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11700000006

第6章 北宋秘闻录(2)

然而,事不如人愿。淳化三年(992)十一月,赵元僖早朝回府,便觉得身体不适,不久便去世了。太宗极为悲伤,罢朝五日,赠皇太子,并写下《思亡子诗》。元僖之死,据传是其侍妾张氏下毒所致。元僖不喜正妻李氏,宠爱张氏。张氏欲下毒杀害李夫人,但误毒死元僖。张氏恃宠骄横,对奴婢稍不如意即予以重罚,甚至有捶死者,但元僖并不知情。张氏又逾越制度葬其父母。太宗后来探知其事,大怒,遣使按问。张氏自缢身亡,左右亲吏都被处罚,其父母坟墓亦被毁去。太宗又下诏停止元僖的追赠仪式,降低其葬礼的规格。元僖本得太宗喜爱,又与宰相交好,朝中还有不少大臣建议立他为太子,本是春风得意之时,却死于非命,而死后又被太宗所厌,实是可叹。

赵元佐被废,赵元僖暴死,储位空缺,冯拯等人上疏请早立太子。这是个敏感问题,太宗正为此心烦,便将冯拯等人贬到岭南。自此以后,没有人再敢议论继承问题。不过,太宗本人被箭伤所扰,也知该早立储君,便就此私下询问寇准。在寇准的支持下,襄王赵元侃被立为太子,改名恒。

太宗册立太子,大赦天下,京师之人见到太子都欢呼道:“真社稷之主也!”太宗得知后很不高兴,马上召寇准说:“四海心属太子,欲置我何地也?”皇帝尚在世,太子如此深得人心,自然为皇帝所忌。有哪个皇帝不想权力为自己所操控呢?况且早在安史之乱中,太子李亨遥拜唐玄宗为太上皇而自立为帝。尤其是五代以来,子侄逼宫之事更是史不绝书。因此,太宗心中自然不痛快。幸得寇准说:“陛下择所以付神器者,顾得社稷之主,乃万世之福也。”太宗听后才消气,请寇准喝酒,大醉方罢。太宗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至道三年(997)三月,太宗驾崩,李皇后与宦官王继恩等人企图撇开太子赵恒,另立赵元佐为帝,幸得“大事不糊涂”的吕端处置得当,才得以保证赵恒登基为帝,便是后来的宋真宗。太宗的去世,标志着宋朝开创局面的结束,守成时代的到来。

976年,赵匡胤崩。关于太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因饮酒过度而暴死,有的说是因腹下肿疮发作而病亡。更普遍的一种看法则认为,太祖之死与太宗有很大的关系。

按常理推论,似乎自然死亡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在杜太后降下钧旨以后,赵匡胤已命赵普拟了传位诏书,并“藏之金匮”,赵光义是笃定要继兄位登大宝的,根本没有必要搞谋杀。究竟真相如何,由于史料阙如,至今还不很清楚,但有一点肯定,就是太宗在掩饰太祖死因上做了大量工作,太宗朝所修撰的《太祖实录》历经三次而无成,虽然已篡改和掩盖了大量的真象,太宗还是不满意。太宗对《太祖实录》异乎寻常的关注,也足以说明太宗非正常继位的奥妙,而“烛影斧声”也就成了千古之谜。然而太宗的一些做法,已的确让人值得怀疑。太宗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赵光义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这就是打破常规了。如此迫不及待,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己“正名”。是不是他心里有鬼?

逼杀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当时已30岁),赵匡胤幼子赵德芳(仅26岁)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赵匡胤的遗孀死后,赵光义不按皇后礼仪发丧。这些都是偶然的?

最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却相信他的老祖宗“弑兄篡位”的说法,把皇位又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这里说的是宋高宗赵构传位的事。

据说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是: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又改变主意,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剑影”的全部惊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并且把皇位传给了他。这时,离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经有187年了。这恰恰说明,太宗继位的确有许多疑点。姑且不论太宗是否毒杀太祖,是否编造“金匮之盟”,这种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方式,与传统的父子相传相比,可谓名不正,言不顺。

然而,如果从赵宋王朝历代帝王的寿命来看,似乎都不长命。于是,当今的史家从家族病史的视角,诠释出了赵匡胤死因的真相:他是病死的,而他的弟弟并没有弑兄篡位。只是,在个人私欲膨胀后,忘记了兄弟相传的约定。于是,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可作谈资的轶事。

§§§第三节 三冗积贫(上)

在人们眼中,北宋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军事上的弱小,是为积弱。北宋对辽、夏等北方和西北地区统治者,以每年支出数十万两白银、数十万绢帛以及大量其他物品的代价换取和平。所谓的“积贫”,是指宋仁宗庆历初年以后出现的财政危机。“三冗”,指的是冗官、冗兵、冗费。

一个政权的政策,必然受其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长久的国策,更是如此。据史料记载,宋代社会生产力较前已有显著提高。除了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区农耕技术还停顿在“刀耕火种”阶段,其它广大地区,由于各地农作物的交流推广和优良品种(占城稻、天竺绿豆等)的选用,以及农具和耕作技术的改善,农业生产都有了发展,亩产提高到2石左右。特别在长江、钱塘江、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地区。由于铁犁的改进,和五代遗留下的较完备的水利灌溉系统,农业生产能力突破了原先的发展水平,亩产达到3石。因而,“苏、湖、常、秀”也就取得了“国之仓庾”的称号。可是,很多民户只有一小块土地甚至没有土地,而大地主则大量兼并,隐瞒土地,造成登记在国家版籍中的垦田大量减少,加上每年对外的支出,这必然导致国家财政陷于极度困难的境地。

首先来说“冗兵”。北宋建立之初,统治者就以“守内虚外”为立国的原则。宋初大约有22万禁军,仅驻在京师开封的就有10万之多,另外一半则分驻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内重外轻之势。太祖剥夺高级将领的军权,以“杯酒释兵权”的办法,将一些开国元勋、高级将领的权力夺回,“更置易制者使主亲军”,任命资历较浅的、容易驾驭之辈担任禁军将领。太祖对其还是存有戒心,下令“殿前,侍卫诸军及边防监护使臣,不得选中军骁勇者自为牙队”。乾德四年(966),曾拥戴过他夺权的殿前都指挥使韩重斌,因“私取亲兵为腹心”,犯了大忌,险些被处死;后由于赵普的谏阻,才允许其出任彰德军节度使。天下的士兵,收归枢密院掌管,有发兵之权。京畿重地的统兵之权,由殿前司、马军司、步军司三帅掌管,而没有发兵之权。遇有战事,统兵的大将往往临时委派,以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和避免将兵之间结成“亲党胶固”的关系。对于地方军队,则采取“更戍法”。这样虽有效地防止了地方的叛乱和割据,却严重损伤了军队战斗力,将帅与士兵的频繁调动之中,使“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特别是西北边陲的将帅,一年间换三、五人,使军队“失于训练,今每指挥,艺精者不过百余人,其余皆疲弱不可用”。每当打仗时出师数万人,就将生杀存亡大权,在仓卒之间授予将领。作为统帅乃是临时受命,所统辖皆是非平常训练的士兵,使得三军将士不知究竟有谁,士兵不敢仰视将领。因此,在战场上首尾不能相顾,号令不能相通,所以多尝败绩。而想要让士兵与将帅共生死同进退,攻城掠地连战连捷,可是难于上青天呢!

在军事上所推行的这一整套措施,虽达到了防范武人跋扈擅权的预期目的,但却造就了一支冗弱的军队。另外,统治者继续采取文臣治军的措施。在北宋掌兵的最高机构枢密院中,担任长官的,大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太宗一朝共有35员,真宗朝有44员,仁宗甚至朝达到77员之多,基本上占到担任长官人数的六成以上。狄青是北宋著名的武将,在升任枢密使后,尽管忠心耿耿,但仍遭到猛烈的排挤。这是因为不遵守祖宗之成规,武将不能任职枢密院。最后,狄青被逐出朝廷,忧愤而死。宦官作为监军却始终不断。北宋初年名将郭进,个性刚烈、战功卓著,而监军田钦祚却对其横加指责,最后郭进不能忍受,遂自缢而死。名将杨业同样是由于监军刘文裕所迫,铤而走险,以身殉国。每当有战事发生,统治者总要多方限制武将的权利,打仗前要亲授阵图,令将帅按图行事,结果以深宫之内事先画好的阵图,去指挥千里之外瞬息万变的战场,则损兵折将、屡屡败北必成定局。

宋太祖采取了饥年募兵之策。他认为,灾荒之年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流离失所的灾民招募为士兵,从而防止他们发动暴乱,四处盗窃,危害国家统治。这种做法使军队成了难民收容所,不仅兵额扩大,且战斗力极弱。这样的兵源使军队整体战斗力削弱,范镇曾指出:“现在河北、河东养兵有30余万之多,就这30余万中,有一半皆是老弱怯懦。老弱怯懦之人,遇到敌人则立刻溃散败亡。”宋太宗时期,张洎就针对当时“分师而驻守,列壁相望”的状况,提出“聚集河朔之兵,缘边建立三大镇,各统辖十万之众,鼎据而守”的建议,但这一主张没有被接受。尽管后来西北边防形势吃紧,统治者们也不允许配备更多的军队。真宗曾告诫辅臣,“天下的州郡士兵不可太多太强大,必须防患于未然。”仁宗时,兵源素质日益下降,御史唐介奏道:“比起往年所招募的禁军,多是幼小瘦弱,竟不能穿上铠甲。”据记载,到宋仁宗时期,京师的兵力始终处于绝对的优势。开封府地界驻有禁军34万人,而同时期的河北有12万人,河东有8万人,陕西有16万人。而且,西北边境的军队,又是分散在5路、24州军和几百个堡塞之中,结果是每当与辽或西夏的军队交锋时,北宋便常常处于绝对的劣势。

如前所述,北宋的灾荒年募兵是以防盗为主,一遇灾年便无休止的招募士兵,根本没有数额上的限量,所以北宋军队数量不断膨胀。据统计,在开宝年间(968—976),全国拥有兵籍的总人数有37万8千人,而禁军中的马、步两军有19万3千人;至道年间(995—997)时,有军队66万6千人,天禧年间(1017—1021)时为91万2千人;而到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全国兵籍则达到125万9千人,其中禁军的马、步两军有82万6千人之多。我们不难看出:从公元968年到1041年短短的73年中,北宋军队增长了3.3倍,其中归北宋中央直接掌握的禁军增长4.2倍。如果从宋太宗统一之后算起,则短短46年间,北宋军队增长了2倍,禁军增长了2.2倍,可见军费开支十分惊人。神宗时期的枢密院副使富弼根据建国80年间的军费开支状况,曾指出:“自建国以来每年的财政收入,有十分之八九都被用来赡养军队。”三司使蔡襄依据仁宗末年状况,也曾指出“臣已一岁来计算计,天下收入不过缗钱6000万,而养兵之费约有5000万。是天下财帛的六分之五多,五分用来养兵,一分用给郊庙之祭祀、国家之费,国家凭什么不穷呢?百姓怎么会不穷困呢?”北宋用倾国之力供养这庞大的军队,积贫之势不可扭转。

§§§第四节 三冗积贫(下)

北宋建立后,针对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宋太祖极力加强中央集权封建统治。为分割宰相之权,北宋中枢实行文武分治,号称“二府”,文职事务归中书省由宰相办理,军事政令则由枢密使执掌。宰相与枢密使分别奏疏,互不相知,以便皇帝直接控制政权与军权。同时,为防止宰相擅权,还设置了副相,名为参知政事,以图牵制。

随着北宋统一战争的推进,五代十国各政权的许多官职原封不动地被继承下来,大批旧官吏被留用,同时又增设了大批的新官职。所以形成了北宋官、职、差遣三种官员并存的独特的官僚体制。

官是指沿袭下来的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仆射、尚书、侍郎、郎中、员外等官员,他们除非有官家的特别旨意,是不管本司事务的。职指殿阁职称,如集贤殿学士、龙图阁学士,他们一般只享有一些荣誉头衔或封号,并凭此领取俸禄与津贴,没有实权。

差遣则是政府派遣的手握实权的新贵,即实际管事的官。而且,官员不问有无才能,都是按年资升迁。这种推行官职分离的政策,无论是北宋的中央官制,还是地方的官制,都是如此。地方官中,由中央政府派遣的知州、通判等官握有一方大权,原来有的大量旧官职,如节度使、防御使、转运使、常平使等等,依然存在。与此同时,朝廷还广开仕途,采取科举、荫补等措施,尽量将更多的士人吸收到各级政权中来,试图扩大统治基础,将种种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后世统治者承袭了太祖采取一切办法来扩大统治基础的做法,北宋科举取士人数之多,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唐代科举进士一科每年不过取仕30余人,而太宗时期曾一次取数百人;仁宗一朝,共取进士4千余人,诸科5千多人。北宋恩荫之广,也是其它朝代无法比拟的。一般朝代只荫及子孙,北宋荫官不仅荫子、荫孙,而且还荫及前代、荫及故臣,有的一家荫官多至一、二十人。其它各种入仕之途,北宋也都“大开绿灯”。清代史学家赵翼曾分析道:“宋开国之初,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官僚队伍空前庞大。据记载,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已有1万余员,仁宗皇年间(1049—1054)多达2万余员。

这些官员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耗费了巨额经费。有人曾总结:“仁宗时每年收入3900万,官俸支出占三分之一;英宗时,每年收入4400万,官俸支出五分之一;而到了神宗时,每年收入5060万,全部作为官俸尚不能维持。”官俸开支已是开国时的80倍。另外,许多官员还代表大商人的利益,要求朝廷放宽对茶、盐、矾等的专卖。自仁宗天圣八年起,解盐实行通商,当年朝廷收入就减少了9万贯,以后每年损耗200多万贯。可见,北宋冗官的泛滥,不仅使养官冗费不断增加,而且还使国家财源日益困顿,直接导致了积贫局面。

同类推荐
  • 孔雀于飞

    孔雀于飞

    穿越至东汉末年建安年间成为文学史中著名的《孔雀东南飞》中的男主角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为了不重复长篇名诗《孔雀东南飞》的结局,在三国乱世和风俗世情中挣扎奋斗的故事。
  • 随身携带三国志

    随身携带三国志

    乾坤大陆,万国林立!在大年三十夜,陈诚穿越而来,没想到竟然随身带着三国志!!
  • 史记故事从头读到尾

    史记故事从头读到尾

    本书遴选《史记》中最为人称道的精华篇章,按时间顺序对其进行了整理编撰,通过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向读者呈现这部中华文明巨著,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引导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暂新的层面去考察历史、感受历史。
  • 三国志新传

    三国志新传

    项少龙改变历史后的三国世界!
  • 三国桃花源

    三国桃花源

    一梦千年,二十一世纪宅男一觉醒来,竟然发现穿越到陶渊明所记桃花源村一名垂髫童子身上,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且看主角如何带着一群与世隔绝,不闻世事的人争霸天下。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巅峰主神

    网游之巅峰主神

    简介:带着十年的游戏经验,李云回到了十年前。这一年,“主神”才刚刚诞生。想体验网游与现实同步的爽快吗?这里就能。美女,有的!金钱,也有的!实力,更是有的!看李云如何精彩的活在这个世界!!
  • 一世绝宠凤逆九天

    一世绝宠凤逆九天

    天命是什么,能吃么呵呵,不能吃,又何以让我服从
  • 人走茶凉还留香

    人走茶凉还留香

    15岁那年遇到你,知道你就是全世界。七年过去,我们还能不能在一起?
  • 红浮

    红浮

    这是一个清雅女子在红尘中摸爬滚打的故事。一个有点甜蜜,有点苦涩,有点温情,有点苦情的故事。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记忆中的火光冲天,是她的血海深仇。苦心筹谋,步步为营。算尽心机,谨慎谋划。当真相一点点铺展在她眼前,一切仇恨的根源不过是一场无果的爱情,一切的信任不过是与虎谋皮,只是为了一个飘渺的传说。半世浮沉随水逝,昔日的清雅女子已满目沧桑。家国天下,终究与她无关。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乱世红颜,不过一场红尘浮梦。
  • 快穿之情歌三两首

    快穿之情歌三两首

    某天,一个长相帅气的男孩子抱着女孩子最喜欢的满天星,十分深情的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女孩子微笑地指着不远处,说:“你看,那里起风了呢。”男孩子把花塞到女孩子怀里,失魂落魄的走开了。女孩子追过去,“天气无关我的心情,唯有你会是我一生的曾经。”情之所至,何谓不知。
  • 都市之侠客行

    都市之侠客行

    极品草包,一再受辱,偶然获得武侠系统,各类内功武学奇珍灵药,应有尽有!屌丝逆袭,行侠仗义,百态都市之侠客行,我就是现世的侠客!P.S.这本书并不是纯粹的都市,太过于追求真实的,可以说没有,所以各位不要太纠结里边的一些介绍***再来,求推荐,求收藏!!!
  • 女生宿舍之灵术迷情

    女生宿舍之灵术迷情

    传闻,月圆之夜也就是地狱之门打开之时。传闻,M市隐居了很多灵术师。她担任着父母丢给她的责任,打算在M市翻起一片翻云覆雨。惨死的灵魂一个个被送入地狱,隐藏在背后的真相却是让人一阵可怕。轮回之眼的丢失,更让整个M市陷入危机。看着身边的人有了危险,她于是明白了,想要重返安宁更加难了……
  • 追忆父亲

    追忆父亲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
  • 蛇蝎美人

    蛇蝎美人

    一次结婚前,李宿白死乞白赖地缠着她。第二次结婚前,换她死乞白赖的缠着他。两人被绑在小黑屋里,她开始展开攻势:“你爱我吗?”“你不配。”“……那你干嘛要冒着生命危险来救我,犯贱?”良久,他冰冷的“呵呵”了一声。她接话:“其实我也贱,要不,咱们再结一次?”他笑得她浑身发毛:“你要不怕死就来试试。”事实证明,她其实不怕死。
  • 王俊凯感谢年少有你

    王俊凯感谢年少有你

    王俊凯,一向高冷的男孩。曾经也有过纯美的初恋,但,在遭受背叛后,他变得更加沉默,面对女孩,他变得害怕。他不再愿意和女生来往。他怕,走回头路。可,当遇到她,他还是控制不住地想保护她。而她,最后再一次回来,他还会爱吗。她,他在乎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