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70900000002

第2章 报恩塔下的舍利(2)

国恩寺不会离开人间,有志之士常怀感恩之心,设法修建国恩寺。至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名士区真义建龙粤庵(观音殿),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知县陶若曾建浴身亭;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新州知县吴熙、绅士赵良洗建山门牌坊,并凿寺前镜池;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新州名士潘尚武建经堂;崇祯十二年(1639年)本县名人潘稷兴建珠亭;清顺治七年(1650年)至十二年(1655年)再次重修和扩建;举人麦安创建法堂;新州名士美符重修山门石桥等等。经有志有识之士的不断维修、扩建和保养,国恩寺就形成了厐大的建筑群。它庄严肃穆,挺拔巍峨,成为广东少有的名寺,是全国仅存的两大祖师故居之。

国恩寺虽然历经风雨,有兴有废,直到解放前仍然保存唐至清五朝的古迹文物。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国恩寺的佛像、法器等文物古迹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僧众都被遣散了,只有鼎光、自觉等几位法师坚持住在寺庙里。二十世纪八十年初以后,国恩寺看到了曙光。一九八二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复开放国恩寺。方丈鼎光法师的带领下,当地主管部门、港澳同胞积极支持,经过十多年的修葺,国恩寺变得更加庄严肃穆,丰富多彩:寺前山门大牌坊、天王殿、大雄宝殿、六祖殿及配殿、方丈室、报恩塔、六祖纪念堂、圆通宝殿等主体建筑已修复和重建。

同时,还重修了六祖父母亲的坟。六祖亲自种的荔枝树,也得到了很好的维护。

这里,让我们看看报恩塔吧,这是六祖报恩意识的又一见证。

报恩塔是在报恩国建起后的又一大工程。

1300年以来,期间维修情况,缺乏完整的史料记载。1989年重建报恩塔,在塔基挖出一块石块,面上刻着“大中祥符二年岁次己酉三月十四日……六祖大师宝塔……监修区贤逊石匠许应林”字样。这块石头,现在立于塔后侧墙上。据此可知,在离六祖建塔约三百年的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报恩塔进行了修建。此次修建是重建,还是仅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整修,已无法考证。

后来,又发现一块刻有“元至正十七年”字样的塔砖,此砖现存于新兴县档案馆。

由此,可以证实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塔壁进行过维修。清初潘毓珩所撰《卢溪通志》记载,塔中石柱上有石刻,刻着建塔时石柱施者的姓名和施舍年月,有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和开禧三年以及理宗淳钓三年(1243年)等时间。

这些石柱,1989年时还存有残块,字虽剥蚀,但依稀可辨。根据这些考古实物分析,南宋这次重修应是重建,北宋大中祥符二年的石块埋入地下作塔基就是最好的说明。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又一次修葺。明清两代,报恩塔一直屹立在龙山上。

明朝著名理学家陈献章在正统年间(1436~1449年)来游国恩寺,曾写下《龙山吟》六首,其中有“寺旁老塔依然在,却到乾坤种种无”之句;弘治七年(1494年)新兴县知县蒙惠《游龙山》诗也提到“到门看塔闻僧话,对景忘机尽日游”;

清初潘毓珩《卢溪通志》编列卢溪十景,其中就有“古塔藤阴”一景。

至于明代以来,报恩塔有否修建,未见记载。但明清两代国恩寺有过几次大的维修,报恩塔也应在修葺之列。据《龙山国恩寺志》记载:1925年,(报恩塔)还存有首层,基底直径宽10米,墙壁砌砖12隅宽的塔身,八角形每角在墙内竖一根石柱,塔外还倒在地下有数根,每根长约3米、宽直径60厘米的大圆石柱。根据石刻记录,地石伏石、布纹塔砖和石柱是宋代遗物。

据此,塔当为宋开禧所建之塔,为基底直径10米的八角形砖塔。至开禧以前塔的结构形状,就不得而知了。民国以来,寺宇乏人保护,塔砖逐渐散失,连残存的首层塔身也已不存。

1981年国恩寺恢复开放后,信众纷纷要求修复报恩塔。1987年9月,“筹建新兴国恩寺报恩塔委员会”成立,发动捐资。1989年4月在原址动土兴工,历时一年五个月,至1990年9月竣工。新建的报恩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八角七层,高28.88米,塔下基础深为2.7米,首层直径8米。塔内各层分别供奉禅宗初祖迦叶至二十八祖达摩的28幅石刻像,每层还供有手印各异的地藏白玉佛一尊。每层均有走廊通向外面。塔门匾额“报恩塔”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

走进国恩寺,但觉惠风畅爽,心旷神怡。

菩提无树,东土有缘传善种

明镜非台,南天留偈证前因

读着这对联,让人想到六祖当年在黄梅向五祖学佛作偈的情景,真如在目前。

进步方知山第一

入门始觉地无双

国恩寺和报恩塔的气势和灵气,让我的心灵为之一震:佛门圣洁如许,心入此景,顿觉地远天高。

国恩寺和报恩塔共有的“恩”字是不朽的,它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灵魂。

我细读着“百城烟水无双地,六代风幡自一天”以及“花飞净界香成雨,月照禅心色是空”的古联,深感六祖智慧如此博大精深,他的包括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在内的思想理念是何等的精妙深邃!

《六祖坛经》写“孝养父母”

《六组坛经》写道:“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六祖提倡性善论,崇尚德性,主张施行孝道,把佛学与玄学、儒学结合起来。由此,六祖让佛学走进了平凡百姓家,走进人们的寻常生活中。

这些佛理的形成、确立和创新,与惠能一家的遭遇背景是分不开的。

六祖惠能的父亲卢行瑫,原为唐朝官吏,因为主持正义,秉公执法,为民解忧,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被贬谪流放至新洲夏卢村为民。这里偏僻荒凉,山多林密。唐朝初年,和康州、钦州、琼州等地被朝廷看作是岭南流放地。卢行瑫是唐朝第一个被流放到夏卢村的人。

父亲逝世在唐贞观十四年,惠能这时才三岁。寡妇带幼儿,口吃尽苦头。小小惠能就以卖柴供养母。他每天挑柴,身负重担,步行24里地才到达县城。母亲,在他的眼里是神圣的。父亲虽然过世早,但养育之恩早已铭刻在惠能幼小的心灵里。因此,在惠能继承五祖的衣钵,创立顿悟法之后,总是念念不忘父母之恩。康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六祖在家乡龙山建了“报恩寺”,神龙三年,唐中宗李显敇赐报恩寺为“国恩寺”。在六祖圆寂前一年,即唐太极元年(公元712年),他命门人在国恩寺侧另建一座报恩塔,表达“浮屠七叠报椿萱”,报亲恩建浮屠落,叶归根还故里的动人情怀。

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惠能从弘法地曲江宝林寺回到生他养他让他感悟佛道的故土“新州”(现新兴县),并在国恩寺旁边亲手栽下一棵荔枝树。公元713年八月初三,六祖大师就在国恩寺圆寂。

六祖叶落归根,所做的一切,全是为了报四重恩(父母恩、师长恩、国家恩、众生恩)。

然而,六祖之前,佛教是受到悟会的。

世界有时处于一片混沌。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佛教一直受到来自各方所谓“不孝”的非难。有不少人在议论说:佛家是不讲君臣父子的,背离了孝道。还有人认为,信佛去做和尚的人,违背了父母的意愿,好像是离家出走一样,无情无义,目无父母;从此不娶不嫁,绝嗣无后,是最大的不孝。正如同儒家所讲的“不孝有三,无后大”。

中国孔孟的儒教文化有着无以伦比的深厚底蕴,特别是三纲、五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等,已被确立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准则和行为的人伦道德标准。

于是,儒家对佛教产生了误解,多是“不孝”的指责。渐渐地他们认为佛教“无父无君”,有违从愿,必然会遭到儒家排斥的。事实上儒家早就以此作为反对佛教的最大理由了。

先前,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受到欢迎和尊重,曾经得到比较迅速的发展。

到了北朝与晚唐,种种误会出现了。佛教曾几度遭受危难,面临着灭顶之灾。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以及后周世宗先后掀起大规模禁佛、灭佛运动,佛教称之为“三武一宗之厄”或“三武一宗法难”。这是佛教界血的记忆。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佛家智慧一点通

    佛家智慧一点通

    在古代,不管是君王还是庶民,只要遇到难以解开的疑惑和难题,他们往往会去深山古庙去寻找高僧大德,虔诚向他们求教,以求得问题的圆满解决。因为人们相信,只有生活在清静之中的人,才会有通天彻地的大智慧。如今,生活在现代的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房子问题、婚姻问题、工作问题、人生问题等等接踵而来,但是我们又去哪里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呢?事实上,高僧虽然远去了,但是他们却把智慧留给了后人。本书立足于佛教圆满无上的智慧,从人生、工作、社会、婚姻等不同的角度着手,依靠古人的智慧,去解决现代的问题,以处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以此给忙忙碌碌的人们一个智慧参考。
热门推荐
  • 绝代武魅

    绝代武魅

    一介书生徐铭,偶遇戴着银狐面具的颜钰儿,并对其情有独钟,暗中助她躲过官兵的缉拿,也因此招致神侯府的针对,又被迫获得【封命邪教】老教主临死前的毕生绝学——太玄浮屠,从而卷入一段江湖恩怨情仇之中......
  • 双生战记

    双生战记

    这是一个奇幻的世界,这是一段被人传诵的历史。这段历史只为了记录一个英雄的历程,他为世界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关于作品的发布信息请关注我微博的通知:讲故事的猫猫
  • 斗之传说

    斗之传说

    在这个大陆上,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一个天才的沦落,一个重生后全新的世界。一段复仇之路的开始。
  • 那个小偷是我的

    那个小偷是我的

    一个商业发达的城市,突然出现了一个惯偷,她专门盗窃历史文物,然而并没有独吞,她想干嘛呢。凤家大少强追的女人,“放开那个小偷,让我来!”她就是城市的强敌——夜希。世界上有一个恐怖的地下组织,人类将陷入危机,想让世界不再堕落,看他们的了。(本文略带超能力哈。)
  • 我的世界之斗灵大陆

    我的世界之斗灵大陆

    这是我的第一篇小说,写的不好别喷,这是一个关于我的世界的小说。我只有放假才出,但一定会出的很多,直到出完
  • 武神天尊

    武神天尊

    修炼之道,以神为道,以天为尊。逆天之途,以武为道,以吾为尊。逆天而行,心中有道,苍天可逆,吾为主宰。挡我道者,杀!天若挡我,戮天!地若伏我,战地!
  • 大盗都市录

    大盗都市录

    他是一名采花大盗!上一世为了不负感情责任,他不爱少女爱人妻,却因此被追下天涧崖,这一世他身怀采花绝学,降妖伏魔的本事来到都市,誓要……
  • 最后一世

    最后一世

    混沌初开,万千神说流传世间,到底谁人是真?谁人是假?亦或者说,一切都是事实掩盖之下的阴谋?一个新的世界,一个应运而生的少年,从妖域暴动的那天起,一切的迷雾都在慢慢揭晓。
  • 异界死火

    异界死火

    唐晋,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却因为一次列车集体穿越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巨大的寄生虫,腐蚀生者的森林古树,从没见过的异世界生物压迫着每一个人。神秘的死火异能,感觉很不靠谱的“外挂”戒指,唐晋挣扎在一片未知中,他该如何活下去?也许,生存和死亡,本身就不是他们可以选择的。
  • 世事

    世事

    小说以古城为背景,马家三代人为主线,从新中国成立前写到当今时代,跨越近百年历史通过离县城很近的农村庄户人家,从农转商、从商转衣、从农再转商,经过许多离奇曲折的故事,终于转出了马门中一个觉醒的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