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6500000003

第3章 恍若隔世(2)

在当时,被官场以及民间议论的一段风流佳话,在后辈这里,只是被说成这世间饮食男女最通俗的演绎:男的配不上女的,还是女的配不上男的?

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显然是遗老遗少的代表。在历史上能留其名,也多半是因为自己这惊世的女儿。

张廷重,这个真正被历史淹没的男孩。七岁的时候便失去了父亲,靠母亲李菊耦一个人来抚养。

那时候,一个没落贵族家庭里抚养的男孩难免畸形。母亲,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害怕男孩子学坏。于是,总是对儿子——张廷重习惯性用“女儿的教化”。有人说一个女人养出来的男孩是不健全的,他永远不会懂得力量的使用与接纳。可是,想想一个年轻的单亲妈妈养大他们已经很不容易了。李菊耦还是用自己的方式在教育着自己的子女。

结果,这样的张廷重终究是带着严重的翰林家族的气息。在张爱玲的记忆里,父亲绕室吟诵,滔滔不绝,一起到底。末了,拖起长腔,一唱三叹,这首刚完,接着,下一首。让人听着真够心酸的。

张廷重生在这个时代,多少会些英语。就像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我们,都是大学生一样。每个人,任凭能耐再大,但是历史的洪流总还是会将我们卷走的。张廷重这帮遗老遗少实在像是在夹缝中偷生的劲草——做生意外行,在政界里不行。

这不光是时代使得他们尴尬,其实他性格里早已埋下了尴尬的种子。

后来听张家的老仆人何干说:“老太太总给三爷穿得花红柳绿的,满帮花的花鞋——那时候不兴这些了,穿不出去了。三爷走到二门上,偷偷地脱了鞋换上袖子里塞着的一双。我们在走马楼的窗子里看见了,都笑,又不敢笑,怕老太太知道了问。”

她宁可自己的儿子见不得人,也不要跟那帮“野孩子”学坏。

谁知道,这时奶奶的哀愁呢?还那么年轻……可能是一种少妇的心理别样的扭曲。这奶奶倒是把自己的女儿——张爱玲的姑姑打扮得干练、潇洒,人们称她“毛少爷”。

以至后来两个儿女,真随了小时候奶奶的教育。仿佛草莓的培育,你给它加牛奶,长大就是牛奶草莓;你给它加红色素,长大就是“胭脂莓”。

于是,张廷重这样的贵公子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成人。您说,他该是什么样子的草莓呢?

终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张廷重,这样的男子也在向自己的婚姻,或者爱情敞开最美妙的音符。

不管在任何时候,一旦谈及婚姻,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度里,人们总是很看重“门当户对”,尽管有时候忽略人的本真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但是,在中国,人们习惯这样进行,并且乐此不疲!

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那年姣好,金童玉女,羡煞旁人。黄素琼虽出身官宦,但是,她身上总能看出挣脱牢笼的粗野,这大概也是源于黄素琼的母亲是农家女,嫁给了她的父亲做妾。所以,严格地说,黄素琼骨子里流着乡土深处的浓郁气息,她是个美丽、敏感的女人,长得清秀高挑,有点像外国人,头发不太黑,皮肤也不是很白,深目高鼻,有些像是拉丁民族,野性,温婉,保守,开放……这也是骨血里的东西。谁都没有办法。

婚姻是对一对陌生的男女最真实,也最见底的考验。人们都渴望“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坐着摇椅慢慢聊。仿佛这样的晚景,总是让人着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愫呢?这是欲望美好的终结!黄素琼和张廷重也是这样想的。对不对?

然而,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难处。结婚不是很长时间,这个先进的女青年,已经深深地感觉到了与丈夫的格格不入,好像再这样生活下去,已经看不见希望了。

尽管,那时候,张廷重也看萧伯纳的《心碎的屋》,看完还不忘标记一下:“天津,华北。1926。32号路61号。提摩太.C.张。”然而,他终归是历史的局中人。他懂得新思想,新观念。但是不接受。就像一个很纯正的西北男子,很爱一个具有国际范儿的女子,却怎么也接受不了……

每个人都在分析这背后的原因,张爱玲还是一语中的:“他们在思想上都是受‘五四’的影响,就连我父亲保守性的也有选择性的,以维护他个人最切身的权益为限。”

黄素琼,这样的女子。我想是一只美丽的狡兔,不会在这座大院里,看春起秋落、夏盛冬凋。她一直盼望着自己的生活能有新的阳光照进来。张爱玲之后在自己的文字里这样描述这个最亲,却有着说不明的疏离感的女子——“她是位美丽而敏感的女人,而且我很少有机会和她接触。我四岁的时候她就出洋去了,几次回来又走了。在孩子的眼里她是辽远而又神秘的。有两趟她领我出去穿过马路的时候,偶尔拉我的手,便感觉一种生疏的刺激感,可是后来在她窘境中三天两天向她要钱,为她的脾气折磨着,为自己的忘恩负义磨难着,那些琐碎的难堪,一点点地毁了我的爱。”

这都说到后来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往往由性格决定。黄素琼,就是这样的。在还是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基因的强烈折射。悲凉的是,终究描述她的最准确的文字,还是被自己的女儿不忍簌簌写下。

终于,时机还是向黄素琼这进步的女子打开了窗户。1924年,妹妹张茂渊要出国留学了,黄素琼终于找到机会,借机说是妹妹出国需要监护,便踏出了国门。那年,黄素琼31岁。只留下:一儿;一女,四岁。

小小的张爱玲,那时不知道这一切是为了什么?仿佛这个大家庭里有着不为人知的血雨腥风。繁华,没落,热闹,冷清。小小的爱玲,并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了?只是渴望和其他小女孩一样有个温暖的家,有个幸福的港湾。仅此而已!

母亲,就这样很洋气地成了中国第一代“出走娜拉”。

男人,就是这样的伤风败俗。离开女人不仅是生理上的过意不去,更加是心理上的灾难深重。自己的结发妻子刚刚离开,张廷重便迫不及待接回了自己在外面包养的姨奶奶。从此,家里很是热闹,这姨奶奶喜好戏曲。所以,经常请来戏班子唱戏。

听说,姨奶奶以前是个名妓,人称“老八”。比张廷重的年龄略大,苍白的瓜子脸,长长的前刘海。身上有着褪不掉的风尘味。要说这世间的女子,哪个不是良善?只是这姨奶奶与黄素琼已经没有了可比性,一个就像是酒吧里的黑玫瑰,一个则是雪山上的雪莲。

那时候的张爱玲才四岁啊,她不懂得,但是她感受到了这个家族的男欢女爱,这个历史残留的余账。

这位姨奶奶经常带张爱玲吃喝玩乐,目的只是想在张家抬高自己的地位。女人在欲望着急的时候,总是会想出一些拙劣的伎俩。聪明的女人与卑劣的女人其实在小事儿上已经泾渭分明。如果真要作最后的颁奖,我只能说世有千千男子,任有溜溜的女子。各有所好!

这女子跟张廷重可真是天生一对,两个人都有严重的“阿芙蓉癖”(抽鸦片)。飘飘欲仙,仿佛进入了极乐世界,仿佛从来不用考虑生涯。

然而,黄素琼已经“天涯,在何方?鸿雁,为谁忙?风沙狂,足影残。乌云来回了几趟。天涯,何处凉?心宽地自宽”……

在这死气沉沉的家庭里,张爱玲的内心里开出一朵凛冽的毒花,只是那时候,谁也不会在乎这旁边的女孩子。连这小女孩自己也不知道,这朵凛冽的毒花正在歇斯底里急促地疯长……

小煐,小煐。大家都像是在叫一只猫猫狗狗,没有真正去重视这张家的女孩子。

爱情这个东西,在年幼的爱玲心里没有概念。只是父母的分分合合,让爱玲过早地看到了悲凉,仿佛基因密码在这时已经开始贮存。张廷重,再在外面胡来,还是爱自己的原配妻子黄素琼的。

一年之后,母亲回来了。

母亲,这个时候就像是遥远世界的美丽女神。爱玲是向往远方的。看见母亲,也是“美人如玉,剑如虹”。黄素琼,也是好久没见到自己的这双儿女了。这时的黄素琼给自己改了一个当时颇为时髦的名字,逸梵?黄逸梵。到底是十月怀胎的亲骨肉,见了张廷重再是恶心,见了这对可爱的子女,也是欢笑不止。母亲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给这年幼的姐弟俩唱歌,姐弟欢欢笑笑,高兴得说不出来得好。

这段时间,张爱玲的心里是极美的:和美,温柔,快活。然而,父亲和母亲,似乎已经冥冥注定,这辈子是要分开的,任凭中间父亲用尽各种方法企图挽留母亲。有人说,爱情也是讲缘分的。缘分尽了,任你一方再怎么努力,都是无用的。该走的,还是要走的……

会文字的女子,总是早慧的。七岁那年,张爱玲写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张爱玲虽然有一个弟弟,但是弟弟天生的软弱,似乎给这早慧的姐姐总是无端加分。男孩女孩,真的说不出来到底哪个性别更好?就像是唐玄宗时期,一时间大家居然“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张爱玲的弟弟和爱玲这即将的绝世才女,这个时候,性格已经悬殊开来。

八岁那年,张爱玲写了一篇乌托邦小说《快乐村》,也许是美好的希望,希望自己的家庭更加和谐一些,也算是无言的呐喊。然而,呐喊终归是无效的。直到母亲——黄逸梵要离去,一个中年女子孤零零地立在镜子面前,人们都说美人不许见白头,想想自己已经多少岁了?落寞地看着苍凉的影子。也许只有自己的女儿解读了:“再没有心肝的女子说起她去年那件织锦缎子夹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

这样干净利落的句子,怕是从那个时候就已经萌芽了。

张爱玲的童年是活跃恣肆的,同时也埋下了阴郁的种子,因为这样的家庭。在十岁那年,母亲终于要去法国了,母亲来看她,她很安然,母亲亦然。然而,骨肉分离怎能不令人肝肠寸断?只是这样的冷艳决绝,不善表达,“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一直等到风中的夕阳将母亲高瘦的影子逐渐拉长,可还是漠然,很久,很久,影子渐渐远去,眼泪终于出来了。在寒风中,大声抽泣,哭给谁看?哭给自己看!

回不来了,再也回不来了!

为了现世安稳,爱玲一生在追,在寻。母亲,又何尝不是呢?

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我爱他们。

这爱,来得清冽、干脆。

她不说,只是故事中已有——

少女心

【爱玲说】项羽把耳朵凑到她(虞姬)的颤动的唇边,他听见她在说一句他所听不懂的话:“我比较喜欢那样的收梢。”

谁都不知道天才的命运将置于何方?仿佛人们街谈巷议的世界末日的到来,没有人知道它会什么时候出手。只是,天才表现与众不同的就是跟其他同龄孩子有着歇斯底里的区别。仿佛女娲将其与众人有意划开界限。

很快,张爱玲黄氏小学毕业了,进入当时上海非常著名的圣玛利亚女校。这所学校是美国的教会女中,是一所贵族学校,重在培养西洋淑女。在这上学的大多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因为只要走出这所学校,就意味着,以后不是商界名流的太太,就是政界要员的妻子。仿佛今天的高考,211大学似乎有很大保障似的。更甚的是,如果学习成绩优异,还会被保送到英国的名牌大学去深造。

女孩,在中国这个传统的国度里,似乎残留,也更加合理的归宿就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了。已经分手两年的男友,再次联系。他说道:“我以为你已经回老家,嫁人了。”笑了笑,好像在弱肉相残的社会中间,真的要一位女孩子家家去与男子叼饭碗,好像不是弱羊儿,便是“爷”的表现了。左右为难,反倒不如嫁人一了百了。这就是中国人的理儿,这也是女孩子家家的归宿了。真要是嫁个如意郎君,也便真是不枉此生。

于是,但凡女孩的家长便从小就开始培养女孩的一些“作风”。这样的西洋淑女学校,在当时便是很多“后生”的可塑之地了。当然,最重要的是你要掏得起学费。

在这所学校,女孩们都穿着当时最流行的学生装。只有张爱玲穿得破旧、灰暗。

在小姐太太出没的地方,张爱玲的寒酸让她少了更多的言语。在我们上学的时候,沉默的学生似乎总是让人猜不透,摸不着。这是怎么了?肯定是心理有疾。这高傲的心用什么来拯救?这骨子里的锐气什么时候出发?

她在沉默。她一直将头深深地埋下。她发誓,一定要以最强悍的方式挽回自己的颜面。衣服?时尚?哪个女孩子家家的不爱呢?自古李延年就有“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美,令人心驰神往?唐伯虎的点秋香,也是因为三笑而落心中,于是,有了悲欢离合。张爱玲,这小女子对这一切是多么的向往!也是何等的敏感!

张爱玲,梦里将漂亮的衣服念叨了,再念叨。

到底是没妈的孩子。张爱玲的继母把自己两箱子衣服给了她,说都是“上好的料子”。然而,袖口一个个都磨掉了,这还说是将自己继母的心奉上呢!

张爱玲,这么一位爱美的女孩子,到死也不会忘记那件发暗的红色的薄棉袍,像是浑身生了冻疮,可还是今天穿了,明天还穿。何时是个尽头啊?仿佛秋季的连阴雨,总是看不见阳光的影子。这样的衣裳,张爱玲觉得是丑陋的、罪恶的!

同学们个个穿着时髦、流行,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时尚元素。然而,爱玲穿着这破烂似的衣服,不免落寞、悲凉。年纪轻轻,心已沉沉:青春如流水一般的长逝之后,数十载风雨绵绵的灰色生活又怎将度过?

心境,与年龄有着不相称的背离。然而,天才始终是要见光的。尽管外表看起来不是那么光鲜,尽管总是沉默得可以将整个闹市填平。爱玲,这样的文学天才始终是要见光的。新来的国文部的汪宏声先生给这个学校的国文带来了新的力量,给爱玲也带来了崭露头角的机会。就连最后自私刻薄,对人不屑的爱玲自己也说:“中学时代的先生我最喜欢的一个是汪宏声老师,教授法新颖,人又是非常好的。”

人生往往如此,在不经意的路口,总是会有那么一两个人出现。仿佛一切都是上帝预备好的,让人惊奇、欣喜与安慰。

汪先生到底是有理想的老师。不管是什么样的理想,总归是有美好的愿望。汪先生一来,就打算将这个学校里学生的国文赶上去。毕竟“四书五经”是中国的女子应该读懂的。毕竟诸子百家的思想自有其深邃之处。毕竟新文学的船渡上有着时代的符号。汪先生为此,在文学上和孩子们身上做了很大的努力。

第一期作文课,汪先生就将《学艺叙》《幕前人语》苍劲有力地写在黑板上,仿佛从这一刻起,看到的就是下一代文学天才、新的力量。

孩子们在年少的时候都像是天际里散落的小星星,每个人都闪耀着自己的光芒。仿佛明日之星指日可待。汪先生的课堂里坐满了女学生,下面就有一个瘦瘦小小、穿着寒酸的姑娘,她,就是张爱玲。

汪先生的课就这样开始了……

这时,做惯了八股文的同学开始窃窃私语,仿佛一切孩子面对一切新鲜事物一模一样。

汪老师开始讲解了:“诸位都在学习钢琴和唱歌,《学艺叙》就是叫你们把习琴习唱的经过与感受写下来,《幕前人语》就是影评,请把你们看完电影以后的感受写出来。当然,如你们自己另有意愿发表思想不妨自由命题,应用任何题材。”

同类推荐
  • 旧闻新知张爱玲

    旧闻新知张爱玲

    本书第一部分是对20世纪40年代上海小报中有关张爱玲内容的爬梳、搜集、整理,有文章80多篇,涉及张爱玲的爱好、趣味、性格等方方面面。这些文章大多不是对张爱玲作品的赏鉴、批评和研究,而是以报纸媒体的立场,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对张爱玲的个人生活、好恶以及他人捕风捉影的言谈进行议论,展现出市民社会视野中的张爱玲形象。本书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内外张爱玲研究界的研究状况作一梳理、归纳和考辨、分析,并以综述的方式对张爱玲研究中的分歧、论争进行总结。本书第三部分是张爱玲的年谱简编。张爱玲的年谱编纂一直有人在做,但是一般还显简略。
  • 海盗王传奇

    海盗王传奇

    在那些苍茫的大海上,要征服一切,必要有勇者无畏的决心!那些来自海洋的,来自他人的,甚至来自未知的挑战,让他的力量仿佛一瞬间从血液中喷涌出来。每次准备出海的时候,他都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在那海天相接的地方,冉冉升起的,不是太阳,是明天,是一轮壮丽的梦想!他不知道前方能够走多远,他的双手沾满鲜血,他的面前堆满了抢夺而来的金银财宝,有人赤红了双眼,按捺不住,捧起这些抢夺而来的财物,可是明天却死在了敌人的脚下。他不是为了一夜暴富而激励不已,也不会为了死亡而沮丧难过,也许他只是,为了活着!
  • 最艺术,最民国

    最艺术,最民国

    要认识一个时代,首先要认识这个时代里艺术家们如何生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艺术是时代的灵魂与气质,艺术家则是时代中云淡风轻的精灵。如果连艺术家都变得功利与世俗,这个时代是何种面貌,就不难想象了。在日下的“民国热”中,民国艺术家群体,几乎是一个被人忽视的领域。而如果说还有一个群体,能像民国时期文化学者们一样好玩可爱、趣味无穷,艺术家群体可谓当仁不让。本书选取了张大千、齐白石、李叔同、赵元任、徐悲鸿、丰子恺等艺术大师,以通俗幽默的笔法,讲述了他们的精彩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吧!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 红伶:侯艳的艺术人生

    红伶:侯艳的艺术人生

    本书讲述了侯艳的成长经历,以及艺术生涯,包括有:“红伶在路上”、“秦韵兮飞扬”、“影视大舞台”、“爱是醉心莲”、“原为连理枝”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偷生记

    偷生记

    大衍历五百六十八年,崇州异象。世有天雷降,其声势如洪,驰骋天地。而后大地剧颤,若地龙翻身。天亮一线,若龙纹。黑天裂,雷音希声,大地止静,如天帝巡抚,天地之间莫敢不从。同日,远古荒山无名之地。一座恢弘古朴的大殿坐落其间。殿顶一位紧闭双眼的枯瘦老者突然睁开双眼。抬头,深邃的双眸望向浩瀚的天空,似预言:“轮回开,圣子现”。
  • 随身空间之莲耀末世

    随身空间之莲耀末世

    她上一次初遇末世,却悲催地死于朋友之手,蒙受上天眷顾,她幸运地重生回了最初,并得到了一个神奇的上古修真空间,莲斋,这一次,她下定决心要重新改写自己的结局,圣母神马的,都去死吧,这个世界,谁狠谁活的漂亮,看她莲斋在手,末世不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逃离豪门:对不起,我不嫁

    逃离豪门:对不起,我不嫁

    上辈子,夏娓被当做莫斯琪的心脏供给源,囚禁三年,终于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辈子,夏娓决定要逃离莫家,只是…上辈子囚禁自己,对自己残忍的男人,怎么变得不一样了?但,就算你情深似海,我也不嫁!
  • 都市酒神系统

    都市酒神系统

    我有酒神系统,助我装逼助我飞,我可上天入地,上打仙人,下打鬼差。我有世间最名贵的酒,玉帝见了我,也得过来讨要一杯。请看我一路在都市修仙成神。
  • 爱情代偿(爱情合约系列之三)

    爱情代偿(爱情合约系列之三)

    她一向不喜欢和人亲近,可是这个帅帅的大哥哥,人很好又很幽默,呜,大哥哥说要暂时离开她,还跟她相约十年后再见,他会不会一去不再回来呢……回来了,还带着戒指来找她!?呵呵,一定是要用来跟她求婚的啦!
  • 在游戏中学科学

    在游戏中学科学

    本套系列丛书推出10辑,主打科技牌。少年儿童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热点有一个广泛的了解,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兴趣和爱好。
  • 好运通神

    好运通神

    持有幸运手机的人会变得无比幸运,做任何事都能够愿望成真。平凡青年顾星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幸运手机,在证实了手机的能力后,开始利用它做了很多利人利己的事。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幸运手机并不只有一部,为了不成为别人眼中的猎物,顾星云决定反击,与其他手机持有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的争夺战……
  • 盛宠霸爱:言少的傲娇女王

    盛宠霸爱:言少的傲娇女王

    她狠辣凌厉,他霸道深情。见面第一次,他就吻了她额头,见面第二次,又来了个强吻。他说:“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可是你的未来,我想奉陪到底。”她怒:“乘人之危,绝非君子所为!亏你还冠以君姓,不想却是这般无耻之徒!只懂得以貌取人!”他答:“相由心生,你怎么知道我爱上的不是真实的你?”“我们的名字真是巧合,取你之名,加我一字,就是我们的诺言:情深不弃,君心不悔,今生何求,唯你而已。”一言不合就情话连篇,从此相爱两不厌,从此“君王不早朝”……复仇路线,宠文风格,男强女强,双处1V1。虐渣!打脸!惊艳!
  • 暴君:朕的宝宝不听话

    暴君:朕的宝宝不听话

    传说,她凭借狐媚功力,集万千宠爱在一身;传说,她虽无皇后之名,却有统领六宫之实;传说,她内平权臣之变,外攘胡虏之乱……然而,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深受其害的明帝景渊忍不住从坟墓里爬出来,破口大骂:“小说家言,怎能乱信?!真相只有一个——自己不会看么?”
  • EXO之在最美的时光里遇见你

    EXO之在最美的时光里遇见你

    当韩国小鲜肉遇见高傲女演员,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