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75800000017

第17章 阅读艺术欣赏(2)

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读书对人的聪明才智有这样巨大的作用呢?我们知道,人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从实践中产生的,这是就人类的整体而言的。对每一个人来说,知识和能力是从两方面而来的。一方面是自己亲身实践得到的知识;一方面是间接经验得到的知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没有直接经验的知识,你也无法接受。假如一个人连苦、辣、酸、甜的直接经验一点都没有,他人讲什么菜是辣的,什么菜是苦的,也是无法理解的。然而,就一个人的知识的全部而言,主要不是直接经验得到的,而是间接经验得到的。间接经验可以通过口授、电影、广播等多种途径得到,最主要的途径则是读书。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了,人们积累了各种各样的知识,生产的知识、社会的知识、思维规律的知识等。这些知识经过人们的概括和总结,系统化、理论化,著于书中。因此,认真读书,是汲取前人经验的重要途径。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两个智力基础差不多的人,一个文化水平较高,一个文化水平较低,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文化水平高的人,智力发展常常超过文化水平低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水平高的人,能够利用文字等工具,去读书、看报、阅读文件,接受间接的知识。为什么那些不读书、不看报的人思想保守、心胸狭窄、眼光短浅、孤陋寡闻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能很好地接受间接知识。

读书,可以从多方面发挥人的聪明才智。

1.认真读马列和毛泽东同志的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这些伟大革命导师的书,是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在他们的著作里,有的是直接讲无产阶级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有的虽然不是直接讲这些问题,但在整个文章里,都贯穿着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读他们的书,主要的还不是记住他们对个别问题所作的结论,而是学习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有些人认为学习马列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是政府工作人员、领导干部的事儿。当然,政府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是非学习不可的,这是他们的基本功。如果一个府政工作人员或领导干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没有兴趣,他就不能理解我们党的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就不具备政府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的起码条件。其他人要不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呢?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搞生物学的人同时必须学习物理学的书,也不要求搞数学的人同时必须学习文艺理论的书,但我们要求各行各业的人都要学习马列的书、毛泽东同志的书。斯大林说:“没有必要使一个医学专家同时又是一个物理学专家或植物学专家,反过来说也是一样。但是有一门科学知识却是一切科学部门中的布尔什维克都必须具备的,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社会发展规律、无产阶级革命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以及共产主义胜利的科学。”马列的书和毛泽东同志的书是教给我们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指南。一个人没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等于没有灵魂,就必然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认真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书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做个聪明人的起码条件。

2.读书可以广泛地汲取人类科学文化成果,增长广博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开阔思路,启发我们去发明创造。我们不妨举出李斯特发现石炭酸可用作防腐剂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

一百多年前外科手术十分落后,病人接受手术后大都逃不脱死亡的命运,原因是无法制止伤口化脓感染。英国的外科医生李斯特为此十分难过,他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都没有成功。1864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表了关于有机体腐败和发酵的研究成果,证明有机体的腐败是微生物的繁殖引起的。李斯特读到巴斯德的论文,很受启发。他想:既然有机体的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病人伤口化脓不也是一种有机物腐败现象吗?看来,关键在于杀死微生物——病菌。他经过反复实践,终于找到了石炭酸这种有效的防腐剂。李斯特用石炭酸对病人手术部位的皮肤、医生的双手、手术器械以及包扎伤口的绷带,都进行严格消毒,果然保证了手术的成功。为了感谢巴斯德,他写了一封感谢信给这位学者,说:

“请您允许我趁这个机会,恭恭敬敬地向您致敬。感谢您指出微生物的存在是腐败的真正原因……只是根据这唯一可靠的原理,才使我找出了防腐的办法。”

读书对于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的作用有很多。杜甫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讲读书与写作的关系。读书多了,熟悉了各种写作技巧,写起文章来就会一挥而就。“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说的是读书与经验的关系。在一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读书多了,得到的知识越多,经验也越丰富,也就越聪明。

学会正确阅读

随着读书潮的兴起,发愤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读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必须善读。何谓善读?我以为,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读书要有方向性,二是要讲究读书的方法。

所谓方向性,就是说读书人要对书有识别选择。清人陆世仪说:“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功夫。”意思是应该明确哪些书该读,哪些书不该读。人生苦短,书海无边,有趣有益的书尚且读不完,何必浪费宝贵的时间去读不该读的书呢?“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这是徐特立先生的谆谆教诲,值得我们铭记在心。其实,读书要有方向性,中外学者都有共识。记得别林斯基曾经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不仅如此,还应该有区别地对待不同类型的书。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得好:“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有可请人代读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所以对于不同的书,不能“一视同仁”。

另一方面,善读还表现在有好的读书方法。方法不当,事倍功半;方法得体,事半功倍。当代世界著名通才学者奥本海默曾经说过:“对现在和未来,方法比事实更重要。”读书方法,多种多样,那么什么样的方法才是好的呢?下面介绍几种名人的读书方法。

1.见缝插针法。毛泽东学习外语非常刻苦,由于他的湖南方音重,发音不准,有时要练习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他工作日理万机,但每天一起床就抽出一个小时来学习,晚上躺在床上还要学习一阵子。接见外宾时,有时用英语和人家对话,他还把英文版《矛盾论》放在身边,有空就学。一次旅途中,他用心学习,一边看,一边查字典,竟忘了吃饭、喝茶。就这样,每天见缝插针读书,到了20世纪50年代他就能看新华社的英文电讯稿了,并能很流利地阅读一般英文书刊。

2.“重复阅读”法。明代的张溥,每得一本书,总要亲手抄写下来,读过一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一直坚持至七遍才肯罢休。因此他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七焚斋”。著名书画家丰子恺先生治学严谨,他读书时,习惯在书籍后面写“读”字,每复习一遍就记上一笔。繁体字“读”共有22笔,他要读完22遍,把“读”字写完整,才算把这本书读过了。

3.竭泽而渔法。我国思想史专家、复旦大学蔡尚思教授,在20世纪30年代,到南京国学图书馆,声称要读完馆藏的历史文集,于是他天天埋头苦读,一年时间竟奇迹般地读完了数万卷文集,把南京国学图书馆这方面的“泽”真的掏干了。同时,他也捉到了大量的“鱼”,30年代末,他就写成了一部高水平的《中国思想研究法》。

4.朗读记忆法。英国哲学家培根说:“所有的知识不过就是记忆罢了。”而朗读有助于记忆。朗读时使人整个身心进入“临战”状态。德国著名的考古学家舒里曼,是个有名的语言大师,他读书的方法就是朗读,把一篇文章翻来覆去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朗读,多次被人从公寓里赶出去。但他运用这种方法,每三个月就学会了一门外语。

5.日积月累法。徐特立先生学《说文解字》的部首,共540字,每天只读两个字,一年才读完。他教学生学《说文解字》部首,要求他们每天只记一个字,两年才能学完。徐老43岁才开始学外文,也是采用这种方法,每天学一个生字,一年学365个,后来学会了法文、德文和俄文。他说:我读书的方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不切实际地贪多,既不能理解又不能记忆。要理解,必须“经常”“定量”才行。

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中外名人都有一整套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如朱熹、顾炎武等人的读书方法。当然,这些方法因人因书而异,不可一概而论或机械照搬。然而不管是多么好的方法,都离不开以下三种基本方法:

1.耐心精读法。古人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又说:

“读书之法,舒缓详尽。”英国学者麦考莱也说:“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忙地阅读过一本书。”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一个道理:读书须耐心精读。

2.善思敢疑法。孔老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孟子也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两位古代教育家一位强调“思”,一位强调“疑”,可见“思”和“疑”之重要。明人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英人波尔克又说:“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这些精辟的论述都说明善思敢疑是读书的重要法宝。

3.能入能出法。宋人陈善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段警语道出了读书得法的真谛。

总之,读书既要有方向性,又要讲究方法,这样,我们才能学会善于读书。

从审美角度欣赏诗歌的意境

诗歌是一种音韵和谐、富有节奏、分行书写、以凝练抒情的语言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许多人爱读诗歌,但不善于欣赏,这是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能体味诗歌的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描写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足以引发读者心灵共鸣和美感享受的艺术境界。创造意境,是对诗人的要求;体味意境,则是读者欣赏诗歌的前提。

那么,怎样去体味诗歌的意境呢?

首先,是懂得诗人的情感。“颂其诗贵知其人”(清人刘熙载《诗概》),对诗人的身世、遭际、心志、情感全然不知,怎能理解意境?例如,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一》:“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嘘唏。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其中“夜阑”二句是传世名句,正是出意境的地方,但真正要理解它,关键还在“世乱”二句。正是因为战乱之中侥幸脱险,偶然生还,才有相对如在梦中的心态。为了知其人、明其心,除在诗中体味外,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联系自己的经历、感受,都是必要的。

其次,要明白诗歌的技巧。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诗歌的抒情性最为强烈,但是它必须“用活生生的形象来描写和表达,而不是用枯燥的概念和语言来直接讲道理,这是好的诗歌在艺术上的一个共同的特点”(何其芳《诗歌欣赏》)。总之,诗用的是形象思维。那么,我们体味诗歌的意境也要懂得诗歌运用形象思维的种种技巧。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用的是白描,撷取一景,情在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的是比喻,设喻高妙,景象明丽;“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刘禹锡《竹枝词》),用的是双关,明为写景,意在言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用的是对比,语浅意深,富含哲理;“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贺《梦天》),用的是夸张,造语奇特,令人耳目一新。无论用何种技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努力造成一个鲜明的“形象”,借助这一“形象”来传达诗人的内心感受。懂得这种种技巧,我们就能比较顺利地领会诗歌的意境。

再次,要展开合理的想象。诗用的应该是最精炼的语言,高明的诗人所创造的诗中意境,常常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欣赏者如能展开想象以补充这言外之意,就能领会诗中意境的丰富内涵。例如,唐朝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作者似乎只是把一个特定的场景如实描绘出来而已,但如果读诗人能以“夜归人”的身份设身处地想象一番,恐怕不难领会寒天暮日的远山中因闻犬吠而知投宿有望、风雪无虞的欣喜之情。从这一点来说,读诗实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同类推荐
  • 做一个懂心理会说话会办事的聪明女人

    做一个懂心理会说话会办事的聪明女人

    《做一个懂心理会说话会办事的聪明女人》由朱武红编著,从心理、说话、办事三个方面,用生动的故事和精炼的笔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女人处世、交际的方法,以帮助女性读者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人魅力,从而使女性的事业越来越成功,生活越来越幸福。
  • 办公室秘战:在细节中让自己价值百万

    办公室秘战:在细节中让自己价值百万

    职场无小事,可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毫不起眼的细节,也许正是你职场生涯中的转折点。一个细节完全可以改变你的前途和命运,忽视细节将等同于忽视你自己的命运。反之,假如你抓住了每一个细节,关注到了每一个细节,也许是现在,或者在不久的将来,它将使你价值百万。
  • 关于善恶的格言

    关于善恶的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本书的名人名言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可以启迪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质,又可以在写作演讲中引用,更可以用来与朋友共勉。
  • 女性的魅力是无穷尽的

    女性的魅力是无穷尽的

    本书阐述了人们面对恋爱、失恋、婚姻时的两难境况,作者在《酒宴记》讲述了五个青年男子不同的恋爱观在《曾经男人的三少女》中,三个被勾引的少女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在《我看婚姻》中,作为已婚男人的作者表面上颂扬婚姻,其实是呼吁人们看清婚姻的本质。
  • 翻红身价的密码

    翻红身价的密码

    《翻红身价的密码》由欧阳吉强编著,按照本书中的方法操作,让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样子,展现出大家风范,赚取更多的财富,拥有更高的身价。
热门推荐
  • 爱你千世:宝贝抱歉

    爱你千世:宝贝抱歉

    他,中法混血,邪魅腹黑,顶级家族之子她纯正华夏皇族血脉却是孤儿,喜怒无常,背后拥有的是神秘家族第一次相见,彼岸花从中,她一身白衣,他戏称自己看见了天使。作为‘回报’,她当着所有人的面,泼了他一脸的水。第二次相遇,古墓探险,与众人走散,两人霉运不断,状况百出。第三次相遇,古市寻宝,他们争抢不休‘火花’在一次次的碰撞中产生,是谁先爱上谁?
  •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看什么?看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的百年历史。当我们拉开历史的距离,回头看中国的时候,发现外国人也曾经用好奇和探寻的目光去观察那个世界。在他们的目光中,中国社会的形态和表现,与我们的认知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切似乎并不像我们所想象和理解的那样。
  • 仙侠之西方奇缘

    仙侠之西方奇缘

    四季轮换,风雨交替,泪中带笑,不忘初心。让这片乱象纷呈的大陆回归原点。让中国的仙侠风席卷整个世界!
  • 走进孩子心灵:小学生家庭心理教育方略

    走进孩子心灵:小学生家庭心理教育方略

    本书从理论、实践和案例几方面,讲述了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家庭心理学教育。如: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怎样培养孩子减少考试失误?孩子发脾气怎么办?等等。
  • 玄幻世界的先行者

    玄幻世界的先行者

    这个,是玄幻世界的种田文,是在一个扭曲到极致,以及离彻底崩溃不远的世界里革命的种田文。每个人都应该有着抬头看天,追求自己未来的权利。但这个世界却几乎封死了所有的道路。所以,这样的世界里,种田的出现,将无可避免。工业的力量,将会席卷这片疯狂的天地。红色的旗帜,也会在这个世界的最高峰飘扬挥舞
  • 上仙与我

    上仙与我

    一俊冷上仙,一来历不明的某只……其实缘分,早已注定。
  • 都市妖魔洗剑录

    都市妖魔洗剑录

    “如果有来生,我定补偿亏欠你的一切,下辈子换我追你。”以上是后面的剧情,我叫猫九,对,我是生活在人类都市里千千万万个妖怪中的一个猫妖。刚出生那年我父亲九尾猫王被杀,死后将怨恨和全部力量输送给了我,那时我才出生九个月零九天。二十五年后,为了救我学生安琪,嗜血破了封印,二叔告诉了我的身世,我便决心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复仇。一路上腥风血雨,快意恩仇,对抗命运的捉弄,九死而后生,终于修炼成九尾猫妖化身成魔。原本从没想过爱情的我爱上了我的学生安琪,对她许下誓言:下辈子,换我追你。
  • 渺渺仙音

    渺渺仙音

    人道渺渺,仙道茫茫。资质、悟性、心性、机缘缺一不可。天纵之资又如何,气运冲天又如何?道心不稳,谈何修仙!执拗如她,历经千难万险才明白,唯有执守我心,方成我道!本书讲述一个平凡女修机缘巧合之下被先天灵宝箜篌砸中,开启吐血修仙人生的故事。PS:本文女主不圣母,不小白。
  • 混沌七星塔

    混沌七星塔

    众神之墓守墓者韩家弟子韩炎,为寻找解决家族灭绝问题的办法,走入韩家禁地,遇到了世界上仅存的唯一一个神——孙悟空,一个可以穿越无数时空的神,得到了一个宝物——混沌七星塔,来到了流云大陆。混沌七星塔,起作用便是抽奖,一层一个种类,功法,宠物,坐骑,丹药,宝物,材料,奴仆。
  • 寂寞成圣

    寂寞成圣

    只有忍受寂寞,才能无敌于天下,前路的障碍用拳头打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