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阿波利纳雷教堂的连拱廊两侧的镶嵌画分别描绘了走向基督和走向圣母的男女天使行列。作品强调装饰性,不表现背景,有着几乎完全相同的姿势的人物造型很少,有三度空间感。
圣维塔莱教堂祭坛两侧的镶嵌画是拜占庭美术的著名作品。画中正面站立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一种美的理想,他们有着纤长的形体,端正的面孔,专注的大眼睛,庄严的神态和华丽的衣饰。这些人物被赋予神圣的特质:带有圣光环的皇帝和皇后被表现为基督和圣母的尘世代理人。画中人物面部表现出一定的个性特征,这在拜占庭美术中是罕见的。
后期拜占庭镶嵌画强调严格的秩序,以及画像几何关系的完美与和谐。
教堂装饰统一化,作品的主题处理及其在教堂里的布局都须遵循一定的模式。
在绘画形式上,风格化的线条描绘成为造型的主要手段,空间观念更加抽象,色彩更加单纯,人物形象失去了肉体的存在,成为精神的象征。与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比较,拜占庭艺术所强调的是对耶稣神性的描绘,而不是对人性的着墨。
“时尚”的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法国是哥特式建筑的诞生地。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巴黎圣母院是早期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
建筑艺术的创新
中世纪盛期是西方建筑史上最伟大的时代之一,大小石砌教堂数量惊人。
只就法国而言,中世纪盛期所采掘的石料超过古埃及在它3000年历史中用于建筑金字塔及庙宇的石料总量。但中世纪建筑的重要成就不在于建筑规模的庞大,而在于他们创新的艺术美感。哥特式的出现,是人类在建筑实践中的又一次成功的富于创新精神的大胆尝试。
哥特式的建筑师尝试创飞拱。在结构上,架作为拱顶的承框架式,在后期罗马式建筑上创造性地运用了尖形拱。哥特式教堂首先使用骨重构件,使十字拱成了填充,围护部分就减薄到25~30厘米,拱顶大为减轻,也节省了材料,并使得各种形状的平面都可以用拱顶覆盖,在此基础上,使用了尖拱。尖拱具有各种不同的曲率,又能在不同的宽度情况下仍保持拱顶在同一高度上,这就有可能使拱廊的柱子彼此更接近一些,而且使所有柱顶仍保持同样的高度。这样,一个低矮的侧廊便可以附建于一个较高的袖廊上,而这个袖廊又可以依附于更高更宽的中厅,这是罗马式半圆形拱无法做到的。飞拱是一种安在高尖拱支撑点上的桥梁,这是哥特式建筑独有的要素。通过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的飞拱,可以把中心结构的侧向压力转移到侧廊外的扶垛上,侧廊因此而不必负担中厅拱顶的侧推力,可以大大降低高度,从而扩大了中厅的侧高窗,而且外墙也因为卸去了荷载而使窗户大开。典型的哥特式大教堂,其外观与其内部一样具有轻盈灵巧、垂直上升的特点。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的城中岛上,始建于1163年,它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它巨大的规模,优美匀称的设计和新技术方法——巨拱的使用。教堂宽约47米,长约125米,中厅高约32米,可容纳近万人,是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之一。
巴黎圣母院结构上采用柱墩承重,使柱墩之间可以全部开窗,并有尖券六分拱顶。在大约1175年,由于巨拱的采用,使得从墙壁上部来的拱顶的侧推力传向外侧的反撑物或扶垛,使重力集中在很少的几点上。以前曾是坚固墙壁的地方,如今被彩色玻璃代替了,哥特式建筑成了石头的骨架和彩色玻璃墙的建筑。
巴黎圣母院坐东朝西,其最精彩的地方是它的正面。它的正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门洞上方是所谓的“国王廊”,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28尊雕塑。1793年,大革命中的巴黎人民将其误认作他们痛恨的法国国王的形象而将它们捣毁。但是后来,雕像又重新被复原并放回原位。“长廊”上面为中央部分,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户,中间一个玫瑰花形的大圆窗,其直径约10米,建于1220~1225年。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两侧立的是亚当和夏娃的塑像。在中庭的上方有一个高达百米的尖塔。所有的柱子都挺拔修长,与上部尖尖的拱券连成一气。中庭又窄又高又长。从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种向蓝天升腾的雄姿。进入教堂的内部,无数的垂直线条引人仰望,数十米高的拱顶在幽暗的光线下隐隐约约,闪闪烁烁,加上宗教的遐想,似乎上面就是天堂。于是,教堂就成了“与上帝对话”的地方。
站在塞纳河畔,远眺高高矗立的巴黎圣母院,巨大的门四周布满了雕像,一层接着一层,石像越往里层越小。大门上的雕刻也是精巧无比,多为描述圣经中的人物,大门正中间则是一幕“最后的审判”。左右两边各另设一个大门,左侧大门是圣母玛利亚的事迹,右侧则是圣母之母——圣安娜的故事,每一个雕塑作品层次分明工艺精细。
巴黎圣母院虽然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沙特尔主教堂
早期哥特式的进一步发展是要追求底层连拱廊和高侧窗更高的高度,并去除楼廊。沙特尔主教堂的重建,标志着哥特式风格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盛期哥特式。沙特尔主教堂重建于1194年的一场大火之后。教堂平面类似朝圣路教堂,但两侧横向突出的较短的耳堂与纵向交叉处接近于中部,也就是说接近正十字形,只是横向较短。内部中殿两侧墙壁仅有三层,主连拱廊、拱廊、侧窗。不同寻常的高高的侧窗,始于穹隆起拱点的水平下方,顶端则在穹隆开始弯曲的上面。这样,侧窗和主连拱廊差不多同样高。中间由压缩了的无窗拱廊分隔开。三层楼分别用细长的凸出的花连,即“束带层”区分开来。
在上下两层高大明亮的区域中间是无窗拱廊形成的暗黑带。但垂直方向构件支配了整个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沙特尔主教堂的特别之处不仅因为它的高大——穹隆离地36.5米,更在于窗间壁和墙柱的强烈的凸出,这就造成垂直线条占了压倒性地位,因而给每一个进来的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并引导人的心灵飞向天国,从而体现了成熟期哥特式风格的重要特征。
教堂内部的巨大的彩色玻璃像一件透明的墙,这些彩色玻璃在中世纪欧洲也许是最为华丽的,而且直到今天仍完美无缺。沙特尔主教堂的外部显得比其内部更为厚实,西立面保存着大块平面的墙,与后来依照它建造的兰斯主教堂的立面相比显得朴素得多。
兰斯主教堂
重建于1211年的兰斯主教堂改进和发展了沙特尔主教堂的设计。兰斯的设计更有规律,它采取了不同于沙特尔的比例关系,使得穹隆高度仅比沙特尔主教堂稍高的兰斯主教堂的中殿显得高得多。兰斯主教堂的设计者还更加重视了窗户在盛期哥特式建筑中的作用,首次采用了条格式窗花格,即窗户内有精致的石制分隔物。
和谐和规律也是兰斯主教堂正面的设计特征。与众不同的是,兰斯主教堂的三个入口的大门的山墙,都是以一圆花窗代替了充满雕刻的门楣。与巴黎圣母院及沙特尔主教堂平坦宁静的正面比较,兰斯主教堂的正面布满了华丽的、纤巧的装饰,光影变化复杂,看上去像是一座立体的、玲珑精制的大雕刻品。
伊斯兰艺术杰作
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开始对外扩张,它所征服的很多地区都曾经拥有辉煌的古代文明,这构成了伊斯兰艺术的充盈底蕴。伊斯兰艺术就像伊斯兰教那样兼收并蓄,不但继承了古波斯萨珊朝的艺术传统,同时还吸取了希腊、罗马、拜占庭艺术甚至中国、印度艺术的精华,从而创造出世界上灿烂而又独具一格的伊斯兰艺术。
克尔白圣殿
伊斯兰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建筑艺术。最能表现伊斯兰建筑特色的是清真寺和相关的宗教建筑。而圆顶几乎是伊斯兰世界清真寺的标志,也可以说是伊斯兰教的一个完美的象征。
克尔白圣殿是阿拉伯半岛最早期的建筑,位于麦加城中心,被称为伊斯兰教的第一圣殿,是全世界穆斯林朝觐的中心。
克尔白是阿拉伯文音译,意思是“方形房屋”,圣殿又称天房(真主的房子)。圣殿采用麦加近郊山上的灰色岩石建成,殿高14米多,殿的四角依所朝方向分别称为伊拉克角、叙利亚角、也门角和黑色角。殿门为金制,位于东北角,高3米,宽2米,离地约2米。殿内以大理石铺地,3根大柱支撑殿顶。圣殿自上而下终年用黑丝绸帷幔蒙罩,帷幔中腰和门帘上用金银线绣有《古兰经》经文,帷幔每年更换一次,据说这一传统自伊斯兰创始以来已绵延了1300多年。圣殿每年都要在回历七月和回历十二月隆重地洗刷2次,洗刷时,沙特国王也亲临参加,洗刷过的水由参加盛典的各国朝觐者收集起来,盛在一些容器里,赠给知名官员。
波斯细密画
伊斯兰艺术在绘画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作为书籍插图的细密画上。在细密画的绘制上,成就最为突出、影响最大的,当推波斯。真正的波斯细密画开始于12世纪的阿拔斯王朝,至13世纪时盛极一时。当时的主要画派是巴格达画派。
该派作品的题材主要是反映了那个时期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和习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画家喜欢满幅装饰,整个画面都布满了人物、花卉、鸟兽。《哈里利集会诗》《印度寓言集》以及《水手辛伯达》等阿拉伯手抄本,是印刷术未发明前伊斯兰世界甚至全世界最畅销的书,尤其是哈里利的书吸引了无数画家,他们均为这些手抄本画插图。如当时著名的画家雅亚·伊本—麦哈穆德在1238年为《哈里利集会诗》作了99幅插图。图中所绘人物和动物,都具有突出的个性和丰富的表情,尤其是骆驼的形象,显得温驯而又带有漫画风趣。
伊斯兰书法艺术
阿拉伯书法是伊斯兰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在伊斯兰创传前后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阿拉伯文书写艺术形式。它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和世界文化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阿拉伯人民用智慧为人类文明创造的精神财富。
在穆斯林眼中,书法是真主的发明,而用笔则是真主传授给人们的最重要的技术。伊斯兰教的第一部书面圣典,就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在穆斯林们看来,文字和语言一样,是促成人、神之间交流思想的一种媒介和手段。因此,无论是在清真寺建筑上,抑或是在寻常百姓家中,都有阿拉伯书法装饰物,大至建筑牌匾,小到个人身上的装饰品,都可能摘取《古兰经》中的一段颂词,如“真主至大”“赞美归于真主”“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世上神祇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等。因此,阿拉伯书法在宗教和文化中获得了重要的地位。
阿拉伯书法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库菲体,另一类是纳斯黑体和斯尔希体。库菲体起源最早,其结构特点是笔画坚挺,有棱有角,特别富有装饰味,多用于书写《古兰经》和建筑装饰等,尤其是建筑物上的铭文总是用库菲体。但是库菲体比较难于书写,且不易辨认,因此只限于上层社会流行使用。
10世纪左右,出现了纳斯黑体和斯尔希体。纳斯黑体又称“草体”,创始于伊朗地区,至12世纪广泛流行于整个伊斯兰世界,至今仍然是阿拉伯各国广为应用的字体之一。其艺术特点是,结构圆润优美,波动流畅,每笔直线而下,又曲折上卷,各线条粗细不等,宛如瀑布流泻,飞花四溅,给人以动感。斯尔希体则是在纳斯黑体的基础上更加自由运笔,更加灵活多样。
唐代画艺与雕塑
唐代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这一时期的中国,无愧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文明国度。它的炫美和伟大吸引了众多外国使者,它的灿烂文明也震撼了世界。在这个时期,南北文化和中外文化融会交流,因而促进了唐代艺术的繁荣,并使唐代的艺术呈现一种恢宏博大的气象。在唐代,收藏书画、鉴赏书画成为上层统治者的主要嗜好之一,也成为显示一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书画艺术得到极大发展,名家辈出。
意境深远的国画艺术
国画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艺术之一,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别具一格。跟西洋画相比,国画有着自己的特色,它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根据描绘对象的不同,国画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在唐代,这些画种都繁荣了起来。
人物画是最先发展起来的画种,杰出的画家如吴道子、张萱、周防,都是艺绝世界,名闻遐迩。
吴道子,玄宗赐名道,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唐代第一大画家。
苏轼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说:“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之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吴道子是一位罕见的多产画家,传世作品有《送子天王图》。这幅画的内容是描写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降生以后,他的父亲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诸神见了,慌忙向这个婴儿跪拜的场景。吴道子还擅长画佛教“变相”,如地狱变、净土变等,无论是渲染的环境气氛,还是人物的形神,都具有感人的魅力。他是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人,所画佛教人物虽多,但每幅画都各具特色。吴道子曾在长安景云寺画了一幅《地狱变相图》,地狱的鬼神画得阴森恐怖,京城的一些屠夫看到这幅画,竟然放下屠刀改了行。
在盛唐期间,出现了以王维为代表的“破墨山水”。王维,字摩诘,著名诗人,画家。晚年隐居陕西蓝田辋川,过着终日游山玩水、谈禅赋诗、写字作画,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王维能诗善画,在他的艺术中诗画得到有机的结合。
苏轼评论他的作品:“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以诗入画,创造出简淡抒情的意境。特别是他首先采用“破墨”山水技法,大大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对山水画的变革做出了重大贡献。王维被视为文人画之祖,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破墨就是在墨中掺水,使墨色产生浓淡变化,以此增加笔的运用功能和领域,使其表现力更加丰富,笔墨相辅相成。唐代张彦远说王维的“破墨山水,笔迹劲爽”。另他在《历代名画记》卷十中记载张璪“画八幅山水障,在长安平原里,破墨未了,值朱泚乱,京城骚扰,璪亦登时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