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东西到了商人手里,都会变成商品。
——《塔木德》
“无”中能生出“有”来吗?
能!世界就是从“无”中来的。
谁生来就是富翁?
财富本来就是无中生有的!
世界78%的财富由世界22%的人掌握着。
你想成为这22%中的一分子吗?
如果想,那么,也请相信犹太商法中的“无中生有”法则。
希尔顿就是信奉这一法则,以接近为“无”的区区5000美元开始起步,逐步成为全球闻名的旅店大王,终于以亿万财富跻身美国十大财阀之列的。
1923年的一天,怀着致富梦想的希尔顿来到繁华的达拉斯商业区大街上,突然发现这里竟然没有一家像样的旅店。一个念头由此在希尔顿的心中产生:
“我如果在这里建设一座高档的旅店,生意一定不错。”
经过一番观察,希尔顿看准了一块地,认为那里最适合兴建旅店。
这块地位于达拉斯商业区大街的拐角地段,所有权在一个人称“老德米克”的房地产商人手上。
在和老德米克商量之前,希尔顿很快就悄悄请来了建筑设计师和房地产评估师,经过大致观察,得知按心中所想建起一座旅店至少需要100万美元。
这与希尔顿已经筹措的30万美元差距太大。
但30万美元可以买下这块地皮。
希尔顿一点也不着慌。他这时找到老德米克,以30万美元的价格签订了地皮买卖的协议。
给付土地出让费的日期到了。这一天,希尔顿仅仅带了3万美元就来见老德米克。他一脸无奈地说:
“我买你的地,是想建一座大型旅店,但算来算去,我的钱只够建造一个普通的旅店,所以我只能租你的地了。”
就在老德米克摆摆手,正准备说“不想和你合作”的时候,希尔顿诚恳地说道:
“我的租期为90年,分期付款,每年租金为3万美元。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你就收回你的土地和土地上面的饭店。你看怎么样?”
老德米克一听,不由得喜上眉梢:30万美元的土地出让费可以换得270万美元的租金,土地还是自己的,土地上的饭店也有可能是自己的。
于是交易就成了,希尔顿付给了老德米克第一年的土地租金——3万美元。
希尔顿用3万美元拿到了30万美元才能买到所有权的土地第一年的使用权,把一个殷实的房地产开发商与自己紧紧地捆在了一起,口袋里剩下的27万美元仍然不能建起一座100万美元的旅店。于是,希尔顿再一次找到老德米克,说“以土地作为抵押去贷款建店”。
为了270万美元全部拿到手,老德米克答应了。
一切按预想进行。银行按土地的现值贷给了希尔顿30万美元,使希尔顿手头可利用资金达到了57万美元。
1924.年5月,希尔顿旅店在资金缺口已不太大的情况下开工了。
旅店建设用完了57万美元,希尔顿又没有了钱。这时,他还是来找老德米克,如实介绍了资金困难,希望老德米克把盖到半截的建筑物接收过去,出资让它顺利完工。他说:
“旅店一完工,就租赁给我来经营,年租金最低10万美元。”
被套牢的老德米克想想自己并不吃亏——土地是自己的,土地上的饭店是自己的,每年还有10万美元的租金收入,于是就补足了工程建设的资金缺口。
1925年8月4日,以希尔顿名字命名的希尔顿旅店建成开业。
5000美元在两年时间内干成了大事。
如果希尔顿当初一个美分也没有,相信他一样能把这事干得漂亮。
因为他的商业智慧是无价的。
希尔顿的成功道出了这样一条铁律:
把有实力的利益追求者与自己捆绑在一起,捆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把最大的风险不着痕迹地转嫁给对方,财富就可以“无中生有”,穷人就可以完成从混进富人队伍末尾到站到富人行列前排的过程。
犹太商人提倡做生意不能太滥,要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攒钱,必须把每一次生意做到位,然后再为下一次生意开路。
那么怎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呢?
孔菲德,曾被人称为美国股海“空手道大师”,自幼家境贫寒,父亲的早亡,给这个孤儿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也养成了他奋发图强的秉性。他在大学毕业后的最初几年,并未显示出他过人的商业智慧,相反,他对金钱的憎恨倒叫人们难以理喻。
1954年,他告别了费城,只身漂泊到了纽约,找了一份“互助基金”推销员的工作。互助基金这一行,在战后正拼命地扩展,这有如今日中国的期货经纪,他们到处搜罗推销员。在街上,几乎是任何会讲英语和会笑的人,都在他们欢迎之列。招来后,加以短期培训,就出去推销基金股票了。
孔菲德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开始了他一生的宏图大业。互助基金一般由股东提供,股东将这笔资金集中起来,然后投资于股票,这比自己玩股票要保险得多。就个人来说,谁能看透变化莫测、瞬息万变的股市呢?推销员的佣金是从投资人资金中提取的,因而孔菲德在受训时,他的推销员老师告诉他不管股票行情如何变化,即便是顾客们赔钱,对于推销员来说并没有什么大关系。孔菲德最初的老板是纽约一家投资者计划公司(后来这家公司为孔菲德所拥有的公司所收购),孔菲德并不想长期做推销员生意,这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跳板。
孔菲德起初是为投资者公司推销股票,工作之余,他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基金的财务组织和管理。不久他就发现:互助基金犹如一座金字塔,金字塔的最底层是基层推销员,往上是推销主任,再往上是地区和全国性的高级推销员,而高高在上的当然是互助基金的经理们。凡上面的一层均有从其属下的佣金中提成的权力。孔菲德因此看到了推销员这一领域外更广阔的“天地”。他觉得自己羽翼渐丰,应该冲破现有环境的束缚,到更广阔的天地去闯一闯。
1955年,经公司允许,孔菲德自费去了巴黎,当时欧洲许多国家政府禁止本国公民购买美国的互助基金股票,以免本国资本以这种方式流向美国。看来向欧洲公民推销股票这条路已行不通了。经过观察,孔菲德发现了欧洲这个禁区中的“新大陆”——美国的侨民市场。当时的欧洲各国到处都有美国的驻军、外交人员和商人,他们大部分都在此已居留相当时间,因此,都是携眷前往。他们的薪资都渐渐地进入了欧洲的经济圈子。这些美侨有很多余钱,他们有很多人都读到关于华尔街空前繁荣的报告,但由于远居异国,又没有一条方便之路,可以让他们将资金投于美国股票市场上。而今,孔菲德的出现,正好与侨民的愿望不谋而合,真乃天赐良机。
孔菲德经过广泛游说,卖了很多投资者计划公司的股票,为公司和他本人赢得了巨额利润。孔菲德赢得了声誉,向他投资的人渐渐增多,他想这足以证明在海外存在着一个广大而富足的市场。当然,这种市场就目前而言还是潜在的,还需要去开拓。至此,孔菲德野心勃勃,他现在已不再满足于从前的投资者计划公司了。
孔菲德注意到了一家新的公司——垂法斯基金公司。这家公司当时的基金股票销路很好,比投资者计划公司拥有更广阔的市场。于是他毅然做出决定,脱离投资者计划公司,加入更有名气的垂法斯公司。随后,孔菲德写信给垂法斯基金公司,谈论了他发现的欧洲市场情况,并提出了一个快速开发统计报告,要求垂法斯委派他担任欧洲总代理。这一建议很快送到了垂法斯的高层决策群中,他们反复研究讨论之后,一致认为这项计划对垂法斯的发展非常有利,如果成功就可以扩大经营范围,打开国际市场的局面。于是孔菲德的要求很快就被答应了。
不久,孔菲德成立了自己的销售公司,并给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投资者海外服务公司(简称IOS)。开始时他自己一个人推销垂法斯股票,然后他招聘了许多推销员,这种安排是互助基金的标准组织方式:孔菲德可以从每一个推销员的每笔交易中提取1/5的佣金。随着推销员队伍的继续壮大,孔菲德从佣金提成的收入颇高,他已无需自己亲自去推销了,开始专心于训练新的推销员,健全他的代理机构,并开拓更广阔的基金市场。IOS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到20世纪50年代末,它已拥有100个推销员,他们的足迹踏遍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他的推销员队伍壮大到孔菲德一人难以控制的地步。于是他就一层层地增设中间机构,原来他的推销员被提升为推销主任,他们就有权拥有自己的推销员并从佣金中提成。而当推销主任的推销员太多时,他又设立了次一级的中间机构,自己的地位也上升了一级。就这样,孔菲德建立了金字塔般的组织,这回他已距离金字塔塔尖不远了。
他一层层地从每一个属下身上提取他应得的那部分佣金。到1960年,孔菲德已净赚100万美元,而他自己从未投入一分一厘的资金,实际上他不是“一本万利”,而是“无本万利”的空手道高手。孔菲德手中拥有了雄厚的资本,加之公司声名鹊起,于是,他采取了在互助基金这一行中石破天惊的一步——成立了他自己的互助基金公司。孔菲德的第一家互助基金名叫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简称IIT),公司在号称是“自由中的自由市场”的卢森堡登记。基金的通讯地址和实际的经营总部依然在瑞士,和IOS在一起。孔菲德的那些熟练而有冲劲的推销员们能使一般的在潜客户获得一个印象,即IIT是一家以瑞士为基地的殷实可靠的大公司,IIT股票销售的情况就如股市繁荣时的热门股票。一年以后,该公司已获得其投资者投入的350万美元,基金继续不断地增长,直到最后增长到将近7.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