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63100000023

第23章 《淮南子》易学思想简论(2)

在《周易》三才之道精神的启迪下,《淮南子》提出了“天一、地二、人三”的观点,认为“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淮南子》虽然没有“三才”之概念,却实有沟通天地人关系之意念。《淮南子·本经训》言:“天爱其精,地爱其平,人爱其情。天之精,日月星辰雷电风雨也;地之平,水火金木土也;人之情,思虑聪明喜怒也。”天之精、地之平、人之情何以实现统一呢?《淮南子·精神训》言:“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肢五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故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而心为主。是故耳目者,日月也;血气者,风雨也。”所以,《淮南子·天文训》言:“天地以设,分而为阴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相错,四维乃通,或死或生,万物乃成,虫支行喙息,莫贵于人,孔窍肢体,皆通于天。”正是基于天精、地平、人情三才相通之论,《淮南子》着意描绘了天人之间的相互和谐,把宇宙间的天文、气象、地理、人事统统纳入了一个相互协调,彼此关联的宇宙自然图式之中。《淮南子·泰族训》言:“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强四时,日以暴之,夜以息之,风以干之,雨露以濡之。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夫湿之至也,莫见其形,而炭已重矣;风之至也,莫见其象,而木已动矣;日之行也,不见其移,骐骥倍日而驰,草木为之靡;县烽未转,而日在其前。故天之且风,草木未动而鸟已翔矣;其且雨也,阴曀未集而鱼已唫矣,以阴阳之气相动也。故寒暑燥湿,以类相从;声响疾徐,以音相应也。故《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四海之内,寂然无声,一言声然,大动天下。……故圣人者怀天心,声然能动化天下者也。故精诚感于内,形气动于天,……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天地所包,阴阳所呕,雨露所濡,化生万物。……故,阴阳四时,非生万物也;雨露时降,非养草木也,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矣。”

在这大千世界中,万事万物各循其道,各顺其情,有规律地运动着、变化着、生长着。人只有顺应自然之法则,体认万物之本性,便可以”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鬼神合灵,与四时合信”。“故圣人怀天气,抱天心,执中含和,……变习易俗,民化而迁善,若性诸已,能以神化也。”可见,天地之道,万物之则,人既是可以认识的,人又是可以利用的。所以,《淮南子》说:“圣人法天顺情,不拘于俗,不诱于人,以天为父,以地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不为善,不避丑,遵天之道;不为始,不专已,循天之理;不豫谋,不弃时,与天为期;不求得,不辞福,从天之则。”因此,人君致治,必须“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做到“上得天道,下得地利,中得人心”。

那么,做为三才之一的人到底如何认识并利用天地之道、人为之性呢?《淮南子·缪称训》言:“欲知天道,察其微,欲知地道,物其树,欲知人道,从其欲。”这是因为“天之所为,禽兽草木;人之所为,礼乐制度”。人之所以能够认识并利用天、地、人之道,在《淮南子》看来,是因为天、地、人之道的运行变化遵循着一个内在统一的法则,这就是阴阳之气相互交感而产生的“中和”之性。《淮南子·汜论训》言:“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之与成,必得和之精。……阴阳相接,乃能成和。”只有“阴阳和,而万物生矣。”而“天地之合和,阴阳之陶化万物,皆乘人气者也。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知,五谷不为。”所以,“圣人怀天气,抱天心,执中含和”。看来,“中和”就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天地中和,万物乃生;民人中和,五谷丰登。所以,《淮南子·要略》言:“天文者,所以和阴阳之气,理日月之光,节开塞之时,列星辰之行,知逆顺之变,避忌讳之殃,顺时运之应,法五神之常,使人以仰天承顺,而不乱其常者也。”《淮南子·泰族训》再审其意:“仰取象于天,俯取度于地,中取法于人,乃立明堂之朝,行明堂之令,以调阴阳之气,以和四时之节,以避疾病之灾。”充分发挥了《周易》通天理以明人事的思想。

三、崇尚变化,是易学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淮南子》易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周易·系辞下》言:“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在这里,所谓“六虚”指《周易》阴阳六爻之位。《周易》每卦各有六爻,因其变动不居,所以称之为虚位,故言“爻者言乎变者也”,即谓爻者极言“变动不居”之意。在《周易》各卦中,只要变动一爻之位,即便形成另一卦,其意义则完全不同,故有动一爻而全卦皆动之说。这说明“动则变化”是《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基本特征。所以,《周易·系辞下》言:“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概括《周易》之变化观可有以下特点:其一,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周易·系辞下》言:“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肯定了变化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特性。其二,变化是事物内在矛盾的显现。《周易·系辞上》言:“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阴阳刚柔的对立及其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其三,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法则。“物穷则变”,“物极必反”,“盛极则衰”,“否极泰来”。其四,事物的变化都是由微小的量变开始的,通过逐渐的积累形成巨大的质变。“以微知显”,积少成多。《周易》之所以具有崇尚辩证法的变化变革观点,得益于《周易》作者对自然社会的大量观察。从自然界来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从人类社会来看,“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淮南子》弘扬了《周易》的变革变化思想。在《淮南子》看来,变化发展是天地之常性,万物之恒理,提出了“万物之化”、“百事之变”、“顺势因时”的观点,认为客观世界是一个永无止息的发展变化过程。《淮南子·原道训》言:“是故禹之決渎也,因水以为师。神农之播谷也,因苗以为教。夫萍树根于水,木树根于土。鸟排虚而飞,兽跖实而走。蛟龙水居,虎豹山处,天地之性也。两木相摩而然,金火相守而流,园者常转,空者主浮,自然之势也。是故春风至,则甘雨降,生育万物,羽者妪伏,毛者孕育,草木荣华,鸟兽卵胎,莫见其为者而功既成矣。”《淮南子》不仅看到了自然界各种物象的客观性,而且肯定了自然物象变化的必然性。

同时,《淮南子》认为,人类社会也是一个“应时耦变,见形而施宜”的变化过程。《淮南子·齐俗训》言:“夫一仪不可以百发,一衣不可以百岁。仪必应乎高下,衣必适乎寒暑。是故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故圣人论世而立法,随时而举事,……是故不法其已成之法,而法其所以为法。所以为法者,与化推移者也。夫能与化推移者,至贵在焉尔。”因此,“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提出了不应法古,不必循旧,论世而立法,随时而举事的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观,充分发扬了《周易》的变革变化思想。不仅如此,《淮南子》还有对于事物相反相成的论述,如:“同不可相治,必待异而后成”。亦有对于事物变化的质量关系的论述,如:“积薄为厚,积卑为高”。“民诚从其令,虽少无畏。民不从令,虽众为寡”,等等。而且,《淮南子》还直接引“易”论理者达数十条之多,因篇幅所限,此不一一赘述。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淮南子》虽非易学专论,却有对《易》的评论,则需引起我们的重视。首先,《淮南子》认为,“清明条达者,易之义也”。《淮南子·要略》言:“今易之乾坤,足以穷道通意也,八卦可以识吉凶、知祸福矣。然而伏牺为之六十四变,周室增以六爻,所以原测淑清之道而捃逐万物之祖也。”说明《周易》的宗旨就是让人们把握自然和社会的根本规律,这体现了《周易》“穷道通意”的根本精神。其次,《淮南子》也指出了《周易》的不足和缺陷。在《淮南子》看来,“易之失,鬼。”即指《周易》的神秘性。《周易》的神秘性就在于其与占筮的宗教术结合在一起,因而,“易之失也卦”。要求人们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卦上,而应将其注意力放在《周易》所揭示的义理上。可以说《淮南子》的这两点评论是对的。

总之,《淮南子》思想博大精深,仅以上述,足见《淮南子》具有浓厚的易学思想,它对易学的推衍以及以“易”论理,推动了易学在汉代的发展,在中国易学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类推荐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本书是蔡礼旭老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汕头大学等地的演讲集。按内容分一生圆满的智慧、创造人生好因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几大部分,深入浅出,将圣贤教育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事例讲解出来,深受听众欢迎。本次结集出版,删除了重复部分,保留了每次演讲的精华,是一本针对青年读者进行品德教育的好书。
  • 老子说人生

    老子说人生

    本丛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丛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插图亦是一流,实是同类书的样板!本书采撷老子思想精华,畅说人生哲理。每章先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人生哲理。再链接《老子》相关原文进行解读,将老子的思想通俗化、具体化,把玄之又玄变为实实在在。本书说理就说透,绝不绕来绕去,故作高深。有网友评本书:一天就可以读完,但一年后还可以再读。
  •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梁漱溟称作者是“多年相识的晚辈朋友”,在本书初版时亲自审定书稿并作序介绍。这是唯一一部经梁先生亲自审定的关于自己的传记作品。作者在特殊年代里记录整理了梁漱溟在当时的各次发言以及受批判斗争的情况,在文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记录了梁漱溟所经历的时代变化和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独家披露了包括1953年梁漱溟与毛泽东之争、“文革”中拒绝“批林批孔”等重大历史内容在内的1949年以后梁漱溟先生39年人生轨迹,为海内外梁漱溟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档案材料。
  • 常识与洞见

    常识与洞见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
热门推荐
  • 天道有常之人心不古

    天道有常之人心不古

    天外之天,皆归混元。不遁出天外闯荡,终止于界内沉沦。胎疾阴虚之体少年仲顺永,不甘不治无为之身,一心摸索强身之路。久疾成医的他在熟悉自身经脉后,通过导引外气入体以求祛病,更于奇思妙想下用兽血洗礼肉身。机缘巧合下,得圣地武当游方之士所赐炼气入门之法,方知晓修真一途。从此阅世前行历险,徒步涉水翻山问道。……。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汉脉

    汉脉

    梦回三国,兵戈铁马,看主角关月纵横游说,指点天下风云。试看那白脸的曹阿瞒为主角签马,喊一声,日暮乡关何处,百万将士归故里。名将卸甲,策士转身,三国何时无杀伐。临了,关月喊一句,吾魂可安。
  • 风云起:天骄争雄

    风云起:天骄争雄

    我本就是天子之骄,只是不想太过高调,才行事低调与人为善,但是请你不要超过我的底线,少年雪羽,一个远古传承世家的天才,不骄不傲,在整个寒水城青年一辈,没有人能与他的天赋媲美,可是雪羽本人,却是真人不露像,让寒水城的其他少年抢了风头,可是神龙终非池中物,他的光芒终究要闪耀着这个世界……
  • 天蓬元帅修真路

    天蓬元帅修真路

    被诬调戏嫦娥,贬入凡间,机缘巧合之下,化名朱小戒,再入修真路。正邪之分,如何界定,佛道之间,如何抉择?朱小戒:“且自逍遥无人管!这一世,我的命运,我自己掌控!”
  • 血夜神祗

    血夜神祗

    拨开重重阴霾,一度欲要踏入她黑暗的心境,却被一次次隔在门外。欺骗、背叛、利用、陷害,她早已落下空壳不见曾经的灵魂,美好的幻想一次次破灭,她终于不再为自己而活。逃离、防御、避舍、依赖,她终究明白一切的徒劳,选择沉默顺从,紧紧抓住心中仅剩的牵挂,苦苦支撑。神的救赎没有降临在她的身上,因为她早已不再为人。一直念叨着的男人,为她带来最后的希望,但留到最后,又有谁能够安然存活?“痛过的心还会再痛一次,死过的心还会再死一次;伤痕绝不会退去,痛苦绝不会抹去;留下的印记会证明你的一切。”这是她最后的感悟......
  • EXO的绝恋

    EXO的绝恋

    当红女星遇上EXO,一个富有家世背景的她,遇上他,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快来期待吧~
  • 老哥,老公

    老哥,老公

    欧阳静本是一个农村女孩,直到她爸爸接她到城里,她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农村女孩变成千金小姐,然而,事情才刚刚开始,爸爸的死是真的那么巧还是有意蓄谋,欧氏集团的领导人为什么是他?难道,那只是个阴谋……
  • 牵机画卷

    牵机画卷

    孤独少年莫名穿越,是命运的作弄?还是因果使然?天机牵连,万世轮回,何以再造个人世间?
  • 读你的故事

    读你的故事

    这是一部回忆录,是关于爱情,亲情,友情的故事。如果你读懂了女人,或许你就读懂了爱情。如果你读懂了父母,或许你就读懂了亲情。如果你读懂了朋友,或许你就读懂了友情。如果你读懂了爱情,亲情,友情,或许你就读懂了人生。本文以动情而稍带沉重的风格,幽默诙谐而又清新轻盈的笔触,诗意而优美的语言,通过同学的爱情,友情,亲人之间的亲情,来让人了解21世纪我们的社会和人文情况。让你看后不后悔的一本书
  • 一生知己是梅花

    一生知己是梅花

    本书将从楹联(即对联)这一特殊的角度,讲述湘军水师大佬、晚清主战名将、咸丰同治年间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为“曾左彭胡”的“四大中兴名臣”之彭玉麟的故事。作品将从楹联这一角度,以湘军与太平军的战争为背景,讲述晚清的军政风云。作品参阅了大量史料,创作态度严谨,拒绝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