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600000025

第25章

第一篇智慧禅第四章禅定第五节平等对待有差别的众生

太阳从来不会自己选择照射的角度,但有的地方能够彻底暴露于阳光的辐照下,有云或雾的地方就会处在阴影中。但是,从来没有人认为太阳是“偏心”的。

我们常常将无私之人比喻为阳光、雨露,佛陀正是无私无我者。在佛法中,佛陀平等看待一切众生,但是由于众生根性有别,所感受到的佛法深意也就有所区别,即“佛平等说,如一味雨,随众生性,所受不同”。

圣严法师曾借用《法华经》中的比喻来说明众生之间的差别平等:“天降大雨平等普润大地之时,地面的植物则有大小不同,大的树木所接受的滋润面和吸收量都比较大,小的草木因本身器量小,承受面和吸收量都不及大树。”

所以,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佛教的“众生平等”:一方面,佛陀视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平等普度一切众生,平等普结一切善缘,平等普示一切佛法”;另一方面,听法的大众是有差别的,各自的福缘不同、慧根不同,得到的启示也就不尽相同。

虽然众生在悟得佛教正见的根性不同,但是,圣严法师主张每个人都应该像佛陀一样,平等对待他人,不能因为贫富、美丑、老幼等一些虚无的东西有差别、分等级地对待他人。

从前有一位居士,常发愿要见文殊师利菩萨,因此不时地广行布施,恤孤济寡。每逢斋日,斋戒沐浴,严净坛场,敷设高座,种种供养,至心恳礼文殊菩萨驾临坛场,以满所愿。

有一次,见坛内高坐椅上,坐一老翁,不但边幅不修,而容貌极其丑恶。豆大的眼眵,深黄的鼻涕,如弓的佝偻,似土的肤色,简直形类夜叉,人鬼不辨。居士吓得倒退一旁,将一颗虔诚心,顿成怔忪心,并自思念,我每敷高座,庄严坛场,皆愿求文殊师利菩萨光临道场,慈悲一现。而今座上,究是何人?竟然胆大包天,敢于上座。遂走至座前,在气愤之下便牵着老翁下座,并嘱之曰:“请老翁自爱,下不为例。”老翁毫无表情,立即悄然而去。

第二天,居士便净备香花水果,前往寺中,恭献佛前,虔礼默祷曰:“弟子某持此功德,愿现世得见文殊师利菩萨。”事毕返家,晚间就寝,于梦中有人言:“你一向恭敬诚求,愿见文殊师利菩萨。可是,你见之而不识,当面错过,还求于何处得见文殊?”居士曰:“我素来细心观察,未见形影,究于何处得见,请君示知?”梦中人言:“日前你严净坛场,敷设高座,于高座上,坐一老翁,彼即文殊师利菩萨。”居士闻言及此,不觉周身急出大汗,自梦中醒来,遂向空中求乞忏悔。

现实生活中不仅有不少人像故事中的居士一样以貌取人,还有相当多的人常常以年龄大小来判断其学识的深浅。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劳。”

云水僧道:“你年纪太小不行。”

侍者沙弥道:“年龄虽小,智能不小喔!”

云水僧一听,觉得还不错,便用手指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侍者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圆圈。云水僧伸出一根指头,侍者伸出五根指头。云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用手在眼睛上比了一下。

云水僧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顶礼三拜,掉头就走。

云水僧心里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问他,你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圈,说有大海那么大。我又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就在眼里。一个侍者尚且这么高明,不知无相禅师的修行有多深,还是走为上策。

云水僧最初不肯与侍者论道,是因为小和尚的年纪太轻。但一番较量之后,云水僧就败下阵来,他发现小和尚对佛理的认识,远在自己之上。由此可见,人们对真理的掌握程度,并不在于年龄的大小,年长者并不一定比小孩子懂得多,师者也不一定就比学生更靠近真理。

对于众生的差别平等,圣严法师看得十分透彻,“佛愿度一切众生,而众生当中,有人早得度,有人晚得度;有人只学到小乘法,无法学到菩萨的大乘法;有人听了佛法学到做人的标准法,没有学到解脱烦恼的离苦法;有人听到的是生天法,没有得到入世而不恋世的成佛法”。我们自可以此来理解为何每个人对佛法的参悟有深有浅,却不能因此而“不平等”地待人处世。

同类推荐
  • 独眼看禅机

    独眼看禅机

    现代佛教并不是人们意识里“封闭和消极的”,佛教自古至今积极利用慈悲普度的情怀饶益众生,特别在文化事业上。华岩寺的弘法利生活动之一即是提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又不舍弃现代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艺术形式。佛教界也要利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李哲良先生的文学作品体现了社会对佛法对佛教的关注,欢迎更多的人们来重视佛教文化,佛教界也愿意与人民大众一起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当代妙用

    当代妙用

    本书阐述了作者对当下诸多文化和学科如超心理学、科学、哲学、人文、医学、文学、社学会等等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关怀。本书分为“对学者说”、“对学生说”、“对读者说”、“对都市精英说”四个部分,讲述了西部心灵文化在文化、信仰、人生、生存等诸多层面的“妙用”。这“妙用”,包括看世界的目光,包括应世的技巧,包括对其他文化的包容,包括对人生选择的阐释,包括一个人追求成功时应该注意的诸多问题等等,包罗万象。
  • 金刚经学记

    金刚经学记

    金刚经学记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乃佛教经典。而大愿法师著作此书,除了是对金刚经的剖析和简易化,更是让读者们能证空性智慧,让我们一起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了一切如母有情能速速从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共同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热门推荐
  • 仙界归来当保安

    仙界归来当保安

    三万年前,由于高考压力太大,李长风爬山去释放压力,却无故失踪;三万年当中,李长风在仙界从零开始,逐渐成为仙界第一高手,他会炼丹,会炼剑,更会恋爱,他誉满仙界,人称仙界第一情圣;三万年后,李长风高处不胜寒,耗费毕生功力,踏破虚空,重回地球,却发现地球上只过了三年。
  • 再见,首席

    再见,首席

    她为心上人度过难关,却未曾想,搭上了自己的生命。五年后,一个神秘的女人出现,一次次演绎着他日记里曾经的故事,她是谁?他最终爱上她,可她却是别人的契约情人……
  • 最贵女配

    最贵女配

    她遇见他时6岁,那个雪花纷飞的时候,他救她,给她一个家。他从未把她当做丫鬟,她说我照顾你就算报答你救我的恩情吧。十年后他遇见了他命里注定的姻缘。她伴他十年不敌他和她的四月。或许这一开始就只是她一个人的执念吧﹏
  • 穿越之吾乃花仙

    穿越之吾乃花仙

    一个不小心让她误食仙丹被天帝贬下凡间,一个意外让她穿越两次。一个不小心让他成为宰相女儿,一个意外让她结识他。一个不小心让她惹上了他,一个意外让她爱上了他但这真的是不小心?真的是意外?
  • 重生苏洛可

    重生苏洛可

    讲述一个本应该过着公主生活的少女的跌荡人生。并没有无数追求者的女主,在她的生活里,有的只有无尽的怨恨和艰难的复仇。
  • 射手座的暧昧

    射手座的暧昧

    喜欢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值得珍惜的。有情能爱,有心能知,有缘能聚,有梦能圆。年轻的情怀,喜欢一个人,爱一朵花,其实并没有错。
  • 萧瑟南风卿过境

    萧瑟南风卿过境

    玉成国,没人知道它始于何时,没人知道它到底多强大,外界将它称之为“神之国度”。这个国家在为人所知的时候已经分为五处,东之掌权者赵,西之掌权者兰,南之掌权者萧,北之掌权者白。这四个家族虽无比强大,但终被玉成王室纳兰牢牢掌控,维持着平衡。曾有人言,这天下会为一苏姓女子而乱,先王下令斩杀所有苏姓之人,却不料这天下终是乱了.............“我既敢乱这天下,就能让它因我的到来而沸腾,因我的改变而跨过历史的变迁,长存于世”“萧南风,我再问你一次,是否跟我在一起只是为了你的野心”女子手持利刃,双目含泪,恨意尽显。换来的却是他决绝的答案,心灰意冷,却不料................
  • 亮刀少年狂

    亮刀少年狂

    雄霸一方的黑道大哥意外穿越到北宋,面对这个政治腐败山雨欲来的时代,他作为历史的后人,凭着先见之明,不但保全了自己,还掀起北宋末年的黑道风云!他建立起了自己的地下王国,营救了被掳走的皇帝,从此改变历史进程……
  • 孤岛无人

    孤岛无人

    一个妹子在一座岛上苦苦挣扎只为逃出生天的故事。
  • 崎路行

    崎路行

    故事发生在十五世纪中叶的明代。落魄天涯的坚忍少年在一次次机遇中迈向跌宕起伏的人生之旅,引出一段动人传奇。在那人心浮动的时代,有人为生存,有人为理想,有人求名利,有人望解脱。漫漫红尘路,何去何从?且看那场明争暗斗的朝堂风波,那场你死我活的江湖争雄。无边逆旅,重重抉择,爱恨情仇,不悔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