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6500000007

第7章 天才尘梦(2)

然而,这时香港大学的某些学生已经停止了精神追求,每天烧饭、做菜、调情。当然不是幸福的那种,是带着隐隐的伤痛……于此,在各大报纸上纷纷刊登人们结婚的消息。仿佛在惶恐与绝望当中,唯有这点东西值得追求。

张爱玲曾这样写道:“一般的学生,对于人们的真性情鲜素认识,一旦有机会刮掉一点浮皮,看见底下的畏惧、怕痒,可怜可笑的男人或女人,多半会爱上他们最初的发现。”

张爱玲觉得他们结婚过早的悲剧就在于“过早地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这对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来说,显然是无益的。可是,这是战争。要是一颗子弹真的来了,我们还没结婚,那将是多么遗憾啊!

张爱玲清楚地记得,在“围城期间”,一对男女去她们办公室向防空处长借车,目的就是要去领结婚证。男的是名医生,从他外表看来,他并非在平日里擅长“眉来眼去”。可此时,他看着自己的新娘子,眼睛里满含说不出来的深情,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吞没。新娘是做看护的,个头比较小,红色颧骨,喜气洋洋,弄了好半天,弄不到红色的礼服,只好穿上一件淡绿色的袍子。他们来了好几次,总是等上好几个小时,互相深情对视,提心吊胆,朝不保夕,内心苍凉愉悦……

孩子们,被这无端的场景逗笑了。孩子真是天真,成年男女也悲凉。除了情,就是吃!

张爱玲说:“真奇怪,一件最自然、最基本的功能,突然得到过分的注意,在情感的强烈照射下,竟变成下流的、反常的。”

张爱玲和自己的好朋友炎樱也被这样的饮食气氛强烈感染。香港沦陷以后,她们曾经穿过大街小巷,在找自己爱吃的冰激凌。

在沦陷期间,香港随处可见一个个衣冠楚楚的洋行职员模样的人在小风里炸着一个硬板一样的小黄饼,渐渐又开始试验小面包、三角饼等。所有的伙计、学校教员全都改行做了饼师。人们对于旁边的死尸视若无睹,在满足地吃着自己的萝卜饼。

看吧,真正的人性呢?没有一点点同情心。也许是,司空见惯,自身都难保了,还顾得了那么多吗?香港人从来没有这般嘴馋过。那些上空飘来的雨点儿,是这里的人们流的口水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真的还不知道如何呢?

张爱玲,见到了人性;张爱玲,看到了荒凉;张爱玲,感到了冷血。但别无选择,她只能一直在画。画尽了人性,刻尽了绝望,说完了讽刺。战争,赋予人们的只有这些了……

乡愁

【爱玲说】都说乡愁是永远的奏鸣曲,而我的乡愁,总在那数不尽的上海,那里的风月,那里的落叶,那里的鸟叫,那里的靡靡之音,于是,我流下一抹眼泪,澄澄……

上海,对于张爱玲来说就像是鱼和水的关系。水离开了鱼,尚且苟存,只是年少的脸庞挂满沧桑的悲伤;鱼离开了水,很快死亡,奄奄一息,哪怕是相濡以沫也可以。

张爱玲原本以为自己会走得很远,永远离开上海这个有着太多悲怆的地方,这里有自己显赫的家世,这里有前清遗老遗少的苟存,这里有自己不幸的童年,这里有父母离别的决绝,这里有母亲,家人永远的痛。

张爱玲,上完圣玛利亚中学认为自己终于可以摆脱这残酷的地方了。可是,乡愁永远是诉说不尽的故事。

1942年初,张爱玲与好友炎樱终于搭上了回上海的轮船。香港的海还是初来时那阴郁的蓝。令人气愤的是,该死的战争无情地摧毁了香港大学学生们的成绩单,当然,也摧毁了张爱玲美丽的英格兰之梦。只能道一声,香港,再见!英格兰之梦,再见!

船,缓缓地驶过香港的浅水湾。但年轻的张爱玲当时并不知道,浅水湾海边的坟地,刚刚添了一座新坟——一位也是天才女作家,年仅31岁的萧红长眠于此。真是,落红萧萧几人知呐?

萧红(1911—1942)的一生也是充满了传奇。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不幸中的更不幸者。她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封建地主的家庭,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

就是这样一位传奇女性,于1942年1月22日悄悄地离开了人世。然而,萧红内心里面的悲伤与苍凉唯有纸笔余行:“我将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遭尽白脸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多么让人心酸!怕是只有同是天涯的人才会明白。是啊!从遥远的黑龙江呼兰县到青岛,从上海到东京再辗转香港。从《王阿嫂的死》到《生死场》,从《呼兰河传》到《小城三月》。从与作家萧军的一见钟情,到最后的黯然分手。萧红的一生真是辗转流离,历尽磨难。

短促的一生,萧红多么渴望能够照彻生命的旭阳,然而,却屡遭风雨凄苦。企图飞过宿命的苑圄,却过早夭折。正所谓:“自古才女多磨难,一代情事痴后人。”

萧红的人生何尝不与张爱玲的人生有那么一点相似呢?然而,那时候的张爱玲,毕竟是未经世事的少女,回到上海之后,知道这个消息,并没有多少感同身受,只是“心有戚戚”罢了。毕竟,未来谁也无法预测……

船继续向前缓缓行驶。和比较外向的炎樱在一起,张爱玲倒是没有离开上海时的伤感。尽管即将回到的这个地方有着自己不愉快的童年,但“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船身摇摇晃晃,张爱玲像是坐在了火车里,她感觉到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她在后来的文章中写道:“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光火中也有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寻找我们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于此,人们好像没法选择。张爱玲,不知道自己会遇到谁,接下来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1942年的春天,张爱玲已经回到了上海。对上海,张爱玲还是比较喜欢的,她认为:“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炼。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母亲再次出国,父亲的家也是早就断了往来。张爱玲便住到了赫德路的爱丁顿公寓,这里是姑姑租来的公寓。张爱玲把姑姑的家,就当作自己的家。张爱玲说:“乱世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正的家,然而我对于姑姑的家却有一种天长地久的感觉。”

姑姑与张爱玲的母亲相似,是一个独立的新女性。与哥哥分家以后,在外面独自工作,独自住房。房子很大,有一间客厅,客厅里面有壁炉。姑姑还自己设计了家具和地毯。

回到上海后,好朋友炎樱进了上海的英国学校,担任学生长,除了品学兼优以外,再就是人缘好,能服众。

张爱玲则参加了圣约翰大学的考试,结果却是中文不及格,要求进入到国文补习班,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呢。这么一个国文天才,竟然国文不及格?同时由于经济所迫,张爱玲只能辍学,走上了卖文为生的道路。这也是她后半生赖以为生的职业。好像上天就是如此注定的,她终究还是要以文学来发光的。

张爱玲最初投的是英文稿,她把稿件投向了《二十世纪》。这是一份综合性的刊物:时事报道、小品、风光旅游、书评影评等,受众主要是在亚洲的西方人。主编是一位德国人,叫克劳斯·梅特涅。曾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在莫斯科做过驻苏记者,是个中国通。

张爱玲在这家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中国人的生活和时装》,此文长八页,近万字。另附有12幅自己画的插图。

张爱玲虽然没有留洋,但是文字流畅雅丽,略带一点维多利亚末期的文风,因此主编称赞她“如此有前途的青年天才”。

正所谓“趁热打铁”。紧接着,爱玲一鼓作气,发表了九篇文章,六篇为影评。张爱玲的这些作品可以作为那个时期电影研究的重要参考。

张爱玲的文字初获成功,主编有言:“张爱玲与她不少中国同胞的差异之处,在于她从不将中国的事物视为理所当然;正由于她对自己的民族有深邃的好奇,使她有能力向外国人诠释中国人。”

张爱玲之后又翻译了很多英文为国文,后来都收集到自己的散文集《流言》当中。

良好的开端,总是给人无穷的信心。此时的爱玲,像所有有梦的年轻人一样,浑身充满了力量。她没想到更大的成功就在不远处,一颗新星将要大放光芒于上海文坛。

声名鹊起

【爱玲说】从前的文人是靠着统治阶级吃饭的,现在情形略有不同,我很高兴我的衣食父母不是“帝王家”而是买杂志的大众。不是拍大众的马屁的话——大众实在是最可爱的雇主,不那么反复无常,“天威莫测”不搭架子,真心待人,为了你的一点好处记得你到五年十年之久。而且大众是抽象的。如果必须要一个主人的话,当然情愿要一个抽象的。

张爱玲很早就说过:“用别人的钱,即使是父母的遗产,也不如用自己赚来的钱自由自在,良心上非常痛快。可是用丈夫的钱,如果爱他的话,那却是一种快乐,愿意想自己是吃他的饭,穿他的衣服。那是女人的传统权利,即使女人现在有了职业,还是舍不得放弃的。”于是,在还不是完全解放的中国,张爱玲选择了自食其力,在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领域赚取属于自己的钱。她相信自己一定会大放异彩。但初开始还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1943年,在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在上海的公共租界里,一间古色古香的书房,线装书盈架,紫檀桌椅飘香茶具,案头的宣德炉中烧着的一支紫罗兰正青烟袅袅,香气袭人。名目人一定能猜测得到,这肯定是具有品位的某位文学巨子的家室。

“父亲,下面有位张女士来访。”一位尚且幼小的小姑娘蹦蹦跳跳地上楼来,递给书房里一位中年男人挺大的一封信。只见那中年男子衣袍飘然,气度颇佳,看上去神色萧索。他就是被称为“哀情巨子”的周瘦鹃先生,著名的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他拆开信,原来是与自己有着共同园艺之好的黄岳渊老人介绍来了一位作家——张爱玲。

张爱玲?这个女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瘦鹃还是在自己的心里打上浓重的符号……

既然是自己的知己介绍过来的,自然不能怠慢。周先生忙不迭地赶到楼下,只见客座中站起来一位穿着鹅黄缎半臂旗袍的长身玉立的小姐。张爱玲,大方地向他鞠躬。

于是,一老一少,便聊了起来,颇具相逢恨晚的意味。张爱玲告诉他,自己是以卖文为生,可现阶段卖的是“西”文,除了一篇中文《天才梦》之外,没写过其他的中文文章。最近写了两篇中文中篇小说,写的是有关香港的故事,请先生斧正下。

张爱玲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子,对这位文学巨匠还是颇感敬畏的,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日后自然要省事很多,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要来得更加容易。

说着,张爱玲便把自己的薄稿递给了周瘦鹃。周瘦鹃接过稿件大概浏览一下,标题叫做《沉香屑》,第一篇标明《第一炉香》,第二篇标明《第二炉香》。

只是大致浏览,周瘦鹃便觉得意味无穷,加上知己推荐,就答应把张爱玲的稿件留下来,细细拜读。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这样,能给别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别人才会继续帮你。

谈话之余,周瘦鹃将《紫罗兰》将要复活的消息告诉了张爱玲。

《紫罗兰》是一份流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都市时尚类通俗文学期刊,创刊于1925年12月,停刊于1930年6月,共出刊四卷96号。它既承续清末民初通俗文学传统的血脉,又根植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上升期中的现代化土壤,出刊期间始终流行,拥有庞大的读者市场。

同类推荐
  • 世界十大文豪——安徒生

    世界十大文豪——安徒生

    安徒生的作品主要是童话,他的童话与以往的童话不同,它们不是民间传说的简单重述,即使源于民间传说,也被他注入了现实生活的内容,使其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一个阶级的实质。安徒生在他的童话中表现出他那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才华也在他的童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 历史的倒影

    历史的倒影

    本书收录的30余篇文章,是作者近些年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同舟共进》《国家人文历史》《看历史》以及腾讯“大家”专栏等报刊、网站上的历史随笔。这些历史随笔的特点是从历史的纵深来看历史的渊源和发展、演进的逻辑,给读者提供一个宏大叙事的思考角度。
  • 杜甫传

    杜甫传

    这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的绝笔之作。全书11回,讲述了“诗圣”杜甫曲折潦倒的一生。由于作者善写武侠,尤其擅长讲故事,而杜甫的生平又与作者自身的身世很有相似的地方,因而这部书写得相当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
  • 盛世基石:姚崇

    盛世基石:姚崇

    本书是一本姚崇传记。他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他曾在稳定武周政权、开创“开元盛世”中起了关键作用。他辅弼朝廷,革除旧弊,开辟了一代之风,推动了社会进步,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政治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相”。
  • 杨子荣传记

    杨子荣传记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否则这个民族就不会强大。当国家危难之时,懦弱者选择了逃避、妥协甚至投降,英雄们却挺身而出,用热血捍卫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本书详细地记录了英雄模范人物杨子荣不平凡的一生,再现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冰墓倩影

    冰墓倩影

    一场车祸引发出一具被冰封的尸体。新近探员郭晓玲随着队长秦扇羽一步步地接近事情的真想,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个跟案子有关的人员相继死亡。而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指向了肿瘤科主任蔡勇源,可是随着调查的进行郭晓玲却发现蔡勇源也已经死亡。这一切的源头到底是什么?蔡勇源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一个大冰柜,一具苍白的尸体,故事从这里开始,真相在最后一页……
  • 倾城女主之终极守护

    倾城女主之终极守护

    保护女娲后人,守护极品大小姐,斗战暗天使兵团,暴揍阿修罗……自从遇到神秘的黑衣,龙套武行陈十三的命运便与女娲后人捆绑在了一起。寻找的过程里你我不期而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你就站在我面前,可我还在绕圈子。“十三郎,你爱我吗?”叶倾城眼含热泪。玉皇大帝:“只叫你守护她,没想到你却泡她……”阎王爷:“跟我混,让你永生。”陈十三:“都给我滚粗,我只在乎叶倾城,你二人与我无关,天奈我何,无外乎生死,阎王乃我何,还不是生死……我既然早已不惧生死,生死又与我何干……”………………………………………………………………
  • 禁忌魔法录

    禁忌魔法录

    一个女孩,有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却在无意间,来到了那一个充满了魔幻的世界,在那里,她懵懂,她迷惘,她……但是,最终,她有了一番成就!在那个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奇幻、魔法的世界里面,赛朵儿·希尔有着坚定的信念,她坚信,只要坚持、就会有希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爷不识玉

    爷不识玉

    她只是一个平凡人,想要过着平凡的生活,却被迫来到了异世。一场多年谋划,一场寻宝,搅乱了江湖与朝廷,六块古玉,牵扯出多人的恩怨情仇。柔弱娇女成了腹黑女汉纸,立志在异世混的风生水起。却总是被一个高冷闷骚男当作宠物保护起来怎么破?经历不一样的世间,才知道缘来缘去,原来自己可以掌握世间万物。只是为何,那个妖孽?怎么会脱离了自己掌控?
  • 黑夜使徒

    黑夜使徒

    这是一个黑暗的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生物,而狼人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们嗜血,冷酷,无情,在阴暗的角落里委曲求存,而作为人类的我们到底是力求自保,还是将它们赶尽杀绝?
  • 恶魔专属丫头别跑

    恶魔专属丫头别跑

    十年不见……你……还…好吗?“方洛宸。你这几年是不是忘了我了我要告诉……方妈妈”………………………。………真是不可理喻呜呜………
  • 正说霍元甲

    正说霍元甲

    作家晨曲通过走访霍氏后人,查阅史料,以掌握的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专著《正说霍元甲》,向国内外读者详细讲述了武术大师霍元甲行侠乡里、打擂扬威、首创精武会以及与霍元甲相关的其他人和事。精武会的发展过程,其子霍东阁赴南洋创办精武会,霍氏家族渊源及后代繁衍等情况,也在书中作了详细介绍,并澄清了近年来影视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和事件。书中还附录了因电影《霍元甲》引起的诉讼始末和部分精武拳谱介绍两个章节。此书资料翔实,接近完整,是一部集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的佳作。
  • 一夜花凌乱

    一夜花凌乱

    她,出生时没有父母,他是她唯一的亲人,是爹地,是兄长,是师傅,终究还是猜不透他的每一寸的心思。她叫花慕容,是他为她取的名字。他总说她身世凄苦,却从来比不上他的一丁点。至少她还有他,而他却只有自己了。他是花氏一族仅存的少年。明明一朝权臣,却抵不过天子一怒,终究一夜惨遭灭门,仅存他一人隐于山野之中,行于江湖之上。不求权贵,不寻旧仇,只许她的一世安稳相守。少年英雄,声名赫赫,生于帝皇之家,习一身雄韬武略,为她痴迷,为她放dàng不羁,终不过白驹过隙,那蓦然的错过。他拥有了天下,拥有了这世间最繁华的一切,终究还是输给了自己的心。终是谁许了谁一世的安康,一生的年华;又是谁辜负了青春,辜负了年少?
  • 天下回商

    天下回商

    本书收录了《梅开二度又飘香——答容川由棉花商业转制药工业的历程》、《引来万口赞美味——西安清雅斋清真饭馆》、《香自名师绝艺来——北京西来顺清真饭庄》等文章。
  • 尚鄯若锦逸半生

    尚鄯若锦逸半生

    十年了,他和她难道真的只有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吗?一年并肩奋斗的高三,喜欢着,但是却不敢捅破,这一年,是他们十年时光的一抹暖阳,一直温暖着两颗心;三个月的热恋,这是他们十年时光一窗剪影,喜欢着,可是……四年的异地恋,还喜欢着,可是……三年硕士旅途,依然喜欢着,可是……两年……十年了,他和她终是刻骨难忘,在第十一年,一个尚鄯若水的出现,让他和她的半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