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5500000036

第36章 明清时代(17)

秋瑾于清晨赴难,迫于清廷淫威,亲戚远避,乡亲亦不敢前来收尸,后由善堂草草成殓,未封棺盖,藁葬于府山北麓张神殿背后。此时,誉章和淳芝甚为焦急,以为安葬秋瑾责无旁贷,极不能“掩蔽无具,听其暴露。”这时,张淳芝决定给秋瑾以厚殓。于是委托何阿淦招来一个峡山村的何某,交给他300银圆,托他购买全套绸制的入殓衣被,另外又托人在药业会馆购买一具三墙四底的上好寿材,准备重新殓过,择地安葬,并说明事成之后,重重厚谢。谁知一去数天,杳无回音,张淳芝派人到厝地察看,其时正值酷暑,尸体开始腐烂,尸臭外溢,难以收拾,而何某却杳如黄鹤,淳芝始知上当。因慑于清廷当局追查,只得忍气吞声,另派人将棺盖密封,加草扇就地暂厝。当年冬,风声稍平,遂由秋誉章密雇夫役,移厝常禧门外严家潭殡舍。

秋瑾生前,在近亲中,与其结成骨肉之情的唯有她的嫡嫂张淳芝。王金发曾经在秋瑾面前称赞她有这样一位贤淑的嫂嫂是福气。秋瑾的后人,儿子王沅德、女儿王灿芝对这位舅母都十分尊敬。抗日战争前,王沅德几乎每隔三年一次,专程从湖南远道赶来绍兴探望舅母。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秋仲英:《秋瑾和她的嫂嫂张淳芝》(《绍兴文史资料》第3辑集),浙江人民出版社。

(2)秋宗章:《六六私乘》(《秋瑾史集》),华文出版社。

养母抚弟卖画图——画家任霞

任霞(1870~1920),字雨华,清绍兴府山阴县人,祖父任鹤声,父任颐(字伯年),湖州吴少卿继室,无出。乔居上海。出于丹青世家,人物、山水、花卉,无一不精。所画大幅佛像,“用笔古雅,赋色浓厚”。《辞海》任颐条载:“女任霞,字雨华,善画。”《中国古代画家辞典》等有录。

任霞的祖父鹤声,善工丹青。长于画“花雕”。光绪年间,绍兴出口6坛“花雕”,他在坛上画武松过景阳岗,从饮酒到岗上打虎,具有连续性,画面别致,首创花雕人物装饰,使绍兴名酒得以增色。父亲任颐,是著名画家,与师任熊、任薰合称“三任”,徐悲鸿誉他为“仇十洲之后,中国画家第一人。”他虽是著名画家,且也是个极为普通的平民。年轻时遭离乱,没有受过高深的文化教育,也没有受到达官贵人的知遇,双亲去世后,流寓他乡,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用自己的双手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步入中年起,身体很不健康,30岁后头发就花白了,又兼以嗜鸦片烟,酷爱喝酒。50岁后,肺病加剧,一到冷天就咳嗽不止。加上他直到晚年,润例还是半块钱1尺,一点不加。平日又懒得给人作画,所得“润笔钱则信于挥尽”,生活困苦。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一月初四日,在贫病中去世,年56岁。

任霞幼承家学,耳濡目染,得父真传,亦工山水。“人有以伯年遗稿索临者,寻其脉络,矩步规行,一种苍秀隽逸之趣,与原本复合,可谓极丹青家之能事矣。”“其署伯年款者,人莫能辨,有为其父代笔之作。”

任颐去世后,家境更为萧条。此时,其子任堇,年仅15岁,于是,年已26岁的女儿任霞,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为了生计,她收拾起父亲的所有遗作,并运用自己的绘画技艺,日夜劳作,靠绘画出售,养活母亲和弟弟。有时,因自己在画坛上的名气不大,买画的人少,为急济家用,她常常在自己的画里署上父亲的名字,以吸引顾客买画。

任霞的孝行世人多有评说。《小阳秋》说:“伯年客死沪寓,身后殊萧条,幸其女霞,字雨华,传家学,卖画以养母抚弟,且常署父名以图易售。”足见其在困境中事孝的感人情节。由于任霞至孝养家,其母得到精心照料和尽心瞻养。弟任堇,字堇叔,能坚持学业,后来成为博通诗文训诂,又善书作画的一位怀才之人,有《任堇叔遗稿》5册,名列《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任霞“惟颇矜惜,罕为人作,故流传甚少。”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创作《松下泛舟图》扇,为日本国家博物馆收藏。光绪三十一年作《梅岭骑驴图》,笔墨布局克绍家风,现藏平湖市博物馆。《玉树鹳鹆图》轴有蒲作英题诗,藏上海博物馆。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王靖宪:《任伯年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

(2)《绍兴县志·人物·任霞》,中华书局。

随夫革命赴东瀛——辛亥革命志士王振汉

王振汉(1872~1926),本名淑德,小名贞姑,清绍兴府山阴县柯桥江头村人,父王陪卿。同治十四年(1888),17岁时,与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徐锡麟结婚,支持丈夫奔走革命,生子学文,在徐锡麟等影响下参加革命,历尽离乱之苦。

王淑德出生于绅商之家,父亲王陪卿做过幕僚,后转营商业,开办煤矿,被人诓骗失败。她当时是个独生女(一弟一妹均晚出),为父亲掌上明珠,亲自教她读书识字。她聪慧勤劳,有一定文化知识,眼界比较开阔。

徐锡麟(1873~1907),同县东浦镇人,是一位有志青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和救国思想,投身到救亡图存的各种社会活动。王淑德十分理解丈夫的心情,极力帮助他摆脱大家庭的种种约束。当时,夫妻俩住在“贻经堂”东首五间楼房中的一间房中,后窗临河。每当丈夫深夜回家进不了“贻经堂”大门时,她总是开着后窗迎候。丈夫则按他们商定的办法,将撑船竹竿插入河岸的石板缝里,然后像飞燕般地攀爬竹竿,跨窗入室。次晨,丈夫急于外出,又从窗口爬出,顺竹竿滑下。窗口成了徐锡麟进出“贻经堂”的秘密通道。光绪二十九年(1903)初,徐锡麟任绍兴府学堂副监督,同时又在轩亭口开设“特别书局”,并邀集同志,筹建明道女校,次年正月创办东浦热诚学堂,工作十分忙碌。王淑德对他非常体贴,处处细心照料,并在丈夫的启迪下,逐渐关注国家大事和民族前途。

1905年夏,秋瑾从日本回到家乡后,特地到东浦热诚学堂访见徐锡麟,又到“贻经堂”探望王淑德。秋瑾豪迈的举止言谈,常常感染王淑德,大大增强了她走向社会的勇气和决心。

是年冬,光复会为了策动起义,经过长期的思想准备,陶成章提议,采用捐官的办法,尽量利用各种机会学习军事,待机发动起义。后经徐锡麟等积极活动,得到绍兴许仲卿的资助和任湖南巡抚的表叔俞廉三的推荐,顺利地获准去日本学习陆军。于是徐锡麟等带领陈伯平、马宗汉等赴日。行前,王淑德得悉,决心以秋瑾为榜样,为挽救中国,跟随丈夫参加革命。徐锡麟理解并接受妻子的要求,向她说明此行的目的,介绍她参加了光复会,并为她改名“振汉”。

徐锡麟夫妇到了日本,在神户乘火车赴东京,秋瑾在新桥车站迎接他们,并为他们张罗一切。此间,王振汉和秋瑾朝夕相处,成了好友。她跟随秋瑾参加了中国留学生的各种集会,听取革命演说,使她进一步提高了反清革命的认识。

1906年5月,徐锡麟在东京,与陶成章等谋入联队或振武学校,皆不成,决心回国进行革命活动。当时有的同志劝他将身怀六甲的王振汉留在日本,他断然拒绝。王振汉深明大义,坚决跟随丈夫参加革命活动,毅然一起回国。回国后,王振汉已临近产期,回到东浦老家。徐锡麟为实现革命计划,离别临产的妻子,进京捐资入官,得官员衔,分发安徽安庆。7月,儿子徐学文出世。

同年12月,徐锡麟回家告别妻子,赴安庆任职。翌年3月,王振汉在秋瑾及三叔徐锡麒的陪伴下,带着儿子去安庆,寓居安庆小南门二廊巷“徐公馆”,帮助丈夫料理家务和接待革命同志。7月初,浙皖起义前夕,徐锡麟决定遣归家属,王振汉怀着惜别之情,将亲手缝制的官纱衫给丈夫穿上,遵嘱带着儿子,经上海返回绍兴故里。

不几日,安庆起义失败,清政府残杀徐锡麟后,接着绍兴徐、王两家被查封,并四处抓捕两家的人。为了躲避这场没顶之灾,王振汉怀抱刚满周岁的孤儿学文,先逃到澎潭村徐学文的奶妈家躲避,后在四叔徐锡骥的伴送下经乔装逃往日本。当时,清政府将王振汉列为通缉对象,安徽巡抚冯煦还电请驻日公使缉拿王振汉“回国讯办”。后因按当时国际惯例,王系“国事犯,照约未便擅拘”,才免于难。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民国建立后,王振汉才带着儿子回到家乡。1914年,徐锡麟所创办的热诚学堂遭火劫,王振汉将2000元(银元)抚恤金,悉数捐赠,重建校舍。遗憾的是,由于她长期过着流漓颠沛的苦难生活,加上哀伤过度,严重损害健康,以至双目失明。1926年病逝,卒年55岁。

其子徐学文1928年在上海光华大学毕业。1929年由四叔徐锡麟出资,留学德国,获柏林大学药物化学博士学位,1936年学成回国,攻制药化学。娶德籍女为妻,取名徐曼丽。1946年赴台湾,曾任工矿总公司总经理、樟脑局局长及台湾省政府建设厅参议等职,后经营进出口贸易。1987年携妻与子乃达回绍兴东浦,1991年7月逝于台北。孙子徐乃达,现任台湾侨兴有限公司、侨联有限公司、侨龙有限公司董事长及美国华盛顿大酒店董事等职。孙女徐乃锦为蒋经国长子蒋孝文妻,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硕士,台湾知名社会活动家。曾任台北基督教女青年会会长。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绍兴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专辑·王振汉小传》。

(2)何信恩、高军:《越中名人谱·王振汉》,研究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为国牺牲敢惜身——巾帼英雄秋瑾

秋瑾(1875~1907),原名闺瑾,乳名玉姑,后改名瑾,字璿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清绍兴府山阴县福全乡人,生于福建闽侯县。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先躯。工诗词,有《秋瑾集》。《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等有录。

闺秀奇志

秋瑾家世仕宦,祖父嘉禾,历任福建省厦门海厅同知,云霄县知县,为人耿介忠厚,为官清廉。父寿南,同治举人,湖南郴州知州。生母单氏,擅长诗文,知书达理。外祖父萧山县单良翰,安徽侯补县丞。母舅单锡麟,国学生。出生于名门望族书香门第的闺秀秋瑾,从小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秋瑾童年时,父母随祖父在厦门一带官邸居住,父母经常指点诗文。她不但聪慧过人,而且好学不倦。10多岁时就攻读《四书》、《五经》和唐诗宋词,后来除了系统学习诗词和旧时士子必读功课外,还阅读了其他各种书籍,尤其喜爱读古代侠义小说和史书,对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或慷慨悲歌之士深为敬仰,崇拜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把岳飞、宗泽、李纲、文天祥、陆秀夫、史可法、郑成功等民族英雄或爱国志士,誉为“男仙”。更对秦良玉、梁红玉、花木兰等历史上的或传说中的女杰极为推崇,立志当一名女中豪杰。

光绪十七年(1891)初夏,祖父卸任,告老还乡,秋瑾随家人回到绍兴,住绍兴城南和畅堂。此时,她不但工诗善文,而且“习女红,尤擅刺绣”,但个性不爱好,“旋即离去”,后从表兄单忠勋习棍棒拳术,还学会了骑马。她家紧靠塔山南麓,那里是春秋时越王句践观天文、卜吉凶的地方。秋瑾每日清晨都要到山顶上练习武艺,还常身着男装在绍兴城外骑马舞剑。

禀性和家庭的影响,古代豪杰和剑侠传奇的熏陶,环境的感染,加上奔放不羁的自由生活,使秋瑾形成了爽直豪放的性格,这些少女时代陶冶而成的性格,一直鲜明地反映在她一生全部立身行事之中。

深闺恨夫

“知己不逢归俗子,终身长恨咽深闺”,这是秋瑾在所著《精卫石》第四回中的两句诗,也可以说是她本人在婚姻上不幸遭遇的生动写照,包含了她对这种不幸婚姻无限辛酸的感叹!

1893年冬,秋瑾父亲调任湖南湘潭,全家随行,她随家人到长沙。翌年夏,秋父调任湘潭厘金局总办,秋瑾一家到湘潭,命运使她与王廷钧结上了关系。

王家原住湘乡县荷叶神冲(今属双峰县),与镇压太平天国大刽子手曾国藩为同乡。王廷钧的祖父宝田,随同湘军镇压革命人民,发了横财。父黻臣,又经商致富,携眷移居湘潭,是当时在湘潭有“百万富翁”之称的大富户。因秋寿南在此之前已与王黻臣结识,调往湘潭后,二人更是“时相过从,渐成莫逆”。不久,王便托其友李润生,为幼子廷钧向寿南说媒,欲娶秋瑾为儿媳。后父母作主,为秋瑾定下这门亲事。光绪二十二年(1896)四月,秋瑾22岁那年,嫁到王家。生有一子一女。

秋瑾自始就不乐意这门亲事。她以“狠暴、残忍、无信义兼而有之”来概评王黻臣一家的人;而在《精卫石》中她又用“家资暴富多骄傲,是个怕强欺弱人”和“为人刻薄广金银”来刻画“苟巫义”即公公王黻臣的为人。婆婆屈氏,更是个性暴躁、思想顽固守旧而御下极严的人,秋瑾“晨昏定省,不能有一点失礼,偶有过失,动遭面斥”,这对于酷爱自由、性烈过男、自尊性极强的秋瑾来说,不仅难以与婆婆和洽相处,也不可能长期容忍其专制作风和旧礼教的压迫而忍气吞民声下去。

在王家最让秋瑾怨恨终身、寂寞痛苦的是她的丈夫王廷钧。他幼名子芳,字廷钧,兄弟中排行为三,与秋瑾结婚时年仅18岁,他虽“生得面目俊秀,潇洒风流,颇有文名,最得父母的欢心”,但是个从小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加以“为人无信更无义,满口雌黄乱改更”,“妄自尊大欺贫弱,自恃豪华不理人”,因而秋瑾与他很少有共同生活志趣和亲密感情,更谈不上学问上、爱国上有互相促进和鼓励之言。此时,秋瑾对婚配怀有悔恨之意,一再自比“彩凤随鸦”、“囚徒入狱”,陆续写有《九日感赋》、《梧叶》、《白悔》、《惜鸾》等诗。她在新婚燕尔之时即已充满寂寞苦恼之意。婚后大约三个月内,秋瑾就写了《思亲兼柬大兄》诗:

一样簾前月,如何今照愁?

阑干深院静,花影夜庭幽。

看雁萦归思,题笺写早秋。

闺中无解侣,谁伴数更筹?

久绕闺中步,徘徊意若何?

敲棋徒自谱,得句索谁和?

坐月无青眼,临风惜翠娥。

却怜同调少,感此泪痕多。

后来,秋瑾对丈夫为人的感触越来越深刻,对他的恶行臭态深恶痛绝。她曾在给胞兄誉章的书信中非常激愤地写道:“子芳之人,行为禽兽之不若,人之无良,莫此为甚!”“无使此无天良之人,再出现于妹之名姓间方快,如后有人问及妹之夫婿,但答之‘死’可也”。

秋瑾常常彻夜独坐深庭闺阁,对天长叹,她无奈,暴发户公公铜臭熏天,婆婆顽固专横,丈夫王廷钧与自己琴瑟异趣。后来,她虽然大胆地提出与丈夫“开谈判离婚”,但这一要求并未实现,因此,正直、多才、美貌,且胸怀大志的秋瑾,只能在怨恨和痛苦中消磨自己的青春年华。

京城拭目

1899年,正当清王朝风雨飘摇之际,王廷钧用近万两银子,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随夫去北京。

北京之行,使秋瑾大开眼界,也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官场形形式式的丑恶,她在《黄金台怀古》一诗中,借古讽今:

蓟州城筑燕王台,招士以财亦可哀!

多少贤才成底事,黄金便可广招徕?

同类推荐
  • 两袖清风——于谦

    两袖清风——于谦

    本书讲述了于谦的勤政爱民、政绩卓著。他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他是国家的柱石,人民的英雄,却是小人的仇敌;他只善谋国,不善谋身,最终遭到卑劣的政治陷害。
  •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是阎崇年先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再现了清朝开国的宏阔历史和清朝第一帝努尔哈赤的传奇人生。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统一女真诸部,创建八旗,制定满文,建立后金,进而袭抚清、克开铁、占沈辽、下广宁,开创出清朝三百年基业。努尔哈赤既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又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努尔哈赤在南有大明、西有蒙古、北有叶赫、内有政敌的不利情况下,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内外对手:胞弟舒尔哈齐、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蒙古林丹汗、明辽东经略熊廷弼……建立王权,黄衣称朕。努尔哈赤一生事业的成功,究其根源,在于“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
  •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彭德怀兵法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彭德怀兵法

    他的带兵哲学是与生俱来的他对战场的嗅觉也是他人所不具备的,他打胜仗的秘诀就是他对自己军队和敌人的了解和对战场的时刻把握。他的每一项部署每一次出兵都与战场的形势和客观事实密切相关,这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他--彭德怀,是每一格军人特别是军事指战员所学习的榜样,是当代军人所必需了解和崇拜的将军。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本书共分十章,包括:德国人的后裔、壮志难酬、战争中的新星、向意大利进军、诺曼底登陆、解放巴黎、向德国本士进军等。艾森豪威尔毕业于将星云集的西点军校。作为战功卓著的军人,他创立了美国陆军第一所战车训练营,指挥过北非登陆战、西西里登陆战、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以及解放巴黎、攻占德国等战争;作为政治家,他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即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达到一面以武力威胁为手段,一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反共作幌子,排挤英、法等国势力,以实现独占中东的图谋。但随着国务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尔主义最终失效。
  • 张謇:中国现代纺织业开拓者

    张謇:中国现代纺织业开拓者

    张謇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实业家,他的一生有着不平凡经济。本书着重于张謇堪称传奇的一生,全面介绍张謇的功绩,力图使读者对张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热门推荐
  • 国士无双杨宗保

    国士无双杨宗保

    北辽英雌萧太后,西夏枭雄李元昊,铁马金戈,吟诵一篇篇席卷天下的英雄史诗。心忧天下范仲淹,奉旨填词柳三变,文臣贤士,演绎一幕幕盛世大宋的文采风流。大宋王朝,这个极富文人气质的王朝,这个外交积弱但文化灿烂的王朝,在少数民族武治大行其道的年代,成就了中国古代空前绝后的文明。文武全才杨宗保,又如何在那个时代撑起民族的脊梁,锻造盛世的辉煌?
  • 网游之逍遥反面骑士

    网游之逍遥反面骑士

    没有人知道他来自何方…更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进入魔族……可以说他是魔界的传说……地狱的使者……成为游戏中唯一个反面人物……然而有很多人想寻觅他的行踪……或许曾经与他有数面之缘……但是仍然对他的作风都惊叹不一……很多高手想与他一绝高下……但更多对他的是崇拜……系统七大门牌更对他虎势眈眈……在他失落的心中只有金钱…但是友情对他来说是无可替代……他与高级11C为敌,更以所有玩家为敌……他不得不对敌人更加残忍……在残酷的背后,他感觉到了害怕,但是他不能停止……因为他是被所有人视为对手……他不怕失败……更不怕对手……唯一让他害怕的是……那至尊的友谊……—————————————————————————————
  •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七年暗恋终成灰

    七年暗恋终成灰

    沈恋空暗恋沈活着七年。沈恋空有时想:七年,可以彻底忘记一个人。科学家说,不管有多么深刻的伤痛,只需要七年都会痊愈,因为七年的时间可以把我们全身的细胞都更换掉,那些想你爱你的细胞也会随之死掉,那样,是不是我就不会再在深夜里想你想到流泪。沈活着说‘七年改变了很多,我不再是你喜欢的那个他,不知年少的我有何魅力吸引你…我们可以当好朋友’。他可能不知道,有一种人,对感情无法当朋友',沈恋空就属于这类人。所以沈恋空选择不再联系……
  • 爱如微光

    爱如微光

    同样是上天宠幸的人物,他,大神级别的人物,众人只有膜拜的份。她,本来也该是被众人膜拜的人,可却因为她欢脱的性子,总能做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生气一点都没有女神该有的自知。当大神扑倒大神,会发生怎样温馨的事呢?是大神又怎样,微光就好啊
  • 假装那只是前世

    假装那只是前世

    子欲,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善良,懂事,腼腆又执着,16岁感情开始萌芽,不知不觉遇上一个跟她类似的姑娘,莫名的吸引着他,和那个时期的所有人一样,内心的柔软跟理智在做着挣扎,那个时候的我,总喜欢有个人能引导我走出彷徨,此文献给青春期的你们,希望能与你们交心,给你们安慰,温润的对待那段时光。
  • 极品帝妃:废材庶女太嚣张

    极品帝妃:废材庶女太嚣张

    前世新婚夜被情敌剔骨而亡,每世活不过二十,有仇必报的她王者归来,灭渣男渣女。当废材觉醒,身负上古神女之力,锋芒无人能敌。天界太子“要么进地狱,要么屈服”战神帝君:“一路杀戮,弃尽我所有扭转你的天命。”鬼君:“十万冤魂只为祭奠你”昔日惊艳六界的龙公主华丽归来,引动天上地下翻云覆雨,长达千年的阴谋渐渐浮出水面。
  • 小怪创世

    小怪创世

    五百年前一场突然的陨石撞击,毁灭了一切,却也使一切重生在一个神秘组织“玉”的操纵下,人类文明死而复生含有超能量体的矿石,拥有意识的觉灵植物,还有使用异能的念兽人类用一种来历不明的修炼方法,重新站在食物链顶端故事从这里开始……
  • Hunter Quatermain's Story

    Hunter Quatermain's 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之追星族

    EXO之追星族

    原来家住在上海的乐情因为和爸爸妈妈吵架而离开家在外面自生自立,现在生活在北京的乐情因为听闺蜜夏晨晨提起EXO,所以在网上查了查关于EXO的资料,因此而狂追EXO,而成为了行星饭,房间里全部都是EXO的照片,在不经意间,偶遇EXO便成为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