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63100000027

第27章 《黄帝内经》易学思想简析(2)

首先,以时令言。察于日,“肝病者,平旦慧,下脯甚,夜半静。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脯静。肺病者,下脯慧,日中甚,夜半静。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脯静。”察于月,“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阳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察于四时,“肝主春,心主夏,脾长夏,肺主秋,肾主冬。”这是因为,“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肢;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所以,善言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者,“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故“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在《黄帝内经》看来,自然界的时令变化,关系到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中医学的脏气法时理论。

其次,以方位言,《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言:“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再言:“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其令风,其变振发,其灾散落。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德彰显,其化蕃茂,其政明曜,其令热,其变销烁,其灾燔炳。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德溽蒸,其化丰备,其政安静,其令湿,其变骤注,其灾霖溃。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德清洁,其化紧敛,其政劲切,其令燥,其变肃杀,其灾苍陨。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淒沧,其化清谧,其政凝肃,其令寒,其变凛洌,其灾寒霜雹。是以察其动也,有德有化,有政有令,有变有灾,而物由之,而人应之也。”而且,“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奉于下,故右热而左湿。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所以,“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湿之,所谓同病异治也。”将东南西北中五方之位与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及金木水火土等气候、物候的变化联系起来,揭示出了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规律。在《黄帝内经》看来,自然界五方六气五运的变化,影响着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从而形成了中医学的五运六气学说。

再次,以象数言,《黄帝内经》不仅将《周易》的“象说”运用于人体生理病理的观察,而且将《周易》的“数说”推广到了医学领域,构架起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从象看,中医学的“望闻问切”就是观察识别人体所表现出的病象,其病象的表现就是“神色形态”。所以,《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深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可见,《黄帝内经》的所谓施治就是辩象。只有辩象施治,才能对症下药。从数看,《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言:“善言始者,必合于终,善言近者,必知其远,是则至数而道不惑,所谓明矣。”何谓之至数?《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言:“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因而,“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而且,《黄帝内经》还认为,数与方位亦有联系,《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言:“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是以知病之在头也,……其数八。……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数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是以知病之在内也,……其数五。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数九。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数六。……是谓得道。”

可以看出,《黄帝内经》的数论实质上是以全息论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对自然界的四时五方和人体内在的三部九候的不同变化来揭示人体各部位的病理信息,从而形成了中医学的易数理论。准上,《周易》关于宇宙通变的理念在《黄帝内经》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充分的借鉴。

三、《黄帝内经》的天人一体学说贯穿了易学哲学的基本观点

《周易·系辞》言:“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这是就《周易》的卦象爻位而言的。《周易》每卦有六爻,初爻二爻处下代表地,三爻四爻居中代表人,四爻五爻位上代表天。每卦都是以天地人的相互统一为前提。故有“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之说。可见,《周易》把人提到与天地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天地人看作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为因如此,《周易·序卦》言:“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周易·乾彖》再申其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经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人作为自然宇宙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天地有着共同的结构和功能。从其结构看,《周易·谦彖》言:“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故“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在《周易》看来,天地有阴阳,人类有男女,而男女既言人,又言天地。以天地言,《周易·系辞》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故“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以人言,《周易·序卦》言:“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故“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若“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所以,“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可以看出,天地人结构是统一的。从其作用看,《周易》认为,“天以大生”,“地以广生”,“天地之大德曰生,”故“日新之为盛德,生生之谓易。”而人能够“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能够参与辅助天地完成生生之大业,从而使其达到更为完满的成就。从其性质看,《周易·系辞》言:“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而人“能说诸心,能研诸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故,“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就是说,人能够“彰往而察来,”“微显而阐幽”,故能“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正因为如此,《周易·系辞》言:“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因而,人与天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的存在“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天地人的共同作用,宇宙间才呈现出了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自然物象和人文景观。“刚柔相推,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从天人合一,天人一体,天人同构的角度审视自然宇宙,把自然宇宙看作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是对宇宙间天地人相互关系的终极肯定。

而以天人一体论为其致思路向的《黄帝内经》则贯穿和运用了易学哲学的根本观点。《黄帝内经》在《周易》的启迪下,明确提出了天一、地二、人三的观点,认为天、地、人三者相互贯通,相互感应,相互制约。《黄帝内经》虽然没有使用“三才”之概念,但却实有沟通天、地、人三才关系之意念,并将其贯穿和运用于对人体生理病理分析的全过程。《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言:“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帝曰:中部之候奈何?歧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歧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亦言:“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再言:“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极,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明。唯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阴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故“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可以看出,《黄帝内经》关于天人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周易》是完全吻合的。为因如此,《黄帝内经素问·针解篇》进一步论述了天人的对应关系:“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天地人达到了完满的和谐与统一。在《黄帝内经》看来,人生天地之间,必然按合天地之道。何谓之道?《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言:“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因此,人体生理变异必然顺应天地之道的变化。这是因为,天地之变与人体生理变异息息相关。“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天地之道,生化之常也。”故“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正由于天人一体,天人合一,因而,“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黄帝内经》从天人一体论,天人合一论出发,不仅深刻揭示了人体生理变异与自然宇宙变化的一致性、相符性、合谐性,而且提出了人为天地之所贵的命题,把人提到了一个比天地更为重要的特殊位置。《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言:“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之所以贵,就在于人能参与天地自然的变化,成就天地自然的生生之大德。《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言:“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因而,“天枢以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正因为如此,《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言:“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从而把人从自然界中区别了出来,给人的存在赋于了一种特殊的价值使命,摆正了天与人的相互关系。综上,《周易》关于天地人三才之道的观点在《黄帝内经》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系统的贯穿。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的理论宝库,其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针灸等医学理论,运用阴阳学说、通变学说、天人学说,系统论述了因时、因地、因人而宜的辩证施治原理,充分体现了人体生理病理及其变异与外部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观念,对中国古代中医理论的发展及其临床施治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通过以上简要分析,不难看出,《黄帝内经》中体现着浓厚的易学思想,它以易理推论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异及其施治原则,推动了易学向医学科学领域的渗透,在中国易学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同类推荐
  • 老夫子品评墨子

    老夫子品评墨子

    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年),名翟,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墨子天子聪颖、博学多才,甚至在科技领域也有一定成就,如在宇宙论、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墨子一生的活动、事迹、思想和科技成就,集中体现在《墨子》一书中。据《汉书·艺文志》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只有15卷53篇,流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墨子》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
  • 老子心解

    老子心解

    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流传已久的经典,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不乏一些思想高超的圣贤对它加以批注,但是印度哲学家奥修所讲的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讲法是原创的,不论你对道德经是否曾经研究过,奥修所讲的必定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里贝特的实验揭示出在任何有意识觉知之前有一个实质的时间延迟。如果所有有意识觉知之前都有一个无意识过程,那么一个必然的事实是,无意识过程启动了我们有意识的体验,因此自由的自愿行动是在觉知到该行动意图之前被无意识地启动的。这个发现对我们理解自由意志有着极为深刻的后果。
  •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是20世纪最伟大的灵修大师,他一生致力引导人们点亮自性之光:认识自我,旨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自由境界。在本书中,我们撷取克里希那穆提思想中的精粹,在其的引导下深入探讨与心灵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心灵送去一星火种,点亮人类的自性之光。
  • 哲学盛宴

    哲学盛宴

    哲学是对世界的关于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德格尔说:“哲学不能引起现状的任何变化。不仅哲学不能,而且所有的一切只要是人的思索和图谋都不能做到。”哲学是一种超越了工具层面、实用层面、现实层面,甚至价值层面的“元思考”,它无力也无意回答许多现世和现实世界的责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如果哲学缺席,人类追求“意义”的冲动和企图都将乏力无着,实现无期。由此可见,哲学不仅有自己的问题和概念,而且它又为其他学科提供了一个可供理解的语言图式或叙述模型。
热门推荐
  • 星星辰之一直爱

    星星辰之一直爱

    她是一个孤儿,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孤儿院的小朋友戏弄她,院长讨厌她,饭都是别的小朋友吃剩的,被子也是最薄的,但她从不放弃,微笑面对现实。经过十六年春秋,她离开了孤儿院,到了外面生活,她来到了圣湘学院读书。她在圣湘交到了一个知心好朋友,然后她遇到了他,她的人生渐渐明亮起来,他们会擦出怎样的一段火花呢?
  • 风水相师

    风水相师

    一个刚被炒了鱿鱼的上班族,却因为偶然的一个事件踏入了一个不可逆转的漩涡,从此,鬼灵精怪伴随左右,周易玄经再不离手。是什么让一切都变得如此不同,是灾难降临,还是黑手复制看张帆丰玮溪如何凭借自己去化解这一场场的灾劫,去探索那事情背后隐藏的真相。
  • 烧烤的100种做法

    烧烤的100种做法

    本辑丛书包括《蒸菜的100种做法》、《炒菜的100种做法》、《凉菜的100种做法》、《煮菜的100种做法》等10册,分别介绍了100种适合家庭操作的美味食谱。每册都按照禽蛋、水产、畜肉、蔬菜等食材进行分类,所有菜式新颖独特,易学易做,非常适合家庭主妇、烹饪爱好者使用。
  • 老师当官

    老师当官

    一位才华出众、志向远大的青年教师,因缘巧合进入官场。当官和当老师完全是两码事,他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怎样施展自己的才华为民造福?最难的是,他要怎样处理几位深情女子的情感?老师当官也疯狂!
  • 我在爱情里落了单

    我在爱情里落了单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爱情也如此。如果它流动,它就流走;如果它存著,它就干涸;如果它生长,它就慢慢凋零……
  • 缘从你开始

    缘从你开始

    他本身青楼之人,因被人陷害,卖给人贩。虽长在青楼,却是个重情重义的男子;虽为人冷漠,却也是保护自己的方式。直到遇见了她,他以为可以托付终生的女人,可是...那女人就如同一匹狼,不断的侵蚀着自己。在拼劲全力逃出“狼穴”却掉进一个叫鹿冉的“虎窝”豪爽、乐观、健谈、理解...开始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厌烦,让他暴躁!他讨厌这个女人,厌恶她的理解,厌恶她的包容,都是假象!而毕竟他也只是个男子...是什么开始变了?是什么时候开始变了?...没人不知道他只知道她的消失,他便疯了,每一个细胞都在喧嚣着想她直到支离破碎...
  • 末日异闻录

    末日异闻录

    从天外坠落的陨石携带着病菌和未知生物落入东华国,炸出了一个古墓群,里头的一百零八具古尸不腐不化震惊了整个世界!但是陨石带来的未知生物却是让古尸活了起来,一场丧尸和病毒以及现代科技力量带来的末日世界大战就这么来临了!末日的来临那些大隐于市的秘术拥有者,以及一亿个人当中才会出现一个的末日使徒都会放下普通人的面具,在末日的混乱战争世界,他们才是最终的终极兵器!
  • 盛夏的倾心

    盛夏的倾心

    一个真实的传奇故事,在梦洁的身上会发生什么呢?是奇迹般的变化,还是不可思议的命运呢?
  • 痴人不流泪

    痴人不流泪

    她,赵宝雅,一个还未满18岁的少女,有一个喜欢的男孩,交往了三年,却因为一个女孩走进了他的世界,他就抛弃了她。宝雅受不住打击,就选择去了美国,在美国,她又遇到了不同性格的男孩,当她过上新的生活时,而前男友却回来了...-------------------分割线----------------
  • 奥秘世界百科:野人王国百科

    奥秘世界百科:野人王国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