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5500000028

第28章 明清时代(9)

桃花新水浣春衣,旧日兰亭到亦稀。

断岸羽觞晴日暖,远山横笛暮云飞。

沙棠舟近江鸥起,玳瑁梁空海燕归。

尚有采蘩思未定,不堪月色上罗帏。

咏虞姬

歌罢伤心泪几行,江山旋逐楚声亡。

贞心甘向秋霜剑,不欲含情学汉妆。

采莲曲

绿叶罗裙一色裁,芙蓉映水两边开。

欲将新曲频频唱,恐有鸳鸯飞入来。

寄修嫣

莫卷珠帘对碧山,山边孤鸟日飞还。

如何百里相思路,惟有随人月影闲。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王延梯:《中国古代女作家集》,山东大学出版社。

(2)《绍兴县志·人物·祁门三女》,中华书局。

勤学诗画得真传——陈洪绶女陈道韫

陈道韫,清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人,陈洪绶长女,生母萧山来斯行女,继母韩儒人,俱工吟咏。父妾胡净鬘(一说姓吴),善画。道韫承家学,工翎毛、花卉、人物,尤善画竹。以诗画擅名越中。父尝命写经,精致绝伦,因题其居曰“写经轩”。平生著有《写经轩诗》1卷。

陈道韫父陈洪绶是明末清初著名人物画家,他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时人物画日趋衰退的画坛上,影响极其重大而深远。他的作品不但在当时“海内传模为生者数千家”(毛奇龄《陈老莲别传》),甚至还受到朝鲜、日本人士的热爱。清朝初年和晚期的人物画,追踪陈洪绶的画法曾风靡一时。

陈道韫自幼身体赢弱,母亲大约在她八九岁时去世,父亲洪绶又常外出,只得将她托给洪绶的兄嫂抚养。一次洪绶外出回来,入门见到失去亲娘的女儿,悲凄难忍,口占七律一首:《自萧山归见女口占》:

入门见我无娘女,躞蹀前来鼻自酸。

多病定垂兄嫂泪,不训应失侍儿欢。

新裁棉衣虽无冷,旧日慈心犹虑寒。

且逐小姑斗草去,那堪含泪把伊看。

这首诗抒发了父亲对无娘幼女的极度悲切感情,读之令人动容。

道韫从小长得十分聪明,悟性极强,且对父亲绘画很感兴趣。洪绶将她视为掌上明珠,悉心向她传授绘画技艺。道韫听得专心,学得认真,坚持苦学,画艺日进,终成一位有名的女书画家。

道韫绘画成名,还得益于父亲的侍妾胡净鬘。胡净鬘,又名华鬟、净德,小名小宝。崇祯十六年(1643),陈洪绶46岁那年,自京城返回杭州,途经扬州时,因慕其才而娶。她善花鸟、草虫,用笔工致。王士禛《池北偶谈》称其为“皆入妙品”。尝伴陈洪绶游扬州铁佛寺。北宋著名大学士苏东坡有位爱妾,名叫王朝云,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还能吟诗作赋,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时人以苏东坡之妾朝云比之,传诵为“韵人韵事”。传世作品有与陈洪绶合作的《山水梅花合册》,现藏苏州市图书馆。

胡净鬘到达诸暨陈府后,见道韫喜画爱诗,甚为喜欢,就精心指导她学画,特别是同她一起研习绘画“六法”。所谓“六法”,是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中所举的品评人物画的六项标准,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一作传模移写)。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则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列为首要之法。后论者益众,并逐渐应用到山水、花鸟等画科,成为中国画的代字词。道韫在胡氏的指教下,深刻领会“六法”要诀,反复练习,使画技得到很大提高。

陈道韫开始模仿父亲和胡净鬘的绘画技艺,后来边学边创,逐渐使自己的画作别具一格,且诗画并茂,人们夸道:绘画名家育出一位超凡才女。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吴木:《中国古代画家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

(2)王志邦、黄佩芬:《浙江妇女人物传略·陈道韫》,团结出版社。

(3)王璜生:《陈洪绶》,吉林美术出版社。

舍身保子斗乱兵——长清岭烈妇

长清岭烈妇(?~1674),清绍兴府诸暨县人,性刚烈,在被反清乱兵所获的危急头头,机智拒辱,舍身保子,事感乡人,数百年来,在民间盛传不衰。

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带兵叛乱,自称周王。翌年,耿精忠在福建响应。时绍兴府嵊县刘双期、罗万里和诸暨县王善长、何九、朱成龙等,各拥军数千至数万,响应吴三桂、耿精忠反清,并攻占诸暨、新昌、嵊县等县城,配合耿军作战。反清乱军头目朱德甫占领诸暨紫阆山,受耿逆伪札,遥为声援,民军连营结寨,与率领清军前来镇压的巡道许宏勋大战于枫桥、紫阆山,节节抵抗后被清军击溃,四处逃窜。

反清乱兵是一些心狠手辣、为非作歹的兵痞,他们肆无忌惮地到处作恶,给百姓带来了一场劫难。有一个乱兵,竟将一位良家妇女和她一个年幼的儿子用绳子绑住系于马后,并悦进犯母子二人。此时,妇人十分焦急,心想,如今母子已落入虎口,生死难卜,孩子是娘的“心头肉”,留下孩子就是留下希望,我宁死也要设法救出儿子。后来,她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计策,平心静气地对乱兵说:“我已经被你所获,听从你的安排就是了,但我丈夫只有此子,等我丈夫来了,我将幼子交给他以后,任凭你有什么要求我都满足你,这样我也无所遗憾了。”这个乱兵听了妇人的话,心想,我要的是妇人,只要她能听我的使唤,这小孩放掉也就算了,于是答应了她的要求。

一路人马行至长清岭,妇人的丈夫边追边喊,向岭上赶来。妇人见状即对乱兵说:“让我去将幼儿交给丈夫,然后随你而去。”说罢便带着幼子往回走,来到丈夫面前,她十分焦急地对丈夫说:“今日我家遭了横祸,如果硬拼,也许全家人没有生还的希望,如用我的计谋,可只死我一人,保全你们父子二人。现在你快快带着幼子离去,以防贼兵节外生枝,望你好好将儿子养育成人……”说罢,恋恋不舍地离开丈夫和儿子。

乱兵的贼眼紧紧盯着妇人,看到她交子完毕,即命她快快过来,随自己而去。可这时,妇人虽说转身向乱兵走来,但一边频频回头望着渐渐远去的亲人,一边寻思徘徊。见他们父子走远了,来到一悬崖峭壁处,怀着对敌人的深仇大恨,突然纵身跳下悬崖。崖深千尺,一瞬间,妇人摔得粉身碎骨。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宁死不屈的刚烈妇人,在长清岭她跳崖的地方筑亭祀之。人们每当路过这里,有感于妇人的壮烈,皆为之流泪。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清史稿·列女·长清岭烈妇》,中华书局校点本。

(2)(清)悔堂老人:《越中杂识·列女·长青岭烈妇》。

聘妻魂随忠烈夫——楼墨林聘妻朱烈女

朱烈女,清绍兴府诸暨县朱国光女,许配给同县楼墨林为妻。有胆识,明大义。墨林在与反清乱军的血战中壮烈捐躯,李烈女感其忠烈,相继赴难。

康熙十三年(1674),诸暨县王善长、何九、朱成龙等各拥军数千至数万,响应吴三桂、耿精忠反清,攻占诸暨县城,配合耿军作战。

在诸暨的这伙反清乱军中,有个叫杨六的首领,他率领的一支乱军进犯墨林家乡,凶残的乱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墨林的父亲越凡无辜惨遭他们杀害。

自古越地多勇男,岂容叛贼逞疯狂。血气方刚的墨林,见乡亲和父亲被杀,义愤填膺,挺胸挥戈,誓死为民除害,为父报仇。经过一阵激烈拼杀,他连杀3名乱兵。众乱兵见墨林如此勇猛,立即集兵将他团团围住,并一起向他杀来。墨林在乱兵的重重包围中,怒目圆睁,竭力拼杀,但总因寡不敌众,被乱兵所杀。此时,墨林弟永叔,见哥哥被乱兵包围,火速赶来营救,不幸亦死于乱兵刀下。

朱姑娘是墨林的聘妻,当日,她得悉自己的未婚夫婿和父亲及弟弟一家三口死于非命的噩耗,悲痛欲绝,心如刀绞。但她对墨林忠国孝父,不顾生死,英勇杀敌的献身精神十分敬佩,慨然曰:“死得其所也。”接着她又想,我身为他的聘妻,为有这样一位忠胆义烈的未婚夫婿而欣慰。我与墨林虽未成婚,但曾自誓与他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如今墨林为尽忠尽孝而去,我岂能背信苟活,应该追随她而去。想到这里,她暗暗下定了随夫赴难的决心,从此再不言语。夜里,她等母亲安睡,便将自己衣服的前襟密密缝住,投缳而死。

越七日,族人收三尸,颜色不变。当年,朱姑娘与墨林于十月初三订婚,而今于七月初三,俱死于难,乡人一片敬叹之声。

杨六等攻破县城后,计欲袭击杭州,驻县北五马岭,官兵赶至,俱败死。康熙十五年被平定。

乾隆二十五年(1760),巡抚庄有恭具题,并与墨林兄弟特建三坊以旌。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清)悔堂老人:《越中杂识·列女·朱烈女》。

独居坟园赋泪诗——毛奇龄妾张曼珠

张曼珠,小字阿钱,清直隶丰台人,绍兴府萧山县毛奇龄妾。好学善诗。因大夫人忌妒,被徙居至石安门坟园。忧愤而死,年仅24岁。

毛奇龄(1623~1713),字大可,号初晴,又称西河。是一位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康熙年间曾任翰林院检讨、明史馆纂修官等职,善散文诗词,并从事诗词的理论批评。著述颇多,后人编为《西河合集》。当年他见到聪颖美貌,诗才出众的张曼珠,惊喜异常,便将他纳为小妾。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以至乡绅富商等,纳妾是一件平常事,但往往遇到一件头痛的事情,即男主人将小妾当成活宝贝,可女主人却将她看成眼中钉,轻者妻妾不和,正妻不给小妾名份、地位和待遇,重者咒骂不绝,棍棒相加,赶出门外,闹得丈夫尴尬,正妻哭天,小妾受屈。毛奇龄将张曼珠娶进门以后,同样遭到大夫人的忌妒,她坚决反对丈夫娶妾。

《清朝野史大观》卷九记载,毛家住处比较简陋,三间矮屋,左右两间为书房兼卧室,大夫人、二夫人各住一室,中间为会客室。有时毛奇龄在中间一间房内会客,一边构思诗文,一边手不停挥,来访客人环坐四周提出各种问题,他随问随答。大夫人因她宠爱小妾,在卧房里不停地吵骂,弄得毛奇龄十分气恼,还要与她对骂几句。人们称他“五官并用”。后来,大夫人不让张曼珠住在一起,最后要她徙居石安门坟园。即使如此,大夫人还认为丈夫宠爱小妾,常在卧室里不停地吵骂。

张曼珠避居坟园后,面对屋外斜风苦雨,凄草孤坟,丈夫很少上门的凄凉情景,整日郁闷不乐,经常含泪赋诗,诉说心中的痛苦和不平。下面引其所作诗三首,足见其悲:

病中吟

罗帐挂金钩,熏炉香雾收。

起来红袖冷,独坐怕梳头。

日色满窗红,鸳鸯睡枕同。

披衣将欲起,又怕隔帘风。

无子自叹

春到园林草尽芽,夭桃何事不开花。

晓来对镜临汝坐,羞见朝阳上碧纱。

题留视图

为送还家去,双螺绾百环。

且将妆镜影,留视在人间。

诗中的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无比忧郁的心情,流淌着她内心极端痛苦的无声之泪。不久,郁愤成病,怏怏而卒。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王延梯:《中国古代女作家集》,山东大学出版社。

(2)王志邦、黄佩芬:《浙江妇女人物传略·张曼珠》,团结出版社。

毛师门下女弟子——诗人、画家徐昭华

徐昭华(约1701年前后在世),字伊璧,号兰癡,又号徐都讲,清绍兴府上虞县人,外祖父会稽县明吏部尚书商周祚,父徵士徐咸清,母诗人、画家商景徽,诸暨县诸生骆加采妻。在骆家居处曰凤凰于飞楼。毛奇龄女弟子。其诗名噪一时,工楷隶,善丹青。著有《徐都讲诗集》1卷(附于毛奇龄《西河全集》后刻行),《花间集》、《凤凰于飞楼》各1卷,《中国诗歌大辞典》、《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等有载。

昭华父咸清与毛奇龄相友善,过往甚密。毛奇龄祖地萧山,暮年居家。毛初到徐家,昭华乃幼童,见她聪慧,能吟诗,善画蝶,遂命题画蝶五绝,限东韵。昭华稍加思索,随口而出:

蛱蝶翻飞去,翩跹彩笔中。

虽然图画里,浑似觅花丛。

昭华口赋一诗,满座大惊,毛奇龄十分高兴,和诗相赞。徐咸清看到女儿有出众诗才,且毛奇龄也十分欢喜她,于是就将她送到毛师那里拜师学诗。昭华拜师后,勤奋习诗,日见长进,毛师见了十分开心,于是称她为女弟子。一次,他命昭华题仿六朝体,赋得《拈花如自生》诗:

明珠照翠钿,美玉映红妆。

步移摇彩色,风回散宝光。

蛛丝髻上绕,蝶影鬓边翔。

谁道金玉色,皆疑桃李香。

毛师对此诗深为赏识,不过他尤喜昭华的《塞上曲》诗:

朔风吹雪满刀环,万里从戎何日还?

谁念沙场征战苦,将军今又度阴山。

长云衰草雁行平,沙碛征人向月明。

思妇不知秋夜冷,寒衣还未寄边城。

其诗感慨豪宕,出自闺阁,洵非易及。除《塞上曲》诗外,还有《青藤歌》、《送虞英嫂归诸暨》等,都是为人传颂的诗篇。

送虞英嫂归诸暨

落尽红衣莲子多,相看绿水木兰过。

晓风不解吹愁去,偏送佳人到苧萝。

青藤歌

施乡亭畔古藤树,种藤道士今何处?

年年春去春复归,墙头只见春花飞。

邺架青藤交百尺,对此徘徊长叹息。

孺子当年独著书,阶前带草今何如?

花径频开满春色,一榻重悬待仙客。

萋萋藤叶绕池边,片片藤花坠榻前。

翠台半掩秋蛇迹,锦云时覆雕龙翼。

亭问采藻掞天来,游人早上著书台。

后来,徐昭华成了江南有名的女诗人,毛师更是高兴,他每对人言:“门下弟子虽多,以她的诗最高。”并序其诗云:“昭华既受业传是斋中,每赋诗,必书兼本,邮示予请益。陆续得如千首,留其帙,不忍毁去,遂附予杂文后,存出兰之意”。

昭华善画,喜画山水、花草,尤工画蝶,还工书法,毛奇龄曾为她的画幛上题诗赞曰:吾郡闺房秀,昭华回出尘。书传王逸少,画类管夫人。后昭华画真有进管夫人处。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李春光:《清代名人轶事辑览·徐昭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王志邦、黄佩芳:《浙江妇女人物传略·徐昭华》,团结出版社。

力抗强暴不失身——烈妇陈氏、金氏

陈氏(?~1678),清绍兴府上虞县人,府庠生谢璜妻。金氏,同县人,陈阶二妻。陈、金二妇,守妇道,性刚烈,不威强暴,以死保节,事感世人,人们筑祠以祀。

上虞地处钱塘江南岸,东北濒临浩瀚的东海,西南连接虞绍平原的万倾良田,是个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民风淳朴,他们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但千百年来,特别是明朝以来,这块美丽富饶的宝地,常常遭受倭寇、海盗的侵扰。他们肆无忌惮,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特别是沿海一带的百姓,常常被迫四出逃难,土地荒芜,以至家破人亡。

陈氏是位善良纯朴的姑娘,自嫁到谢家后,家中贫寒,她从不嫌弃,靠做针线活谋生。后来,丈夫在京城去世,她誓不再适,苦守家门。有人欲夺其志,要娶他为妻,她即欲持刀自刎,他人只得作罢。清康熙十七年(1678)秋,海寇再次袭扰上虞,沿海一带的百姓,首当其冲,急忙关门落锁,能逃则逃,能躲则躲,但陈氏尽管到处躲避,还是被海寇们发现,他们死拖硬拉,将她掳到停在海边的贼船上,怕拼死挣扎的陈氏逃跑,立即将贼船驶离海岸。俗话说,海上无风三尺浪,那钱塘江口,平日常常白浪滔滔,潮水翻滚。贼船离岸,船身随浪颠簸,被困在船舱里的陈氏,不但胆颤心惊,而且晕头转向,此时,海盗凶相毕露,欲行强暴,陈氏面对色狼似饿狼般地扑来,用力遮挡,破口大骂,可在茫茫大海中,一个弱女子怎敌得过一群凶残的海寇呢?陈氏打定主意,我人已落虎口,但身不可辱,海寇强行非礼,我宁投水保节。随着海寇们阵阵紧逼,陈氏拼死从海寇们的拉扯中争脱出来,跳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

同类推荐
  • 吕不韦十讲

    吕不韦十讲

    王朝的建立需要血与泪的浇注,是谁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的一腔热血,又是谁默默无闻地流尽了最后一滴泪,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他们的牺牲而驻足。君臣博弈,胜的骄傲,败的灭亡!父子博弈,胜的真能骄傲,败的真能灭亡?吕不韦的悲剧是对君臣共荣、互利的否定,更是对君臣斗争、暗算、倾轧的写照。血腥的斗争莫不以两种结尾收场一不是君亡便是臣灭。吕不韦献身于这场斗争中,失败的却是既为臣又为父的自己。甚悲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性总结。尖锐与现实的评判折射的是吕不韦之类的名臣们悲惨的结局。慨叹吕氏悲惨的人生之余,我们似乎应该回过头,看看他传奇般的人生。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他出生于晚清动乱年代,青年时期怀才不遇,中年步入仕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对抗太平天国、收复边疆,成为了晚清第一重臣。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被人们誉为“再世诸葛亮”。他究竟有多彪悍?可以在战场上无所畏惧,在官场上官运亨通。
  • 奠基蒙元:耶律楚材

    奠基蒙元: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为吾图撒合里。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生长于燕京(今北京),世居金中都(今北京),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成吉思汗时,被召用,随后又扈主西征。观天象卜吉凶,力劝成吉思汗不要妄杀无辜,得成吉思汗信任,人称“神人”,遂为成吉思汗的股肱大臣,尊宠至极。元太宗窝阔台时,耶律楚材有顾命之义,拥主之功,上谏针砭时弊的十八条,保证了江山的初步稳定。改革税制,让习惯于马上争战的蒙古人大开眼界,欣喜若狂、大力召用并培养“治天下匠”(指儒士),终使“武功”盛极的蒙古统治者收到“文治”之效。耶律楚材,其德其才可使许多中原名臣相形见绌,而与同时的南宋权臣相比,更无敌手。
  • 让兰辉告诉世界(习近平号召学习的好干部)

    让兰辉告诉世界(习近平号召学习的好干部)

    哲学家叔本华认为:死亡可以结束我们的生命,却无法结束我们的存在。笔者踏上北川大地,多次与兰辉的亲人、朋友和普通老百姓倾心交谈,在山山水水中寻觅兰辉的足迹,能时刻感觉到兰辉的存在。
热门推荐
  • 精灵少年

    精灵少年

    这是一个精灵与人类的世界,看一个少年的一步步成长。成功与失败永远也不放弃!
  • 云衍录

    云衍录

    既有修仙法,终有成仙路。寻茫茫一线天,求渺渺一线仙……
  • 梦回零四

    梦回零四

    没有后宫种马,没有逆天金手指,且看主角陈枫如何演绎他的精彩人生
  • 剑与火的大宋

    剑与火的大宋

    我读过很多关于穿越军事之类的小说,其中不乏很多大红大紫的书,但是在我看来很多书写的并不真实,就比如说写杀鞑子,这群马背上长大的武士要么被写的像是蝗虫一样铺天盖地,要么就像大熊猫一样金贵,死一个士兵主帅都要心疼好几天,在我看来这都不真实;再比如说打仗最重要的粮草问题小说家们为了简单往往都是一略而过的,所以我想打造一本自己喜欢的历史,这里没有一个人可以战胜一支军队的超级勇士,也没有主角长枪一挑敌人就被吓得两股战战的意淫,我在尽量的去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战斗场面。
  • 嫡女成奴儿:贱妾

    嫡女成奴儿:贱妾

    她是青楼女子,因求错了人而招惹上阴狠毒辣的纳兰濮王爷,成了他贱妾,成了他对付敌手的工具。纳兰濮恨兄弟抢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他设计阴谋陷阱夺回属于自己的女人、权势……蓦然回首,伊人不在阑珊处……
  • 混世妖妃

    混世妖妃

    她本是一个玉帝和王母最疼爱的义女,只因无意中救了魔族的太子而被贬下凡尘。当她在人间混得风生水起,迷倒大片帅哥之际,身边却出现一个帅的掉碴的美男,可这家伙为什么这么讨厌,总爱欺负她。她决定了,要讨厌这个家伙一辈子。可是看到他受伤,心里却该死的痛。什么,他不是人,那是什么生物,妖精?不,就算这讨厌的家伙不是人,她也选中这个家伙了。
  • 墨沁九霄

    墨沁九霄

    仙不仁,道不真。则我为魔,逆天,屠仙。将这天地,沁以墨色。把那众生,染作魔仆!
  • 第八维度

    第八维度

    有十多年的网文阅读史了,希望写本不小白文章。在这里给Z大致敬,也给卷土致敬。本书写一个中医肄业生闯荡无限世界的故事,当然有一点点金手指,希望大家能喜欢。新人新书,前期文笔是硬伤,正在拼命改进中,希望大家宽容。本书构思了一个很庞大的世界,因为构思的后期非常庞大,前期写的相当小心,万一后期驾驭不了剧情就麻烦了,目前构思的一小部分设定会在作品相关里,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目前还没上班,日更大概在四五千字左右,上班视情况另行通知。我对自己充满信心,希望对此书有兴趣的也对本书有信心。
  • 千年世间之夺命

    千年世间之夺命

    我是谁呢?为情而生,为爱而死,为恨入魔。我做过人,做过灵,做过妖,做过魔,只为你。你却告诉我,我们不要再互相折磨。杀!你在乎人,我便杀尽人;你在乎灵,我便灭尽灵;你在乎妖,我便斩尽妖;你怨恨魔物,我便为魔。
  • 青梅小娇妻,竹马难把持

    青梅小娇妻,竹马难把持

    某娃被爹地教训了一顿,屁颠屁颠的跑去妈咪那,“呜呜呜~妈咪,爹地骂我。”“骂你?他居然敢骂你,我们去找他算账。”她正准备拉着萌娃去理论,却被萌娃拦下了,“呜呜呜~不要,妈咪要是去找爹地的话,他要打我屁股的。”“那我们趁爹地不注意的时候去打你爹地的屁股。”“不要,我只能在梦里打爹地屁股了。”自从认识他以来,每一晚都没安静过,夜夜笙歌,某女扶着腰“席轩墨,你混蛋~”“宝贝,是你先惹我的,还有力气说话,看来你还有力气......”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直接被扑倒继续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