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避邪。传统的鬼神妖魔思想,使人们以为要使孩子平安长大,无灾无难,就得靠神灵或吉祥物避邪驱鬼,消灾护身。庆阳虎、狮图案的单体香包和五毒簸箕、五毒帽等群体香包,均属于这一类。
独特的化妆艺术脸谱
脸谱是中国独有的化妆造型艺术。它起源于原始人类黥面文身的习俗。脸谱主要分为戏剧脸谱和社火脸谱。
戏剧脸谱起源于上古的图腾。据《旧唐书》、《宋史》等史书记载:
古代打仗时戴上面具上阵,以增加威严,吓唬敌人。到了唐代就演变成为一种“代面”的歌舞形式。由于戴面具演出,因而观众对演员表情变化看不见,影响了对戏剧艺术的欣赏。后来发展为将面具上的花纹和色彩直接画在脸上,即涂面化妆。涂面化妆虽然还没有后世戏曲中开脸的造型,但它已成为后世戏曲脸谱的前身。那时歌舞中,面具与涂面两种方式都被使用着。戏曲正式形成以后,脸谱与面具仍然交替使用。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面具的使用呈减少的趋势。现在除少数地方戏(如贵州的“地戏”,江西、安徽的“傩戏”,西藏的“藏戏”等)还使用面具外,大部分剧种以勾画脸谱为主。
脸谱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分为各种色彩。红色脸谱表示忠勇、义烈,如关羽、姜维、常遇春等;黑色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黄色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往往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民间社火脸谱
社火源自周秦时的傩舞。傩是一种远古时期的宗教仪式。傩舞是周代在傩祭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驱鬼逐疫、祈福求祥的宗教舞蹈。“傩”的明显特点是戴假面歌舞。社火脸谱就是从古代假面、涂脸发展形成的,因此是我国最古老的脸谱之一。
社火脸谱是用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点为基础,用日月纹、火纹、旋涡纹、蛙纹等纹饰的不同组合展现人物的性格;以色彩辨识人物的忠、奸、善、恶,红为忠,白为奸,黑为正,黄为残暴,蓝为草莽。早期社火脸谱在我国很多地方流行,其中以陕西风翔、扶风、岐山一带的社火脸谱极为突出。
陕西陇县和宝鸡县的社火脸谱,流传历史悠久,脸谱造型奇特,色彩质朴明快,纹饰严格讲究,谱样繁多,代表了西府社火脸谱的最高水平。
马勺脸谱为陕西三秦民间所独有,由中国民间社火脸谱演化而来。由于当地民众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描绘于马勺之上而得名。马勺采用树材,制作简便,历代农家乡民必备。彩绘简繁皆宜,人们把它悬挂厅堂居室用于扶正驱邪,镇妖降怪,表达祈福纳祥、招财进宝的美好愿望,因而马勺脸谱深得人们喜爱和推崇。经现代民间艺术工作者的完善,马勺脸谱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珍品.放飞希望和梦想的风筝
风筝又名“纸鸢”、“风鸢”、“木鸢”。北方叫做“纸鸢”,南方则称“鹞子”,是由于风筝像鹞鹰那样展开翅膀在天空盘旋,因此得名。风筝最早起源于中国。关于风筝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发明的。墨翟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传说这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二是由春秋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鲁班发明的。据说鲁班因看到鹞鹰在天空盘旋飞翔受到启发,曾“削竹为鹞,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汉代发明造纸术后,风筝改用纸糊制,俗称“纸鸢”。到五代时,李邺加以完善,在纸鸢头上装了竹笛,微风吹动,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所以取名“风筝”。
风筝发明后,很快被用于传递消息等军事需要。到了唐代中期,社会进入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作用开始由军事用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造纸业的进步,风筝由丝绢改为纸糊,逐渐走向民间,类型也多样起来。到了宋代,放风筝已成为城乡居民流行的娱乐活动,不仅市井小儿、布衣平民喜爱,甚至帝王将相、王公贵胄也乐此不疲。及至明、清两代,放风筝则达到了鼎盛时期。那时的文人亲手扎绘风筝,除自己放飞外,还赠送亲友,并认为这是一种特别风雅的活动。清代曹雪芹曾是制作风筝的高手。他撰写了《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集中国古代风筝扎、糊、绘、放四艺之大成,对南北各地风筝绘以彩图,并配有歌谣。曹氏这部着作成为京津地区制作风筝的指导,对风筝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风筝的发展阶段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与风筝工艺结合起来,将神话故事、花鸟瑞兽、吉祥寓意等展现在风筝上,从而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文化。
山东潍坊是风筝发明人之一墨翟的故乡,是我国有名的风筝产地,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人。清代,随着放风筝习俗的盛行,风筝艺术也达到鼎盛阶段。郑板桥有诗日:“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清末,潍坊已形成了特定的风筝市场,全国很多地方的商贾都来采购风筝。一时间“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同时还出现了一大批技艺高超的风筝艺人。
潍坊风筝主要有三种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简形,其中以龙头蜈蚣最着名。据说是受了龙骨水车的启发而制成的。现在已发展成许多品种,小的可放在掌上,大的有几百米长;造型、色彩也不尽相同,从很简单的白纸糊身、红纸糊头、不画一笔、不染一色的蜈蚣风筝,到色彩丰富、绘金描银的九头神龙风筝等。可谓是千变万化,奇巧百出。
潍坊的长串风筝除蜈蚣之外,还有多种不同的题材。如:“梁山一百单八将”是把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做得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放上天去排成一行,各持兵刃,随风舞动。这时你也许会隐约地感到有战鼓催动,仿佛它们正要出发,去攻打敌军……现在潍坊已成为国际风筝节的指定举办地。现代风筝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花样不断翻新,赢得了“风筝艺术,潍坊第一”的美称。
吉祥寓意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的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主题,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达方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的良好祝愿。它因物喻义,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此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鲜明的民族色彩。例如:一双凤鸟迎着太阳比翼飞翔的图形,称为“双凤朝阳”。它以丰富的寓意、变化多姿的图案,表达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国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大多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种类。
求福
人们对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蝙蝠因与“遍福”、“遍富”谐音,尽管它形象欠佳,但人们通过充分美化,还是把它当做象征“福”的吉祥图案。以蝙蝠为图案的风筝比比皆是。如:在传统的北京沙燕风筝中,以“福燕”为代表,在整个翅膀上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其他取其寓意的风筝有:“福中有福”、“福在眼前”、“五福献寿”、“五福捧寿”、“福寿双全”、“五福齐天”等。与“鱼”和“如意”相关的吉祥图案与风筝有:‘‘连年有鱼”、“喜庆有余”、“鲤鱼跳龙门”、“百事如意”、‘必定如意”、“平安如意”等。
长寿
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寄寓和祝颂长寿的图案非常多:有万古长青的松柏,有据说能享几千年寿命的仙鹤和色彩缤纷的绶带鸟,还有食之能够长命百岁的“仙草”灵芝和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
追求和表达长寿的“寿”字有三百多种写法,变化极为丰富。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与风筝有:“祥云鹤寿”、“八仙贺寿”等。
喜庆
表现人们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喜字有不少字形,“嚣”是人们常见的喜庆图案。喜鹊是喜事的“征兆”,风筝中有“喜”字风筝、“嚣”字风筝等,与此相关的风筝和吉祥图案有:“喜上眉梢”、“双喜登眉”、“喜庆有余”、“福禄寿喜”、“双喜福祥”。喜庆图案颇有情趣的还有百蝶、百鸟、百花、百吉、百寿、百福、百喜等图案,如“百鸟朝凤”。
寓人间美满婚姻、夫妇和谐的有鸳鸯图案风筝等。
吉祥
龙、凤、麒麟是人们幻想中的瑞禽祥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龙的话题,中国是个崇尚龙的国家,龙在我国有着特别的含义,被视为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以瑞禽祥兽及其他物象构成的传统吉祥图案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彩凤双飞”、“百鸟朝凤”等。
风筝分类
风筝发展到现在,种类日渐增多,花样不断翻新,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彩绘图案纹样,成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部分。由外形看,大致可分为三种:动物,如雄鹰、凤凰、海燕、蝴蝶、蜻蜓、蝙蝠等;人物,多为神话传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白娘子、天女散花、孙悟空、钟馗、七品芝麻官、胖娃娃等;物品,如宫灯、花瓶、花篮、蔬菜瓜果、日月星辰等。
从结构上看,风筝可分平面、浮雕、立体三种。平面风筝用料较少,制作简便,容易普及。如:八卦、七屋、船、鱼等均属此类。浮雕凤筝制作精良,还可折叠、拆卸,多为飞禽类,如雄鹰、蝴蝶等。立体风筝制作相对复杂,分筒式和串式两种:筒式如宫灯、花瓶等;串式如“龙头娱蚣”,由立体头部和上百个腰节连接而成,长达数百米,腾空飞起,甚为壮观。
制作方法
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总结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糊、绘、放。简称“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扎”包括:选、劈、弯、削、接;“糊”包括:选、裁、糊、边、校;“绘”包括:色、底、描、染、修;“放”包括:风、线、放、调、收。
魅力四射的花灯
花灯,又名“彩灯”,起源自汉代悬挂在厅堂梁上的照明灯具。传说,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为庆贺这一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盏盏宫灯,各呈艳姿。后来,宫灯的制作工艺传人民间。“宫灯”之名,因此而生。隋炀帝大业元年(605)正月十五,在洛阳陈设百戏,遍布宫灯,饮宴畅游,全城张灯结彩,半月不息。到唐朝时因社会升平,经济富庶,花灯更是大放异彩,盛极一时,活动规模相当浩大。元宵佳节,华灯初上,男女老幼,倾城而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外出赏灯。数里长街,鼓乐齐鸣,烛火冲天,到处人山人海。唐以后花灯便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标志。
我国历代花灯的制作十分考究,种类繁多,名称别致,有流苏灯、霓虹灯、宫灯、莲花灯、纱灯、吊灯,还有满天星、俏媳妇、一朵花、蒺藜球、金鲤鱼……千姿百态,五彩斑斓。从造型上看,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玩赏的走马灯。中国的花灯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
宫灯
宫灯起源自宫廷,是中国彩灯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之一。它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息而闻名于世。因为长期为宫廷使用,除去照明外,还要配以精细复杂的装饰,以体现帝王的富贵和奢华。正统的宫灯造型为八角、四角、六角形,各面花屏图案内容多为龙风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宫灯用料特别考究,大多是红木、紫檀木、花梨木、楠木等贵重木。
材,甚至以昂贵的金银装饰,制作要求精细,雕、镂、刻、画缺一不可。
宫灯种类繁多,主要有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
走马灯
走马灯又称跑马灯、串马灯。外形呈宫灯状。在走马灯内中主轴上端装一风火轮。风轮周围或贴人物故事,或用线吊起骑马之类的剪纸。当灯笼内灯烛点燃后,热气上升,形成气流,因而推动叶轮旋转,于是剪纸随轮轴旋转。它们的影子投射到灯笼纸罩上,灯屏上便出现人马追逐、物换景移的影像,故名走马灯。
走马灯虽是个玩具,但与近代燃气轮机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发明。
无骨花灯
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当时人称无骨花灯为“唐灯”,也叫“神灯”。
相传,唐开元年间,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了路,被一仙女所救,并赠他“神灯”一盏。此灯造型另0致,工艺独特,制作精美,小巧玲珑。更神奇的是,灯身没有骨架,全部是用一种“水上漂”的绣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且轻巧能飞。它引领秀才安全返家。秀才回家后,为了纪念这一奇遇,按“神灯”的模样进行仿制,制成后悬挂在自家门前。人们见后都深感惊叹,纷纷进行仿制。此后,这盏“神灯”的制作工艺便流传于民间。
无骨灯是由刺有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因此制作时,首先要绘画好底样,然后在需要的纸片上针刺图案,再把做好的纸片粘贴起来,最后用水质的颜料上色、装饰。
龙灯
在我国城乡,特别是南方地区,均有舞龙灯的习俗,为节日添加了喜庆氛围。龙灯的形象各有特点,多用竹、木、布、纸等扎成。龙身每节长一米五左右,每一节称一档。组成龙身的节都是单数,如九节、十一节和十三节。表演的形式上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南方各地夜间舞龙灯,在每节上均点起灯,舞动时巨龙翻飞,气势不凡。
面灯
面灯,就是用面做的灯。正月十五前,家家用各种面食制作灯彩,用豆面做的叫“银灯”,用玉米面做的叫“金灯”,用荞麦面做的叫“铁灯”。
面灯凹处放油插捻点燃,节日过后吃掉。
面灯的形状多种,有碗灯、龙灯、勺子灯、属相灯、动物灯等。一般面灯要做成碗状,称为碗灯。勺子灯,是孩童们最喜欢的,是大人专门为孩子制作的灯。勺子灯的做法是把面捏成勺子的形状,并捏一个小老鼠趴在勺子沿上,小老鼠的眼睛用花椒粒代替。到了晚上,在勺子里倒人植物油,用一根火柴梗缠上棉花,而后把棉花浸湿了油后点燃,寄托着长辈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殷切祝福。
常见的动物灯有狗、鸡、鱼、龙、猪等。按传统习俗,它们被摆放在相应的地方。点亮的狗形面灯要放在家门口,使它保家护院;点亮的鸡形面灯放在鸡栅边,祝愿家鸡们不生病、多下蛋;鱼灯要放在水缸上,祝愿合家幸福、财源顺水来;猪灯被放在猪圈旁,祝愿家畜兴旺;龙灯要放在粮食囤上,祝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河灯
亦称放水灯,是一种流传于全国的习俗,大多在上元、中元和中秋进行,有超度亡魂、祈福娱乐等多重含义。河灯普遍做成荷花状,固定在木板上,入夜在河中施放。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晚,江苏等地的群众用各色彩纸做精巧玲珑的船形灯,装上蜡烛或少许豆油、灯草,由老者架小船燃放。河灯漂浮水面,随波逐流,五光十色,十分美观。
色彩斑澜的传统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