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四只羊渡船过练江。由于舱小拥挤,一不小心就把一只成年公羊挤掉了河里。羊不会游泳,在河水中挣扎了一会便沉入深水中。因为羊的沉水,引来了许多鱼。当羊沉入水底时,鱼儿便蜂拥而至,抢食羊肉。由于它们吃得过多,一个个晕头转向。恰好,附近有位渔民正驾小渔船从此处经过。他见许多鱼在水面上乱窜,心中惊喜万分,忍不住撒了一网。使他奇怪的是,鱼儿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活蹦乱跳,而是一个个乖巧地待在网里。
当渔夫把网收上岸拿回家后,觉得今天的鱼特别沉,就用刀切开一条鱼的肚子,见里面装满了羊肉。渔民很新奇,就将鱼洗净,封好刀口,连同腹内的碎羊肉一道烧煮。结果烧出来的鱼酥肉烂,不腥不膻,汤味鲜美,风味独特。消息传出,当地有些美食家也试着烧成这样的菜,果然风味不凡。此后,当地人就将这样烧成的菜取名为“鱼咬羊”。久而久之,便成了徽菜中的一道名菜。
传统穿戴习俗
服饰发展历程
先秦时期
中国服饰文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发现,大约两万年前,在现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生活过的原始居民已经佩戴饰品。那里出土了白色的小石珠、黄绿色的砾石、兽牙、海蚶壳、鱼骨、刻出沟槽的骨管。这些物品都穿有精致的孔眼。孔眼里还残留着赤铁矿粉的痕迹。专家推断这是悬挂在身上的饰品。
当时的人们佩戴饰品,不只是为了美,更有趋吉避邪的目的。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设立于夏商时代,到周代已基本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制。王室公卿为显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
从此,服装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人人各守本分,不敢僭越。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促使了汉族宽衣博带、长裙长袍服装的改革。赵武灵王为了军队的战斗力,冲破阻力,下令全国穿游牧民族的短衣长裤,学习骑射,终于使赵国强大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服装改革,胡服从此流行。伴随胡服也传来了带钩。它是用于结束革带的,因为它比革带的扎结方式更为方便,因而很快就流行开来。
秦汉服饰
在秦始皇时代,建立了严格的衣冠服饰制度。这一时期,连体的宽袖深衣、袍服最为流行。在秦汉服饰的演变中,曲裾深衣被直裾檐榆所代替。裾也称“极”,指的是衣服后部的下摆,裾实为衣服的前襟,即大襟,因古代衣服的交领与襟相连,因而称极为裾。由于深衣的前襟多被接出一段,穿时必须绕至背后,这样就形成了“曲裾”。曲裾的采用,与内衣的演变有直接关系。
在深衣还没有出现之前,人们的下体多着有围裳,故裤子不会显露;深衣将衣裳连为一体以后,便给下摆的处理带来了问题:如果在两边开衩,必然会露出罩衣;如不开衩,又将影响行走,由于这个原因,便出现了曲裾相掩的方法。
汉代的朝服采用深衣制,基本样式是长袍,以衣料精粗和色彩差别来表示等级,红为上,青绿次之。袍服的样式基本采用交领,两襟上叠压,相交之下;袖身部分多制作得比较宽大,形成圆筒;袖口部分则明显收缩,方便活动。
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服装史上又一个大转折的时期。由于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胡服成为社会上普遍常见的装束。普通平民百姓的服饰,受胡服的影响最大。他们将胡服中窄袖紧身、圆领、开衩等因素吸收到原有的服饰中。汉族贵族的服饰也在胡服的基础上加以完善,方法是将其长度加长,加大袖口和裤口,改左衽为右衽。但礼服仍然是传统的汉族礼服样式。当时出现的服装新款如:上穿齐膝大袖衣,下穿肥官裤的裤褶服;没有衣袖,只有两片衣襟,其一当胸,其一当背的柄裆;半袖衫,即短袖衫。魏明帝曾戴了绣花帽,穿了浅青色半袖衫接见臣下,被舆论斥之为“服妖”。
隋唐服饰
隋唐时期,中国从分裂到统一,从战乱到稳定,经济文化昌盛,服饰的发展无论从衣料还是样式,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隋唐时期男子冠服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穿短衫。直到五代,变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颜色来区分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
隋唐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效仿,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响而独树一帜。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贵妇内着大袖口裙衣,肩披帔风或翻领小袖。唐代襦衫的领形除交领、方领、圆领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翻领,甚至还流行过一种袒领,即里面不穿内衣,袒胸脯于外。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思想的开放。
唐代裙子纹饰十分精美,裙衫的款式流行半露胸的窄袖小衫,或袒胸露臂的半臂衫,穿束到乳房以上的胸裙或高至乳房的高腰长裙,在裙腰的右侧系上拴着一条帔帛,帔帛的另一端从右肩绕过后背,搭着左臂下垂。
帔帛的披戴方式有数种变化。唐代妇女的发饰丰富多样,各有专名。女鞋通常是花鞋,多用锦绣织物、彩帛、皮革制成。
宋元服饰
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延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融合做得更好,更自然。
宋朝男装大体上沿袭了唐代特点,普通百姓多穿高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便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当时退休的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叫做“直缀”的对襟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再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东坡巾”。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今天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着漂亮的花边。
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官员和士庶的日常服装多为窄袖长袍。此外,在元代大宴活动中,天子百官要着统一颜色的服装,称为质孙服。质孙服样式为上衣下裳相连,衣式较为紧窄,下裳部分较短,腰间作无数襞积,肩背间贯以大珠。官吏士庶日常闲居,一般多穿窄袖长袍。地位低下的侍从仆役,则在长袍的外面,再加罩一件短袖衫子。妇女也有如此习惯。袍服的形制除辽金时期通用者外,还有一种款式,通常以纻丝织棉为之,交领、窄袖,下长过膝,腰部以下形制宽大,并折有细裥,如裙子样式。另以彩丝捻成细丝,横缀于腰,既用做裳饰,又用作束腰,俗谓“腰线”。
此式不分贵贱,均可穿着,极为适合骑马。
明代服饰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为了恢复汉族的礼仪,先是禁胡服、胡语、胡姓,继而下诏:衣冠悉如唐朝。以袍衫为主要服饰,而官员则以“补服”
为常服,头戴乌纱帽,身穿圆领衫。
明代男子服装,一改辽金元时期紧身窄袖的基本样式,以宽博为尚。
士庶男子日常家居所穿便服,大体在宋元基础上演变而来,其中以直缀、道袍、曳、褶子、直身、阳明衣、程子衣等为多用。
明代民间妇女只准用紫色,不能用金绣;袍衫只能用紫绿、桃红及浅红,不得用大红、鸦青、黄色。明代的衣衫已出现纽扣的样式。在明代以前,妇女衫子样式一直宽松博大为主。到了明代,则出现了紧身之衫,衣身制作得非常狭窄,而袖也做得极小,穿时紧裹在身上。这种利用紧窄的样式和轻薄的衣料展现女子的妩媚身姿,已成为部分妇女的癖好。明末流行水田衣。它反其他服装的制作思路,用各色零碎布拼缀成衣。因整件服装上大小不等的衣料呈纵横交错之势,宛如水田,因此得名。明代妇女更为大胆的装束,是将贴身内衣外露。当时的贴身内衣,被称为“主腰”,其作用相当于抹胸。明代妇女的鞋式仍为凤头加绣或缀珠。宫人则穿绣有小金花的云样鞋,配上色彩鲜艳的衣裙,行动起来犹如水波荡漾。
清代及近现代服饰
清兵入关后,建立了清朝。清代的服装制度是中国历代最为繁杂的。
服饰既保留了满族的习俗,同时兼收并蓄汉族的服饰特征。最有代表性的是沿用明朝补服的特征。清代男子主要服饰有长袍、马褂和马甲。袍服最大特点是袖口形状如马蹄,因满族人喜骑射,把马蹄形演变在服装袖口上。
清代绅士男子所穿便服,除长袍、长褂外,还有小褂,通常采用对襟、窄袖,下长至膝。劳力农夫一般不着袍褂,而穿短袄、短衫。袍褂之后,加一件马甲,也是清代男子常用的装束。清代男子下体多穿裤,除长裤外,还有套裤。套裤也是一种胫衣(系给小腿保暖的护套)。清代时期的女衫,以宽博为主,衣长盖臂,袖宽过尺,衣领、衣襟及袖端多镶嵌有较窄的花边。乾隆年间流行大袖宽衫,花边比先前宽阔。到了咸丰、同治年间,衣身略有收小,袖口也有所收敛,但衣服的长度却明显增加,几欲及膝。
1840年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融合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都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商业兴旺,洋货如羽纱、呢绒、洋绸、花布等充斥市场,使传统衣饰穿着有所变化。外国衣料因廉价大受欢迎,而费时费工、工艺考究的滚、镶、绣等传统手工艺逐渐衰落,西方缝纫流行起来。西服成了一些达官贵人的“休闲装”。值得一提的是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的旗袍,在吸收了西洋服装样式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最终定性。
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国旗袍一直盛行。这期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长短,开衩的高低,使旗袍彻底改换了面貌,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以来束胸驼背的旧貌,显示了女性曲线美。当时,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学生、工人、达官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传到国外,为别国女子仿效。
部分少数民族服饰特色
彝族服饰
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彝族服饰种类丰富,色彩纷呈,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服饰品种多达300多种。在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彝族男子就头梳尖髻身披毡子,千百年来彝族服装仍保留着民族特点。男女身披擦尔瓦羊皮披毡。擦尔瓦白天当做衣服,晚上当做棉被,下雨当做雨披,四季均可用。它形如斗篷,用羊毛织成,长到膝盖之下,下端缀有毛穗子,往往为深黑色。
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着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叫做“天菩萨”,彝语称为“子尔”。外面裹以长达丈余的青或蓝、黑色包头,右前方扎成拇指粗的长锥形的“子尔”——汉语称“英雄髻”。男女都戴耳环,男子只戴左耳,女子双耳均戴,男子以无须为美,闲暇时会把胡须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缀红丝线串起的黄或红色耳珠,女子以颈长为美。
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除小凉山和云南的彝族穿裙子外,其他地区的彝族妇女均穿长裤。许多支系的女子长裤脚上还绣着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丰富的花边,特别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照人。
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又以大小数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泡镶绣而成。彝族少女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童裙,梳着独辫。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进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15岁以后,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时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
藏族服饰
藏装,藏语叫“曲巴”。藏装品种繁多,可分为长袖高领衬衣,宽腰粗布衬裤,长袖皮袍、布袍,无袖袍,长坎肩、短坎肩,围裙,腰带,靴,帽等,但其基本特征是大襟、宽腰、长袖、无扣。藏装的特点是宽大、保暖、实用、一衣多用。
藏袍长过身高,左襟大,右襟小,无领。着装十分讲究,先穿上衬衣和衬裤,然后将袍底提至习惯高度(一般男至膝,女至脚面),再用腰带扎紧,前面要平整,后而折皱要有序。
腰带扎好后放下衣领,将提起的部分垂悬于腰部,形成一个宽大的囊袋,可以随身携物乃至放婴孩。穿好袍后一般要露出右臂,有的则将双袖横扎于腰际,裸露双臂,露出高领衬衣。接着再穿靴戴帽,佩戴各种饰物。
康巴服饰农区和牧区有所区别,重要反映在服装用料和头饰上。旧时农区主要以氆氇为衣料,也有用布或毛哗叽的;牧区普遍使用耐寒的绵羊或山羊皮,普遍为皮朝外毛在内的板皮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康巴藏族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衣料质地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除劳作时穿习惯的氆氇袍外,平时一般都穿锦花袍、绸花袍、绣花缎袍、提花皮面袍等。另外,农牧区藏装均有镶边的习惯,一般镶上黑色平绒、毛呢或彩色氆氇,也有很多在衣襟、袖口、底边等处镶上水獭皮、虎、豹皮等动物皮毛。
藏帽的式样更多,主要有金花帽、皮帽、氆氇帽、毡帽等。毡帽是最古老的一种。它以白色毡为主要原料,帽顶尖高,帽沿很小,现代只是用红缎、金花缎等加以装饰,基本形状仍然是古老毡帽。牧区喜欢戴皮帽,是用上等的整张狐皮做成,年轻人戴着显得潇洒。金花帽是男女老少都喜欢戴的民族帽,用金花缎、金丝带做装饰,用毛毡和皮毛做面料,做出的帽子在阳光下金光闪闪,即精神又美观。
藏靴是藏族服饰的主要特征之一,分为松巴鞋和嘎洛鞋。从外观上看像舞台上古装戏里将相穿的靴一样,底高2厘米,腰高至小腿之上,鞋面用红绿相间的毛呢装饰,鞋腰上也有线条、花纹。
藏族的佩饰主要有用金、银、铜和珠宝、石器制成的头饰、耳饰、胸饰、腰饰和手饰。
头饰包括头戴的簪子、发卡、骨环、玉磐、发珠饰链,质地有铜、银、金质雕镂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宝;耳饰,包括耳环和耳坠;胸饰包括项琏、珠饰、托架(远古金属圣物)、嘎乌等各类护身饰品;腰饰主件是一条丝绸腰带或牛皮腰带上面悬挂的火镰、腰包、藏刀、海贝、小铃等一大批精美饰品;手饰包括各类戒指和手镯,手镯有金、银、玉、海螺等。
满族服饰
满族服饰沿袭了先代女真人的传统,富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旗袍是满族人的传统服饰,满语称“衣介”。普遍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上下连为一体。
满族男子喜穿长袍马褂,戴圆顶帽,下穿套裤。男子的旗装是无领的或者是圆领,四面开衩,束带。袖口是箭袖或马蹄袖,平时挽起,冬季打猎或作战时放下,覆盖手背,用以御寒。四开衩,即袍下摆前后左右,开衩至膝。束腰有紧身保暖的作用,用腰带一束即可。腰带上挂有各种装饰物件,多见的是玉佩和香荷包等。满族旗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旗袍外面套件马甲。
女旗袍长到脚面,外罩坎肩。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在旗袍上面绣成一组图案,在领口、袖头、衣襟都镶有不同颜色的花边,多至十几道花边,穿起来美观、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