟生出淡淡甜味。“你……你占我便宜!”醒来的她涨红脸,气急败坏道。“哦?可是你似乎很享受。还想要吗?”他轻挑眉,有些无可奈何道,仿佛被占便宜的人是他。似梦非梦中,他执起她的手,在她的耳边轻喃:“不管你是谁,你是我的。一辈子都是。”
  • 素衣清颜淡若尘

    素衣清颜淡若尘

    明星因一次演唱会突发事件,而穿越古代,经过一场一场的事情。。。。。。。最终和男主有情人终成眷属。
  • 古代女子追夫记

    古代女子追夫记

    那夜,长街之上,他宛如天神降临,将她解救于刀光血影。她便不可自拔的恋上他,为他,抛弃女儿家的颜面,为他,洗净双手做羹汤,为他,做尽了自己能做的所有。
  • 神域魔尊

    神域魔尊

    四年修得成魔道,一朝采尽天下花。来自地球村的某人完全没想到,自己凭借人类不屈的信念,成为了对这个架空的世界有最大的影响的人。可是,为什么自己不能做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呢?
  • 燃烧的麦浪

    燃烧的麦浪

    是谁说,火热的青春,本该尽情挥霍。我们却不愿,让世人看轻我们的青春,那些在外人看来颓废、迷离,而只有我们明白我们的信仰的青春。我爱它热烈激进的豪情,我爱它尽情宣泄的心境。这是一部关于一个摇滚乐队的发展的故事,也是一部关于女乐手从稚嫩到成熟的故事,想了解地下乐队吗?想听听摇滚的故事吗?那就来看看吧。
  • 王者之路之星皇崛起

    王者之路之星皇崛起

    是千年的等待还是万古的阴谋,谁对谁错,留给时间去证明,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条坎坷艰难的路上成为王者!!!六代星皇,崛起之路最艰难,机会只有一次,胜则传承千古,败则飞灰湮灭,王者路注定多尸骨
  • 天尊逐道

    天尊逐道

    破灭的苍穹,我的家在哪里?故人,在哪里?是谁,灭了我的空间?是谁,造就世纪之战?爱恨情仇,最终谁与我白头?他,身怀重宝,修仙修神,百转千难,最终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