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755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节度使职自睿宗时,仅是统领边防军镇的使职。玄宗为控制和防御周边各族,将节度使增为十个,他们除管军政外,又兼管本道民政及财政,权势积重。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败坏,中央军备空虚,天宝元年(742),全国兵数为57万四千余名,边兵竟占49万。安禄山即在此外重内轻、尾大不掉的局面下起兵叛唐。
身兼范阳(今北京西南)、河东(今山西太原)、平卢(今辽宁锦州西)三镇的节度使安禄山,是营州柳城(今辽宁锦州市附近)人,他为人狡诈,善逢迎,因请求做杨贵妃养子,很得玄宗的欢心,并取得信任,官运亨通,是势力最大的军阀。他看到唐玄宗荒淫昏乱,“取而代之”的野心膨胀起来。在表面上,他经常到首都长安,装得对朝廷极其恭顺,骗得唐玄宗的宠信,而在背后却暗自在河北老巢积蓄力量。在范阳城北建筑雄武城,广招兵马;又利用民族矛盾,大搞分裂活动。经过十年左右的准备,于755年11月,安禄山串通部将史思明,以讨伐杨国忠为名率15万兵南下反唐。“安史之乱”爆发。
安军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走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随行的将士在愤怒中杀死了杨国忠,又逼使玄宗绞杀杨贵妃,才肯继续起行,南下至四川。同时,太子李亨逃往灵武(在今宁夏境内),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一班西北将领的支持下,即皇帝位,是为唐肃宗。
后来叛军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为儿子庆绪所杀。唐军联同回纥援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朝义杀害。于是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自杀,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
安史之乱过去已有千年,但关于“安史之乱究竟是谁引发的”这个问题我国学术界一直是争论不休。
一种看法认为是唐玄宗怠于政事。开元后期,由于安定繁荣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渐丧失了以前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改元天宝后,他开始纵情享乐,宠爱杨贵妃,不问政事,过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淫逸生活。他下面的贵族官僚也是骄奢跋扈、贪赃枉法。荒怠政事,思暮长生,随之而来的决不会是厉行节约,只能是朝廷腐朽、军备空虚,也就是所谓的“心荡而益奢”。
也有人认为宰相误国是导致安史之乱的最大的原因。由于唐玄宗“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这就给宰相专权造成了可乘之机。唐玄宗把朝政之事全部交给宰相李林甫处理。李林甫对玄宗事事逢迎,私下却利用职权到处搜刮,专权自恣。
李林甫死后,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继任宰相,更是排斥异己,贪污受贿,使政治日益败坏。加上当时土地兼并剧烈,贫富悬殊严重,政治、经济、社会渐呈衰败之象。所以说,统治集团的腐败,给安史叛乱造成可乘之机。
还有人认为导致安史之乱的最大诱因是天下势偏。开元中期以来,良将精兵都戍守北方,使天下之势偏重。而且,节度使权重。每一节度使领若干州,是这个地区最高军事长官,功名卓著者往往可以入朝为相,所以节度使地位颇重。时至开元中后期,“天子有吞四夷之志,为边将者十余年不易,始久任矣;皇子则庆、忠诸王,宰相则萧嵩、牛仙客,始遥领矣;盖嘉运、王忠嗣专制数道,始兼统矣”。后来,安禄山得到宠幸,势力膨胀,兼统三镇,封东平郡王。最终,杨国忠多次激怒安禄山,“欲其速反以取信于上”,安禄山则“决意遽反”,以“将兵入朝讨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终于酿成大乱。
经过安史之乱,唐朝国力大大削弱,其全盛时代也从此结束,只留下了千古疑案任人评说。
马嵬坡兵变之谜
哥舒翰于灵宝兵败,致使潼关失守,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大惊,手足无措,急召杨国忠商议对策。杨国忠建议他去蜀地躲避兵祸。唐玄宗予以采纳,带领皇亲国戚和亲信官员仓皇出逃。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十四日,玄宗与随从逃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禁军将士饥饿疲劳,怨恨不已,遂发生兵变。军士将杨国忠杀死,并杀其子户部侍郎杨喧及韩国、秦国夫人后,还要请杀贵妃。玄宗说:“贵妃常居深宫中,怎知国忠谋反之事呢?”高力士回答说:“贵妃实是无罪,但禁军将士已杀其兄国忠,贵妃伴陪陛下左右,将士心中不安。愿陛下三思,禁军将士安则陛下安。”无奈,玄宗命高力士引贵妃至佛堂,缢杀之。
杨贵妃(公元719-756年)薄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小名玉环,自幼丧父,在叔父家长大,后入选寿王府,被封为寿王妃。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
八月,唐玄宗册封杨玉环为贵妃,从此恩宠十余年,杨门也随之显贵。从杨玉环被封贵妃后,杨氏家族备受恩宠,声震天下,各方部来献物拜见,门庭若市。民间流传道“生男勿喜女勿悲,生女也可妆门楣”,从中足以看到杨氏一族的显赫程度。马嵬驿之变后,李隆基打算继续西行,老百姓将他拦住,
让他留下来还击安禄山。李隆基便分3000人给太子,令太子击破逆贼,收复长安。此后,太子北进至灵武(个宁夏灵武西南),李隆基南人成都。两年后,挖开的贵妃墓中却找不到贵妃的遗体,杨贵妃可能会在马嵬坡死而复生吗?
谜团一“贵妃遗体”新旧唐书记载不同,新唐书只说香囊犹在。
公元756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几个神秘人忽然出现在马嵬坡上。他们悄悄挖开贵妃的坟墓,他们究竟在找什么?史料记载玄宗皇帝回长安后,秘密令宦官改葬贵妃,但是去改葬的人回来却说不见了贵妃的遗体,只带回了贵妃生前携带的香囊。 、
关于神秘挖墓事件,新旧唐书有两种不同记载。旧唐书里说: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而新唐书里却只有:香囊犹在。新旧唐书为何有差异?贵妃的遗体是否被盗墓人盗走了?
但这样的说法似乎很难成立,危急时刻,民间的人不会很快得知贵妃埋葬的地方。而且倘是盗墓分子所为,就不会留下香囊。那么,新旧唐书哪个记载更准确?旧唐书是唐朝时就记载的,而新唐书是宋朝人根据旧唐书编写的,按常理说应该是旧唐书尤为可信,但如果是这样,新唐书里也不该将“肌肤已坏”如此重要的记载删掉。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刘厚滨教授认为,从唐明皇本人角度来看,他肯定要对外宣布贵妃已死。可如果现在这样记载,就给人一个想象空间。宋朝人在写新唐书时,干脆就不说有没有尸体,就把这事给回避了。
谜团二四川都江堰挖出装女人的小巧棺木,但墓主人身份难定。
1000多年后的今天,在法门寺博物馆内,记者见到了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香囊。这种香囊在古代称做“香球”。据宋馆长介绍,在香囊里有两个持平环,
里面有一个小钵盂,无论怎样转动,这个钵盂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里面的香料始终不会洒落出来。
而今在马嵬镇上,重新修葺的杨贵妃墓馆里不仅有贵妃的墓,还有塑像。
现今修聋的墓有三米高,外形用青砖包砌得很严实,原始贵妃墓不可能有这样包砌的青砖。在疑惑无法解答时,四川都江堰市的红梅村传出了千年古墓的奇闻。传说,这个村子后山脚的一座千年古墓是杨贵妃的墓。
据村民讲,早年在这里的墓碑上刻着杨字,却没有名讳,这个有千年历史的墓是一个暗墓。那块墓碑在“文革”时期已不存在,而今墓地也被种上了庄稼,只有一块破陋的祭台青砖还留着。
1997年,市里和红梅村联合对该墓实行挖掘。挖出的棺木长仅1.7米,宽仅45厘米,无疑是装女人的棺木,但墓主人身份很难判断。
谜团三日本民间盛传杨责妃逃到日本,《长恨歌》中也曾暗示。
2002年,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声明,她是杨贵妃的后裔。这个消息让中国人无比震惊,杨贵妃的后人怎么可能跑到日本去呢?其实早在20年代,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在《长恨歌》等文章中指出,杨贵妃可能并没死在马嵬坡,而是去了日本定居。现今的日本沿海边有一个叫做“久津”的村子,以“杨贵妃之乡”而闻名。
传说,当年杨贵妃在马嵬坡兵变下,一名侍女代她死了,杨贵妃在遣唐使的帮助下,乘船离开大唐,经过漫长漂泊,到了日本山口县久津,而山口百惠就是山口家族的一员。日本南宫博的《杨贵妃外传》和渡边龙策的《杨贵妃复活秘史》中也有描述。难道杨贵妃真逃去了日本?
著名比较文学专家严绍焘认为,这跟白居易的《长恨歌》有关,白居易在诗的后半部分表述了对杨贵妃的一种想像,说杨贵妃虽然在事变中人巳死,但她的灵魂飘到神仙山上,后来和唐明皇派去的道士在神仙山上相遇了。而众所周知,《长恨歌》描写的是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人们分析长恨歌里写的诗句,“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其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就是描写了马嵬坡上找不到杨贵妃的遗体了。而此后唐玄宗派一个道士去找寻杨贵妃,结果“上穷碧落下黄泉”都没找到,最后道士在仙山上找到了贵妃。倘若道士真在仙山上找到了贵妃,这里写到的蓬莱仙山又在哪里?在日本的文学创作中,他们常常把蓬莱山本身就指为日本。
陈桥,确切的名字应该叫陈桥驿,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南部,始建于五代,后晋时巳经建村。相传,有一小桥失修,陈姓乡民捐资修复,名陈桥;后周时,设驿站,故名陈桥驿。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举行兵变,“黄袍加身”,开创了历时三百多年的大宋王朝。陈桥这个小小的驿站遂永载史册,名扬中外。北宋京城开封曾设“陈桥门”,陈桥成为北通燕赵的咽喉。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世宗柴荣突然一病而死,宰相范质受顾命扶助柴荣幼子柴宗训继立为恭帝。这时恭帝年仅七岁(一说五岁),后周出现了“主少国疑”的不稳定局势,一个由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策划的军事政变计划正在酝酿着。