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600000003

第3章

第一篇 智慧禅第一章禅机

翠竹黄花皆般若

很多人都误以为参禅悟道,必须要远离人群,青灯古寺,晨钟暮鼓,不问世事。事实并非如此,圣严法师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是禅修。”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能够在岁月的枯荣中体会生命的短促、人世的无常。自然界一草一木的凋零与成长都是对我们最直接的提醒。它教育我们,怀平常心看淡尘世喧嚣,也敦促我们,怀感恩心珍惜生命的一切馈赠。

“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参悟生活,便能悟透最深刻的禅机。

第一节世间法即是佛法

有人问赵州禅师:“什么是佛祖西来意?”

赵州禅师回答:“庭前柏树子。”

当我们误认为赵州禅师将佛比做身外的“柏树子”时,圣严法师却教诲道:“佛就像那庭前柏树一样熟悉,我们每天晚上抱佛入睡,早上又跟佛起床,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所以,处处踏实处处是,处处自在处处活泼。

禅宗禅师有句名言:“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在天地自然之间,处处都有禅机。成佛的智慧,不离世间一切。世间法就是佛法,任何学问,任何事情,都是佛法。

有一则禅宗公案这样说:

宋朝与苏东坡齐名的一位诗人,名叫黄山谷,跟晦堂禅师学禅。他的学问好,但是跟着师父学了三年还没有悟道。有一天他问晦堂禅师:“有什么方便法门告诉我一点好不好?”

晦堂禅师说:“你读过《论语》没有?”

黄山谷说:“当然读过啦!”

师父说:“《论语》上有两句话:‘二三子,我无隐乎尔?’意思是说:‘你们这几个学生!不要以为我隐瞒你们,我没有保留什么秘密啊!早就传给你们了。’”

黄山谷一下子脸红了,又变绿了,告诉师父实在不懂。

老和尚一拂袖就出去了。黄山谷哑口无言,心中闷得很苦,只好跟在师父后面走。这个晦堂禅师一边走,没有回头看他,晓得他会跟来的。走到山上,秋天桂花开,香得很,到了这个环境,师父就回头问黄山谷:“你闻到桂花香了吗?”

黄山谷先被师父一棍子打蒙了,师父在前面大模大样地走,不理他,他跟在后面,就像小学生挨了老师处罚一样,心里又发闷,这一下,老师又问他闻没闻到桂花香味,

他当然把鼻子翘起,闻啊闻啊,然后说:“我闻到了。”

师父接着讲:“二三子,我无隐乎尔!”

这一下他悟道了。

黄山谷为什么悟道了呢?是因为大千世界处处有佛,处处都显示佛的境界,一个人只有用自己的心去感悟,才能真正体悟到佛的境界。

黄山谷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颗心和一双慧眼。真理往往为开放的心灵打开,大千世界,佛法充盈其间,禅意无处不在。翠竹黄花皆般若,世间法皆是佛法,一个无心的人只能看到平淡无奇的一切,而一个有心人却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因此,多观察世间万物,多留意身边的一切,多体悟一切,只要你有心,就有可能从中体悟到佛法。

国学大师南怀瑾有一首禅诗:“世界微尘沤沫身,悬崖撒手漫传薪。黄花翠竹寻常事,般若由来触处津。”禅机禅韵就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当我们用心去感悟的时候,佛祖就在身边,这时候,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修行。

就像圣严法师所言:“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是禅修,也就是说,我们做的一切事情,没有一件不是修行。” 既然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是修行,那么保持一颗平常心是非常重要的。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执著于偶像,平常看待世间事却不乏虔诚。心无杂念,将功名利禄看穿、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就离佛更近了一步。

同类推荐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佛是觉悟者,法是认识宇宙人生,走向觉醒的方法;认识人生,改善人生,觉悟人生!《觉悟》是济群法师历年弘法的理念和核心思想,特别是他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人生佛教,用佛法的智慧来指导人生。本书分三篇:“有所思”,讲述人生佛教的提出和思考过程;“有所行”,讲述佛教教育、弘法的具体实践;“修学之旅”则是济群法师本人的修学经历和体会。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本书是《禅门公案三百则》第二部,从浩瀚的禅门典籍中精挑细选出最具代表性、最精彩动人的公案。为了引导读者深入这些公案,每一则都有妥切的“白话新唱”、慧眼独具的“分析与鉴赏”,公案中出现的术语也适时注释。
热门推荐
  • 税务会计

    税务会计

    会计与税收有着不解之缘。不论是在税务征管方面,还是在纳税人方面,税收与会计都是息息相关的。现代税收离不开会计,离开会计的税收将是一片混乱的;同样会计也必然会涉及税收,并总是和税收密切相关。
  • 戮天主宰

    戮天主宰

    一条轻松加愉快的草根逆袭路;一曲寂寥却柔情的醉梦江湖谱;一部血腥而残暴的暴君发迹史;一段励志且忧伤的蹉跎少年行。清澈开朗的声音在天际回荡:“乱世霸业笑谈中,不胜江湖一场醉。我叫林易,这个江湖到处都是我的传说……”
  • 小狮子成长记

    小狮子成长记

    (免费文)这篇是福利文,主要是讲述一只小狮子成长的故事。轻松甜宠风格。大家可以当成动画片来看哦。小狮子来自于《夜夜霸爱,总裁大人轻点宠》芜梨的宠物。.......
  • 百乐门杀人事件

    百乐门杀人事件

    大上海当红歌星横死尹府!谁能知这富丽的尹府竟是个杀人之地。为了妹妹的离奇死亡,她重回旧地。却发现那个杀人者竟和她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那被深藏的秘密,也重见天日。是爱,是恨,她躲不了,逃不掉。
  • 下一个世纪再爱你

    下一个世纪再爱你

    一次小小的意外她害的他被别人打,又一次小小的意外她以他的书童身份又见到了他……故事继续再上演,最后她只留下了一句“苏允尚!等我下个世纪再爱你!”……
  • 君子无所争

    君子无所争

    子曰:“君子无所争。”与人无争,其乐融融。与天无争,其乐无穷。
  • 晓惠的股神邻居

    晓惠的股神邻居

    有人戏称世上有三种人:良心没被狗吃了的,良心被狗吃了一半的,良心完全被狗吃光的。自从小区里搬来了新邻居,晓惠逐渐明白了这句话。
  • 岁月的情帆

    岁月的情帆

    “在一层鹅黄霞影余辉里,一对对归巢的鸟侣飞鸿携翅低吟,又轻悄柔缓地停栖在深灰色的晓夜丛林中。”作者记录下的故事大多是平淡的,夹带着他自己的情感独自品味生活,如他所说“回味人生聚散无常,也恰是这一点,使我们更应该格外珍惜这份心灵默契通达的和悦。”
  • 寒梅剑

    寒梅剑

    天下之大,唯我独尊,这是很多人追去的境界。然而,要达到真正的巅峰,不仅仅是刻苦的修炼,天赋、智谋,也同样重要!一个孤儿,他的出生便是伴随着杀戮和死亡。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是幸福这东西,每个人对他的定义都不一样,我们的主人公,将会如何定义和找寻属于他的幸福呢?且看我们的主人公,如何一步一个走来,去触及那武学的巅峰!
  • 童话带走的童年

    童话带走的童年

    在我的脑海中常常浮现出一幅幅画,那画好美,那画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一人一物都是我曾亲眼见过的。虽然它已经离我很远了,但它从未离开,就像影子不会离开我们一样。这些温暖的往事,时常勾起我脑海中的记忆,眼中的泪水,还有那无尽的欢笑。人生就是一本永远永远也写不完的书,在生命没有结束之前,谁也不能为它添个句号或写上结尾。总之,我们所拥有的,也正是我们所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