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1700000006

第6章 李清照

书香世家

李清照出生在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学者,母亲知书能文,李清照出世后,母亲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对李清照的教育上。

李清照天资聪颖,认字很快,习字之余,母亲常常给她讲一些古书上的事情,她听得津津有味,还常常刨根问底,不弄明白绝不罢休。

李清照的父亲与当时第一流的文学家往来甚密,如黄庭坚、秦观等。当她随着母亲来到京城找父亲时,听到这些文学家谈古论今,吟诗作文,神往不已。

李清照的出色诗文经常被父亲拿给朋友们看,大家非常赞叹,以后再谈论的时候,便常把李清照叫来。在大家的赞扬和鼓励下,李清照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更加浓厚,写作也更勤奋了。

夫妻共撰《金石录》

那个时代的婚姻不能自主,像这样一位才情俱佳的女子要能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找到一位如意郎君实非易事。也许是上天的怜悯,竟然为李清照安排了一段美满的姻缘。李清照的如意郎君就是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李清照18岁时,在汴京与他结婚。她与赵明诚,是封建婚姻制度下最幸福的一对,他们伉俪庸深,琴瑟和谐,彼此都懂得欣赏对方,理解对方,支持对方,两人情趣相投,常投诗报词,恩爱非常。

她的丈夫赵明诚也是个官家子弟,夫妻俩志同道合,除都能诗善文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收藏金石(古代铜器和石碑上镌刻的文字书画)。这些文物既是我国古代的精湛艺术,又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材料。赵明诚在幼年拜读了欧阳修的《集古蜀录》,感触颇深。成年后,他感到《集古录》尚不完备,编撰体例不合理,就决心穷其一生去搜集,写一部完备的《金石录》。

那时候,赵明诚还在京城太学里读书。赵、李两家虽然都担任不小的官职,但不是富豪人家,没有多余的钱让他们购买文物。这并不影响他们对金石的追求。每逢初一月半,赵明诚便请假回家,拿些衣服到当铺里去押半吊钱,然后到大相国寺去。

大相国寺是东京最大的佛寺,那里经常举行庙会,在庙会上,摆满了各种商品,也有出售书籍、古玩和碑帖字画的。赵明诚在那里,看到中意的碑文字画,就买下来。李清照自幼饱读诗书,完全理解丈夫的抱负,赵明诚每当回到家里,便和李清照一起细细整理、欣赏。夫妻俩把这件事当做他们生活上的最大乐趣。

过了两年,赵明诚当了官,他把所得的官俸几乎全花在购买金石图书上,他的父亲有一些亲戚朋友在朝廷的藏书阁里工作,那里有许多外面没有流传的古书刻本,赵明诚通过这些亲友,于方百计把它们借来摹写。这样日积月累,他们家收藏的金石书画越来越多。李清照建立了书库大橱,编好目录,发现有一点污损,一定及时整理好。经过将近20年的努力,赵明诚终于完成了这部记载古代历史文物的著作——《金石录》。

夫妻情深

有时夫妻俩也谈论诗文。一天,赵明诚说道:“我就喜欢你那些‘惊起一滩鸥鹭’、‘夹衫乍著心情好’、‘梨花犹谢恐难禁一类句子,仿佛不经意为之,可是我苦苦寻思,却总也想不到,道不出。若刻意斧凿,反倒弄巧成拙。”李清照说道:“我幼年弄笔之初,常听父亲说:‘文不可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工。且晋人能文者多矣,陶渊明《归去来辞》,字字如肝肺出,遂高步晋人之上,其诚著也。’”

光阴荏苒,在一个秋风萧瑟,桂子飘香的时节,赵明诚得到友人刘跋的书信,约他到泰山访古,李清照无法随他一起去泰山,就帮丈夫打点行囊,备下菜食,为丈夫饯行。席上李清照在一幅锦帕上写下了为赵明诚送别的一阕《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赵明诚读了此词,就把登泰山、访古碑的心思减去一半。后来,人虽离家愈来愈远,心却愈来愈近,身还未到泰山,心却早已在计算归期了。

同类推荐
  •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本书是余秋雨“封笔”5年来出版的首部新书。在书中余秋雨一改以前学者身份,以老师的角色和十余名北大学子“课堂互动”来对话中国文化,并对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进行了新型的解读。业内人士称,该书也开启了中国文坛“散文式”文化通史的先河。
  • 上海特色风情(全集)

    上海特色风情(全集)

    《上海人家》探秘47户上海人家的居家生活,从中透露出上海人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上海外国人家》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上海特色餐厅》选取了59家地处上海最热门消费娱乐区域的特色餐厅,荟萃了中外不同菜系,囊括了传统和创新各种烹饪流派,是探寻上海风味餐厅的可靠依据,也是了解上海美食潮流的方向指南。无论你是想了解上海的饮食文化还是想为旅游准备实用的参考书,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 山居慧语——儒林宝训丛书

    山居慧语——儒林宝训丛书

    本书分军事环境;军事组织;兵事战役;中央红军在瓦窑堡的军事活动;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兵役;民从武装等11章。
  •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二)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二)

    本书收录的论文涉及: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博物馆管理与服务、博物馆陈列与展示、博物馆藏品鉴赏与研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保护、文化遗产与保护等六个方面内容。
  • 名人格言对联(上)

    名人格言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名人写的对联,以及处世格言。
热门推荐
  • 喵孽难逃

    喵孽难逃

    这一定是哪个环节出现故障,要不然怎么会把咱好好的人类变成毛茸茸的小东西呢?吃的东西奇怪,住的地方奇怪,更不用说穿的了,在内心深处的深刻剖析之后,除了裸奔,想不出任何词汇,有种“啊,上辈子只看别人裸奔,这辈子轮到自己也开始裸奔了。”的即视感。还有其他讨厌的家伙一直围在身边嘲笑,“看,她居然夹着尾巴走路!”废话!你还想看姐姐的小菊花吗?!好吧,还是有点好处的,恩,就是会了兽言兽语,这也是不可多得的技能不是?
  • 战国大帝

    战国大帝

    暗黑战国,唯有杀戮得永生!魏武卒、飞剪船、青铜炮、三段式、马镫土豆养大鲸,战斗吧骚年!并七国,灭匈奴,平百越,征日本,战罗马,一统全球我为王!我的战国,我的大帝!梦吴越群:226342842,欢迎书友加入。
  • 午夜恐怖高校

    午夜恐怖高校

    她血淋淋的走向死角里,因为遭遇鬼的暗算,遇见了他,想来也奇怪,他竟然和我在同一个班级,遇见了许多关于‘鬼’的事情......
  • 三姐妹的学院恋爱

    三姐妹的学院恋爱

    清晨,一到温和的阳光折射进来,刺进了房间里。一张水蓝色的一人床上正躺着一个熟睡的少女——夏雅蓝冰(女主之一)。“起床啦,今天要回国,起床啊,要赶不上飞机了。”
  • EXO灿白:暖床人,枕边人

    EXO灿白:暖床人,枕边人

    他是朴氏集团的继承人,他却是失去母亲的孩子。他们不顾性别的障碍,互相爱上对方,却不料其中有人层层阻挠,甚至妄想夺去他的他……悲伤的秋千,总有微风陪伴。孤寂的我,总有你的安慰……
  • 女神是一种信仰

    女神是一种信仰

    一曲桃花前尘事,两书青史后人师。三秋虚度恩情重,四马难追意气痴。五谷丰登空怅惘,六朝金粉补疮痍。七窍生寒惊讯噩,八面见光叹才奇。九州灾起英雄现,十世缘来太行移。生而为奴隶的小花雪,从未考虑过为什么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保护小姐。直到在被殴打中刺激了形而上的精神力,挣脱了奴隶枷锁,觉醒了血脉中的传承。按理说接下来应该是一条光辉的逆袭之路,但多年的生活,小姐已经成为小花雪真正的信仰,种种原因使得小花雪在保护小姐的路上,越走越远。本书在科幻分类停更,修改后,在历史分类重发。特此通知。修改后的书名为《女神不应有恨》。http://www.*****.com/?info/1005406800
  • 花都神兵

    花都神兵

    魅影,这个上曾经让世界雇佣兵和杀手圈闻风丧胆的名字,响彻了五年。五年后,这个名字再次销声匿迹!冷艳总裁,泼辣警花,温柔幼师,美女杀手,可爱大学生,谁才是他的最爱?还有一些神秘组织在寻找他~!看一个搞笑兵王如何纵横都市——
  • 正邪纪元

    正邪纪元

    何为正、为何邪正邪大陆,强者当世,天才争锋,强者随手可落星辰,翻手可遮苍穹。
  • 人鹏变

    人鹏变

    人鹏互变,逆天求存。总有一天,我要撕开这片笼罩大地的天幕,看看其后到底是什么世界。***************农民新书《监控天下》上传,请支持。(当然《人鹏变》还在每天三万字更新中。)高三不良差生张东得到了一台四十六亿年前,被神秘外星人安置在地球上空的监控仪。任何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或者物的详细资料和一生监控录像都可以在监控仪中查询到,而且现在一切活着的生物还处于监控仪的监控之中,更厉害的是,监控仪可以把名人一生的监控录像移植到张东脑海的记忆细胞中,让他用极短的时间经历此人的一生,从而懂得并掌握对方的绝技。项羽的武技;华佗的医技;颜真卿的书法;唐伯虎的画技和泡妞本事;胡雪岩做生意的奇能;乔丹的篮球技巧。。。无数高人的技能集于他一身,同时又暗中监视天下,控人生死,财富、美人、权势,滚滚而来,谱写一曲最为壮丽的人生传奇。
  • 养个女鬼做老婆

    养个女鬼做老婆

    我从小“命数奇”,算命先生说这基本属于早死命。为了让我这小命能多喘息一点,爷爷将从小指腹为婚的女孩儿做成了“鬼新娘”。我活是活下来了,但有了这“鬼丫头”的天天纠缠,简直是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