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600000021

第21章

第一篇智慧禅第四章禅定

山色无非清净身

从古至今,但凡修行者都十分注重“禅定”。禅定就是入静、至静、寂静,从身空、心空到虚空,清除身心的杂念,渐渐进入到澄澈的境界。对现代人来说,可以有效缓解忙碌、紧张、焦虑与疏离,在现实生活中寻到自己的一方心灵净土。

禅定其实并非“静而打坐”,而是在红尘喧嚣中,保持自己身心的一份清净。唯有如此,才能够和自己的本性相逢,在寂静常然的时空中,让心灵安然独处。

第一节禅定是开启自由心智的法门

禅定是开启自由心智的微妙法门,它的本质是帮人解脱,让世人从对名利的追逐与占有中解脱出来,达到身心的彻底放松,既不为生老病死所困惑,也不被喜怒哀乐所纠缠。禅宗重视定功,认为只有定才能使一个人的心智真正自由。没有禅定的人,容易被激怒、被诱惑,失去耐性,乱了方寸,很难领会禅之精要。

为了帮助弟子修行,中国禅宗的始祖菩提达摩曾设“二入四行”的修行方法。“二入”指“理入”和“行入”,心如墙壁即是理入;“四行”即是行入,包括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若能将这二入四行融入日常生活中,便能发掘出慧性。圣严法师将禅理与生活相连,生动地解释了这始于菩提祖师的禅宗修行的智慧大成。

四道行的第一行是“报冤行”,意思是人必须承担和接纳一切不如意的果报。世间所有的一切,必有其原因,但是我们无法全部知晓,所以当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要想到“此事必有它的原因”,只需确认这个原因存在,却不一定必须弄清楚它是什么。但是接受并不等于逆来顺受,还是要寻求解决的方法。

在一片茫茫的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子,村中的人们守着一片绿洲过了几千年,偶尔沙漠中风沙四起,或者绿洲干涸的时候,村里的人便会遭受巨大的折磨。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总是抱怨着上天的不公平,却从未尝试从这里走出去,他们一直留在原地,并且固执地相信着这片沙漠是走不出去的。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云游四方的老禅师,人们围住他劝他不要再继续往前走,他们说:“这片沙漠是走不出去的,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你就不要再去冒险了!”

老禅师问:“你们在这里生活得幸福吗?”

村民们说:“虽然环境有些险恶,但是也没有什么不可忍受的。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福。”

老禅师:“那么你们有没有尝试过走出这片沙漠呢?你们看,我不是走进来了吗?那就一定能走出去!”

村民们反问:“为什么要走出去呢?”

老禅师摇摇头,拄着拐杖又上路了。他白天休息,晚上看着北斗星赶路。三天三夜之后,他走出了这片村民们几千年也没有走出的沙漠。

村民们接受了命运中不可揣度原因的恶劣环境,但是却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个结果,甚至没有动过改变这种现实的念头,几千年来日复一日地过着相同的日子,实在可悲。老禅师之所以摇头也正是为此。

四道行的第二行是“随缘行”,禅悟是在随缘中实现的,心智也在随缘中成长。良介法师曾有一首著名的禅诗:“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名利本是身外物,不用强求,随缘最好。无论顺境逆境,甜枣还是苦瓜,都要去以一种同样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三行是“无所求行”,生活是一种自然而然如流水般顺畅的过程,而并非索求。圣严法师所指的“无所求”并不是消极的听天由命,而是要我们不去追逐一个“求不到就不行”的目标。生命中有追求就会有希望,追求不到也不必绝望。

最后一行是“称法行”,也是四种禅法中最高的一层,它要求众生要按照佛法的指引去修行,遵循戒、定、慧三学,同时它还教给我们:“凡事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需要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对“无所求”的误解可能导致人的消极心理,而“称法行”则要求我们积极做事,只要凡事努力,不必太在乎结果,因为,“努力本身就是生活”。

有一位禅师门下有很多弟子,他们都是极为虔诚的信徒。有一天清晨,禅师吩咐弟子们每人去庙前的山上砍一担柴,晚饭过后再来禀报这一天的修行。

众弟子匆忙上路了,走到半路,却只见一条鸿沟截断了山路,根本无法越过,便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寺中,只有一个小和尚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

晚饭时分,弟子们互相推搡着,谁也不好意思直接去向师父说明情况。只有这个小和尚走到前排,与禅师坦然相对,小和尚从怀里掏出一个苹果递给禅师说:

“师父,山路被断,我寻了一个下午也没有找到上山的路,我见路边有一棵苹果树,就顺手摘了一个苹果回来。”

后来,这个小和尚成了禅师的衣钵传人。

这则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虽然有时候迫于种种外界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达成最初的梦想,但是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我们总会有所收获,因为我们的心一直都在佛法的指引下自觉修行,绝不会一无所获,最起码,我们还经历了过程。

菩提祖师的四道行是禅宗智慧的滥觞,表现了人性提升的轨迹,昭示了生命的圆觉之路,圣严法师对“四行”的解释则为我们开启了通往智慧禅心的大门。

同类推荐
  • 尘世佛心

    尘世佛心

    唐朝通慧禅师30岁出家,不蓄粮食,饥则吃草果,渴则饮水,树下住,终日禅思,经过五年,因木头打到土块上,块破形销,豁然大悟。晚年一裙一衲,一双麻鞋穿了20年,布衲缝缝补补,冬夏不易。唐朝智则禅师总是披着破衲,裙子垂到膝上,房间仅有单床、瓦钵、木匙,房门从不关闭。他说出家远离世俗了,不修道业,专为衣食奔忙,浪费时间,扰乱内心宁静,这样怎么能行?
  •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印光法师振兴佛教净土宗,居功至伟。不争名夺利,不任住持,不收出家弟子,不搞社会交往,终生默默修行弘法。法师一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如一株擎天巨树,以深厚的根基广化穷山瘠土为乐土福地,以广袤的浓荫庇护众生,度无尽众生脱尽烦恼、永得安乐。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热门推荐
  • 一声惊雷

    一声惊雷

    惊天动地一声响,电闪雷鸣咱登场。笑问世人谁不爽,不爽给你挠挠痒。
  • 房子房子

    房子房子

    欲要结婚成家的任宁,决定买一套房子。他跑了多家楼盘,终于找到了中意的房子,交了订金,只待开盘。任宁的姐夫是平原市的副市长,分管土地城建等,正在为土地拍卖忙活。任宁的父亲是退休老教师,常常因身边的人事困惑。他认为的好孩子——大儿子任宝下了岗,小儿子任宁为房子困惑,调皮捣蛋的二儿子任宇却发了财。他认为不可救药的赖学生德运,如今却成了大房地产商,过上了致、酒醉金迷的生活……任宁预料不到的是,交了订金的房子开盘时,房价猛蹿得让他无法接受。房市仍一路蹿涨。土地越拍越贵,地王一个个出现。然而,幕后的土地交易并非常人所知。
  • 南国有雪

    南国有雪

    这个故事,讲了一群文学爱好者,讨论故事,塑造故事,最终成为故事的故事,故事中的故事,故事外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其实我只想通过故事表达一个意思——人生需要有梦想,人没有梦想,那么和咸鱼又有什么分别呢?(笑)
  • 上古世纪之众兽之王

    上古世纪之众兽之王

    他是风迹大陆上中凶猛善战的兽灵一族。他将进行兽灵一族最隆重的节日,成年礼。饥饿,困意,绝望,迷茫,不甘,愤怒,还有悲伤。他是否可以闯破这些,是否可以成为兽灵一族中最伟大的战士。
  • 恋蒹葭

    恋蒹葭

    曾几时,你我相依如命,生死不离。又几时,你已高官厚禄,妻妾成群,当年的你却不再。如今我要离你而去,你可曾会为我留下一滴泪水?是你如初,待你如初,我无悔……
  • 殇语问情

    殇语问情

    两世的情缘,前世的约定,今生的相遇,到底是缘分未尽还是另有隐情?且看数码之世界救世主,两个有情人在一个平行的位面,不同的空间,两世之情的延续,飞卢天下,上演一段惊天地泣鬼神之爱情传说!
  • 光之女神之月雪心

    光之女神之月雪心

    光之女神为前暗之君者而千年异世,她再次归来,忘却了昔日。她成了一国之郡主,她成了第一楼的医者,她成了一谷之少谷主……师命,君命,父命……她遇到了他,他只想小桥,流水的她会如何?光之女神为前暗之君者而千年异世,她再次归来,忘却了昔日。他本是前暗之君者的后人,为了她,可是他身上有着不可背负的使命找到光之女神,他不想放开……他本是一国之君,为了她,他可以放弃一切,但是当一切已经成为过去的时候……
  • 关于思维的格言

    关于思维的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本书的名人名言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可以启迪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质,又可以在写作演讲中引用,更可以用来与朋友共勉。
  • 佛说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佛说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黑帝驾到:吸血女王收敛点

    黑帝驾到:吸血女王收敛点

    【停更,2016.7.7回归,日更】“又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吸血鬼。黑帝,不阻止吗?五岁的吸血鬼,受了重伤,没有炼血的能力,给她吸也没用。”冥渊没有说话,静静的等待小小吸血鬼恢复,果不出他所料,小小吸血鬼在冥渊和星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中。就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小吸血鬼和黑帝拉开了一个因血而生的故事。…………倾妖墓表示,她只想体会一下什么是平静的生活,可一个血王的生活是平凡宁静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